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杜蘇芮預計28日登陸福建
福建省氣象臺7月26日11時將“臺風預警”提升為Ⅱ級,根據《福建省防汛抗旱防臺風應急預案》,省防指決定26日12時提升防臺風應急響應為Ⅱ級。福建省應急管理局提醒,請各地各部門密切關注臺風動向,及時啟動或調整響應,周密部署防范措施,扎實做好應對工作。
廈門臺風最嚴重的一次
2016年9月10日14時,莫蘭蒂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1日14時加強為強熱帶風暴。9月12日02時加強為臺風,08時加強為強臺風,11時繼續加強為超強臺風級。9月13日晚間加強到頂峰強度70m/s。9月15日以強臺風級在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登陸,登陸時中心最大風力48m/s,重創廈門市。17時減弱為熱帶低壓。9月16日凌晨在中國黃海海域消散。'莫蘭蒂'是建國以來登陸閩南的最強臺風,也是2016年登陸我國大陸的最強臺風。'莫蘭蒂'登陸時恰逢天文大潮,致使福建、浙江、江西等省遭受不同程度影響,福建廈門全城電力供應基本癱瘓、全面停水,基礎設施損壞嚴重。據統計,臺風共造成上述5省(市)375.5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16.5億元。此外,臺風具有很好的對稱性,這種條件也有利于臺風強度的增強。
臺風杜蘇芮的逐步發展
2023年7月23日,臺風“杜蘇芮”的中心上午8點鐘(北京時)位于菲律賓馬尼拉偏東方向約84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5米/秒)。[3]
2023年7月23日11時,在北緯14.8°東經128.5°,即距(溫州)1675公里的海面上,中心最大風力10級,中心氣壓為982百帕,移動方向西西北,移動速度每小時12公里。
2023年7月25日~28日,北部灣海面,海南島四周海面風力5級,部分海域雷雨時陣風7級;西沙群島附近海面風力5~6級、雷雨時陣風7~8級;中沙群島附近海面風力6~7級、陣風8~9級;南沙群島附近海面風力5~6級、陣風7~8級。
2023年7月24日,“杜蘇芮”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持續增強,預計最強可達超強臺風級(58米/秒,17級),28日上午在福建中部至廣東東部一帶沿海登陸,登陸時強度為臺風級或強臺風級,登陸后轉向偏北方向移動,可能深入內陸。[4]7月24日夜間,“杜蘇芮增強至超強臺風級。
臺風和颶風有什么區別
臺風和颶風其實是一種風,只不過叫法不同,都是指北半球的熱帶氣旋,只是因為地域原因國際上進行了區分。
產生在北太平洋西部,國際宙董日期以西,包括南中國海和東中國海稱作臺風,產生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東部的熱帶氣旋則稱祝欠娃颶風。
靠近美國一帶的稱颶風,靠近菲律賓、中國、日本一帶叫臺風,南半球叫做旋風。
臺風分級,12級以上被稱作為臺風,細分為臺風12至13級,強臺風14至15級,超強臺風16級或以上。
其中6至7級稱慎柱之為熱帶低壓,8至9級稱為熱帶風暴,10至11級稱為強熱帶風暴。
臺風天氣怎么形成
臺風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強對流天氣。風向在北半球地區呈逆時針方向旋轉(在南半球則為順時針方向)。在天氣圖上,臺風的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為一組同心圓。臺風中心為低壓中心,以氣流的垂直運動為主,風平浪靜,天氣晴朗;臺風眼附近為漩渦風雨區,風大雨大。
有史以來強度最高、中心附近氣壓值最低的臺風,是超強臺風泰培(英語:Typhoon Tip,臺灣譯名:狄普),日本1979年的大范圍洪災就是由這個臺風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