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科學家故事閱讀推廣
育部門要協同科協系統,用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鑄魂育人,將科學家精神從抽象符號轉化為生動的科學家故事,引導廣大中小學生走近科學家,了解科學家精神,增強科學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學、熱愛科學,立志為黨成才、為國奉獻。《方案》強調,大力開展科學家精神宣講教育。各地教育部門要主動對接科協,邀請院士專家走進校園開展科學家精神宣講活動。組織科技輔導員、少先隊員、共青團員講述科學家故事。鼓勵各地分層次建立科學家精神宣講團。在“翱翔之翼大學生科技志愿服務行動”中,組織大學生走進中小學校開展科學家精神演講報告。
各地教育部門要整合科協資源優勢,充分利用中小學現有讀書角、圖書架、書報亭,充實科學家故事圖書。以班級為單位舉辦故事分享會、主題班會,以學?;虻貐^為單位組織開展讀書征文、演講朗誦等多種活動,支持科學家、科技輔導員深度參與學生故事分享,指導演講朗誦等,推動形成閱讀交流科學家故事濃厚氛圍。各地科協督促提升科學家精神出版物質量,推動出版社、科技館等機構向中小學生推薦優秀書目并定期更新補充。
科學家精神的創新突破
在新時代踐行科學家精神,需要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當前復雜的國際形勢下,一些“卡脖子”問題開始顯現,對我們的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創新是科技進步的靈魂。當代科技工作者更要有敢為人先的魄力,勇于創新、善于創新,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領科技發展方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來努力推進科研工作,勇做新時代科技創新的排頭兵。當代的科技創新一方面要聚焦重大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領域,解決“卡脖子”問題,打破國際壟斷和技術壁壘,有效支撐相關產業轉型升級;另一方面要聚焦事關國家長遠發展、可能催生變革性技術和產業革命的戰略必爭領域,占據科技制高點,成為領跑者和開拓者。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取得重要進展,在量子信息、干細胞、腦科學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如果說楊振寧、李政道等向世界證明中國科學家在國外可以取得杰出的科學成就,那么近年來所涌現的這一批重大原創成果表明中國科學家在國內一樣能夠取得杰出的成就。只要廣大科技工作者進一步發揚敢于擔當、敢為人先的精神,一定能夠在更多的領域實現新突破。
科學家的精神品質是什么
不迷信權威的批判精神,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注重實驗分析的科學精神,以及大無畏的探險精神??茖W是人造的,因此與人的素質有關,爭論和激勵能使人的素質迅速提高,因此科學需要討論的環境和維護人們對科學的熱情。
科學家(Scientist):對真實自然及未知生命、環境、現象及其相關現象統一性的客觀數字化重現與認識、探索、實踐的人,如,霍金、英國物理學家牛頓,波蘭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美籍科學家愛因斯坦。
科學家們的優秀品質
即使在逆境中堅持愛國奉獻,真正做到“無我”的奮斗
科學家們在逆境、挫折中表現出百折不撓的頑強,始終堅持愛國,為國做奉獻,不改初衷,以持之以恒的奉獻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
2
不計名利,不宣揚自己
科學家們看重的是奮斗,進取,為國做貢獻,看淡的卻是功名利祿與個人得失,他們從不宣揚自己,卻將自己為國奉獻的過程視為人生最大的精神財富
3
平易近人、樸實大愛的優良作風及嚴謹學風
科學家們具有平易近人、樸實大愛的優良作風,葛院士介紹說,“像兩彈一星王淦昌、彭桓武院士平易近人的風范,就像是一位普通的老人,他們對后輩盡力關懷,不分門派,像我這位從蘭州大學出來的‘毛頭小伙'都能得到平等的對待,甚至是特別關照”??茖W家們最看重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及一絲不茍,不斷進取的嚴謹學風,注重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學生,不弄虛作假,不搞官僚及機會主義。
科學思維強化實踐
現在提倡重視基礎研究,并強調解決國家當需課題。核學術界的前輩們就是典范。他們學術一流,在國家急需時,就投身新技術創新,并取得優異成績。科學家們以國所需,發揮產、學、研聯合作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賦予知識生命力及活力,杜絕教條及生搬硬套,不斷形成科技創新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