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事跡都不陌生吧,事跡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那么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怎么寫?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歡迎大家參考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1)
洪衛,男,漢族,1967年2月生,群眾,碩士研究生學歷,現為廣東省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2005年被廣州大學城指揮部評為優秀建設者,2016年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主創設計的建設項目共獲得國家和省部級設計獎24項。
自2001年調入省建筑設計研究院來,洪衛同志立足設計一線,帶領設計團隊先后創作完成了廣州大學城中醫藥大學、廣州亞運會村服務區、西安外國語大學、珠江新城花城廣場(珠江新城核心區市政交通項目)、番禺萬博中心地下空間、河源恐龍博物館和市博物館、廣州美術館等省市重點項目的設計任務,為國家和省市重大工程建設及科研作出突出貢獻;堅持不斷繁榮創作,注重設計原創品質,組織設計團隊在多個重要項目的投標工作中創新進取,獲得中標;注重以創新手段解決技術難題,采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帶頭編制我院技術標準和統一做法,參與制定我院技術管理和質量檢查;注重技術交流和總結,參與編寫的《城市地下空間術語規范》成為我國首部地下空間的正式規范,作為主要編寫人完成了《地下建筑設計規范》、《廣州市重點建設工程建筑設計通則》、《建筑創作與多媒體演示》、《廣州市規劃管理細則》等一批國家和地方規范標準及專著,為城市科學建設和管理提供了技術支撐;積極結合工程實踐,撰寫學術論文,參加部省及地方的學術活動,推廣嶺南建筑文化,促進了建筑技術進步和行業發展。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2)
劉湘賓參加工作40多年,在精密加工事業部數控組當了22年的組長,他所帶領的團隊主要承擔著國家防務裝備慣導系統關鍵件、重要件的精密超精密車銑加工任務,加工的慣性導航產品參加了40余次國家防務裝備、重點工程、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大型飛行試驗任務,圓滿完成長征系列火箭導航產品關鍵零件、衛星、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重要部件生產任務。
他率領團隊在行業內首次實現了球型薄壁石英玻璃的加工需求,打通該型號研制的關鍵瓶頸。研究成果可推廣應用于航空、船舶等重要部件的硬脆材料精密加工,為我國新型防務裝備、衛星研制生產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他還通過持續創新改進工藝方法,開展了大量試驗,成功將陶瓷類產品的加工合格率提高到95.5%以上,加工效率提升3倍以上。
劉湘賓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以來,先后完成“半球動壓馬達柔性制造系統改造”等管理創新、技術創新18項;累計提出合理化建議100余條,涉及生產管理、工藝技術、減本降耗、安全生產等多方面內容,并依據此合理化建議優化工藝50余項;22項攻關成果和研究課題解決了公司最關鍵最迫切的.技能難題,創造直接經濟效益百余萬元。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3)
彭衛,男,1976年8月生,江西萍鄉人,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1999年7月參加工作,現為廣東民航機場建設有限公司技術工作部項目經理,2012年獲得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
工作19年以來,彭衛同志參與了白云機場遷建、擴建等多項重要項目的建設。作為機場建設一線技術人員,多年如一日,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2011年,彭衛同志作為公司技術組負責人,負責白云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的設計管理。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優化了航站區旅客、交通流程,改進了二號航站樓商業區、候機區等多個功能區域的設計,提高了使用性和功能性。并在二號航站樓鋼管柱的采用,交通中心樁基礎選型等重大技術問題上提出了關鍵意見,為工程節約了數千萬的造價。由于彭衛同志長年加班,大量的工作透支他的身體,2017年經醫院確診患上了脊髓延髓肌萎縮癥。醫生建議他靜養并立即接受治療,但他一直帶病堅持工作,除了白天高強度的工作外,每兩天就參加一次晚上的值班,極大的鼓舞了團隊的士氣。彭衛同志無私奉獻的工作精神,在白云機場擴建工程建設中發揮了模范帶頭作用,受到領導和同事們的廣泛好評。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4)
劉麗始終把“我為祖國獻石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為己任,堅守在生產一線,苦練本領。她專注于解決生產難題,研發各類成果200余項,其中獲國家及省部級獎項33項、國家專利及知識產權軟著41項。她研制的“上下可調式盤根盒”,使操作時間縮短四分之三,填料使用壽命延長6倍,在60000多口油井應用,年節約維修工時10萬小時、節電2.4億多度。她研發的“螺桿泵井新型封井器裝置”等一批成果填補了國際國內技術空白,累計多產油60000多噸。
劉麗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8月,擁有35個工種、11個分會537名成員。10年來,實施訂單式培訓、體驗式五步階梯培訓等多種培訓方式,累計培訓技能15000多人次,65人被聘為高級技師、技師,135人被評為技術能手。工作室探索實踐“技師聯合研發、革新工廠自主生產、示范區試用推廣”的“研產用”一體化模式,研發技術革新成果1048項,獲國家專利174項,推廣成果5000余件,創效1.2億元。
作為中石油集團公司技能專家協會主任,劉麗帶領中石油專家團隊行程17萬公里,走遍石油、煉化、石化生產現場,以“擇優百項創新成果、開展百次技術服務、精選百個難題攻關、優選百名培訓專家、培養百名人才接續”的“五個百”工程為引領,組織開展重大技術攻關,跨地區技術服務等活動,攻克中國石油集團公司級生產難題1000余項,取得國家專利704項,技術技能成果獲獎2081項,為油氣勘探領域技術技能進步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5)
張景祥,1985年11月生,男,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廣深珠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東莞路政中隊副中隊長。
張景祥是活躍在每天出口車流量超過50萬車次的廣深高速公路上的一名路政人員。自2007年進入至今,他先后獲得“ 廣東省路政管理工作先進個人”、“廣東省2013-2015年度感動交通人物-最美見義勇為交通人”、“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全國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是高速公路路政員隊伍的優秀代表。他曾在處理一起大客車著火事故中,果斷用肩膀搭起人梯,成功救出49名乘客;在一次執勤中,被一輛失控的小貨車撞落到十幾米高的高架橋下,身上多處重傷。在身體痊愈后,他謝絕特殊照顧,依然堅守一線崗位繼續履行保安全保暢通職責。張景祥的事跡被中央電視臺等眾多媒體爭相報道。張景祥在平凡崗位上用青春和熱血詮釋了交通人“愛崗敬業,樂于奉獻,敢于擔當”的高尚情操,傳遞著新時代交通人的正能量。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6)
洪家光始終秉持航發人“國家利益至上”價值觀,以實干踐行初心,在生產一線創新進取、勇攀高峰。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其性能、壽命和安全性取決于葉片的精度,他潛心研究葉片磨削加工的各個環節,自主研發出解決葉片磨削專用的高精度金剛石滾輪工具制造技術,經生產單位應用后,葉片加工質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發動機自主研制的技術進步。憑借該項技術,他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在工作崗位上,他先后完成了200多項技術革新,解決了300多個生產難題,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飛機打造出了強勁的“中國心”。
他以國家級“洪家光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省級“洪家光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臺,先后為行業內外2000余人(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親授的13名徒弟均成為生產骨干,其中1人獲“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名。他先后完成工具技術創新和攻關項目84項,個人擁有8項國家專利,團隊擁有30多項國家專利,助推航空發動機制造技術水平提升,積極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動力夢”貢獻力量。
作為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楷模,他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2020年11月24日,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洪家光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宣讀倡議書。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7)
張玉山,男,漢族,1971年8月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深圳市羅湖局集郵與文化傳媒部營銷經理。
張玉山同志敬業樂業,充分發揮了勞模先進的帶著示范作用。在基層運用獨特的“以老帶新”、“樹立榜樣”等方法構建營銷團隊,促進隊伍建設,為分局培養了一批批營銷精英。他在業務上創新意識強,能夠及時適應新形勢,新情況,對市場形勢作出準確的科學判斷和重要部署,始終走在企業轉型發展的前沿,團隊與個人業績領先同行,樹立了很強的示范標桿作用。2014年,市分公司在張玉山所在的部門成立了“張玉山勞模創新工作室”,由于業績突出,示范作用強,2015年被深圳市總工會授予“深圳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稱號。自成立以來,張玉山負責領頭的工作室以各種生動活潑的形式為分局充當了營銷培訓的角色,有效帶動全局發展業務,成為羅湖局不可缺少的工作交流平臺。在工作室的良好運作下,工作室團隊的“踏實務實,精雕細琢的工匠精神”、“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執著追求的拼搏精神”等核心理念和價值理念得以傳播和深入人心。他所在的團隊先后獲得了全國郵政系統營銷創收勞動競賽“優秀營銷團隊”、廣東省郵政系統優秀營銷團隊、深圳郵政優秀營銷團隊,個人先后獲得全國郵政系統先進個人、廣東省郵政先進個人、廣東省郵政五好員工、廣東省郵政創百優金牌客戶經理、廣東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8)
徐立平是航天科技集團特級技師,自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30余年一直從事固體火箭發動機藥面整形工作,該工序是固體火箭發動機生產過程中最危險的工序之一,被喻為是“雕刻火藥”。多年來,他承擔的戰略導彈、戰術導彈、載人航天、固體運載等國家重大專項武器裝備生產,次次不辱使命。安全精準操作,工藝要求0.5毫米的整形誤差,他卻始終控制在0.2毫米內。在重點型號研制生產中,他經常被指定為唯一操作者,在高危險、高精度、進度緊等嚴苛的生產條件下,經他整形的產品型面均一次合格,尺寸從無超差。
多年來,除帶領班組完成日??蒲猩a任務外,他先后數十次參與發動機缺陷修補型號攻關,并創新實現了真空灌漿、加壓注射等修補工藝。在某重點戰略導彈發動機脫粘原因分析中,他憑借扎實的技能和超人的勇氣,鉆入發動機腔、精準定位并對缺陷部位完成挖藥、修補,修補后的發動機最終成功試車,保障了國家重點戰略導彈研制計劃順利進行,為國家挽回數百萬元的損失。為查明某重點研制型號發動機缺陷原因,需要使用金屬鉆頭從藥柱表面打孔以取得預定樣塊,取樣部位距金屬殼體僅5mm,稍有不慎就可能因鉆頭與殼體摩擦引起燃燒爆炸,作為主操作的他,一次成功、安全精準取出預定樣塊,順利找到病灶,成功攻克型號研制的“攔路虎”。
為解決手工面對面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徐立平帶領班組開展機械整形技術攻關,推動實現了包括“神舟”系列在內的20余種發動機遠距離數控整形,填補了國內行業技術空白。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9)
陸建新,男,漢族,1964年7月生,中共黨員,現為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總工程師、深圳會展項目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自1982年參加工作35年來,陸建新同志始終堅守一線,先后參與建設了44項工程,工程總高度達3500余米,主持承建了國內已封頂的7座100層以上鋼結構摩天大樓中的4座,見證了中國超高層建筑從無到有,再到國際領先的全過程。在改革開放的歷史潮流中,陸建新投身特區建設,先后參建了深圳國貿大廈、深圳地王大廈、深圳京基100、深圳平安金融中心等深圳四個不同時期的地標,成為時代的見證者和創造者,并將中國超高層鋼結構施工技術推向了世界一流。他作為主要成員完成的技術成果,6項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3項被鑒定為國際先進水平,個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他還取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近三年來,陸建新先后榮獲中國建筑“勞動模范”“南粵工匠”“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中國好人”“國企敬業好員工”“央企楷?!钡葮s譽稱號;2017被深圳市委宣傳部列為深圳市重點宣傳典型人物,并當選“廣東省第十二屆黨代表”,代表建筑行業參政議政。兩年間,陸建新同志先后在廣東、南京、北京等8個城市舉辦“建新事跡報告會”15場,受眾10000余人次,身體力行傳播工匠精神。其事跡被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深圳特區報》等媒體多次報道。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10)
余忠杭,圓柱齒輪制造中心車工,中共黨員,集勞動模范、先進個人、質量標兵、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于一身。
扎根崗位,勤奮好學
在幾臺碩大的新型數控車旁,一臺臥式普通車床顯得毫不起眼,余忠杭卻把它當成自己的驕傲:“盡管數控車越來越多、越來越先進,但是一些特種零件還是需要更靈活的普車才能完成加工,普車對手上功夫的要求也比數控車高出很多。”帶著這一份自豪,余忠杭時刻要求自己精進技術,提升水平,用自己這臺被時光打磨得熠熠生輝的普車攻克那些數控車解決不了的難題。
不過,余忠杭并沒有只守著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相反,他努力把自己錘煉成一個“多面手”,打造成一顆“螺絲釘”,隨時準備向中心最需要他的地方出擊。在熟練掌握車工技能的基礎上,他又先后取得了鉗工、蝸桿磨、動平衡等工種的操作證,在有需要時及時彌補中心人員空缺,協助突破瓶頸工序。現在,他還在繼續學習新工種的操作技能,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換取成長與收獲。
兢兢業業,以身作則
在統一的工裝之上,余忠杭時刻警記在胸前別上黨徽,他用這枚閃閃的黨徽提醒自己,發揮好先鋒模范作用,影響帶動身邊人齊頭并進、勇毅前行。他時刻保持著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在質量問題上,余忠杭精益求精、實現了全年零件加工零超差、零報廢。面對生產任務,余忠杭更是主動攬責,不怕苦,不畏難。
去年11月,某型號動平衡工序安排十分緊張。余忠杭投入到這場生產攻關戰斗中。他說,只要工作需要,就竭盡全力做到最好。在他的感染之下,大家一起行動,最終成功在凌晨兩三點順利完成了任務。當大家走出生產中心時,天空中已經掛滿了繁星。余忠杭說,那一天的星空格外美麗。
大膽創新,銳意進取
雖然普車更加靈活、適應性更強,但數控車床的生產效率和穩定性遠高于普車。因此,余忠杭一直致力于工序的改善,將普車工序數字化,把需要大量技術和經驗積累才能處理完成的工序簡單化、普及化,以此實現提質增效的目標。在完成的大量改善項目中,某零件空刀槽加工工序改善帶給了他滿當當的成就感。
某零件加工需要在零件內部深處角落刻出兩個空刀槽,操作空間小、刀具難以標準化,此前先用普車車出刀具再進行加工,耗時長,刀具通用性差,一次加工合格率也低。余忠杭主動請纓,解決空刀槽加工難題。在一年多時間里,他自己購買刀具,動手改造,進行試驗,終于研制出以“長條狀刀身+刀頭”為結構的新刀具,該刀具可以輕松深入零件內部進行操作,還可以靈活更換刀頭適應不同加工要求,最為重要的是,新刀具可以應用到數控車上。利用新刀具加工,該工序合格率從93%提高至100%,生產周期由3至4天縮短為1天,從高難度工序變成了人人都可操作的簡單工序?!拔以谶@項改善里投入多,想法多,改善的效果也好。如今,這項改善不僅解決了中心多個復雜圖號的加工問題,更是在全公司推廣開來。每當看到我的改善成功解決生產難題,助力科研生產任務完成,我就覺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庇嘀液嫉脑捳Z里溢滿了自豪。
獨具慧眼,不拘一格
余忠杭能干、肯干、實干,但并不只會“蠻干”,他經常將日常生活的細節與工作的細節結合起來,誕生了一個又一個工作“小妙招”。
磨齒班對薄壁零件進行加工時,常常產生加工振紋,造成產品加工粗糙度不合格。當大家對這一問題一籌莫展之時,余忠杭從銅鑼中獲取了靈感:如果對鑼增加配重,鑼就振動不起來,怎么敲都敲不響。于是,余忠杭提出了“在零件上增加環形配重”這一方案,并自告奮勇親手加工配重塊,在一段時間的試驗后,加工振紋這一“頑疾”果然手到病除。
中心打磨零件使用的研磨輪一旦磨損就必須更換,但其實長期與零件接觸、磨損嚴重的部位只占輪體的五分之一。余忠杭從裁紙刀上得到啟發,他將磨損部分車去,剩下的完好部分還能繼續使用,這一舉措將研磨輪的使用壽命延長了五倍,為公司節約了大量生產成本。
余忠杭說:“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從點滴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定能把事情做好。”熱愛、用心、創新,正是在崗位上的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突破,才鑄就了“勞動模范”這張金字招牌,更鑄就了“余忠杭”這個比金子還要擲地有聲的大名。這個名字正昭示著余忠杭取得的一切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我,忠于航發!”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11)
矯立敏:26年創100萬公里無事故紀錄
從1987年頂替父親參加工作至今,矯立敏在公交車上已經工作了28年。短短的車廂,每天上上下下的乘客,見證了他從20歲毛頭小子到48歲全國勞模的成長史。
為了做到行駛平穩,矯立敏向全線職工提出了不開快車、不開帶病車、不開斗氣車、不開英雄車“四不開”的倡議,一年冬天,由于橋下的一處消防栓被撞,地面成了冰面。矯立敏遠遠看到一名騎自行車的人正在冰面上艱難前行,那時他心想,必須與騎車人保持一定距離,萬一騎車人滑倒后果將不堪設想。果不其然,騎車人突然摔倒,他也一腳踩下了剎車。等到他的車停下時,離這名騎車人只有兩米的距離。高度的安全意識和預見性使矯立敏在多年的駕車中避免了一起又一起事故,從事駕駛員工作26年來,他創下了累計安全行駛里程達到100多萬公里無交通安全責任事故的紀錄。
363路線每天的客運量近五萬人次,這自然會給一些小偷可乘之機。有一次,矯立敏在河南站停站上客時用眼角的余光看到一個竊賊正把手悄悄伸向一名女士的衣兜,眼疾手快的他二話沒說,一掌打在了小偷的手上,還沒等這名乘客反應過來,小賊已經順著后門下客的人流逃走了。行車這么多年,他已經養成了一個習慣,就是每次車到終點站,都會清掃一遍車廂地板,這些年矯立敏發現的乘客失物價值不下四五萬元。
因為工作突出,2008年矯立敏被選拔到青島奧帆中心,作為奧帆賽和殘奧帆賽的志愿者從事服務工作,負責接送參加奧帆賽的教練員、運動員。一天夜晚運動員外出活動,3米多高的大客車要經過一道非常矮小的出入口,許多人都不敢冒然通行,但總需要有人帶頭先行。他駕車移挪轉騰,小心翼翼地過了出口,驚得一車運動員、教練員直豎大拇指,一個勁地喊“OK!OK!”行車途中,他還專門選擇一些介紹青島風光和人文的資料片,通過奧帆志愿者這個平凡的崗位,把青島最美的一面展現給全世界。
20多年間,矯立敏從一名普通工人成長為青島市勞模、山東省勞模、市首席技師、市節能標兵、省首席技師、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但對乘客來說,他始終是個笑臉相迎膽大心細的駕駛員。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12)
張志華:熱處理技術專家,公司勞動模范,在他身上,閃耀著“新時代勞模精神”的光芒。
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技術水平
合理的熱處理工藝離不開大量的試驗分析和反復驗證。為了提高產品熱處理性能,公司采購了全新的先進設備。新設備投入使用后,張志華積極扎根現場,閱讀近700頁的全英文說明書,一一吃透了新設備結構、加工參數及操作規范,同時利用工作之余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整理細化,用于指導技術人員編程和一線職工操作。截止目前,該設備已儲存80余個工藝程序,凝結了近350次的工藝試驗成果?!坝掠谄床⒉晃菲D難”是張志華的標簽?!皬堉救A一流的技術源于他的決心和對事業的熱愛與忠誠,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熱處理二線班長劉銀波說。
艱苦奮斗,持續突破技術瓶頸
作為熱表處理中心“鑄心”新長征黨員突擊隊隊長,張志華始終保持迎難而上的優良作風,近兩年來,他先后主持、參與攻關項目數十項,保障了公司科研產品的順利交付。“有張志華在,任何問題都能被解決,我們很放心。”變速箱公司線切割老師傅王凌說。
張志華銳意進取,創新改善,堅持跟蹤關鍵產品的生產過程。在生產現場,經常會發現他與操作者不斷交流討論,優化工裝夾具和工藝規程,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更好地保障了產品質量?!皬堉救A的創新基于操作者使用的方便與安全。”楊沅武師傅這樣稱贊張志華。
淡泊名利,奉獻航空強國事業
沒有豪言壯語,張志華身上永遠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堅定。十八年來,他披荊斬棘、艱苦奮斗,不言苦、不言累,將自己的全部青春熱血傾灑于祖國的航發事業,多少次的咬牙負重前行,都是為了航空發動機的轟鳴聲響徹云霄。矢志航發,樸實無華,這就是公司勞模張志華的真實寫照,他用十八年的不懈堅守,向我們詮釋了中傳人動力強軍、科技報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勞模風采!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13)
52歲的羅衛東在四川電器集團中低壓智能配電有限公司任主任工程師,從事產品設計工作。29年光陰荏苒,羅衛東從一線技術員成長為高級工程師,伴隨始終的是他對待工作的那份執著與堅持。采訪中,羅衛東強調,這么多年來他始終堅持將產品發揮到最完美,“我認為對每一個研發的產品,必須不斷錘煉,才能出精品,才能成為經典?!?/p>
高壓開關設備被譽為電網的心臟,零部件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電網的安全運行,羅衛東擅長并一直從事高壓開關設備的產品設計,為了追求產品的完美,設計過程他也總是不厭其煩。有時花了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辛苦做出來的方案或者設計圖紙,過程中自己覺得不滿意、不完美,就會毅然推翻即將完成的圖紙,從頭開始,絕不遷就。那間堆滿技術資料和圖紙的辦公室,見證了他冥思苦想、埋頭工作的一個個白晝和夜晚。
過硬的技術是創新的前提,羅衛東常常強調創新和不斷改進才是第一生產力。29年來,他以專注、極致的匠人精神,刻苦鉆研,大膽創新,主持完成KYN44-12/3150-40開關設備的開發,設計了適合斷路器的推進機構、活門機構、聯鎖機構等,解決新型斷路器在開關柜內的各類問題,使開關柜的性能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豐富了行業產品結構系列。產品通過了型式試驗及省級鑒定,技術性能優良,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在湘鋼三中央220kV變改造、攀成鋼340、草坡水電站等工程中成功應用,作為公司特色產品,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主持完成KYN44-12/3150-40開關設備的開發、主持完成KYN28A-12(S)4000-40開關設備的開發、主持設計了用于高海拔的KYN60-40.5GY開關柜……從事產品研發設計工作近30年,羅衛東先后主持或參與設計研發成功多項新產品;并獲一種防止誤操作的聯鎖裝置(ZL 201610458078.7)發明專利等3項、獲一種開關設備用防靜電和電弧視窗(ZL 201320202478.3)等6項用新型專利。為企業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工匠精神是需要傳承的,你不能吝嗇自己的技藝,自己優秀不算優秀,大家一起優秀才是真的優秀?!绷_衛東通過傳幫帶,培養了徒弟8名,實現了12-40.5kV高壓開關設備產品設計的技藝傳承。在問起羅衛東對于新時代工匠精神的理解時,他認真的說道:“追求極致,傳承和口碑并重。我們一定要發揚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做實質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人才,為中國制造和中國創造貢獻我們的工人力量。”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14)
歐陽植竹,男,1977年1月5日出生,大專學歷,現年39歲,現任太平鎮坪石頭村黨支部書記,寧遠縣鑫農淮山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2003年2月至今已連續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十三年整,工作期間履職盡責,實績突出,群眾公認。
歐陽植竹先后獲得省優秀基層黨組織書記、市優秀村支部書記、省農民科技骨干、全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頭人、全省農民脫貧致富帶頭人、全國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理事長、縣優秀人大代表、永州市勞動模范、全縣道德模范、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全省“先富帶后富”先進典型人物、湖南省科技精英等46項榮譽稱號。2016年4月被縣委推薦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人選。在縣委、縣政府關心和支持下,2010年創辦的寧遠縣鑫農淮山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為全市唯一躋身進入“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歐陽植竹充分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在產業扶貧攻堅中,幫扶困難群眾686戶、1828名貧困人口脫貧,解決了近千名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2015年5月29日全國_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齊續春等省、市、縣領導親臨合作社指導,并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認可。
1、帶頭實行土地流轉,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經濟,帶動農民脫貧致富。近五年來,他腳踏實地,當好群眾致富的“領頭羊”。他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創辦鑫農農民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種植、養殖事業,輻射帶動了坪石頭、楊家坪、李家庫、清水嶺、神旺、上下留、沙螺塘等22個村和1400多戶走上致富的道路,流轉農村土地11868畝,用于種植蔬菜花草樹木,綠化荒山2800畝,為我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作出了貢獻。
2、在省司法部的關心下,安置了120名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無業可就的“三無人員”,為社會的穩定和諧作出了極大貢獻。
3、積極帶頭捐贈,關心農民疾苦。他致富不忘群眾,真誠回報社會,他無償支助困難學生,捐資四川汶山大地震等抗災救災,當時光交納特殊黨費就達3000元,無償出資修路架橋,李家庫、坪石頭、土橋頭、龍眠洞等16個村的環村公路修建都進行了捐資。無償為上、下留村等82戶困難群眾提供種苗、化肥等生產資料,對龍眠洞等村的5名孤兒進行了資助扶持,據不完全統計,5年來各項捐獻資金在40萬元以上。
4、敢于講實話,敢為民代言。他是縣教育行業行風監督員,至今已兩屆當選為縣人大代表,不管是當村干部,行風監督員,還是人大代表,他不忘自己的使命,認真履行職責,經常深入農村群眾了解民意社情,并將得到的民意信息及時反饋到相關單位,在人大代表期間,每年都有4-6件提案、議案,為農村發展,社會和諧作出了極大貢獻。
學習工匠精神事跡材料(精選篇15)
在這個浮華的時代,將畢生歲月奉獻給一門手藝、一項事業,已經變成了一件極其難得的事情,成都新航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部模具設計師段翔,從事模具設計11年,在這個講究快的時代,摒棄浮躁,堅守著自己的行業,打磨著自己手上的模具。
2011年6月,23歲的段翔從大學模具設計專業畢業后,便進入模具行業,一心撲在模具設計的學習和研究上。他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專注于航空航天高端有色金屬鑄件、航空機載設備、光電裝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的現代化鑄造及深加工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國內石膏型熔模精密鑄造行業處于前列,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這種高精密復雜的模具對設計者的要求很高?!倍蜗枵f,設計之前,要先對產品進行模擬分析,對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風險提出改善方案,然后才進入模具的設計階段。工作中,他專注鋁合金石膏型熔模精密鑄造工藝技術及模具工裝設計工作,精益求精,在開拓創新的道路上不斷探索。
針對航空某大型葉輪殼體由于50個葉片用傳統模具方式成型效率低下,精度降低,他提出用旋轉抽芯的方式整體脫模,提高了蠟型40%的工作效率;針對飛機輔助動力系統的齒輪箱殼體及其復雜的油路鑄件,他進行創新整體油路3D打印砂型設計,完成了該復雜鑄件的生產,保證了主機廠該型產品的設計定型工作;針對航空風扇導流環產品設計采用3D打印PS粉的預制蠟型產品的生產方式,其結構復雜有24根細長葉片,3D打印生產成本相當高,他創新提出結合水溶蠟制作模具型芯的工藝方法成功解決其批量生產的難題,使得多種難于成型的復雜鑄件鑄造成功,為公司每年節約70余萬元的生產費用……
類似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在公司工作10余年期間,段翔平均每年完成70余副模具設計,為公司新品開發及產品改進提供的堅實的基礎,目前已獲得國家授權《薄壁鑄件加工裝置》《一種可回收熱能的熱處理設備》《一種便于調節的壓蠟機》《一種鑄件加工澆注系統》等實用新型專利10項。
不僅如此,他還在技藝傳承上將自己掌握的工藝技術毫無保留地向其他工藝技術人員、技術工人傳授,從而帶動公司技術人員整個設計團隊能力提升。連續三年榮獲成都新航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創新標兵榮譽稱號。
在段翔看來,工匠精神是一種嚴謹認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創新的精神,是對從事的工作和手中的產品負責任的態度?!?1年只是個開始,今后我將在自己的崗位上繼續深耕,做精做細做到極致,同時做好‘傳幫帶’,為社會培養更多模具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