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

| 李金

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鐵路人擔當盡責奮力拼搏,他們是堅守在新時代路上的踐行者,完美地演繹新時代之美。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15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1

“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車站和鐵道線上,是我們奮斗的好戰場。 ”“我們工作的戰場就在這百里礦區鐵路線上,調車作業方式是移動的,我們有點像鐵道游擊隊員,從行駛的列車上飛身跳下,跟隨行進的列車扒上去,的確是種功夫?!辫F運公司調車員陳誠自豪地說。

礦區鐵路銜接國鐵作業時間和模式,實行四班兩倒,12小時工作制,調車人員的白夜班都是7時40分點名開班前會,8時多機車出庫就開始忙碌,除了四十分鐘吃飯時間外都在站場上或車上。由于常年室外作業,陳誠臉色黝黑,皮膚粗糙、常年的夜班作業,還讓他變成了“熊貓眼”,深深的黑眼圈成了調車組人員的標志之一。

每次到崗,陳誠領到調車作業計劃后,就召集小組連接員核對計劃,前往作業地點??諘绲恼緢觯傻烂芗?,車輛穿梭,取送車時都要仔細對存車進行復檢,車輛狀況如何,停留位置在哪里,幾道掛幾個,幾道給幾個,陳誠都要與連接員一一核對清楚,確定無一疏漏后指示機車停留位置,松緊手閘、提掛車鉤、摘連風管、開閉折角塞門、放好撤除防溜鐵鞋,任何一項作業都要嚴格操作,標準實施。陳誠的認真和嚴謹在隊里是出了名的,他所在的調車組迄今為止沒有出過一次安全事故。

看似并不復雜的作業過程,其實對調車人員的觀察和反應要求非常嚴格,每一趟車、每一勾活兒,車輛行走到什么位置,與股道車輛還有多遠,掛幾個車、甩幾個車,什么時候摘、什么時候接,他都要與車輛連接員、機車乘務員協調配合,每一個判斷、一個指令都必須精確無誤,保證機車車輛的準確??课恢?,甩掛連接到位。一個班,12個小時連續作業,上百次扒車跳車、鉆進鉆出、彎腰站起;12個小時精力集中,上千次手指口述、呼喚應答、互保聯保;四五十勾活,取、送、連、掛,他們準確無誤、標準到位,列車運行安全準時。

盛夏,頭頂上烈日暴曬,腳下是又燙又硌腳的道碴,車廂外層鐵皮的溫度達到六、七十度,吹來的風像是蒸汽,熱騰騰、黏糊糊。為了防止燙傷,近距離接觸車體的他們穿著長袖長褲工作服,衣褲被汗水浸濕,又被太陽曬干,脫下手套,發紅的雙手經常被捂得脫皮。嚴冬,手套上的雪水接觸到冰冷的車皮梯凳和機車圍欄,直接就凍在上面,即使這樣他們也不能穿上厚實的大衣,否則跳上跳下,鉆進鉆出就不方便。雨雪天氣,在行進的機車或車輛上,雨雪變得更猛烈些,地面和車體又非常濕滑,作業難度隨之加大。眼睛被雨絲或雪花迷蒙,他們匆匆用胳膊擦拭一下繼續觀察信號顯示、車列位置,唯恐判斷不清,耽誤行車。晴天一身汗、一臉灰,雨天一身水、一身泥,陳誠和團隊成員的嚴謹認真、標準作業換來了一列列滿載煤炭的列車安全順暢地駛出礦區鐵路。

一年四季,寒來暑往,調車人員經受著身體和精力的雙重考驗,長年累月,礦方裝車和作業進度趕得緊,干起活兒來都是連軸轉,飯點時吃不上飯已是習慣。陳誠干調車六年,胃病跟了他三年,但他卻說:“我們還年輕,年輕的時候不吃苦,青春就沒有色彩?!?/p>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2

“奮斗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在廣州局集團公司衡陽車務段衡陽站,有這樣一位“勵志哥”。他叫王軍,22歲參加工作,5年時間,就從“業務小白”成長為“全路首席技師”。王軍的進步,源于他的刻苦鉆研和腳踏實地。入路短短1年,他就翻爛了4套行業規章,做了8本學習筆記,將標準作業流程、行車規章熟記于心,被同事們稱作規章“活字典”、業務“領頭羊”。

2022年春運前夕,為確保線路設備安全,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新鄉橋工段干部職工頂著暴雪更換鋼軌。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2017年,“王軍車站值班員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王軍帶著團隊攻克了防止行車設備誤操作、行車組織錯辦理等10項重點課題,15次參與京廣、湘桂、衡柳、懷衡和吉衡線安全攻關,主導編制的20項教學課件,成為行車一線作業人員的“寶典”。

在衡陽車務段,王軍還被叫作“挎包教頭”,這是大伙兒對他的昵稱。每到休班時間,他就背著一個挎包,拎著一捆學習資料,為青年職工上門送教,5年來跑遍了沿線61個車站,授課180余場次,現場教學360余次,培訓學員1900余人次。王軍說:“苦點累點不怕,只愿涌現出更多優秀的行車‘指揮官’,保障鐵路大動脈安全暢通。”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3

最美鐵路人”看似平凡的工作崗位,卻又是那么的不平凡,因為他們在鐵路的各個崗位上默默奉獻著自己微薄的力量,那種舍小家為大家的忘我情懷,令我深深折服。他們用愛崗敬業的堅守串聯成了我們風雨無阻的征程,用汗水凝聚成了最美的畫面。平凡的他們,用拼搏、奉獻、熱情和擔當,詮釋了勞動者最美的崗位堅守。

“最美鐵路人”之所以讓人感動,大概就在于他們在許多時候都和常人“背道而馳”吧!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很多鐵路人還徹夜不眠的堅守在崗位上;在寒冷的下雪天,人們回家的時候,許多鐵路人卻逆行趕往單位應急;春節眾人回家過年的時候,許多鐵路人舍小家為大家默默忍受著與家人的別離……

這是一個榜樣輩出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榜樣,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我們心中的坐標。榜樣是一種力量,它不斷激勵我們前行,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夢,只有不斷努力,戮力前行,向榜樣看齊,我們終究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4

“為了人民群眾冬天的暖氣、夏天的涼風、一年四季的照明,能夠多運煤、運好煤,是我這個老鐵路、老黨員的最大心愿?!痹诖笄罔F路這個“西煤東運”的大動脈上,太原局集團公司朔州車務段宋家莊站業務主管薛勝利,終年奮戰在貨運主戰場。

2021年9月,全國電煤供需偏緊。中央有號召,鐵路有響應,一場志在必得的“電煤保供行動”迅速打響。薛勝利所在的宋家莊站是大秦鐵路煤炭運輸的重要裝車基地,為了百姓的“溫暖指數”,薛勝利帶領團隊迅速拿出加強貨源組織、優化裝車作業、開辟綠色通道等12項保供服務措施。一個月后,宋家莊站首開東北“點對點”直達電煤貨運列車,為5家熱電廠、1500余萬居民解決了燃“煤”之急。此后,宋家莊站每日常態化開行東北、華北等17個地區的電煤列車達到10列以上。那段日子,薛勝利連續40多天盯在裝車現場,每天要看1萬多個車門、近3萬個裝載加固點,一天就要奔走20公里。2021年底,“電煤保供行動”取得重大勝利,363家鐵路直供電廠存煤可耗天數達到了23天。

“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是鐵路人情之所系、責之所擔、義之所在?!毖倮米约旱难孕猩鷦釉忈屃恕叭嗣耔F路為人民”的根本宗旨。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5

“最美鐵路人”的直播后,真心佩服這些鐵路英雄!從擼起袖子加油干,到現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奮斗出來的;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到今天我們在____________的帶領下走進新時代,“最美鐵路人”就是平凡和堅守最好的詮釋,他們是我們新時代學習的好榜樣!

今日鐵路的巨大變化與背后默默付出的人密不可分,在他們身上看到了拼搏、堅守、專注。其中,同在客運崗位的張潤秋的先進事跡報告令我印象深刻,客運工作看似簡單,卻要有一顆善于發現,善于為旅客排憂解難的心,“客運工作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弊鳛樾聲r代鐵路青年更要以榜樣的力量鞭策自身,不斷努力提升業務技能,時刻秉持一顆熱誠的初心服務廣大旅客?!扒啻阂蚰サZ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

“最美鐵路人”的愛崗情、奉獻心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之中,身為主力的鐵路青年,就更需要把這種精神財富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讓我們以“最美鐵路人”為時代榜樣,從他們身上汲取榜樣的力量,就一定能交出一份無愧于鐵路、無愧于時代、無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6

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大眾化交通工具、重大民生工程,鐵路人的奮斗目標就是:人享其行、貨暢其流,讓流動的中國更加生機盎然。

“客運工作是張答卷,旅客就是我們的閱卷人?!鄙蜿柧旨瘓F公司大連站客運車間值班站長劉曉云這樣說。在這張寫滿真情和汗水的答卷上,劉曉云感動著無數旅客,成了他們“信賴的姐妹”、“暖心的阿姨”、“親愛的媽媽”。

2017年夏的一天,劉曉云正在候車大廳忙碌,突然聽到呼喊:“曉云,快來!衛生間有孕婦生產了!”她處變不驚,抓起醫藥箱跑到現場,憑著積累下的醫療經驗為嬰兒剪斷臍帶,掏出嘴里的積液,拍打后背和屁股。隨著嬰兒“哇”的一聲啼哭,劉曉云長舒一口氣。她毫不猶豫地脫下自己的衣服將嬰兒包裹起來,冒著暴雨將母子送至醫院。

這不是劉曉云救助的第一位旅客。27年來,她先后救助130多名突發疾病的旅客,以她為帶頭人的“馨馳半島”服務團隊,累計幫助旅客找回遺失物品2.2萬余件,解決各類問題17.7萬余件,收到表揚信4600余封、錦旗300多面。

2021年1月,大連市發生新冠疫情后,大連站采取加開窗口等方式,統一辦理學生證集中核驗。劉曉云帶領團隊連續奮戰一周,平均一天核驗7000余張學生證,保障學生旅客盡快回家過年。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7

鐵路的安全運轉離不開這些普普通通的鐵路人,他們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責任和汗水守護著鐵路安全,我要向他們學習,不計得失、無私奉獻,做好自己的事、干好自己的活兒,時刻守護鐵路整備安全暢通,讓旅客安安全全出行。

“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曾想過要做一些轟轟烈烈的事,但更多的是在最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的人,他們猶如一顆顆最渺小的螺絲釘,雖然不起眼,但卻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新時代鐵路人就是那一顆顆螺絲釘,也許沒有驚天動地的舉動,但是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守護著我們國家的鐵路行業。他們給社會帶去溫暖,給旅客帶去安全,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續寫出一段段不平凡的事跡。

沒有驚天動地,沒有轟轟烈烈,只有默默奉獻?!白蠲黎F路人”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螺絲釘”精神一直在延續。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8

鐵路先行,為的是“一帶一路”上“山不再高、路不再長”。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通車。鋼鐵巨龍飛馳在這條中老友誼之路上,這對于昆明局集團公司昆明北車輛段檢車員陳向華來說,是一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2021年10月,陳向華接到為中老鐵路試運行“選車”的緊急任務。5天時間內,他和同事輾轉4個列檢作業場,最終從2000多輛貨車中精心挑選出240輛,并進行了快速整修。

陳向華從事檢車工作30年,累計安全檢車28.8萬余輛,發現并消除9000余個安全隱患,解決了2000余個典型故障,形成的“二十三步檢車作業法”至今仍是昆明局集團公司沿用的貨車檢車標準。

在中老鐵路通車儀式上,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把鐵路維護好、運營好,把沿線開發好、建設好,打造黃金線路,造福兩國民眾。在檢車員崗位上30年不歇腳的陳向華,依然充滿激情:“我還要為中國鐵路再立新功!”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9

“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我深深感動了,他們十幾年、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我也清醒的認識到自己與他們的.差距,我一定以他們為榜樣,立足本職,甘于奉獻,為車站的改革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用堅守與擔當詮釋著當代鐵路人的初心!作為一名青工今后要以最“美鐵路人”的事跡為榜樣,努力學習業務知識,堅定信念,砥礪前行,爭取在本職崗位上發揮更大的能量!

簡單的重復勞動中堅持執標不松懈已然難得,堅持不斷創新,改進工作成果更是不易。鐵路工作正是因有這樣的最美鐵路人,才能不斷攻破技術難題,不斷邁上更新臺階!以前覺得榜樣離我們很遠,現在感到,榜樣可能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有信仰,只要肯堅持,我們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的光輝。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10

奮斗成就最美風景。武漢局集團公司金鷹重工工程機械研究院副院長王江,是一名鐵路科研人員。工作20年,王江設計了接觸網檢修、鋼軌打磨等30多種鐵路工程機械。在____大功率重型軌道車高原條件下各種運用難題時,他克服嚴寒、缺氧等困難,主持攻關的高原大功率重型軌道車,經受住了高原負壓、風沙大、溫差大等惡劣環境的重重考驗,填補了高海拔大功率軌道車的空白。在研制96頭鋼軌打磨車時,他和團隊用3年時間攻克了26項技術難題,制定了100多項技術規范,開發的新一代打磨控制系統、車載廓形監測系統,作業后鋼軌表面粗糙度控制在6微米以下,引領中國鋼軌打磨車研制邁入世界一流水平。

2022年1月17日是春運首日,成渝鐵路復興號智能動車組G8612次“共青團號”列車成功發車。這是全國首次在復興號智能動車組中常態化開行“共青團號”列車,旨在引導鐵路青年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全力確保春運鐵路運輸安全穩定。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11

在觀看了中央宣傳部、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的10位“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后,我深受感動。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自強不息、打造國之重器的美麗故事更是激發了千千萬個在基層一線奮斗者的愛國之心。

這些“最美鐵路人”都是普普通通愛崗敬業的鐵路職工,事跡都是點點滴滴勤勞奉獻的日常工作;他們也有過曲折彷徨和苦辣心酸,還有勤學苦練和持之以恒,更有播撒愛心和敬業奉獻。他們以自我清晰而踏實的人生軌跡,為“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拼搏路上的創業者樹立了榜樣,榜樣給人以方向,榜樣給人以形象,榜樣給人以力量。

10位“最美鐵路人”他們從長期的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傳播開來,將會啟發更多的發明創造,啟動更多的安全保障,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提升更多的社會正能量,為鐵路又好又快發展匯聚起無窮的力量。他們只是200萬鐵路人的優秀代表,還有更多的鐵路人長年累月堅守在崗位上,辛勤工作、默默奉獻,是他們以日常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他們的先進事跡,指引著人們努力的方向,對社會、對組織、對單位、對家庭都具有導向意義。

中國鐵路發展建設幾十年,已然建成速度最快、自動化程度最高、運輸最繁忙的鐵路運輸體系,取得成就令世人矚目。這其中不斷涌現的行業榜樣涵蓋了科研、建設、服務的方方面面,都在激勵著鐵路人不斷前進。這同時也在激勵著我們在日常的思想、日常的語言、日常的行動表達出對家人、對同事、對世人的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感染著、感動著、感化著周圍人,從而示范和帶動周圍人共同前進。

工作是美麗的,勞動是光榮的,創造是幸福的!在“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征途上,“最美鐵路人”將會影響越來越多的奮斗者構成磅礴之力,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勇前進。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12

2021年12月30日,京港高鐵安慶至九江段開通運營。至此,中國高鐵運營里程突破4萬公里,中國鐵路運營總里程突破15萬公里。一張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快速延展,讓流動的中國充滿繁榮發展的活力。這背后,“最美鐵路人”用不懈奮斗的身姿在一線綻放光芒,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奏響時代強音,成就了鐵道線上最美的風景。

關鍵時刻顯勇毅,危急關頭見擔當。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馮劍堅將按有紅手印的“請戰書”遞交給黨組織,駕駛列車馳援武漢;京滬高鐵開通運營10周年的節點,他再次沖鋒在前,摸索出一套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平穩操縱方法,保障了列車的安全運行。從終年奮戰在大秦線貨運主戰場、精準協調保障電煤供需的薛勝利,到30年來累計安全檢車28.8萬余輛、發現并消除9000余個安全隱患的陳向華,“最美鐵路人”用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擦亮了最美的底色。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13

石家莊電務段邯鄲車間副主任李延新憑著扎實、過硬的技術素質和勤勉、精細的作風,在十多年的工作中無論做普通信號工,還是工長,乃至今天的車間副主任,可謂一步一個腳印,是個多次榮獲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的年輕老先進。這次向路局推選“鐵路文明家庭”,干部職工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他。

這家人,丈夫是敬業愛崗的帶頭人

工作中的李延新是個事必躬親、身先士卒的實干家。多年來,憑著舍小家、顧大家的主人翁精神對待工作,帶領職工出色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近年來,由于邯鄲站內信號設備超過大修期,老化嚴重,不斷暴露出各種安全隱患。面對困難,李延新不等不靠,帶領職工主動出擊,攻堅克難,努力確保設備質量穩定。從2013年開始,他和班組職工們通過頻繁的設備平推整治和精細化管理,針對發現的問題做到日清日畢逐一進行了認真處理。

對區間室內JTC架的器材搭接不良隱患,他組織班組一方面加強清掃、養護、監測,另一方面對可以并接的調整線進行并接處理,確保了設備平穩運行。

邯鄲西場是車間的防洪重點,在汛期他就扎在班組包保盯控,每逢雨后就立即帶領職工做好設備檢查、測試,對可能進水的箱盒逐一開蓋檢查并進行抬高、穩固。據統計,僅2013年就帶領職工克服設備隱患153件,確保了設備安全。

針對邯鄲站道岔運用率高,鉤鎖磨損嚴重的安全隱患,李延新一方面帶領職工加強道岔整治,先后克服道岔工務病害198處,確保了道岔運行穩定性;另一方面對特別嚴重的6組外鎖設備及時請示匯報并在上級組織下進行了更換,確保了正線道岔良好運行。

李延新對電纜安全格外重視,積極強化電纜測試工作,及時發現和解決了多處電纜對地絕緣不良隱患,還組織對區間25G發送TAD、Q1G至QF6電纜盒的4芯不良電纜進行了更換施工,防止了區間大點延時故障的發生,榮獲了年度先進生產工作者稱號。

在邯鄲站配合工務集中修過程中,李延新組織職工出色完成了12組ZY4道岔的更換任務。期間為盯控前半夜、后半夜的大機清篩、搗固、打磨等重點,發著高燒連續作業20天,直到暈倒在現場。但他僅休息了3天又返回崗位繼續投入工作中。通過扎實做好準備工作,細化施工應急措施,堅持每次作業前親自核對配線,親自組織實驗道岔,確保了各項工作萬無一失,受到段通報嘉獎。

在今春邯鄲站和邯鄲西場第一次站內清篩搗固作業時,李延新針對設備移動多、地下電纜徑路復雜、電纜過道多的實際困難,做到精心準備,精細施工,嚴格卡控施工標準和安全環節。在清篩前,連續作戰,數日不回家,加班加點完成了所有地下電纜的探測工作。在清篩過程中認真做好現場盯控,每次都提前到達現場,最后一個離開,圓滿完成了任務。

特別是在邯長線擴能改造施工中,李延新連續20多天沒有回家駐守邯鄲西場盯控施工全過程。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工作,晚上忙于工作總結和做好次日工作安排,即便是清明、五一、端午小長假期間也始終堅守在施工現場。邯鄲西場開通后,他帶領職工連續作戰完成了設備平推整治,確保了設備良好運用。

在采訪中,車間主任張培福動情地告訴我們:“李延新這個副主任是百分百地把自己賣給了崗位,他是靠無私奉獻和拼搏進取的黨員形象影響和帶動了身邊的每個人?!?/p>

這家人,妻子是賢淑友善的賢內助

都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妻子韓濤濤與丈夫一樣都是具有敬業精神的人。她在聯通公司時就是工作骨干,曾代表邯鄲分公司奪得河北省業務知識比武第一名,她負責的團隊連續3年獲得邯鄲分公司營銷業績前兩名。調入復興區政府工作后同樣是工作業績的佼佼者。但在家里,她更以賢淑友善的品格贏得了公婆和街坊鄰居的普遍贊譽。

今年3月份初,婆婆因病住院手術。韓濤濤獨自擔當起照顧婆婆的重任,每天從家到醫院往返好幾次。婆婆動手術后的幾天里只能吃流食,她就一口一口的給老人喂飯。每次得空,她就給丈夫打電話,及時告訴老人病情好轉的狀況,并要求丈夫安心工作,家里的事不必擔心。在病床前伺候婆婆的日子里,每當人們稱贊韓濤濤的賢惠時,老公公也跟著夸贊兒媳婦就像親女兒一樣。

自打結婚后,韓濤濤逐漸了解了丈夫的工作性質,當得知李延新幾乎每天都在線路上與行車打交道后,暗下決心做好后勤當好后盾,讓丈夫安心工作,不為家庭瑣事分心。孩子上學后參加的課外輔導班越來越多,她既要工作還要輔導孩子學習。因為工作緊張沒有時間接送孩子,不得已減少了孩子上輔導班的時間。為此盡管每天很累,但她依舊毫無怨言地獨自把輔導孩子學習的任務承擔起來,使孩子的學習成績始終保持優秀。

李延新家在市內,距離單位不遠,按理說每天下班回家是常理。但他是個責任心很重的人,每當有重要任務都全身心投入,經常是晚回家甚至不回家。然而妻子沒有過多的埋怨,而是用溫存給予丈夫莫大的關愛。每逢丈夫加班或因包保任務不能回家時,韓濤濤都要打電話或發短信提醒丈夫注意身體和安全,這已經成為習慣。正是由于聚少離多的生活,使這對小夫妻倍加珍惜相聚的日子,結婚十多年來,他們互敬互愛、恩愛有加,在鄰居們的眼里從沒有見過小兩口紅過臉,他們總是快樂友善地對待街坊鄰居,熱心幫助鄰里解決生活上的大事小情,在小區鄰居間樹立了良好口碑。

最讓李延新感動的還是妻子對他工作的直接參與和支持。一天,李延新無意間說起新來的職工家都在外地,妻子就留意上周圍的未婚女孩,經常給車間的小伙子們牽紅線。當李延新笑著問她:“怎么還有時間操這閑心?”妻子告訴他,如果這些年輕人成了家就會更加懂得責任,就能更加安心地投入工作。同時還能增強你和同志們的友誼。聽了妻子一席話,李延新不得不佩服妻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這家人,夫妻是彼此珍惜的比翼鳥

在完成本文的時候,我與正在“包?!爆F場盯班的李延新通電話,向他索取一張全家福照片,不料難倒了李延新。他的手機中滿是女兒與妻子或爺爺奶奶的合影,唯獨沒有他和妻子、女兒的合影。當我要為他們拍一張時,他爽快地答應了。

我按約定在第二天晚上7點半與他見了面。風塵仆仆的李延新是利用吃晚飯的時間趕回家的,還必須抓緊時間回到崗位。于是我們省略了寒暄直入主題,在他們溫馨的小家里,我把鏡頭定格在這三口之家的幸福笑臉上。他們的女兒對與父母合影表現出少有的興奮,緊緊地摟著父母的雙肩露出童真的快樂。臨別時,韓濤濤的一句話讓李延新露出了難掩的激動。“今天晚上真高興。我們全家在一起的時間真的很少?!?/p>

告別熱情相送的母女,與我一起走下樓梯的李延新依舊帶著招牌式地微笑,用很短的時間,再次說出了肺腑之言。

“如果說我工作還有些成績的話,真的得益于領導的支持和大家的幫助,更得益于我的父母和妻兒的支持和理解。想想因為工作有時半個多月不回家,家里沒有一人埋怨,反而都給我關心和理解;女兒小時身體弱,經常生病需要照顧,而我幾乎都是在現場。當女兒問我為什么總是這么忙我都無言可答。而妻子總能替我解圍說爸爸是為了千千萬萬個小朋友幸福,為了火車不停地多拉快跑而忙;我爸媽常說媳婦比我這兒子還孝順,我只能從心里說媳婦辛苦了!每當回到家里就有一種船回港灣的溫馨感,……”

在燈火闌珊的小區門口,李延新回頭望著家中那扇溫暖的窗,沒再言語。而我知道他想說的是什么,“有這樣的堅強后盾,我沒有任何理由不干好工作?!?/p>

街邊,大幅的LED廣告屏上“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醒目標語映紅了車水馬龍的街道和小區。我仿佛看見了韓濤濤繼續在燈下輔導著女兒學習,而李延新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崗位上。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14

奮斗成就最美傳承。在隴海鐵路上,有一座跨越深谷、巍峨聳立的鐵路大橋——楊連第橋。這座大橋以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楊連第烈士的名字命名。如今值守這座橋的,是鄭州局集團公司洛陽工務段楊連第橋隧工區工長李玉斌。

李玉斌的爺爺是新中國第一代鐵路人,守護大橋18年直到退休。后來,李玉斌的父親也在這里扎根,一干就是38年。2008年,聽著英雄橋故事長大的李玉斌來到工區報到,父親反復叮囑他:“要接好班,守好橋,比我們干得更好。”

信念堅定、愛崗敬業、勇于攀登、拼搏奉獻,楊連第烈士的事跡激勵李玉斌祖孫三代接續奮斗。手握接力棒,李玉斌以實際行動延續守護英雄橋的責任與使命。

一根安全繩,掛在45米高的大橋上,檢查、除銹、刷漆……這就是李玉斌的日常,大家親切地稱他為“秋千哥”。14年來,李玉斌和工友們先后發現、防止安全隱患200余件,管內路段未發生一起行車安全事故,確保了英雄橋和管內35座橋梁、10座隧道、118座涵洞安全萬無一失。

2016年,大橋旁建起了楊連第烈士紀念館,成為中國鐵路和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李玉斌主動請纓,當起了義務講解員。他走到學校、政府機關、企業講述英雄故事,幾年下來義務講解300多場,1萬多人接受精神的洗禮。每次站在楊連第烈士紀念碑前,李玉斌都無比堅定:“英雄橋的故事,我會一直講下去!”

最美鐵路人優秀先進事跡精選篇15

為把“把美麗中國的交通勾畫得更美”。全國交通地圖就像一幅畫,鐵路密布,高鐵飛馳。2021年底,全國鐵路運營里程突破15萬公里,高鐵超過4萬公里,其中2019年12月30日開通運營的京張高鐵引人矚目。

短短174公里的京張高鐵,穿越高寒區、大風沙區、城市核心區,在建設施工中遇到了眾多難題。清華園隧道就是其中的“攔路虎”。作為京張高鐵控制性工程,清華園隧道與北京地鐵10號線、12號線、15號線交叉穿越,長距離并行北京地鐵13號線,穿越北三環、北四環等7條主要城市道路和88條重要市政管線,施工組織風險多、標準高、難度大,相當于在縱橫的交通脈絡里完成一臺精細的“心臟搭橋手術”。

“難不難,想想百年老京張,只要開動腦筋,就沒有中國人過不去的坎!”京張城際鐵路有限公司運輸安全部副部長王久軍,是京張高鐵建設大軍中的一員。作為施工現場負責人,王久軍與參建單位靈活運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BIM),采用不同的注漿加固方案,歷經多次試驗,攻克一道道難關,有效控制了開挖過程中的沉降變形,確保了隧道安全貫通。

全長12公里的新八達嶺隧道,兩次下穿八達嶺長城。為了保護千年文物安然無恙,王久軍與參建單位運用控制爆破技術,震動速率僅每秒2毫米,相當于在長城上跺了跺腳。新八達嶺隧道建成后,新老京張鐵路在青龍橋車站立體交匯,為“人”字鐵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橫,從此“人”字變“大”字。

如今,京張高鐵不僅成為了中國鐵路從追趕到領跑的精彩見證,更成為了北京冬奧會的靚麗風景。

182919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