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

| 澤慧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1

劉玲琍,女,漢族,1973年3月生,中共黨員,湖南省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

卅載春秋,只為靜待花開。1991年,她從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畢業后,一直在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任教,32年來,先后培養80多名學生。為了在帶班中途不換老師,她懷的第一個孩子沒敢要,直到32歲才有孩子,但不幸的是,孩子在8個月時被診斷為先天性神經性耳聾。劉玲琍白天教學生,回家教兒子,經過多年堅持不懈地訓練,她的兒子終于能正常說話,進入普通學校就讀,2023年高考,取得超本科線近30分的好成績。在她的教育培養下,20余名聽障學生進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并成功考上大學,80多名聽障孩子回歸社會,有的成為設計師、教師,有的通過職業教育,成為糕點師、園藝師,有了美好的前途和家庭。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2

特殊教育學校的聽障孩子聽不見,但視覺特別敏銳,他們的眼睛都盯著班主任。所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劉玲琍時刻注重言傳身教。記得那是一次迎接市衛生檢查的大掃除,班上負責打掃女廁所,劉玲琍親自帶著三個女學生沖洗廁所。那時候學校的條件還很差,廁所是老式的,沒有自動沖水裝置??吹蕉卓觾膳越Y的硬痂沖洗不掉,劉玲琍倒來了草酸,草酸發出刺鼻的氯氣味,學生們都用手捂住鼻子,劉玲琍二話沒說,一邊倒草酸一邊用刷子刷,難聞的氣味熏得劉玲琍直想吐。但是劉玲琍堅持刷著廁所,學生們看到這里,紛紛放下了手走過來,搶過她手中的桶子和刷子,用手語連聲說:“老師,老師,讓我們來!”就這樣,糞池被劉玲琍和學生洗得潔白如新,得到了領導的表揚。從那以后每次大掃除,學生們都是搶著干活。

每天在路上遇到學生,劉玲琍會報以一個溫馨的微笑,并先一步打出手語“你好!”,學生就會立馬以同樣的方式回應她;學生桌邊掉下的東西,劉玲琍會馬上彎腰拾起交給學生;外出春游時,劉玲琍常常站著把座位讓給學生坐;學生犯了錯誤,劉玲琍也從不發火,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耐心做好說服教育工作。就這樣,劉玲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著學生,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3

一位朋友曾經問劉玲琍:“你們聽障班老師怎么上課呢?”劉玲琍告訴她自己是用兩只手。朋友很詫異,覺得不可思議。是的,特校的老師就用這兩只手和一顆心,為學生和知識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讓學生從不知到知之甚少,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這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也就在這樣的路上鋪滿了特教老師滿腔的熱忱。

學生不懂,五遍,十遍,反反復復:用手語解釋不清,用圖畫、用演示,用盡各種可以想到的方法。在特校這個小小的校園,特教老師用誠摯的心,握著孩子怯懦的手;用無私的愛,照亮孩子孤獨的心;用無數的方法,讓孩子抬起自信的頭;用萬語千言,開啟那一個個封閉的心靈。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4

劉玲琍也會有桃李,劉寒湘是她教學成功的學生之一。小寒湘在聽障班讀了2年,8歲才來接受康復訓練,8歲的寒湘由于很少發聲,聲帶非常僵硬。剛開始,小寒湘只能發出含糊不清的“啞巴音”,劉玲琍沒有放棄,每天對她進行強化訓練,工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幾年的努力,寒湘走出了無聲世界,不僅學會了說話,還能和健全人正常交流了。

后來,劉玲琍還鼓勵她學習舞蹈,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舞蹈《千手觀音》的領舞者邰麗華創辦的舞蹈學校,如今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2017年8月,在慶祝中國與巴拿馬建交的大型文藝演出中,劉寒湘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登臺演出,優美的舞蹈讓全場觀眾為之震撼。演出結束后,劉寒湘給劉玲琍發來了信息:“劉老師,今天我在巴拿馬的演出非常成功,感謝您!因為您才有我的今天?!笨吹竭@條信息的那一刻,劉玲琍喜極而泣……還有,當年的那個“小云亮”如今成了一名出色的理發師,結婚時還請我做他的證婚人,現在已經有了兩個孩子。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5

30年劉玲琍所教過的學生有不少考上了大學,其中不乏天津理工大學、長春大學這樣的一本院校,他們有的做了設計師,有的做了老師。沒有考大學的,通過接受職業教育,他們也有的做了糕點師,有的做了園藝師……學生們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為社會作出了一份貢獻,跟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結婚、生子,擁有美好的家庭。每每看到這些,劉玲琍的內心充滿了幸福感和成就感!

堅守在特教這個特殊又平凡的崗位上,劉玲琍付出了辛苦但也收獲了很多。這些年劉玲琍先后獲得“感動衡陽十大教育人物”、“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稱號,今年又光榮地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一名特教崗位上的共產黨員,能讓這些特殊的孩子得到幸福,能讓他們的家庭得到幸福,這就是劉玲琍的初心和使命。劉玲琍堅定地說:“我將牢記使命,砥礪前行!往后余生,我將繼續用愛照亮殘障學生前進的道路,用愛溫暖殘障學生成長的心靈!”

勵、要求著自己。劉玲琍所帶班級的學生行為規范,學習成績優秀,班上很少出現違紀事件,班級每學期都被評為“文明班級”,而劉玲琍也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6

原來在劉玲琍小的時候,隔壁有一位特別善良的阿姨,常常做一些好吃的給劉玲琍和周圍小朋友吃,還常幫小女孩們編好看的辮子??墒沁@個阿姨是個聾啞人,不會說話,也不認識字,交流起來特別困難。有很多次,阿姨用手跟小朋友表達什么,但小朋友都不能理解,她就急得不得了,使勁地抓自己的頭發,顯得特別痛苦。當時小劉玲琍就特別難過,她想如果有這樣一所學校,讓阿姨這樣的聾啞人讀書,識字該多好啊!當時只有6歲的劉玲琍就萌發了這樣一個心思:長大要幫助聾啞人學習文化知識。

這個小小的夢想開始在劉玲琍心中生根發芽。初中畢業時,劉玲琍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這所專門培養特教老師的學校,當時,這所學校被譽為特殊教育的“黃埔軍校”,那年劉玲琍只有14歲。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7

選擇了特殊教育的老師,劉玲琍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劉玲琍自己也曾困惑過、迷茫過,但她始終沒有動搖過。她說,構建和諧社會更要求我們關注特殊群體,教育好一個殘疾孩子,就會造福一個家庭,就會有利于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這不就體現了她的價值嗎?而且作為正規特師畢業的老師,如果她都不愿意留下來,還有誰能教好這些孩子呢。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信念,從劉玲琍踏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生與黨的特殊教育事業連在了一起,把自己的一生與她的特殊學生們融在了一起。30年來,劉玲琍牢記母校南京特師的校訓“博愛、自強、求是、創新”,不負祖國的培育,為家鄉衡陽市特殊教育的發展不停開拓、辛勤耕耘。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8

30年的特校工作,劉玲琍年年當班主任。她已記不清多少次帶著患病的學生去看病,記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錢為學生購買學習和生活用品,更記不清多少個節假日陪伴在這些孩子的身邊。劉玲琍在點點滴滴的工作中,踐行著黨員的義務。班上有個叫云亮的男孩,父母離異,調皮搗蛋,性格自卑而倔強,不愿與人溝通。一個雨夜,生活老師打來電話,說他肚子疼,疼得在床上打滾。劉玲琍掛斷電話豪不猶豫地就往學校跑,由于下雨路面濕滑,她被狠狠地摔了一跤,胳膊劃破了一道長長的口子,血流不止……可那時,劉玲琍已顧不上疼痛,她心里只有學生,她爭分奪秒的趕路,以最快的速度把小云亮送去醫院。經診斷,他得了“急性腸炎”。接下來的幾天,劉玲琍白天上班,中午去醫院給小云亮送湯送飯,晚上,劉玲琍備完課就騎著自行車趕去給他補課,并帶上他最喜歡吃的雞蛋肉絲面??粗≡屏灵_心的吃著面,并不時地咧嘴對著自己笑,

劉玲琍身上的疲憊一掃而光,孩子的健康成長就是她最大的滿意。沒過幾天,小云亮康復了。在從醫院返回學校的路上,他對劉玲琍豎起了大拇指,并打出一句手語(你和媽媽一樣,我喜歡你)。當時劉玲琍喜極而泣,一她把把小云亮抱進了自己的懷里,淚水奪眶而出……作為老師,還有什么比得到學生的喜歡更值得高興。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9

2007年5月,劉玲琍站在黨旗下,舉手宣誓。從此,她始終堅守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信念。

“我既做不出驚天動地的大事,也成不了叱咤風云的人物,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忠誠于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熱愛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深愛著我的每一位學生。”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共產黨員為黨的事業而奮斗,靠的就是一種信念,為的就是一種理想。

聾啞學生由于聽力缺陷,沒有有聲語言思維,對他們來說學習語文就如正常人學習外語一樣困難,但是劉玲琍堅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劉玲琍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和鼻子旁,讓孩子們感受聲帶的振動,找準發音部位。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10

2008年,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創辦了學前聾兒康復語訓班,劉玲琍主動請求擔任該班負責人。她一邊上課,一邊自學康復技能,自編教材,自創唇舌操、觸摸法和情景教學法。

為了讓孩子發出第一聲,劉玲琍不僅把自己的嘴唇貼近孩子的手背,讓孩子感受氣流的有無與大小;還經常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和鼻子旁,讓孩子們感受聲帶的振動,找準發音部位。在學習舌根音時,她甚至拉著孩子的手伸進自己嘴里,讓孩子們觸摸發音時舌頭的位置。通過幾年的訓練,克服重重困難,該班學生終于可以和普通人一樣開口說話了,有13名孩子進入了普校隨班就讀,創造了“鐵樹開花”的奇跡。

30年的辛勤耕耘,劉玲琍一共教了80多名學生,有20多人考上了大學,學生們有的成了舞蹈演員、有的成了設計師、有的成了護士,還有2名學生畢業后回到特校當了老師。

“讓學生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自食其力,與普通人一樣工作、生活,擁有美好的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是我最欣慰、最驕傲、最幸福的事情?!眲⒘岈P說道。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11

在衡陽市特教學校的黨員和教師們心中,劉玲琍就是一面旗幟,永遠飄揚在教書育人的殿堂。

劉玲琍先后撰寫了《聾校語文教學應做好“三個轉變”》等十幾篇論文在全國、省內榮獲一等獎,在特殊教育雜志上發表。她還不遺余力地“傳幫帶”,幫助近十名青年教師成為市、校級骨干教師。

劉玲琍還是學校的“學雷鋒志愿者”。雖然她獨自撫育兒子,經濟有限,但她依然資助四位貧困殘疾學生完成學業;她每周24節課,像陀螺一樣連軸轉,但她依然第一個報名參加“送教上門”,周末時間為不能到學校接受教育的重度殘疾孩子,送上最貼心的康復教育;冶金殘疾人照料中心因資金短缺,急需一臺擦鞋機和多媒體音箱,劉玲琍知道后立即捐款,為他們積極籌款;2016年,劉玲琍獲得“衡陽市道德模范標兵”,市委市政府獎勵 3000元,她毫不猶豫地將這3000元獎金交給學校建立了一個學生獎勵基金。

堅守在特教這個特殊又平凡的崗位上,劉玲俐付出辛勞的同時也收獲了很多。這些年,劉玲俐先后獲得“感動衡陽十大教育人物”“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今年又光榮地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在特教崗位上做出了一個又一個成績,劉玲琍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一些康復機構不斷向她拋出橄欖枝。衡陽某康復機構以高薪和技術入股分紅為條件,聘請劉玲琍為首席康復師,被她拒絕。劉玲琍說:“我是特校培養的老師,我要忠誠和報答自己的學校。我選擇這一職業,不是為了掙錢,而是為了用自己的工作,減少因殘疾而痛苦的家庭。”

“讓這些特殊的孩子得到幸福,讓他們的家庭得到幸福。這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弊鳛橐幻亟虓徫簧系墓伯a黨員,劉玲琍矢志不渝跟黨走?!敖窈?,我將用愛照亮特殊孩子前進的道路,用愛溫暖特殊孩子成長的心靈……”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12

劉伶俐是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名普通教師,她在30年的特教生涯中,用自己的執著與愛,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初登講臺,劉伶俐就擔任了一年級聾生班的班主任,面對只有七八歲、自理能力差的學生,她到學生宿舍幫他們整理衣被,把他們換下的臟衣物和床單被套帶回家洗干凈、縫補好。學生病了,她都全程陪伴、細心照料。班上有名叫劉曉慧的女孩,不僅聾啞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常常哭鬧著要找媽媽,甚至吞橡皮,拿小刀劃傷自己,劉伶俐就把曉慧帶在身邊,時刻關注和安撫。有一次曉慧把大便弄得身上到處都是,劉伶俐毫不嫌棄,幫她洗澡更衣,哪怕自己身上也沾了大便,她也無怨無悔。

30年的特教生涯,劉伶俐當了30年的班主任,她已記不清多少次帶著患病的學生去看病;記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錢為學生購買生活和學習用品;記不清多少個節假日陪伴在這些孩子身邊。在學校,學生羅棟鑫始終叫劉伶俐“媽媽”,真摯而依戀。

2021年6月,劉伶俐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13

課堂上,劉玲琍為了讓班里的8名孩子都能夠正確發音,一遍遍耐心地重復著同一音節。遇到個別特殊發音時,她引導孩子們用手指觸摸自己的鼻翼,感受鼻腔顫動?!坝袝r候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可能要教上幾天、甚至一個月?!眲⒘岈P說。

劉玲琍有個學生叫康康,當時4歲多,只會叫“爸爸”,不會叫“媽媽”。因為康康媽媽無意間的一句“好想聽到孩子叫媽媽”,讓劉玲琍暗下決心,開始對康康進行強化訓練。經過一個月反復練習,康康第一次清晰地喊出了“媽媽”,康康媽媽瞬間淚流滿面。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劉玲琍依舊感慨萬千,雖然過程很艱難,但孩子們的點滴進步就能鼓舞人心。

劉玲琍與特教結緣,源于她小時候的鄰居。

1973年,劉玲琍出生于衡陽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鄰居是一名聾啞人,不識字也不能講話。她心想,如果有學校能讓他們從小就識字、學說話,那該多好。后來,她毫不猶豫報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18歲畢業那年,成為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聽障一年級的班主任。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14

32年的辛勤耕耘,劉玲琍自創唇舌操、觸摸法和情景教學法,先后榮獲全國“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稱號及“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第四批崗位學雷鋒標兵”“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2021年“七一”前夕,她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成為全省特教崗位唯一當選的教師……

回顧走過的路,劉玲琍已記不清多少次帶著患病的學生去看病,記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錢為學生購買生活和學習用品,記不清多少個節假日陪伴在這些孩子身邊。她教的學生中,有30多名考上大學,有的成了舞蹈演員、有的成了設計師、有的成了園藝師,還有2名學生畢業后回到特校當了老師。

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目前共有學生300余人,如何讓這些孩子們未來有更好的發展,是劉玲琍最操心的問題。她在多方走訪自主創業的殘疾青年人時發現,仍存在創業扶持機制不可持續運行、服務領域局限、職業康復體系滯后,以及殘疾人就業培訓信息不對稱、單向傳遞、無法有效聯通等問題。

作為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她希望為殘障人士發聲,提出了“優化殘疾青年創業扶持政策”“推進特殊兒童融合教育發展”等建議。比如,通過實名制調查,科學合理地按照調查結果配置培訓項目;由政府及殘聯牽頭,與企業建立聯動機制,采取訂單式上崗配置,保證有效上崗;積極開發孵化項目,為殘疾人創業搭建平臺。

同時,劉玲琍呼吁社會各界加大宣傳殘疾人就業、創業成功典型,樹立一批在社會上有影響的先進人物,利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和帶動更多殘疾人走上就業、創業道路。

“只要不放棄,殘疾人也可以闖出一番天地?!眲⒘岈P充滿期待地說道。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15

劉玲琍與特教的結緣,源于她內心的愛。1973年,劉玲琍出生于衡陽市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小時候,她的鄰居是一名聾啞人,對她特別好,但卻不識字也不能講話。劉玲琍心想,如果有學校能讓他們從小認識字、學習說話的話,生活就能改善很多。那時,小小的劉玲琍就萌發了一個念頭:長大了當一名教師,要幫助聾啞人學習文化知識,讓他們能像正常人一樣交流,一樣工作和生活。后來,劉玲琍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從此與特教結緣。她心中的夢也更加清晰:她要用愛和真誠給特殊孩子點亮希望,成就他們精彩的人生。

18歲畢業那年,在媽媽眼里還是“小女兒”的她,已走上工作崗位,成為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聽障一年級的班主任。從踏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生與特殊教育事業連在了一起,與她的特殊學生融在了一起。

那個時候,班上有個叫曉慧的女學生,不僅聾啞而且伴有中度智障,生活不能自理。一天,曉慧上廁所后,她不僅不會擦拭,還用手去抓,把排泄物往嘴里塞。劉玲琍知道后,連忙趕過去,將曉慧抱起,讓她伏在自己的腿上,幫她擦拭,接著又輕輕地仔細清洗曉慧的雙手和口腔。等一切弄完后,她這才發現自己身上已經沾滿了排泄物。

一個雷電交加的雨夜,班上有個叫云亮的男孩得了“急性腸炎”,疼得在床上打滾,劉玲琍得知消息立即趕到學生宿舍,以最快的速度把小云亮送到醫院。接下來的幾天,劉玲琍白天上班,中午晚上去醫院給小云亮送飯,一有空就騎著自行車趕去給他補課。沒過幾天,小云亮康復了。在從醫院返回學校的路上,他對劉玲琍豎起了大拇指,并打出一句手語“你和媽媽一樣,我愛你”。劉玲琍喜極而泣,把小云亮抱進了自己的懷里……

說起學生劉寒湘,劉玲琍是滿臉驕傲。劉寒湘8歲才來學校接受康復訓練,由于很少發聲,聲帶非常僵硬。劉玲琍每天對她進行強化訓練,通過幾年的努力,寒湘走出了無聲世界,不僅學會說話,還能和健全人正常交流了。

后來,劉玲琍還鼓勵她學習舞蹈,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2017年8月,在慶祝中國與巴拿馬建交的大型文藝演出中,劉寒湘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登臺演出,優美的舞蹈讓全場觀眾為之震撼。演出結束后,劉寒湘給劉玲琍發來信息:“劉老師,今天我的演出非常成功,感謝您!因為您才有我的今天?!笨吹叫畔⒌哪且豢?,劉玲琍喜極而泣。

就這樣,面對這群幾歲就離開父母的“折翼”孩子,劉玲琍用摯誠的愛澆灌著他們的心田,學生們都親切地叫她“劉媽媽”。

劉伶俐簡介及主要事跡篇16

劉玲琍在多方走訪自主創業的殘疾青年人時發現,仍存在創業扶持機制的不可持續運行、服務領域局限、職業康復體系滯后,以及殘疾人就業培訓信息不對稱、單向傳遞、無法有效聯通等問題。

“這些導致殘疾人就業、創業需求得不到及時關注,培訓需求無法滿足。希望更加多元、靈活的普惠政策措施給予他們支持?!眲⒘岈P建議,結合現有扶持政策進一步健全服務機制,完善扶持功能,信息雙向互通,及時準確捕捉殘疾人就業創業需求。比如通過實名制調查,科學合理地按照調查結果配置培訓項目;由政府及殘聯牽頭,與企業建立聯動機制,采取訂單式上崗配置,保證有效上崗,同時積極開發孵化項目,為殘疾人創業搭建平臺。

同時,劉玲琍呼吁社會各界加大宣傳殘疾人就業、創業成功典型,樹立一批在社會上有影響的先進人物,利用榜樣的力量引導和帶動更多殘疾人走上就業、創業道路。

“鼓勵扶持殘疾人自主擇業、自主創業,歷來備受重視,這為殘疾人解決就業、提高收入提供了重要保障,讓許多殘疾人實現自我價值?!眲⒘岈P始終相信“只要不放棄,殘疾人也可以闖出一番天地”。

劉玲琍表示,將繼續履行人大代表的責任擔當,持續關注特殊教育工作。

164573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