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立秋算早還是晚
8月8日立秋算早還是晚
2023年的立秋屬于早立秋。早立秋和晚立秋有兩種方式定義,一種是一天之中的早晚,一種是農歷歷法上的早晚。
按上午下午區分:2023年為早立秋
一天之中以中午為界定,若是立秋時間在上午,那么這年的立秋就算是“早立秋”。如果這立秋的時間是在下午的話,那么這年的立秋就是“晚立秋。2023年立秋時間為:8月8日2點22分41秒,時間上比較早,因此是屬于早立秋。
按農歷月份區分:2023年為早立秋
由于農歷月份不固定,因此立秋節氣雖然是傳統節氣,但是卻是按照農歷進行演算的,按照農歷的說法,如果是農歷六月立秋,則就是“早立秋”,農歷七月立秋,就是“晚立秋”。2023年立秋農歷時間:六月廿二,因此是早立秋。
立秋后還要熱多久
立秋后還要熱15至30天。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立秋后還要再經歷處暑才會慢慢變涼。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俗語有“秋后一伏”之說,即立秋后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
所謂“熱在三伏”,“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節氣的日期和干支紀日的日期相配合來決定的。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并沒有過完,真正涼爽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后。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也是秋季第一個節氣。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立秋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
立秋的含義
立秋指的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一個過渡性節氣。此時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換言之立秋是由陽盛逐漸轉變為陰盛的節點。
立秋應該吃什么
1、桔子
桔子生津解渴,利尿,化痰潤肺。秋天比較干燥,所以秋天可以吃一些桔子,解決干燥的問題。
2、葡萄
葡萄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補氣血,補肝腎,利尿。還是很好的減肥水果。秋天多吃葡萄,補充糖分。
3、甘蔗
甘蔗有“天生復脈湯”之美稱。秋天多吃甘蔗,生津解渴,是滋養的佳品哦。
4、大棗
棗子是女性補血氣的好物。利用秋天滋補身體,冬天的時候才不會怕冷,手腳冰凍。
5、柿子
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的功效。熟透的柿子可治療熱病煩渴、口干唇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癥。
立秋節氣吃什么好
立秋后,天氣逐漸轉涼,變得干燥,人體內的陽氣通常也由盛轉弱,腸胃機能較容易紊亂,進而容易發生腸胃疾病。因此秋天養生的重點是潤燥、養肺以及健脾胃,在飲食上可以選擇潤燥安神、補肺養血和健脾和胃的食物。
1、潤燥安神:通常在立秋以后可以適當吃百合、銀耳,具有補肺、清心安神、消除疲勞的功效。還可以吃梨、甘蔗、木耳、芝麻、糯米、蜂蜜、花生等,都可以起到滋陰、潤肺的作用;
2、補肺養血:蓮藕性溫,有收縮血管的功能,多吃可以補肺養血。杏仁有獨特的止咳、潤肺、平喘的作用,對秋天出現的咳嗽癥狀有較好的療效。另外南瓜、紅棗、核桃等,都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
3、健脾和胃:立秋后適當吃羊肉也可以起到溫補氣血、益氣健脾的作用,但不可過量食用,以免減少胃腸道負擔。對于中老年脾胃較弱的人,立秋后早餐可以選擇喝粥,例如山楂小米粥,小米具有和中益腎、除熱、解毒的功效,可輔助治療反胃嘔吐、脾胃虛弱等癥。糯米可補中益氣、健脾止瀉,特別適合脾肺虛寒者食用。還可以吃山藥,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等功效,能促進消化與吸收,適用范圍較廣。
立秋后不建議吃過多的瓜果,同時也要注意少吃冰鎮水果,以及辛辣刺激、油炸、膨化食品等,以免導致腸胃不適的情況發生。此外,患有某些疾病不宜食用上述食物,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遵循低鹽、低脂、糖尿病飲食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