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
家國情懷內含并超越一般意義上的愛國情感,體現著中華民族成員對家園、故土、國家、民族的眷戀愛戴。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通用15篇),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1)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處在安史之亂中的杜甫,憂慮著處在山東、河南這兩個淪陷區的幾個弟弟,他們是生還是死呀!顛沛流離中的他,在異鄉的戍鼓和孤雁聲中觀望著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鄉之情。山河破碎,沒有“國”哪有“家”啊!
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國”。他漂泊四川成都,盡管自己處境艱難,茅屋為秋風所破,他仍向蒼天呼喊:“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他懂得推己及人,希望溫暖能普照天下。
“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能將溫暖與幸福惠及蕓蕓眾生,這是一種大胸懷,這是一種大境界。
小家溫暖幸福只能是小家,全民溫暖幸福才是大家。有首歌唱得好,“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生活在“家”與“國”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家國情懷。
“家國情懷”,是一個人對自己國家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深情大愛,是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展現出來的理想追求,是對自己國家一種高度認同感和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家國情懷”首先表現為愛國之情。蘇武十九年持節不屈,就在于他心中有漢,心中有國。衛律的威逼利誘,沒能讓他叛“漢”;李陵的軟話攻心,沒能讓他仇“漢”;單于的漫長折磨,沒有讓他忘“漢”。朔風凜冽,無法凍硬他的愛國熱腸;胡茄幽怨,無法軟化他的愛國衷心。飲雪吞氈,就等歸漢之日。就要回漢了,新娶的胡女的眼淚留不住他;小兒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是他的心中沒有妻兒嗎?不是,只不過,在他心中,“國”遠比“家”重要。
“家國情懷”又表現為愛民之情。鄧小平同志一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赤子情懷溢于言表?!翱h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下鄉看望一位生病的老大娘,雖素昧平生,卻滿含熱淚地呼之為“娘”,視百姓為父母。
“家國情懷”還表現為恪盡興國之責。顧炎武曾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任”,范仲淹也講“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作為社會中的每一員,都應該為國家的發展獻計出力,將個人之夢融入到中國的復興之夢。
“家國情懷”不是要我們拋卻小家,忘卻親人,而是要我們推己及人,由“家”到“國”,都捧出一顆愛心來。
“家國情懷”是立身養德之本,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家國情懷”!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2)
“國”“家”顧名思義,國家,家庭?!皣俏业膰沂俏业募?,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先大國,后小家。
從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歌頌祖國,心系國家。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有岳飛背上的“精忠報國”,卻仍遭君主疑心,死在刀下;有陸游的初心不改,“位卑未敢忘憂國”“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他在忍受病痛的折磨時仍心系國家,無一不透露著作者對國家的忠心和報效祖國的強烈愿望。
古時“忠”“孝”難兩全,而我認為,要先有國,后才有家。沒有國,談何家?“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臨患不忘國,忠也”忠孝亦可兩全。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驕傲。
在當今社會,人們表達家國情懷的方式也絲毫不遜色于古人。可能不是用具體語言表達,但絕對可以用實際行動證明。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多少男兒拋頭顱灑熱血,把自己年輕的生命獻給了國家,雖死傷慘重,但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之后,新中國開始邁開了前進的步伐;改革開放之后,中國大步向前跨,并且得到了許多國家的認可和贊頌。
近年來,C—919大飛機成功試飛,遼寧艦成功試飛,港珠澳大橋成功通車,并創下了多個世界之最,這讓國人感到了滿滿的優越和自豪。
近日,中美貿易戰正如火如荼的開展,美國全面提高關稅,禁止華為進入5G市場……它以為中國還是幾百年前那個屈辱的中國了嗎?不,不是。中國強大起來了。我們可以自主研發不依賴外國技術,反之,國外少了中國,才是真的遺憾。美國糧食谷物堆積滯脹,農民苦不堪言。多個國家亦受到牽連。
我們不再是幾百年前的中國了,我們有信心并且有能力相信可以做到更好。
身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有能力有義務,以天下事為己任,為未來的發展增磚添瓦!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3)
泱泱古國,悠悠華夏,千年光輝,傳承千年。
——題記
祖國是個很高尚的概念,對于革命先烈者,那些為中華崛起而斗爭的人來說,祖國是信念,是理想,是走向光明。對于我們,二十一世紀的青年來說,祖國是幸福,是自豪,是走向復興。而對于未來的人們祖國也許會有更深刻的意義,會在人心中得到升華,會得到更美的綻放!
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中國這兩個鮮紅的字深深地刻在每一位中華兒女心中。我們不曾忘記,蘇武在北疆牧羊二十余載的艱辛;不曾忘記鄧世昌誓與戰艦共存亡的決心;不曾忘記江姐手插指尖的疼痛。我們要學會銘記,將他們的偉大銘記于心,為我們心中的中國涂上更絢爛的顏色。
中華民族的發展是曲折而又艱辛的,有太多的生命為之逝去。而恰恰正是他們,這些最可愛的人將飄揚的國旗用鮮血染紅,使五星紅旗每天清晨在天安門前徐徐升起,警示鼓舞著十三億炎黃兒女。
正是在這種鼓舞下,涌現出了許多平凡,普普通通的人。他們不分年齡,不分行業,不分地域,都用自己的雙手開創了屬于自己的一片輝煌,創造了屬于自己的不平凡。白芳禮老人八旬高領卻以撿垃圾來資助了一百多位藏族學生,天不遂人愿,可這位慈祥和藹的老人,他已經離開我們,又有誰會忘記他呢,也許此時他已化為天上最亮的那顆星 ,一直散發著光芒……不知是否還記得倒在遼寧艦上的那位英雄——羅陽。為了心愛的戰艦,為了祖國的強盛,他夜以繼日,不惜生命,終于他還是倒下了,可他倒下的一瞬間,我們看到了大海在咆哮,聽到了海風在怒吼。英雄的倒下是我們淚滿衣襟,但回首,身后已有一座高山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中國。
中國是個多么神圣的名字,在它九百六十萬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承載了五十六個民族的光輝。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祖國就是這樣是一片樂土,屬于中華兒女,屬于炎黃子孫。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4)
林則徐曾說:立國望西。意思是站在中華的土地上,遠望西洋。
近日,將校訓中的“家鄉情懷,世界眼光”改為“家國情懷,世界眼光”,這更改,在強調愛國情懷的同時,也在提醒廣大——學子由鄉及國,拓展視野,立足祖國。“達,則兼濟天下。”約是如此。家國情懷,要求我們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成才與否,都要有一顆拳拳報國之心;而世界眼光,則要求我們投目世界,目標遠大,爭創一流。兩者互為補充,相互增進。
泱泱中華,歷經無數風霜雨雪,幾經沉浮卻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五千年。而今改革開放,蓬勃發展,直超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國。這正是無數愛國仁人志士獻出心血的結果。古有文天祥,過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登岳陽樓,樂以天下,憂以天下;陸游,疾筆書,北望中原氣如山。今有羅陽、航母試驗為國捐軀;莫言,追求文學,根植鄉土;屠呦呦,探尋青蒿,嘔心瀝血。正是這些仁人志士的心血奉獻,甚至以生命為代價,才孕育了中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鑄就了中華千年一脈的民族傳奇,創造了中華巨龍騰起的民族奇跡。也正是他們的他們的愛國情懷,滋養了中華人民五千年,使之滲入每個中國人靈魂最深處。
斑斕世界炫彩奪目,風云變幻,機遇與風險并存,唯具有世界眼光,才能與時俱進,引領世界潮流;林則徐,海國圖志,打開中國近代化大眼。錢學森,出國深造,為國防現代化裝上虎牙?!?,改革開放,為經濟現代化添加引擎。正是這些偉人的世界眼光引領了中國的發展,為中國源源不斷地注入活流,也正是這些活流的注入,使得中國在現代化舞臺上大放異彩,也正是他們對卓越的.追求,塑造了他們。
古人曰:“自古忠義兩難全?!苯袢嗽疲骸皭蹏c追求兩難全?!弊罱瑐鞒隼罴握\撤資大陸,高考狀元轉籍國外,科研人員大量“外逃”,不禁令人發問:在具有世界眼光。追求卓越的同時,是否還能保持家國情懷?在我看來,兩者并不矛盾。愛國情懷,可以說是一個人的根。有了根,才能在人世浮沉中保持一份本我,才能在世間磨難中保持本初,在塵世迷茫中保持一份本心。一個有根之人,方能披荊斬棘,直至彼岸。世界眼光是枝葉,只有枝繁葉茂,才能從“世界”吸收養分,壯實自我,進而反饋祖親這片沃土。我相信,舉國13億人的力量,足以撐起一片供中國人民發展的舞臺。
扎根祖國,以望世界,成就自我,鑄就中華!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5)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币髡b著白居易的《長恨歌》,我們來到了華清池。
“天下溫泉二千六,惟有華清為第一”。舉世聞名的華清池,位于陜西省臨潼區(縣)驪山北麓華清宮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東與秦始皇兵馬桶相毗鄰,南依驪山,北臨渭水。華清池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會,并以其天然溫泉吸引了在陜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漢、隋、唐歷代封建統治者,都將這塊風水寶地建成他們游宴享樂的行官別苑?,F在的華清池面積約有3000平方米,可供400余人同時沐浴。而在唐代,這里是一個皇家園林,唐明皇時期華清池的規模是現在的10倍,那時名叫華清宮。想象一下,唐代的華清宮該有多么大?。?/p>
感慨華清宮的規模宏大,感嘆華清池的.傳奇佳話。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烽火臺就在驪山的高峰上;清代慈禧老佛爺攜溥儀逃至西安就暫居這里;一帶軍閥蔣介石也在這里辦公過,西安事變也在這里發生……而最最傳奇的要數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星辰湯前的玉像楊貴妃是那么的曼妙,不難知道為什么唐明皇那么寵愛她。唐明皇送給楊貴妃的第一份的定情信物,就在華清宮——海棠池。在海棠池,那小小的海棠形的湯池承載著唐明皇對楊玉環的愛戀,“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樣愛情是對還是錯?從冰雪隆冬到春暖花開,二人一直在華清池度過,不顧蒼生,不問朝政。安史之亂爆發,“驚破霓裳羽衣曲”,楊玉環被迫自縊馬嵬坡……這究竟是楊玉環紅顏禍水,還是李隆基沉迷美色?
時空交錯,一眼千年。千年歷史封存,即使揭開,也是煙霧籠罩。而今馬嵬坡只余下楊貴妃的衣冠墓,貴妃是生是死,千古成謎。后人傳唱著“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長恨歌》款款告白情深似海,可惜佳人已逝。繁華落盡,煙云漸散,一曲《霓裳羽衣》蕩氣回腸……
思接千古,胸羅宇宙。華清池,到底是兒女情長的浪漫還是家國情懷的反思?兒女情長雖美好,家國情懷更重要。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愛,有愛才有未來的美好。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6)
“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字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心裝滿國,一手撐起家。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一曲《國家》唱響了大街小巷,唱出了人們的心聲,愛國愛家情懷油然而生,愛國愛家的故事也縈繞于心……
花木蘭替父從軍
邊關戰事告急,一遍又一遍的軍帖下發。一邊是生死存亡的國家,一邊是年老多病、沒有大兒的父親,在痛苦的思索之后,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戰斗中,她身穿盔甲,揮舞刀劍,奮不顧身,拼命與敵人廝殺,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她不為功名利祿所動,又義無反顧的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鄉。
花木蘭,對國盡忠,對家盡孝,真正做到了忠孝兩全,這是多么大的勇氣和智慧啊!她沒有豪言壯語,更不想揚名后世。只是盡了一個普通民間女子的責任與義務,卻彰顯出了濃濃的家國情懷。
光未然歌頌黃河
在祖國生死存亡的關頭,在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國大地的時候,詩人光未然滿懷豪情,站在高山之巔,向黃河母親唱出了豪邁的頌歌。聽——“?。↑S河!你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你是偉大堅強的一個巨人……筑成我們民族的屏障……我們民族的偉大精神,將要在你的哺育下,發揚滋長……”氣勢恢宏的語言,鏗鏘有力的聲音,表現出了中華兒女愛國的情懷。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炎黃子孫的母親。光未然歌頌黃河,就是激勵我們每一個人要以堅強的意志,不屈的精神保衛我國的每一寸土地,敢于消滅一切來犯之敵。
韓麥爾贊美法語
當法蘭西的土地被普魯士攻占之后,當法蘭西人民當了亡國奴的時候,他們也失去了說自己母語的權利,韓麥爾先生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上,悲痛萬分,慷慨激昂,他痛恨侵略者,他激勵學生們要努力學習法語,用文化武器為法蘭西的統一而斗爭。正如他所說:“法國語言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只要不忘記自己的語言,當了亡國奴的人民就等于拿了一把打開監獄大門的鑰匙?!蹦刚Z是根,愛自己的民族語言,就是愛自己的祖國,就可以轉化為抵抗侵略者的力量,從而求得民族的解放。
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情懷,表現在他對自己民族語言的贊美,他課堂上的一言一行,感染了每個學生。在孩子們的心田里種下了愛國種子,終會有一天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我愛我的國,我愛我的家……”《國家》的歌聲依然在耳邊回響,愛國的情懷已溢滿心房。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7)
教務系統為扎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提出了“八大行動”“六大舉措”。在總體上加強政府、學校、家庭、社會育人力量整體協同,激發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凝聚奮進新時代、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我們還要準確把握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的豐富內涵,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成為全體師生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近期的舉動主要是宣傳學習貫徹熱潮,廣泛開展“奮斗的'我最美的國”新時代先進人物進校園工作,不斷深化愛國主義教育成效。我們要積極配合,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類有關活動,協助教育系統扎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8)
為更好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爭做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對教育黨組發布的方案進行了細心研讀,對此深感責任之重大,更加反省了自身問題所在。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并不是口頭上的'一談而過,更要銘記于每個人的心中、付出實踐、遇到任何困難都能戰勝的信念。從我做起,將“小我”融進祖國與人民的大我之中,將信念付諸實踐,達成實踐理論相結合、在實踐中堅定報國志向,鍛煉本領能力。做為學生干部的一員,我等更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做愛國主義的堅定弘揚者。從身邊發現典型模范,虛心學習、在平日里,尊老師為榜樣,不斷向前看,提高個人綜合素質能力。永遠,銘記此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9)
愛國主義教育是指樹立熱愛祖國并為之獻身的思想教育。是我們一直在進行并將長期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在認真閱讀學習教育部黨組印發的《教育系統關于學習宣傳貫徹落實〈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的工作方案》后,我對如何開展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有了更明確的方向?!斗桨浮诽岢鲫P于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八大行動”,“六大舉措”不僅給全國高校一個扎實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工作體系,還列出了落實該行動的具體程序步驟和近期重點舉措。使愛國主義教育擺脫寬泛理論概念,正真做到了愛國主義具體化、行動化。
通過本次學習,我更深刻的'意識到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不僅僅在于對廣大師生從感性到理性、從自在到自為的思想政治方向的正確引導,更重要的是它對時代精神和思想文化的銜接作用。如今,時代快速發展,日新月異,愛國主義教育更不能停滯不前。如《方案》所述,與時俱進是愛國主義教育必不可少的、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不僅要有創新思維和模范引領,更要有組織保障,要建立落實到每個人的機制體制。同時,面對長期開展的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我們要以激發廣大師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情,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朝著凝聚奮進新時代,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礴偉力的方向不斷努力。因此,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就不能作為一項任務去落實。而應將其看作我們的思想信仰,融入我們的生活。進而才能使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深入和推進。為我們長久進行打下基礎。
最后,相信有教育部印發的愛國主義教育方案作指導,全國高校一定能更好的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更完善的建立愛國主義教育機制體制。從而使愛國主義教育開展的更深入,更持久,更生動。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10)
讀了《愛的教育》中《少年愛國者》這篇文章后,我被深深震撼了!故事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賣藝少年在得到三個旅客的施舍后,萬分喜悅。但當他聽到三個旅客在背后辱罵自己的祖國后,憤怒不已,毫不猶豫地將那些金幣砸向他們。
心靈震顫之余,我也被少年強烈的愛國之情感動了。這位11歲的少年身無分文,他忍受得了人們對他的虐待,去不能容忍人們對自己祖國的侮辱。少年憎恨世人,甚至厭倦這種生活,但他對祖國的摯愛卻不可磨滅。那些富人施舍給他的錢足夠讓他吃飽,穿暖一陣子,但是當那些富翁對少年的祖國表現出不屑與偏見時,少年覺得這些錢與祖國的尊嚴相比,太微不足道了!他斷然舍棄了金錢,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捍衛了祖國的尊嚴!
人窮志不窮。愛國不必是驚天動地豪言壯語,不必是舍身忘死的以身許國,只要你心中有祖國,時刻關心國家興亡,你就是一個平凡的愛國者。少年那錢幣飛擲發出的響聲和他的怒吼,讓我感覺少年的形象突然變得偉大起來。與少年的愛國相比,那三個旅客顯得太渺小了。他們雖然有錢優勢,但他們心靈不美,仗著自己地位顯赫,就毫不忌憚地侮辱被人的國家!實在可惡。
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是中華民族的恥辱,也是人類歷史上野蠻,可恥的暴行。時間不能沖淡歷史,我們不能忘記國恥,要牢記日寇慘無人道的滔天罪行,為了國家而奮斗!
《少年愛國者》猶如一股清泉,注入我的心田,時刻感動著我。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11)
今天,我在網上看了一部叫《雷鋒的故事》的影片,看完后,令我受益匪淺。
影片當中介紹了,雷鋒與幾名戰友走在回連隊的路上,遇上了小學生們在跳舞,親切的雷鋒也加入到當中。跳完舞后,孩子們就纏著讓雷鋒叔叔講故事,無意間問到他手上的傷,雷鋒便向孩子們講述了他悲慘的童年。故事講完后,老師帶頭給他鼓掌,深情地對他說:“雷鋒同志,你講得太好了!謝謝!”還有一次雷鋒休了假,路過建筑工地,熱心的雷鋒馬上就投入到修建當中去。當他干完活,打算回連隊時,卻下起了大雨,在路上看見了一位老婦人帶著孩子往家趕,他便背起孩子,走了二十多里路,將婦人和孩子送回了家……
雷鋒的故事有很多,每個都讓我們懂得很多道理。這部影片中的一段令我銘記心中: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雷鋒助人為樂的品質,和做了好事不留名的精神,令我十分敬佩、感動。
現在的社會,還有誰會犧牲自己幫助別人,我感到學習雷鋒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日子,雖然只有短短的一日,但足以讓你改良學習狀態,端正學習態度,學會幫助人了!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12)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一口氣讀完了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少年愛國者》一文。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一個貧窮的意大利少年,從小被賣到馬戲班,受盡了班主的虐待,過著悲慘的生活。一次,馬戲班到西班牙演出,他趁機逃了出來,坐上開往意大利的輪船,準備返回祖國,同艙的幾位外國乘客同情他的遭遇,送給他一些錢。晚上,那些外國乘客說意大利人是土匪,是騙子,是……意大利少年聽到他們對祖國的誹謗后,很生氣。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民族的氣節,他將錢扔到了地上,并高聲怒吼:“我不要說我壞話的人的東西!”小小年紀,特別是在他漂流異鄉,舉目無親,饑寒交迫時,舍棄了憐憫,維護了祖國的尊嚴。我的心被意大利少年對祖國深深的愛所打動。這本書加深了我對什么是“愛國者”的認識。
是啊,對祖國的愛是一種偉大而無私的愛。多少年來,有多少人為祖國貢獻了自己的一切。但現在也有極少數人卻不愛自己的祖國,他們嫌祖國窮,一味地追求國外豪華的生活方式,喪失中國人的尊嚴,這些人多么渺小,他們的靈魂是多么丑惡啊!
雖然,我們祖國的經濟還不夠發達,人民生活還不富裕,但我相信我們的祖國明天一定更富強。我們從小就應該樹立愛祖國的思想。愛祖國,平時應體現在愛集體,關心同學,愛護公物上,愛祖國就一定要為祖國好好學習,使自己具有為祖國建設服務的本領。
愛祖國,要為祖國增添榮譽!這就是我讀了《少年愛國者》的主要感想。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13)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4日召開會議。審議《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會議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牢牢扎根。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黨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
作為一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辦好愛國主義教育關鍵在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讓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旗幟在祖國上空高高飄揚!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14)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主要是讓我們知道以前的一些歷史任務,為我們做出的貢獻。
在這六個地方中有幾個地方的印象讓我覺得非常深,首先就是中國紀念堂。孫中山先生就是20世紀中國的巨人,偉大的'愛國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山紀念堂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筑物。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筑物之一,又是官洲市大型合演出的重要場所。從80年初向游人開放以來,它更是成了廣州主要的游覽勝地,成為中外人士最喜愛參觀游覽勝地,所以中山紀念堂給我的印象很深。
另外我覺得越秀公園的鎮海樓也是一個游覽勝地。鎮海樓位于越秀山小蟠龍上,又名“觀海樓”。因為當時珠海河道很寬,所以將“望海樓”改為“觀海樓”。因為當時珠海河道很寬,所以將“望海江”改為“望海樓”。又因樓高五層,故又俗稱“五層樓”。
通過去參觀這六個教育基地,我才深深地認識到這些基地的歷史事件和歷史價值,讓我受益匪淺。
第40期貴州教育大講堂家國情懷之美觀后感(篇15)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財富,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維護民族獨立和民族尊嚴的強大精神動力。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從古至今,許多的能人將士都有著滿腔的愛國之情。岳飛的《滿江紅》,辛棄疾的《破陣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倍寄荏w現出這種愛國主義。
現今,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精神更應被人所牢記。教育部開展的`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將愛國主義深入,透徹的給青少年講解愛國主義的內涵,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只有這樣,中華民族才能重振雄風,為人類文明與進步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