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暑節氣的由來

| 躍瀚

小暑注意事項

不要打赤膊

這一點主要就是給男生的建議,在天氣熱的時候,有很多的男性都喜歡直接脫掉上衣,打赤乘涼。但是大家要知道這樣做,不利于身體的健康,要知道氣溫接近,或是高于人體的體溫時,打赤膊不但不會讓我們的身體感到涼爽。反而因為沒有了衣服阻擋,外界的熱氣接觸皮膚,這樣很有可能讓身體發熱。

人體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當氣溫高于人體溫度的時候,這個時候體溫主要就是依靠皮膚來蒸發熱氣的,如果外界的氣溫不斷升高的話,皮膚不能通過快速的散熱,此時皮膚還會在外界的環境中吸熱,從而讓人體感到更加的悶熱。

調整睡眠時間

大家都知道小暑是夏季的節氣,夏天的天氣特點主要是每天日照的時間很長,白天的時候會比較長,天亮的比較早,夜晚的時候比較短,天黑的晚。這個時候人們的作息時間也要做出適當的調整,以適應季節的變化。

建議夜晚22點到23點之間開始入睡,早上5點30分到6點30分鐘起床。再加上中午午休30分鐘,這樣才能確保身體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而且小編提醒,要定時起睡,這樣才能保護生物鐘不受影響,避免其被打亂。

及時防暑

小暑節氣過后,很快就會進入三伏天,這可是一年中為炎熱的天氣。若是不及時防暑的話,中暑的可能性會相當的高。尤其是需要在戶外工作的人,防暑工作務必要做好。其中清涼油、藿香正氣水等,務必要隨身攜帶,當自己有中暑傾向的時候,拿出來涂抹或是飲用,緩解中暑癥狀。

不要貪涼沖涼水澡、更不能多進冷食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喜歡沖涼水澡。

平心靜氣以養心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養護好心臟。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于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于高發癥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小暑有什么民俗活動

一、天貺節

據史書記載,小暑前后正好是六月初六日“天貺節”,“貺”即“賜”,即天賜之節。這是宋代皇帝在伏天向臣屬賜“冰麨”和“炒面”之因,故稱天貺節。

二、祭祀五谷大神

據說,有些地方有祭祀五谷大神的習慣,用意與祭天、祭地相同。這體現了先民良好的感恩傳統:豐收固然有自己的心血在里面,也是靠著大自然的風調雨順以及祖先的保佑,才得以實現。

三、曬書畫衣物

小暑這天寺廟會曬經書、法器,老百姓則曬書、曬衣服等等習俗,民諺有云:“六月六,人曬衣裳龍曬袍”,“六月六,家家曬紅綠”?!凹t綠”就是指五顏六色的各樣衣服。

四、小暑嘗新

在小暑這一天,人們會品嘗最新收獲的糧食,并舉行一系列重要的祭祀儀式,表示對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據說“吃新”通“吃辛”,是小暑節后第一個辛日。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五、給牛改善飲食

在山東地區有給牛伏日煮麥仁湯給牛喝的習俗,據說牛喝了身子壯,能干活,不淌汗民謠:春牛鞭,舐牛漢(公牛),麥仁湯,舐牛飯,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小暑節氣介紹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一個節氣,干支歷午月的結束以及未月的起始。斗指辛,太陽到達黃經105度,于每年公歷7月6-8日交節。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為小熱,還不十分熱。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中國多地自小暑起進入雷暴最多的時節。

小暑是最熱的時候嗎?

小暑即為“小熱”,意思是此時雖然已經能夠感受到天氣的炎熱,但是并未達到一年內最熱,小暑只是炎炎夏日的開始。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時段。季風氣候是中國氣候的主要特點,季風氣候是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的混合型,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的影響,高溫潮濕多雨。季風氣候的高溫與多雨時期基本一致,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成長。小暑時節,天氣炎熱、雷暴頻繁,是萬物狂長的時節。

72325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