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1
陸軍工程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
錢七虎是一名軍事科學家,1937年出生,炮火紛飛的童年讓他下定決心為國鑄盾。六十年來,他創建了我國現代防護工程學科體系,為我國防護工程各個時期的建設發展和科技水平躍居世界前列作出開創性、歷史性貢獻。他甘為人梯、為戰育人,一生淡泊名利,表里俱澄澈,肝膽皆冰雪。
湖南省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劉玲琍
劉玲琍是一名從事特殊教育的老師。1991年從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畢業后,她一直留在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任教,潛心探索改進語言訓練模式。30余年如一日,幫助有聽力缺陷的孩子訓練正常說話的能力,讓他們逐漸回歸社會,擁有美好前途和幸福家庭。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菊興
唐菊興是中國地質調查局戰略性礦產調查首席科學家,始終以為國家找到更多更好的地質礦產寶藏為己任,28年來堅持奔波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生命禁區。他主持或參與勘查評價和發現多個大型-超大型銅多金屬礦床,為緩解我國資源瓶頸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把支部堡壘建設緊緊和地質找礦事業聯系在一起,將找礦工作和藏區發展結合起來,帶領隊員們以當“爬山匠”為榮,譜寫了開發西藏、穩定邊疆、民族團結的壯麗贊歌。
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
吳惠芳曾是解放軍駐杭州某師政治部主任,2005年9月放棄大城市優越的生活條件,選擇自主擇業回到家鄉永聯村。18年來,從軍官到村官,他將鄉村建設當作第二戰場,推動形成“四治融合”的現代化鄉村治理模式,帶領全村黨員群眾一張藍圖繪到底,走出了一條“強富美高”的鄉村振興之路,打造出了一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先行示范樣本。
云南省洱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名譽主任李桂科
1981年的春天,24歲的白族小伙李桂科第一次走進住著181名麻風病患者的云南省洱源縣山石屏療養院。簡陋的垛木房、臟亂不堪的生存環境,以及患者茫然無著的生存狀態,讓他做出一個決定:“留下來,治好他們的病”。此后40余年,他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時間都投入到為麻風病患者治病、治心、治貧的過程中,用日復一日的付出,將與世隔絕的“麻風孤島”,變成了居民安居樂業的“幸福村”。
新疆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鋼城街道柯坪路北社區黨委書記熱孜萬古麗·沙吾提
熱孜萬古麗·沙吾提是一名維吾爾族黨員,20年如一日堅守在社區黨委書記崗位。她真情服務群眾,辦好暖心實事,努力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兒上。她堅持把維護民族團結作為社區最大的事,扎實開展民族團結“細胞工程”創建和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深根植在居民心中。她說“社區是我們共同的家,我要永遠把各族居民當作自己的親人,讓社區成為群眾最放心、最安心、最舒心的港灣”。
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黨委
他們來自被譽為“浙東紅村”的橫坎頭村。浙江啟動“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20年來,堅持守牢紅色根脈,擦亮生態底色,團結帶領黨員群眾走出一條“紅色引領綠色發展”之路,使曾經貧窮的革命老區,蛻變為播撒共富種子的紅色鄉村建設示范村,讓鄉親們的生活越來越紅火。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2
劉玲琍,女,漢族,1973年3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卅載春秋,只為靜待花開。1991年,她從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畢業后,一直在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任教,32年來,先后培養80多名學生。為了在帶班中途不換老師,她懷的第一個孩子沒敢要,直到32歲才有孩子,但不幸的是,孩子在8個月時被診斷為先天性神經性耳聾。劉玲琍白天教學生,回家教兒子,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訓練,她的兒子終于能正常說話,進入普通學校就讀,2023年高考,取得超本科線近30分的好成績。在她的教育培養下,20余名聽障學生進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并成功考上大學,80多名聽障孩子回歸社會,有的成為設計師、教師,有的通過職業教育,成為糕點師、園藝師,有了美好的前途和家庭。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3
32年的辛勤耕耘,劉玲琍自創唇舌操、觸摸法和情景教學法,先后榮獲全國“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稱號及“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第四批崗位學雷鋒標兵”“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2021年“七一”前夕,她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成為全省特教崗位唯一當選的教師……
回顧走過的路,劉玲琍已記不清多少次帶著患病的學生去看病,記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錢為學生購買生活和學習用品,記不清多少個節假日陪伴在這些孩子身邊。她教的學生中,有30多名考上大學,有的成了舞蹈演員、有的成了設計師、有的成了園藝師,還有2名學生畢業后回到特校當了老師。
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目前共有學生300余人,如何讓這些孩子們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是劉玲琍最操心的問題。她在多方走訪自主創業的殘疾青年人時發現,仍存在創業扶持機制不可持續運行、服務領域局限、職業康復體系滯后,以及殘疾人就業培訓信息不對稱、單向傳遞、無法有效聯通等問題。
作為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她希望為殘障人士發聲,提出了“優化殘疾青年創業扶持政策”“推進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發展”等建議。比如,通過實名制調查,科學合理地按照調查結果配置培訓項目;由政府及殘聯牽頭,與企業建立聯動機制,采取訂單式上崗配置,保證有效上崗;積極開發孵化項目,為殘疾人創業搭建平臺。
同時,劉玲琍呼吁社會各界加大宣傳殘疾人就業、創業成功典型,樹立一批在社會上有影響的先進人物,利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和帶動更多殘疾人走上就業、創業道路。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4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2023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成理1979級石油地質普查勘探專業張水昌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學部),1980級礦產地質及勘查專業校友、兼職教授唐菊興研究員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1984年本科畢業于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礦產系,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獲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2003年獲成都理工大學博士學位;歷任成都理工大學資源與經濟系總支副書記(主持工作),副主任(主持工作),系主任;2002年任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常務副書記、副院長;2004年—2006年期間進入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后工作站開展研究工作;2007年3月調入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現任中國地質調查局“大宗急缺礦產調查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科技部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全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國家“十四五”規劃中102個重大工程之一)銅礦找礦首席科學家。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5
李桂科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醫生,他對麻風康復者還承擔起了代兒女盡孝、替父母盡責的分外之責。他不僅代做父母的教育小孩、解決了子女讀書、工作問題,還替做子女的贍養老人。陪他們說話聊天、理發、剪指甲、洗衣服,照顧他們的飲食起居,快樂安度晚年,為他們料理后事,每年清明節組織集體掃墓,同時,還組織大家一起過火把節、中秋節、春節等,讓大家感受到家的溫暖。
李桂科多次帶著麻風康復者及家屬外出考察生態種植、養殖。他帶領大家養雞、養豬,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木;為療養院修路、架橋、通水、通電、通網絡,將一個與世隔絕的麻風院變成了黑潓江邊一座郁郁蔥蔥的美麗家園,并更名為山石屏村,摘掉了麻風村(院)的帽子;把山石屏村建成為中國麻風防治協會、云南省醫師協會黨建教育基地,大理州衛健系統“醫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洱源縣科學技術協會、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科普教育基地,共青團青年之家,洱源縣總工會職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建成了麻風歷史博物館。
洱源縣歷史上是麻風高流行地區,在李桂科及團隊的努力下,患病率從最高年的27.3/萬降至0.06/萬,達到消除麻風危害的指標,防治工作與科學研究成效顯著。李桂科發表科研論文31篇,榮獲州縣科技進步獎13項,先后榮獲第四屆馬海德獎、中國麻風防治突出貢獻獎、全國醫德楷模、云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光榮當選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6
“昨日的‘人面桃花相映紅’,今日的‘桃花依舊笑春風’,太多的感慨猶如瑪旁雍錯碧綠的湖水,心里突生幽藍色的傷感。誠如這‘瑪旁雍錯’是‘不可戰勝的碧玉之湖’,但現實中的我們確實又是敗者,敗者也就想托‘圣水’來清洗心中的煩惱和孽障,以此來逃避現實的殘酷,想來是‘花盡后,葉飛時。雨凄凄。若為情緒,更問新官,向舊官啼?!媸茄杂斜M而愛意無窮?!?/p>
這是六年前唐菊興去阿里時所寫的散文《西藏之古老,阿里之遙遠》中的一段話。當記者細細讀完此文,先是吃驚于唐菊興細膩的文字功底和筆尖下流露出的真摯情感,更多的是感受到了他的一種情懷。
在學生們的眼中,“唐老師粗獷的外表下有一顆細膩而火熱的心”,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文青”,唐菊興卻堅稱自己只是個“爬山匠”。“學生時代讀了很多古人的詩詞,到現在這個年紀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意境?!碧凭张d說,在工作之余,他偶爾會寫幾篇隨筆,大都是關于生活瑣事或工作經歷的感慨和感悟。
唐菊興在自己的網絡空間里發表了十幾篇隨筆日志,時間最早的一篇發表于2007年,算起來從那時至今基本平均每年要發表兩三篇。這些隨筆中,有在參加野外考察后的雜記、有對藏區生活的描寫、有對親人朋友的思念、有對人生哲理的感悟,每一篇都是洋洋灑灑數千字,語言平實但十分耐讀。
在閱讀這些隨筆的過程中,記者還驚喜地發現,唐菊興還是個搖滾迷,在他好幾篇隨筆中都引用了鮑勃·迪倫(BobDylan)等著名搖滾歌手的歌詞,用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社會公眾對地質工作者的了解不夠,很多人認為我們就是一群長期生活在荒郊野嶺的‘粗人’。其實,我們不光在踐行‘三光榮’精神,也還是有一些人文情懷的?!碧凭张d說,這也是在傳播地質工作正能量。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7
劉伶俐是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她在30年的特教生涯中,用自己的執著與愛,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初登講臺,劉伶俐就擔任了一年級聾生班的班主任,面對只有七八歲、自理能力差的學生,她到學生宿舍幫他們整理衣被,把他們換下的臟衣物和床單被套帶回家洗干凈、縫補好。學生病了,她都全程陪伴、細心照料。班上有名叫劉曉慧的女孩,不僅聾啞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常??摁[著要找媽媽,甚至吞橡皮,拿小刀劃傷自己,劉伶俐就把曉慧帶在身邊,時刻關注和安撫。有一次曉慧把大便弄得身上到處都是,劉伶俐毫不嫌棄,幫她洗澡更衣,哪怕自己身上也沾了大便,她也無怨無悔。
30年的特教生涯,劉伶俐當了30年的班主任,她已記不清多少次帶著患病的學生去看病;記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錢為學生購買生活和學習用品;記不清多少個節假日陪伴在這些孩子身邊。在學校,學生羅棟鑫始終叫劉伶俐“媽媽”,真摯而依戀。
2021年6月,劉伶俐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8
2023年山石屏療養院更名為山石屏村,正式成為煉鐵鄉茄葉村委會的一個村民小組,徹底摘掉了“麻風村”的帽子。4名康復者還積極入了黨,村里成立了黨支部,李桂科被推選為支部書記。
患者全部治愈,康復者已融入社會,李桂科也該歇歇了,但李桂科還是沒有走。2023年2月的一天,李桂科像往常一樣為村民余振華理發,余振華突然啜泣著說:“李醫生退休了我們怎么辦啊?”一旁87歲的曾信開哭著說到:“李醫生,您走了,哪個給我們滴眼藥水,哪個管我們的死活”。李桂科堅定地說到“退休就是個說法,我不走了,這里就是我的家?!?/p>
退休后的李桂科帶著村民修建蓄水池,種植核桃,養雞、養豬、養?!绞链逯鸩阶呱狭嗣撠氈赂坏牡缆贰!耙郧拔覀兊浇稚腺u雞蛋,人家遠遠地躲我們,說我們的雞蛋會傳染,都不敢買,現在我們的東西都好賣,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贝迕褛w鳳桃自豪的說。
2023年7月27日,全國首個麻風歷史博物館在山石屏村落成。一直在爭取項目,積極奔走的李桂科說“建這個博物館就是為了宣傳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講好這60多年來變遷的故事,讓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9
唐菊興1995年初入西藏,第一站到的是著名的玉龍銅礦。在這里開展研究工作期間,他得知了玉龍銅礦那偶然的發現經歷:一天,一位牧羊人拿著一塊花花綠綠的石頭標本交給原西藏地質一隊的地質人員,由此直接導致了玉龍銅礦的發現。
“在青藏高原上有兩種人:守望者和牧羊人?!碧凭张d說,牧羊人每天都會爬很多的山、涉很多的水,行走匆匆,但也過得悠閑;守望者會駐守在他自己的陣地上,付出更多的耐心去發現身邊的驚喜,但有時候會顯得孤獨?!斑@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我們地質工作者就是青藏高原上的守望者?!?/p>
的確,二十年來,唐菊興守望著這一片土地的春去冬來,為了國家的資源安全、藏區經濟的騰飛和跨越式發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終于使研究團隊取得了豐厚的回報和驕人的成績,黨和國家也給予了他和他的團隊崇高的榮譽。
近年來,唐菊興和他的團隊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2023年)、國土資源部科技獎一等獎2項(2009年、2023年)、省部級科技獎二等獎2項(2003年、2004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獲中國地質學會十大找礦進展、十大科技成果2次,獲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3次。
唐菊興個人在2023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23年入選國土資源部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和培養計劃”、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培育計劃”,同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等。在這期間,他還被中國地質調查局評為“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十一五’援藏工作先進個人”、“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先進個人”等。2023年“五一”前夕,他又榮獲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為表彰他為藏漢民族團結和西藏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在2023年9月底舉行的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代表評選活動中,他又被評選為先進模范個人,這也是國土資源部在本次評選活動中的惟一一名受到表彰的模范個人。
“這些榮譽是屬于大家的,也只能代表過去?!碧凭张d說,“我們守望在雪域高原上,目的是要為國家找到更多的大礦,因此我們要不停地行走,等待我們的永遠是下一座高山?!边@就是“爬山匠”唐菊興,他將整個青春都奉獻給了青藏高原的找礦事業。
此刻,記者在想,幾個月后,當我們沐浴在微風中享受春日的暖陽時,唐菊興和他年輕的團隊必然又已悄然背起行囊,再一次奔向那依舊積雪高壘的青藏高原,穿梭在各個礦區縱橫交錯的冷峰之間。他們無心欣賞沿途壯美的風景,卻將自己變成了這高原大地上的一道無限美好的風光。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10
在藏區工作,過河也是個技術活?!坝捎诟咴絽^幾乎沒有橋梁,因此我們過河很多時候都是靠越野車加足馬力然后一口氣沖過去。一旦汽車在湍急的大河中熄火或者被石頭卡住無法前進,就需要一個人下河去把鋼纜掛在被困車輛上,然后用另外一輛車把這輛車拉出來?!碧凭张d在給記者解釋著過河的“技術細節”,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他總是不允許隊中的藏族工作人員和學生下河,而是自己淌著冰冷刺骨的雪水到河中央去把鋼纜掛好。
唐菊興說,藏族技術人員和學生的安全最重要,因為他們才是讓整個項目可以順利開展的保障。因此,多年來,他與很多藏族技術人員和學生都結下了患難與共的戰斗友誼。有一次,在藏東類烏齊開展土壤測量期間,由于洪水沖垮了連接縣城的大橋,收隊時全體隊員只能涉水過河。正當大家相互攙扶、舉著行李和樣品在洪水中摸索前進的道路時,藏族技術員古桑突然腳下一滑,倒進了洪水中。由于水性不好,古桑眼看著就要被洪水沖走,嘴中還喊了兩句“唐老師救我”。唐菊興顧不上多想,急忙扔下手中高舉的行李,游過去一把抓住古桑,硬是將他拖到了安全地帶。
唐菊興的另一個可貴之處在于,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為我國西藏的地質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地質人才。近幾年,他利用西藏甲瑪科學研究基地為西藏大學等高校開展礦產勘查技術方法教學培訓,為藏族地學英才的脫穎而出做出了努力。在實際工作中,他也十分注重培養藏族技術人員,有很多跟著他在野外干過的藏族同胞現在都已經成長為所在單位的技術骨干。按照中央部署,自2023年以來,他又連續為人社部組織的西藏高層次地質人才培訓2期學員共計120余人,為西藏地質六隊、西藏區域地質調查大隊、西藏地熱隊等地勘單位培訓技術人員200余人次。
“在藏區工作的地質工作者是促進民族友好團結的紐帶。因為我們扎根基層,每天都跟藏族同胞們同生活同勞動,這種情誼是最真摯也是最牢固的?!碧凭张d說,地質工作是連接藏漢同胞友愛互助的天然橋梁,而他自己心甘情愿做這座大橋上的一塊青磚。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11
熱孜萬古麗立足社區特色,當好民族團結帶頭人。
柯坪路北社區是一個由漢、回、維吾爾、哈薩克等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她時時處處以自己的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引導社區各族群眾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她在社區設立民族團結宣傳專欄、打造民族團結文化墻、組建草根宣講隊,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講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每月確定一個主題,每周舉辦一場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好樓棟”、“好單元”、“好商戶”、“好家庭”等群眾性評選活動,讓居民在來來往往、聚聚聊聊、說說唱唱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
熱孜萬古麗始終心系群眾,致力于民生改善。
柯坪路北社區是一個老人多、困難戶多、流動人口多、商戶多、重點人員多的“五多”社區,為居民服務要有一顆真心、熱心、恒心,更需要人員和機制保障。在她的帶領下,組建5支志愿服務隊,招募150多名志愿者,設立了“紅色愛心站”,開通了24小時服務熱線,建立了居民困難訴求收集梳理、協調解決、公開反饋一套閉環工作機制。誰家大人就不了業、老人看不了醫、小孩上不了學,哪家小兩口鬧矛盾、鄰里有糾紛,誰家有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哪家需要辦理社保、醫保、低保等事項,社區干部和志愿者們都會一一記錄下來,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做好解釋說明,限時給予答復,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幾年來,群眾對居民委員會工作滿意度達99%以上。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12
為了更好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熱孜萬古麗還成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
柯坪路北社區和周邊兩個社區相距不遠,經常有其他社區的居民前來尋求幫助。為此,熱孜萬古麗設立固定辦公室,邀請其他社區的人大代表聯合辦公。
“我們廣場沒有公共廁所,小區籃球架也壞了……”吐爾遜·買買提是濱河社區居民,他來到“人大代表工作室”反映問題后,熱孜萬古麗和濱河社區人大代表去實地核實后,將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最終問題得以解決。
熱孜萬古麗結合實際實施了一項項舉措,如開設“平安建設”微講座、“你說我聽”微服務、“愛是你我”微聯盟等實踐陣地,進一步提升了基層服務群眾能力,為社區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13
社區工作人員余軍麗每天負責為居民訂購和運送物資,她對記者說:“書記在北京開會期間,經常叮囑我做好保供工作,尤其是對老年居民、殘疾居民的訴求,更要格外關注,不落一戶?!?/p>
“關鍵時刻,書記總是沖在前頭,從她身上我看到了黨員該有的樣子?!鄙鐓^干部白金娥說。
柯坪路北社區轄區內老舊小區多,進入冬季,轄區居民家中水管、暖氣管等維修需求增加。熱孜萬古麗·沙吾提總是在第一時間組織工作人員搶修?!拔医洺=拥骄用翊騺肀頁P電話,說包戶干部服務周到,這對我們來說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我們要繼續加強社區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優化為民服務機制,更好地為轄區居民做好各項服務。”熱孜萬古麗·沙吾提說。
從北京回來后,熱孜萬古麗·沙吾提通過微信群與社區4個黨支部分享參加感受,全體黨員都倍感振奮。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14
熱孜萬古麗·沙吾提擔任烏魯木齊市經開區(頭屯河區)柯坪路北社區黨委書記、黨員(遠程)教育站點管理員以來,她以“黨員教育一個都不能少”為座右銘,推動黨員教育走深走實。
針對柯坪路北社區退休黨員多的特點,她及時入戶走訪了解學習需求,制定“菜單式”站點培訓計劃。通過組織開展知識競賽、紅歌賽、參觀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將軍紀念館等活動,加強黨員黨性教育。在小區成立“家庭黨校”,選配16名黨員擔任教師,每周“開講授課”;組織138名退休干部、志愿者開展入戶宣講送學,為高齡黨員贈送158套書籍、1000余份宣傳折頁,還發揮網絡優勢,通過微信推學、視頻引學的方式打造“指尖講堂”,讓黨員隨時隨地受教育。2021年,熱孜萬古麗獲“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榮譽,這更是她努力奮斗的“驅動器”,在經開區社區(村)黨員干部集中輪訓中,她結合社區工作,帶頭宣講黨的精神,為社區干部樹立了榜樣。
該社區黨員(遠程)教育站點組織各類集中培訓35場,“家庭黨?!笔谡n20場,受教育黨員群眾1100余人。
榜樣8典型事跡材料精選篇15
熱孜萬古麗·沙吾提,女,維吾爾族,1978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經開區(頭區)鋼城街道柯坪路北社區黨委書記。
熱孜萬古麗·沙吾提默默無聞扎根基層18年,牽頭成立“群眾說事點”“人大代表工作室”,為各族群眾解決問題近百條。
她勤懇扎實的工作作風和熱心細致的奉獻精神獲得了各族群眾的一致好評,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