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該如何調理和治療

| 文鳳

1、停止自責

抑郁癥屬于疾病,無需自責,應第一時間告訴自己或親朋好友,積極尋求幫助。

2、學會解壓

合理改變生活,學會減輕壓力;遭遇困難的工作仍然堅持,易力不從心,而且會出現沮喪,這種情況下應托給他人來做。抑郁時無法做出理智的決定,所以此階段不能做重大決定,以免后悔。

溫馨提示:輕度抑郁者可能誤認為是抑郁情緒,延誤最佳的治療時機,一旦出現明顯的不良情緒,還需積極就診,不能忽略。日常應保持規律的生活和作息,按時起床入睡;多參加社交活動,特別是自己擅長的活動,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幫助緩解抑郁。

抑郁癥的發病機制是什么?

抑郁癥是一種醫學上的情緒障礙,是一種“腦疾病”。

大腦中有影響情緒活動的三種神經遞質,即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當上述三種神經遞質失衡時人體就會出現失眠、焦慮、強迫、抑郁、恐懼等癥狀,表現為抑郁癥、雙向情感障礙、精神分裂癥,以及其他大腦疾病。有些重型抑郁癥患者會出現悲觀厭世、絕望、幻覺妄想、功能減退、并伴有嚴重的自殺企圖,甚至自殺行為。

不過大家也不用過于擔心,因為抑郁癥是可控和治愈的。抑郁癥的治療絕不能只靠患者的個人意志去克服,而是必須通過醫學手段進行干預,目前市面上針對抑郁癥的治療大致分為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物理治療。

抑郁癥的高危人群是哪些?

1. 父母一人得抑郁癥,子女得病幾率為25%,若雙親都是患者,患病率提高至50%~75%。

2. 遭受重大生活打擊,喪偶(尤其老年喪偶)、離婚、失業等

3. 產后的新媽媽成抑郁癥高危人群。

4. 老年人成為抑郁癥高危人群。

5. 長期承受著壓力、過于自卑、常依賴別人、愛自責或抗壓能力差的人。

如何與抑郁癥患者相處

1、共情:建議深入患者的內心世界,理解和體會其情感和思維。不少人認為精神疾病的痛苦并不強烈,總認為其沒事找事、無病呻吟。所以在與抑郁癥患者進行交流時,無法感同身受地理解他們,但其痛苦的心境真實存在,并非矯情。因此,與抑郁癥患者交流時可以告知其:你的處境我非常理解,我會和你一起努力,幫你盡快渡過難關。只有這樣,才能讓其感到被理解、尊重和接納,減輕抑郁等負面情緒。

2、傾聽:在和抑郁癥患者交流時,盡量保持放松的姿勢,對于他們的述說與回答要認真、有興趣地傾聽,并適當表示理解,不帶任何自我偏見,不做任何價值批判。對其所說的內容不要顯出驚訝、厭惡等神態,使其充分表達出自己的內心體驗,使不良情緒得以宣泄。

3、適當肯定:幫助抑郁癥患者正確認識、評價自己非常重要,可以選擇其最感興趣、最關心的問題進行探討并對其言語、行為的積極面予以肯定。同時鼓勵他們回憶以往愉快的經歷和體驗,幫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優點、長處,引導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注意避免過度激勵患者,因抑郁癥患者大多處在自卑、煩躁的情緒之中,反而容易使其反省自己的無能,加重自卑感。

4、選擇合適環境:通常對于病情較輕的抑郁癥患者,可鼓勵和陪同其參加愉快、輕松的活動,比如看電影、打羽毛球、與其一同去公園游玩等。注意避免使其出席人數較多或很重要的活動,此類場合并不能使其應對自如,甚至狼狽而歸,使其對交際和溝通產生恐懼心理。

治療輕度抑郁癥,有什么好的辦法呢?

一、運動療法

運動可以幫助人們減少壓力,放松心情,減輕抑郁情緒,緩解壓力、焦慮,使人精力充沛。運動還有助于讓你集中注意力,從而將你對悲傷事件的關注轉移出來。你不需要走很遠的路,也不需要經常泡在健身房里,只需要輕松的運動,比如散步、打球就會帶給你有益的效果。

二、音樂治療

這種方法是對抑郁癥患者非常有效的一種療法,經常聽音樂能夠對患者的神經方面產生一些影響,并且經常聽一些舒緩的音樂能有效的安慰人的心靈,對抑郁癥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三、飲食調理

抑郁癥患者如果能夠多吃富有營養物質的食物,對于抑郁癥也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患者在平時要多吃維生素B含量高的食物(如小米、燕麥、瘦肉、蛋黃、黃豆等),這些食物對于人們的神經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對于長期有抑郁癥的患者而言,飲食調理也是至關重要的。

目前我國抑郁癥的識別率只有30%,確診患者就醫率只有30%,這意味著抑郁癥的就醫率不足10%。臨床經驗表明,80%的患者如果規范治療,臨床上是可以治愈的,除了少數難治的患者,其他都會得到改善。所以,對于抑郁癥,要及時診斷,積極治理!


73046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