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榜樣人物事跡
時代楷模榜樣人物事跡精選篇1
“他對群眾很大方,就是對自己摳?!闭J識邱軍3年來,華池縣政府干部魏建飛這樣評價自己這位朋友。
在華池,許多群眾都深深地記著邱軍的慷慨幫助。城壕鎮余家砭村的王文正記得,兒子王志彤時常收到邱軍囑托妻子從安徽寄來的衣服、文具和玩具。南梁鎮高臺村的劉玉金記得,自己女兒讀高三時一度心理壓力很大,邱軍經常來進行心理疏導,女兒上大學前還特意來看望,送了一部手機和一個行李箱。被幫扶戶燕麗記得,一次邱軍看到自己家里的電飯鍋太老舊,第二天就買了一個,還親自送了過來。
“每次買了東西,邱縣長都親自送過來?!蓖跷恼f,“一個大城市來的人,一個副縣長,一點不嫌農村人,沒有一點架子?!敝挥形航w知道,這位對群眾大方的副縣長,卻把自己喜歡的皮鞋保存在手機相冊里,一直不舍得買。腳上的皮鞋穿壞了,也只是花了10元錢,將開膠的鞋底扎了一圈。
2020年10月23日,邱軍一大早就帶著同事給深山里的孩子送去羽絨服和保溫杯,隨后走訪調研,一直忙到天擦黑?;氐洁l鎮吃飯時,邱軍接到母親打來的視頻電話,問兒子生日怎么過的,這時大家才知道,這天是邱軍39歲生日。當天,吃著師傅趕制出來的長壽面,邱軍動情地說:“在家里有母親念著,在華池有同志們想著,這是我過得最有意義的一次生日。”
而這,也是他過的最后一個生日。在距離掛職期滿的最后40天里,邱軍病倒在扶貧工作崗位上。
在生命的最后關頭,邱軍惦念的依然是工作。在重癥監護室中,他曾用發抖的手寫下:把我寫的自評報告交給集團,工作總結的數據完善到11月30日,明年的牛產業要做大,菊花產業要做強,鄉上和村上工作要加強,對明年資金使用要有個大概規劃,縣上要加強與中國化學溝通,做好老百姓的動員……
邱軍不幸病逝后,被追授為“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央企楷?!薄爸醒肫髽I優秀共產黨員”。他在扶貧一線奉獻青春的事跡,感動、激勵了許多人,就如網友“大李”寫道:“他把生命獻給了異鄉的人民和土地。他是一個純粹的人,一位高尚的人,一位真正的黨員?!?/p>
時代楷模榜樣人物事跡精選篇2
邱軍,生前系甘肅省華池縣副縣長(掛職)。2018年12月,他主動請纓,從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到條件艱苦的革命老區掛職,千方百計引進扶貧項目、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推動華池縣整體脫貧,受到當地干部群眾廣泛贊譽。2021年1月8日,邱軍同志不幸病逝在工作崗位上,年僅39歲。8月31日,中宣部追授邱軍“時代楷?!狈Q號。邱軍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人民網-人民日報2021年09月02日)
“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鼻褴娡驹诿撠毠赃M入攻堅拔寨的關鍵時刻,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主動請纓,從美麗富饒的安徽來到山大溝深的華池,堅守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肩負著扶貧的使命和擔當。他堅信“貧窮不應該是革命老區的代名詞。一定要為華池做點什么”,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動,詮釋著“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的“南梁精神”,為新時代“南梁精神”的傳承和發揚作出了最好的注解,也為青年一代踐行“南梁精神”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面向群眾、忠誠為民。他堅持“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走遍了全縣15個鄉鎮、走訪了200多戶貧困戶,掌握了一手資料。每天奔波在大山深處,穿梭在群眾身邊,看住房、看飲水、看產業發展,問醫療、問教育、問群眾收入,思考群眾的困難,琢磨著發展的方向,對扶貧事業無限熱愛,對老區群眾充滿感情,時刻踐行共產黨員的崇高使命。
堅守信念、百折不撓?!拔襾碜赞r村,所以要倍加珍惜這樣一次回饋土地和鄉親們的機會?!北尘x鄉,克服飲食氣候的不適應,心存感恩,任勞任怨;幾番走訪,數次調研,面對質疑,不被理解,依舊埋頭苦干;堅持興教扶智,斬斷窮根,為貧困學子開展助學活動。他用最質樸、最深沉的行動讓青春在革命老區里綻放,讓激情在脫貧攻堅中迸發,讓熱血在噓寒問暖中流淌,詮釋了共產黨員百折不撓的精神和堅定的信念。
立黨為公、顧全大局。在脫貧攻堅進入攻堅拔寨的關鍵時刻,邱軍主動請纓,牢記宗旨,以身作則,擔任了城壕等鄉鎮的包片領導和城壕鎮包鄉領導,寒來暑往,來日方長,義無反顧地去啃最難啃的“硬骨頭”,為群眾排憂解難,經受住種種嚴峻考驗。他用一心為黨、盡職盡責,無私奉獻的精神,凝聚起強大的向心力和戰斗力。
求實開拓、敢為人先。他因地制宜,銳意創新,確定了“企帶戶養”的產業發展模式,構建了企業與農戶共同的利益連接機制,讓“牛產業”成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發動機”;實地調研,倡導沙棘產業生態扶貧,帶來生態改善和經濟發展的雙重效益。開展群眾技能培訓,邀請專家現場指導,打造電商平臺,加快土特產發展的步伐?!靶募な帲瑏碚f唱,脫貧攻堅暖慶陽。放眼望,干群忙,革命老區迎曙光……”點點滴滴的收獲中,都有他求實創新的身影。
黨的事業百煉成鋼。征途漫漫,唯有奮斗。新時代賦予新任務,新征程要有新作為。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在邱軍同志先進事跡的感召下,在“南梁精神”的激勵下,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的曲折坎坷,戰勝艱難困苦,不負韶華,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當好新時代的“答卷人”,用實際行動踐行“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
時代楷模榜樣人物事跡精選篇3
感動中國人物頒獎晚會如期播出,這是一年一度的精神洗禮,這是帶給全國十幾億觀眾最震撼、最抵達內心深處的英雄情懷。他們或是一生奉獻的科技元勛或是堅守崗位的教育工作者,或是一心為民的基層干部或是危難之時鐵骨錚錚的排雷戰士……他們來自各個不一樣的領域,卻有著同樣的初衷:為國為民,無私奉獻。他們將“偉大”與“平凡”劃上等號,他們傳遞著中華民族的不朽精神!
這些時代的楷模有著不一樣的先進,卻有著相同的愛國熱情。把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與提高同自我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齊,做出的每一次決定、每一次付出,都是情懷的指引和支撐。這是我們的民族精神,這是我們的民族脊梁,是我們學習和提高的方向。
排雷戰士杜富國在危險的瞬間選擇用身體為戰友擋住爆炸的殺傷力,這是英雄的本能,在無數次的牽手走過雷場后,留給百姓的是安全的土地,這是戰士們的血肉之軀換來的一方平安;年過八旬的老人馬旭,和丈夫一生過著清貧節儉的日子,只為攢下千萬的'積蓄捐贈給自我的家鄉――貧困縣木蘭縣的孩子們,讓知識和富有成為良性循環,是馬旭老人的囑托,哪有什么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這是于平凡之中讓我們淚目的震撼。
我們的祖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偉大時刻,我們時代的楷模和英雄從來沒有中斷過,一路走來,總有人在為我們更完美的明天默默無聞的付出著汗水、青春、甚至生命,我們敬畏時代先鋒的同時,更應當肩負起自身的職責,在自我的工作崗位上點滴做起,貢獻自我的光和熱。我們都應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者,在感受新時代完美的同時,更要為了我們偉大民族的復興而奮斗。
不朽的民族精神,一向在感動中傳承著。
時代楷模榜樣人物事跡精選篇4
丹心報祖國,赤誠為民富。
杜富國——又一個英雄的故事在云嶺大地、軍營內外被人們爭相傳頌。
面對險象環生、突如其來的險情,是把危險留給自己,還是考慮自身安全。杜富國,這名90后戰士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者,為了保護戰友,不幸英勇負傷,失去了雙手、雙眼。杜富國的選擇,令人感概,發人深思,催人奮進。
人生總是面臨諸多選擇。選擇需要志向?!耙粋€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應該同祖國和人民聯系在一起,這是人們各種具體志向的底盤,也是人生的脊梁”。
入伍以來,杜富國始終把忠誠和信仰鐫刻在靈魂深處,把使命和責任矗立在南陲邊疆,把青春和熱血揮灑在掃雷戰場,不怕艱難困苦,不畏傷殘犧牲,不計個人得失,任務面前、關鍵時刻、危急關頭,用一次次“讓我來”的鐵血擔當,詮釋了當代革命戰士堅決聽黨指揮、勇于獻身使命的錚錚誓言,青年官兵投身強軍、建功時代的自信自覺,展示了新一代革命軍人為祖國為人民敢于犧牲、樂于奉獻的時代風采。
杜富國同志在參與文山邊境掃雷作業中,始終牢記使命、沖鋒在前,不怕吃苦、不畏犧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軍人的`使命擔當,展示了人民子弟兵的優良作風,是“老山精神”在新時代的具體體現,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杜富國面對這犧牲的危險,挺身而出、英勇無懼,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對黨忠誠、恪盡職守、不怕犧牲的優秀品格,用寶貴生命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