28省份可領高溫津貼

| 思恩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等規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并納入工資總額。

多地月標準達300元

據不完全統計,28省份已公布高溫津貼發放標準,多數按月或按天發放。其中,河北省較為特殊,按小時發放高溫津貼:室外露天作業的勞動者2元/小時;沒有防暑降溫設備或有設備但達不到降溫效果的室內勞動者1.5元/小時。

對比月標準,江西“打工人”高溫津貼最高!室外高溫不低于300元/月,室內非高溫不低于200元。此外,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廣西5省份“打工人”高溫津貼可達300元/月。

對比日標準,陜西“笑傲群雄”達25元;新疆緊隨其后,高溫津貼上限可達20元;四川位列第三,日津貼上限為18元;另有不少省份日標準在10~15元區間。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省人社廳2021年曾在官網發文稱,由于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夏季平均氣溫偏低通常達不到35℃以上的高溫天氣,青海省尚未出臺過防暑降溫費和高溫補貼發放的相關政策。

6月14日,中新經緯致電青海省人社保障服務熱線12333,工作人員確認,由于夏季平均氣溫較低,近年依然沒有高溫津貼相關政策發布。

海南連發7個月

從發放時間來看,多數省份在6-9月發放高溫津貼,海南、廣東等省份發放時間更長。

其中,海南省連發7個月高溫津貼: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用人單位按10元/人·天的標準向在35℃以上(含35℃)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勞動者發放高溫津貼。

廣東、福建高溫津貼發放時長可達5個月,但時間稍有差異。其中,廣東明確,6~10月每人每月可領300元。福建則規定,5月按實際高溫天數,依照12元/天標準計發;6~9月按260元/月或12元/天標準。

高溫津貼發放標準

高溫津貼標準包括:用人單位每年6月至8月安排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按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的標準發放津貼;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室內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按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的標準發放。

能夠領取高溫津貼者必須是在高溫下工作的崗位職工,包括建筑工人、無空調的公交車司機、露天環衛工人等。室外露天作業人員高溫津貼每人每月不低于60元;在33℃(含33℃)以上室內工作場所作業的人員,每人每月不低于45元。高溫補貼并非每個勞動者都有,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才能獲得高溫津貼。

全國至少已有28個省份制定了高溫津貼標準,未制定的分別為,黑龍江、西藏、青海等四個省份。

具體的發放標準和發放時長,各省的標準不一。在這28個省份中,有13個省份發放標準為按月發放,另有15個省份按天發放。

按月發放的地區中,如發放高溫津貼排名靠前的浙江、山西、江西等省份。

按天發放的地區中,標準最高的為天津,24元每天,最低的為貴州、河北,8元每人每天,與天津相差3倍。

高溫津貼發放標準高的多數為東部地區。與此相反,西部地區的一些省份發放高溫津貼較低。

高溫津貼屬于工資嗎

專家指出,高溫津貼的性質屬于工資,支付高溫津貼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高溫津貼不計入最低工資和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用人單位應在工資清單中列明高溫津貼具體項目及數額。高溫津貼應納入工資總額,所需費用在企業成本費用中列支。

按照規定,用人單位應為從事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防暑降溫飲料和必需藥品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另外,勞動者因高溫作業或者高溫天氣作業引起中暑,經診斷為職業病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因中暑等工傷進行治療期間,在停工留薪期內,用人單位應按原標準支付工資及相應補貼。

56067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