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一天禁忌講了什么

| 廣輝

因此,到了秋季,人們也應該減少性生活的次數。這是因為秋燥當令,________應有所收斂,以養神氣,對自己的精氣神都有很大的好處。

立秋節氣代表了什么

立秋節氣的時間在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中國古人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立秋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仍然較高,各種農作物生長旺盛,中稻開花結實,單晚圓稈,大豆結莢,玉米抽雄吐絲,棉花結鈴,甘薯薯塊迅速膨大,對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會給農作物最終收成造成難以補救的損失,所以在這個時節農民就要特別注意啦。

立秋習俗

“立秋”不僅是重要的節氣,還是我國重要的歲時節日。民間有“立秋”這天“貼秋膘”“咬秋”“啃秋”等習俗。

祭祀土地神: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民間有祭祀土地神,慶祝豐收的習俗。

啃秋瓜: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習俗,在入秋的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習俗。民國時期出版的《首都志》記載:“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币灿杏忧锾斓絹碇狻?/p>

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需要“補”,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

曬秋:曬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廣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于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種傳統農俗現象。

立秋三候

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思是說立秋過后,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夏天中的熱風;接著,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并且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實際上,我國多數地方立秋至處暑這時段還是很悶熱,并沒有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等現象。據二十四節氣排序,立秋后還有處暑節氣,“處暑”是出暑的意思,立秋期間尚未出暑。

早立秋和晚立秋的鑒別方法

1、一種是鑒于立秋多在陰歷或者農歷的六月和七月之交時交節,因此只要看一看立秋的當天是六月末還是七月初便可以知道。倘若立秋趕在的是農歷的六月末就算早立秋,如果立秋交節在農歷的七月初便被認為是晚立秋。

2、另一種方法是看當年立秋交節的時間節點,凡是趕在0——12點交節的為早立秋,若是交節在12——24點的為晚立秋。


76263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