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1】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觀看了《榜樣8》讓我深受感動,倍受鼓舞。這些榜樣人物生動詮釋了“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的要求,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信仰之光、奉獻精神和擔當作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會將榜樣力量轉化為強大動力,立足崗位職責,主動擔當作為,為推動沙坡頭區共青團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看完他們的事跡,我更加堅定了要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理想信念,堅持向榜樣學習,以甘于付出、樂于奉獻的精神作為干事創業的‘旗幟’,將學習榜樣煥發出的工作熱情轉化成為黨盡責、為民造福的強大動力。
觀看了《榜樣8》后我深有感觸,這些榜樣人物,他們無私奉獻,堅守崗位,心有大愛,溫暖世界。印象最深刻的是劉玲琍,她作為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數十年一日,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為很多孩子和家庭帶去希望,讓他們融入社會,不斷成長。老師本就是不平凡的職業,更何況特殊學校的老師。她不止在日常上課中兢兢業業,還編寫教程,幫助更多的老師和孩子,這樣的人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觀看了《榜樣8》讓我更加了解了這些優秀人物的成長歷程、成功經驗和精神世界,將進一步激勵我在自己的生命中追求更高的目標和價值,不斷努力,為自己和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熱孜萬古麗·沙吾提,一名致力于改善民生的少數民族社區工作者,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用心講好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古麗”在維吾爾語里是“花兒”的意思,因此當地居民把這位為社區的大事小情操碎心、跑斷腿的書記親切地稱為“花兒書記”。作為共青團員,要像“花兒書記”看齊,以一名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實際行動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通過觀看《榜樣8》,學習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他們把自己一生交給黨和人民,執著奮進,在各自的領域創造了不平凡的成就,以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堅定信念、擔當作為和服務群眾、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樹立了新形象、新榜樣。榜樣的力量再次敲打著我的內心,它讓我感受到了積極向上、奮發向前的精神力量。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將以這些榜樣人物為榜樣,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而奮斗。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2】
2017年4月,李桂科到了退休年齡,確實他也該歇歇了。
“李醫生退休了我們怎么辦啊?”87歲的山石屏村老人曾信開哭著說道:“李醫生,您走了,誰給我們滴眼藥水,誰管我們的死活?!?/p>
李桂科堅定地說,“退休就是個說法,我不走了,這里就是我的家?!?/p>
退休后的李桂科仍然堅守山石屏村,盡心盡職履行黨支部書記職責,帶領群眾修水利,種植核桃,發展養殖,種植各種果樹800多株,改造提升人居環境,改造衛生間30套,污水溝加蓋板320米,山石屏村逐步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以前我們到街上賣雞蛋,人家遠遠地躲我們,說我們的雞蛋會傳染,都不敢買,現在我們的東西都好賣,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贝迕褛w鳳桃自豪地說。
為了消除人們對麻風的歧視與偏見,李桂科積極奔走、爭取項目,籌建麻風歷史博物館,開發旅游(生命關懷公益之旅)。
李桂科說:“建這個博物館就是為了宣傳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講好這60多年來變遷的故事,讓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p>
2019年7月27日,全國首個麻風歷史博物館在山石屏村落成。隨后,黨建教育基地、醫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麻風科普教育基地在該村相繼掛牌。
李桂科,與黑潓江畔的山石屏村結下了不解之緣,40年堅守,40年奉獻,是醫生,不只是醫生,退休不褪色,在崗離崗都一樣。
從北京參加慶祝大會回來后,他激動地表示,“一定牢記囑托,努力把群眾的事情辦好,將更加認真細致地做好疾病防控等工作,與鄉親們共同努力建設美麗新農村,創造幸福新生活,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3】
作為社區工作者,如何把群眾大大小小的事辦好?熱孜萬古麗說:“沒有捷徑,唯一的辦法就是把居民當家人,走進居民家中,走進居民心中?!?/p>
阿依古麗家的老人病情怎么樣了?王蘭家的孩子該上學了,入學手續辦好了嗎?剛剛再就業的古麗巴哈的丈夫工作還順利嗎?……熱孜萬古麗每天都有無數牽掛。
社區居民尹珠香因為獨居且多年被病痛折磨,情緒一度特別低落。熱孜萬古麗有空就去陪老人聊天,督促老人按時吃藥,邀請老人參加社區活動……老人的精神狀態好了很多,身體也一天天好轉。今年“五一”,熱孜萬古麗收到老人發來的祝福短信:“祝你勞動節快樂。你太忙了,不要總來看我了,我會打理好自己的晚年生活……”
扎根在基層的青春最美麗。“居民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笑容的面孔,就是對社區工作者最好的褒獎?!睙嶙稳f古麗說,“我將繼續在這片摯愛的土地上,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初心和使命?!?/p>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4】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家國的精魂。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不管是漫長的革命歲月,還是新中國建設時期;不管是新時代的征程中,還是全民奔小康的路上,都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人物。
__,男,漢族,__86年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20__年8月參加工作,生前系大渡口區育才小學體育教師,入黨積極分子,一級教師。20__年年6月1日下午,在長江大渡口萬發碼頭段,兩名兒童溺水被沖入江水中。正在江邊游玩的__,放下自己三歲的孩子,與其他市民義無反顧跳進江中奮力施救。第一個跳入水中的__先救起一名女孩,傳遞給江邊的接應市民,再次轉身游向已被江水沖遠的另一名男孩,救起男孩回游中,耗盡全力將小孩推向接應人員。最終,兩名小孩在其他市民幫助下成功上岸,__因體力嚴重透支,被卷入江中漩渦,他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孩子,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35歲。連日來,__的英雄義舉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人,他舍己救人的事跡被廣大干部群眾廣為傳頌,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告別悼念活動中,數千名群眾自發前往送別、悼念.6月3日,重慶市文明委追授__為“重慶好人”,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追授__為“重慶市優秀教師”,號召全社會向他學習。
__在生死關頭,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年輕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的英雄贊歌,不愧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代表,是新時代教師工作者的先進典型,是全區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的學習榜樣。他用自己的英雄行動傳承了中華民族“見義勇為”的優良傳統,詮釋了人民教師‘大愛無疆”的高尚品格,踐行了大渡口人“大義渡口”的'博愛情懷,用生命書寫了“上善之地、大德之城”的城市精神。為貫徹落實關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指示精神,努力營造銘記英雄、崇尚英雄、學習英雄的濃厚氛圍,進一步發揚__不畏艱險、敢于擔當的英雄精神,我區在全區廣泛開展向__學習動。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要認真學習先進事跡,學習他臨危不懼、見義勇為的傳統美德,學習他正直無私、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學習他舍已救人、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學習他樂于奉獻、敢于獻身的高尚情操。今后,在工作中,我要把學習英雄事跡活動與當前全黨深入開展×學習教育結合起來,進一步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設,培養良好的社會風尚。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5】
錢七虎一直記著母親生前常說的一句話:“人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著別人?!?/p>
錢七虎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這句話。
錢老熱衷公益,他從母親和妻子的名字里各取一個字,成立了“瑾暉”慈善基金。20__年,錢七虎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把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到“瑾暉”慈善基金。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他捐助過的貧困生已有584位,累計捐款達1095萬元。
今年7月,得到基金資助的貴州籍學生柳運朋被山東大學錄取,錢老知道后很高興,特別在電話里鼓勵他做一個德才兼備,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6】
他是我國最高科學技術獎之一獲得者,他用自己的一生為我國的國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一生可以說是科技報國的一生,他的事跡感人至深,深深影響到一批批科技工作者。學習錢七虎先進事跡,感受六十年初心不變
錢七虎,男,1937年10月生,江蘇,中國著名的防護工程專家、軍事工程專家、教育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960年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1961年赴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留學,獲博士學位。曾任南京工程兵工程學院院長、總參科技委常委;現任軍委科技委顧問、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國內首次應用動力有限元法對防護門進行應力分析。在國內提出將運籌學應用于防護工程的破壞概率確定、抗力論證及方案比較,開創了我國國防與人防工程的`軟科學研究。建立了我國的三自由度土中結構相互作用計算理論及防護結構概率設計理論。主持實施了世界最大藥量的多層多列條形裝藥峒室大爆破工程——珠海炮臺山大爆破。主持了“21世紀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戰略及對策”的國家咨詢課題研究。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7】
魏德友,男,1940年11月生,中共黨員,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161團1連退休職工。
他始終秉持“我為祖國守邊防”的堅定信念,57年如一日扎根邊防一線。他響應黨中央號召,從軍區轉業來到新疆塔城地區薩爾布拉克草原戍邊衛國。期間,他帶頭參加“鐵牛隊”行動,與鄰國軍隊對峙三天三夜;他主動請纓擔任“牛群組”組長,迎著外軍、頂著風險巡邊護邊;他還把自己的妻子從山東接到連隊,住進半地窩子里,把家安在邊境線上。兵團駐地調整后,他仍然堅守薩爾布拉克草原巡邊護邊,無論嚴冬酷暑,每天往返于邊境線區域,防止不法分子趁機越境、圖謀不軌。50多年來,他巡邊護邊20多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赤道5圈,磨破了80多雙鞋子,堵截臨界牲畜數萬只,勸返和制止臨界人員千余人次,多次在極端惡劣天氣下與死神擦肩而過,他負責的管控區內未發生過一起涉外事件。他被譽為邊境線上的“活界碑”,他的家被稱為“不換防的夫妻哨所”。
曾榮獲“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模范退役軍人”、新中國成立70周年“最美奮斗者”等稱號。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8】
“大(理)漾(濞)云(龍)高速公路開通以后,從大理收費站上高速路,到山石屏村只需要一個小時?!闭f起近半年來山石屏村的變化,李桂科從心底感到由衷的自豪,“從煉鐵收費站到山石屏村的12公里道路正在拓寬改造,村里也進行了污水溝、廁所環境提升改造。前幾天已經有新人來拍婚紗照,山石屏村越來越有旅游度假村的味道了!”
“一定要把他們的病治好”
1981年4月,剛剛招考到洱源縣衛生防疫站的李桂科被安排到黑潓江西岸大山深處的洱源縣山石屏療養院,為181位麻風病患者寫病歷。那年他24歲,剛剛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當時的山石屏村,被一條黑潓江與外界隔絕,人員外出和物資運輸只能靠渡船。李桂科和幾位同事住在距離山石屏療養院5公里的上茄葉村健康區,每天早出晚歸,穿著厚厚的棉布隔離服乘坐渡船到療養院為患者治療。簡陋的垛木房、臟亂不堪的生存環境和嘴歪眼斜、肢體殘缺的患者,是療養院給他的最初印象。有一天,他在給一位60多歲的患者檢查身體時,發現他的小腿已經大面積潰爛,潰口里爬著蛆蟲,發出陣陣惡臭,李桂科的內心被深深震撼了。當天,李桂科和同事們完成治療任務,乘渡船離開時,患者們不約而同地集中到江邊,眼巴巴地看著他們離去的身影,眼里充滿了無助、無望和不舍,久久不愿離開?!耙欢ㄒ阉麄兊牟≈魏??!崩罟鹂圃谛牡装蛋翟S下承諾。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9】
1990年的中秋節,忙碌了一天后滿載豐收喜悅的山石屏村民坐上了回療養院的渡船,突然一個大浪打過來,洶涌的黑潓江瞬間吞沒了渡船,6名康復者遇難,本是團聚的日子卻陰陽兩隔。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建一座通往外界的橋。通過李桂科多方奔走、籌資建設,1995年6月通往山石屏村的人行索道橋建成,那天,村民們到橋上來來回回走了好幾趟,年邁的老人被攙扶著到橋上走走、摸摸,摸摸、走走。都說,“從進來那天起到現在就沒有去過江對面,今天就像做夢一樣!”。
2013年3月3日,洱源縣發生5.5級地震,山石屏療養院受災嚴重,李桂科第一時間帶領大家搶救財物、抗災自救。2013年12月恢復重建結束后,山石屏的村民全部搬進了新居。村民們說:“現在的居住條件,就像以前李醫生帶我們去旅游一樣,天天住賓館”。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10】
“昨日的‘人面桃花相映紅’,今日的‘桃花依舊笑春風’,太多的感慨猶如瑪旁雍錯碧綠的湖水,心里突生幽藍色的傷感。誠如這‘瑪旁雍錯’是‘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但現實中的我們確實又是敗者,敗者也就想托‘圣水’來清洗心中的煩惱和孽障,以此來逃避現實的殘酷,想來是‘花盡后,葉飛時。雨凄凄。若為情緒,更問新官,向舊官啼?!?,真是言有盡而愛意無窮?!?/p>
這是六年前唐菊興去阿里時所寫的散文《西藏之古老,阿里之遙遠》中的一段話。當記者細細讀完此文,先是吃驚于唐菊興細膩的文字功底和筆尖下流露出的真摯情感,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他的一種情懷。
在學生們的眼中,“唐老師粗獷的外表下有一顆細膩而火熱的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文青”,唐菊興卻堅稱自己只是個“爬山匠”?!皩W生時代讀了很多古人的詩詞,到現在這個年紀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意境?!碧凭张d說,在工作之余,他偶爾會寫幾篇隨筆,大都是關于生活瑣事或工作經歷的感慨和感悟。
唐菊興在自己的網絡空間里發表了十幾篇隨筆日志,時間最早的一篇發表于2007年,算起來從那時至今基本平均每年要發表兩三篇。這些隨筆中,有在參加野外考察后的雜記、有對藏區生活的描寫、有對親人朋友的思念、有對人生哲理的感悟,每一篇都是洋洋灑灑數千字,語言平實但十分耐讀。
在閱讀這些隨筆的過程中,記者還驚喜地發現,唐菊興還是個搖滾迷,在他好幾篇隨筆中都引用了鮑勃·迪倫(BobDylan)等著名搖滾歌手的歌詞,用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社會公眾對地質工作者的了解不夠,很多人認為我們就是一群長期生活在荒郊野嶺的‘粗人’。其實,我們不光在踐行‘三光榮’精神,也還是有一些人文情懷的。”唐菊興說,這也是在傳播地質工作正能量。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11】
他是一名優秀軍人。如今,他已華麗轉身成為一名優秀“村官”。
他,就是江蘇省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
今年11月10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名2018年“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58歲的吳惠芳赫然在列。
吳惠芳擁有25年軍旅生涯。1980年,他考入軍校。畢業后,他被分配到由賀龍元帥親手創建的原南京軍區某紅軍師。
服役期間,吳惠芳參加過邊境自衛反擊作戰、98抗洪等重大任務。2002年,表現優異的他被任命為原南京軍區某紅軍師政治部主任。
然而,3年后,吳惠芳卻作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告別在杭州生活的妻女,以自主擇業的方式脫下軍裝回到農村老家,投身新農村建設。
“說實話,自打進了軍營,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會選擇回村,因為我早已愛上了部隊的一草一木。”吳惠芳說。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12】
“這些年來,在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上,我們永聯村敢闖敢做、‘敢’字當頭,敢破敢立、敢于爭先,‘敢’字精神非常重要,是支撐我們永聯走在前列的重要精神力量?!眳腔莘急硎荆碌囊荒?,他將帶領永聯村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四敢”精神為引領,在鄉村治理機制、集體經濟發展、鄉風文明建設、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方面敢闖敢試,為張家港在新征程上全力打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先行區貢獻永聯力量。
他是一名軍人,25年軍旅生涯成長為部隊師級軍官,曾率領部隊赴江西九江抗洪搶險;他是一名村書記,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環境,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他履職盡責,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作為一名連任代表,我感到非常光榮和自豪,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連任意味著組織和群眾對我的信任與重托,同時也寄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將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要求做好調研,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月10日,吳惠芳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13】
省衛生系統黨委組織在云南省傳染病醫院召開了“全國醫德楷模李桂科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第九次會議,各單位基層黨支部紛紛派出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的學習。我作為質量系統支部的代表,通過聽講學習,在內心受到感動和鼓舞的同時,也感到很受教育。李桂科同志在山村行醫35年,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了不平凡的人生。
報告會通過李桂科同志本人、妻子楊芬、山石屏村村長、被李桂科同志救助過的孩子以及電視臺記者等人從不同的角度敘述李桂科同志一生無數感人的先進事跡。李桂科具有奉獻社會、服務群眾的責任心和愛心,35年如一日,傾盡心力為麻風病患者做治療、康復,是麻風康復者心中的“好醫生”;他在麻風院辦起了學校,培養出大學生,是孩子們心中的“好老師”;他帶麻風康復者們到城市旅游,為康復者們準備棺木,逝者按農村風俗安葬,每年組織清明節集體上墳,為老人過生日,是康復者心中的“孝子”;他帶領康復者們種菜、養豬、養雞,栽果樹,把麻風村辦成生態旅游度假村,是村民們心中的“好家長”“好干部”……
“我只是用35年時間呆在一個崗位上,用35年時間做了一項工作?!崩罟鹂仆居煤唵螛銓嵉囊痪湓捀爬怂麑?0余年行醫路不離不棄的守候,表達了他對黨的赤膽忠心,也道出了他為人民鞠躬盡瘁的滿腔熱忱。1981年4月,身為洱源縣皮膚病防治技術骨干的李桂科來到了位于縣城60多公里外的山石屏療養院工作,負責對療養院里的180名麻風病患者進行康復治療。洱源縣山石屏療養院成立于1953年,是專門對麻風病患者進行隔離式集中治療的醫療機構,療養院建在洱源縣煉鐵鄉黑潓江畔的山坳里,這里山高谷深、江寬水急,幾乎與世隔絕。35年來,李桂科堅守在這里,以療養院為家,視病人為親人,精心為病人治療、真心為病人服務,與山石屏療養院結下了難舍的情懷,并于1990年將麻風院所有的病人全部治愈。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14】
深入了解了李桂科同志的生平和先進事跡,感到很有意義,通過聽講學習,內心很受感動、很受鼓舞,也感到很受教育。通過不斷的學習,認識到關鍵就在于李桂科同志心里時刻裝著病患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要學習李桂科精神,關鍵是要學習好以下幾點:
一是學習他30余年行醫路不離不棄地守候,對黨的忠誠,為人民鞠躬盡瘁和熱愛本職的思想。李桂科同志1980年到洱源縣防疫站(現疾控中心)工作,3個月后被派到山石屏療養院。那時的山石屏療養院共有來自大理、劍川、麗江、蘭坪、洱源等地的麻風病患者180人,李桂科就負責這些病患的治療工作。由于醫療條件差、設備落后和認識上的誤區,人們談“麻”色變,只要看見麻風病患者就躲得遠遠的。剛剛接觸治療麻風病工作時,李桂科也常常感到不知所措。然而,當他一次次看到麻風病患者那渴求健康的目光時,與生俱來的善良和愛心又讓他無法撒手。就這樣,李桂科拋開了所有顧慮,開始了艱難而漫長的麻風病患者治療和康復工作。一到夏季,有些患者的肌膚會出現潰爛,常人避而遠之??祻驼邨顣栽貞?,1981年6月,療養院里有一位名叫蘇曉標的麻風病患者病情較為嚴重,身體上多處出現潰爛。
1可患者十分固執,他不相信李醫生可以治好麻風病,不僅拒絕接受治療,發的藥也總是悄悄地扔掉。為了患者早日康復,李桂科反復做蘇曉標的思想工作,耐心給他講解病情病理、藥品的藥理。經過兩年多的治療,蘇曉標與大家一樣,病情好轉,他逢人便說:“李醫生真是神醫,我服了!”
在李桂科等療養院醫生的不懈努力下,經過3年多的時間,山石屏療養院的麻風病患者絕大多數逐漸康復。患者康復后,還得按時吃藥,定期接受檢查,就這樣,李桂科選擇留了下來,這一干就是32年。
李桂科同志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勤勤懇懇,兢兢業業,表現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優秀品質,把滿腔的熱情投入到工作當中,為麻風病患者康復做出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貢獻。
二是學習他甘于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李桂科同志1980年派到山石屏療養院工作。當年的療養院共有麻風病患者180人,李桂科就負責這些病患的治療工作。而80年代初,還是一個談“麻”色變的年代,一般人看見麻風病患者就不假思索、躲得遠遠的。作為一線醫療工作者的李桂科,自然引起了父母的擔憂,二老想盡辦法、百般阻撓,非讓他離開療養院不可。“百善孝為先”,面對父母的苦苦勸說,年輕的李桂科有些動搖。然而,麻風病患者潰爛的傷口、痛苦不堪的表情,以及他們那渴求健康的目光,讓他最終選擇
2留下,從此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行醫路。1981年6月,李桂科行醫以來的第一個夏天,因為天氣炎熱的關系,較為嚴重的麻風病患者皮膚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潰爛,一般人只要一靠近,就會被難聞的氣味熏得捂著鼻子逃開。
作為一名剛入行的年輕醫生,李桂科迎難而上,沒有退縮。就在他悉心為病人診斷治療的時候,“釘子戶”卻出現了——一個名叫蘇曉標的患者,身體上已出現多處潰爛,卻始終拒絕治療,還蠱惑病友說麻風病是不治之癥,讓大家不要相信醫學、不要相信李桂科。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釘子戶”,在兩年后卻變成了李桂科妙手仁心的最佳代言人,“李醫生真是神醫,我服了!”蘇曉標逢人便夸個不?!獌赡陙?,李桂科從未放棄對他的治療,還花盡心思,不厭其煩地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講解病情病理、藥品藥理,讓他的病得到了有效地治療。
和“釘子戶”蘇曉標一樣,經過兩三年的治療,山石屏療養院的麻風病患者絕大多數得到有效治療,逐漸康復了。然而康復后的患者仍需要按時吃藥,定期接受檢查,放不下他們的李桂科,選擇了留守,一年又一年,就這樣一守就是30幾年!
李桂科同志在困難面前不退縮、不畏懼,甘于吃苦、甘于奉獻的工作作風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2023觀看榜樣8先進典型事跡【篇15】
錢七虎是江蘇昆山人。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在逃難的小船上,錢七虎的母親生下了錢七虎。1944年,錢七虎父親因病去世。
錢七虎:父親臨死的時候把我叫到床邊,說(你)要干一番事業,他叮囑那么一句話,這個對我影響很大。
新中國成立后,錢七虎積極要求進步。1954年,被通知去剛剛成立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當時的哈軍工只有空軍、海軍、炮兵、裝甲兵、工程兵五個系??歼M哈軍工的學生可以選擇其中三個系填報志愿。
錢七虎選報了空軍系、海軍系、工程兵系,結果被分配到了報名人數最少,被戲稱為“跟黃土打一輩子交道”的工程兵系學習防護工程。錢七虎不但沒有抱怨,還作為學生骨干協助老師給鬧情緒的同學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