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科學家到雄安新區工作補貼300萬
11月7日,雄安新區今日發布《關于打造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推出頂尖人才、技能人才、青年人才等各類人才引進及重大平臺落地獎勵等16條政策措施(以下簡稱“雄才16條”),圍繞人才聚集、平臺建設、機制創新、環境打造等方面給予支持。
“雄才16條”明確,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技術、新材料,以及空天信息、綠色能源、金融科技等重點發展產業,積極引進頂尖科學家到雄安工作,給予2000萬—5000萬元科研經費和300萬元生活補貼,獎勵一套不低于200平米的住房。同時,在空天信息、衛星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領域,為科技企業、高校、科研院所中創新型人才打造或提供創新應用場景,并對成功實現落地轉化的,每個項目給予200萬—1000萬元獎勵。
“雄才16條”提到,圍繞疏解企業產業鏈上下游配套所需的關鍵技術,支持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來雄安創辦企業,給予最高5000萬元資金支持;對企業引進的世界技能大賽、中華技能大獎獲獎者和全國技術能手,給予20萬—100萬元補貼;為外籍人才開辟出入境綠色通道,發放人才簽證和工作類居留證件,開設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提供醫療、教育、金融、出行、住宿等便利化服務。
此外,對符合雄安新區發展需要的特別優秀人才和優質項目“一事一議”、特事特辦,支持政策上不封頂,根據人才創新創業需求,給予最大力度支持。
在就業方面,“雄才16條”明確,高校優秀應屆畢業生來雄安參加求職應聘考試免費入住“人才驛站”;入職后5年內,每月按博士生3000元、碩士生2000元、本科生1000元發放生活補貼,讓人才在雄安安居樂業。雄安新區還將定期舉辦“雄才杯”創業大賽,為“初創期”“成長期”項目提供落地平臺,獲獎項目落地后給予10萬—50萬元獎勵并提供兩年免費辦公和住宿場所,讓大學生在雄安安心創業。
此次發布的“雄才16條”還提出,對引進落地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給予最高3億元支持。對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的重點創新聯合體,給予5000萬元至1億元支持。支持經費中用于人才資助、生活補貼的比例不低于30%。
未來,雄安將以更大的力度引育平臺,以更有力的保障聚集人才,人才早來早受益,貢獻大支持大。
值得一提的是,雄安新區立足實際,創新選人用人機制,對高端人才實行“特崗特薪”,圍繞服務承接疏解和重點發展產業,支持用人單位設置首席科學家、首席技術官、首席信息官、首席運營官、首席架構師等特聘崗位,經認定后每年按年薪的50%—100%給予獎勵;設立高層次人才“編制池”,為創新平臺和科技型企業引進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提供專項事業編制服務;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登記設立為事業單位,推動解決人才流動、社保養老等后顧之憂;允許高校、科研院所等國有企事業單位科技人才按規定在雄安兼職兼薪、按勞取酬;對柔性引進的急需高端人才,按累計服務時間,給予每月1萬—3萬元工作津貼;成立雄安人才發展集團,打造面向全球的招才引智和人才服務平臺。
此前,雄安新區明確為人才發放“雄才卡”,人才可憑“雄才卡”在行政事務、子女教育、醫療健康、交通出行、文體休閑等方面享受優質便捷服務。此次發布的“雄才16條”明確,為提高辦事服務效率,雄安新區不斷優化“雄才卡”申領流程,正在同步建設“雄才碼”,著力提升人才服務智慧化水平,實現人才服務“碼上辦”,給人才更好服務、更優體驗。
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并舉,發展機遇前所未有,未來空間無限廣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渴求人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條件成就人才。
雄安拋出“雄才16條”橄欖枝,真誠邀請天下英才走進雄安、建設雄安、扎根雄安,攜手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努力建設“妙不可言 心向往之”的未來之城。
成為頂尖科學家的必備素質還有哪些?
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頂尖科學家需要具備出色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時間管理、工作管理、情緒管理等多個方面。他們需要能夠有效地安排時間,合理規劃工作進度,同時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和保持冷靜,以應對研究中的挑戰和困難。
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頂尖科學家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能夠在研究中提出新的想法和思路,探索新的科學領域。他們需要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夠對研究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和評估,確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準確性。
持續學習和知識更新:頂尖科學家需要具備持續學習的能力,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以適應科學發展的需要。他們需要關注學科發展的最新進展和趨勢,不斷學習和掌握新技術和新思想。
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頂尖科學家需要具備出色的團隊合作能力和領導能力,能夠與他人協作,共同完成復雜的研究項目。他們需要在團隊中發揮核心作用,協調和推動項目的進展,同時能夠帶領團隊解決困難和挑戰。
追求卓越和自我超越:頂尖科學家具備追求卓越和自我超越的精神,他們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追求更高的研究水平和成就。他們具備高度的自我驅動力和自信心,能夠不斷超越自己,實現個人和學術上的突破。
良好的心態和抗壓能力:頂尖科學家需要具備積極、樂觀的心態和抗壓能力,能夠應對研究中的挫折和困難。他們需要具備堅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斷克服困難和挑戰,保持對研究的熱情和信心。
有哪些其他途徑可以成為頂尖科學家?
在科研機構或企業中擔任重要職務:通過在科研機構或企業中擔任重要職務,如實驗室主任、項目負責人、公司首席科學家等,可以積累豐富的科研經驗和管理經驗,培養自己的團隊和領導能力。這些經驗和能力對于成為頂尖科學家是很有幫助的。
通過參加國際科學競賽獲得認可:參加國際科學競賽,如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等,可以展示自己的學術能力和綜合素質,獲得國際認可和榮譽。這些獎項和榮譽對于成為頂尖科學家具有很高的含金量。
跨學科領域的研究和實踐:通過跨學科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和知識面,培養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例如,計算機科學家可以涉足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領域,生物學家可以涉足醫學、生物技術等領域。
參與國際合作和交流獲得更廣泛認可:通過參與國際合作和交流,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科研進展和趨勢,獲得更廣泛的認可和聲譽。例如,通過參加國際學術會議、擔任國際學術組織成員等方式,可以與同行專家建立聯系和合作。
創業或創新:通過創業或創新,可以開辟新的科研領域或推動科技進步,同時也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商業機會。例如,一些科技企業家和創業家通過開發新技術和產品,推動科技進步并創造商業價值。
民間科學家如何獲得科研資助
向企業申請贊助或者申請國家補貼。
獲取研究項目的資助通常有兩種主要的途徑,一個是直接以契約的方式與企業等委托部門簽訂科研合同,根據創新成果給予資助補償。
另外一個是申請國家計劃項目和基金。
著名的科學家有哪幾位
【中國】
竺可楨(氣象學家)
李四光(地質學家)
鄧稼先(兩彈元勛)
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
王選(當代畢升)
周光召(物理學家)
趙忠堯(物理學家)等等
【外國】
牛頓,法拉第,伽利略,安培,赫茲,普朗克,愛因斯坦,倫琴,居里夫婦,霍金,孟德爾
布魯諾,哈維,高斯,法拉第,諾貝爾,牛頓,法拉第,伽利略,安培,赫茲,普朗克,愛因斯坦,倫琴,居里夫婦,霍金,孟德爾,哥白尼,開普勒, 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