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企業家名人的創業故事案例7篇

| 思恩

成功企業家名人的創業故事案例篇1

這樣一位經歷了上山下鄉、當兵、重入大學、棄文從商等眾多人生經歷的傳奇人物,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帶領大家走進他的奮斗人生……

第一個100萬掙得很容易

1992年,在中關村的高梁路斜街,郭凡生用自己的7萬元開始了創業之旅,一家叫慧聰的小公司成立了!他們創業最初所做的事情就是:把中關村的電腦價格收集在一起,每周去印一本小冊子集中披露,起到一個使價格公開的作用。開始很多商家都拒絕刊登,但慧聰商情出了幾期以后,中關村的大小老板們一面怒罵老郭的商情削薄了自己的利潤,一面花錢找他刊登商情,因為不登就做不了買賣了,所有人都拿著商情的報價去買東西。這本印刷簡陋的小冊子出現后的結果就是:大家都去買便宜的東西了。郭凡生也因此創造了一個網絡低迷時代的傳奇:將一個注冊資金14。8萬元的小公司,發展成為資產總值10億元的以互聯網為技術依托的慧聰國際資訊有限公司--專門吃網絡飯、賺信息錢。

一夜創造126個百萬富翁

_年12月17日,慧聰國際在香港上市,一夜之間創造了126個億萬富翁。他們在慧聰的平均工作年限是6年。郭凡生終于在創業的12年后證明了自己的承諾,他可以理直氣壯地說:“一個上市公司一下子創造了這么多的百萬富翁是‘前無古人’的,也許有的創造了幾個億萬富翁,但創造的百萬富翁絕對沒有這么多的。好的企業制度把笨人變聰明,把懶人變勤奮?!?/p>

郭凡生對企業家的社會責任深有感觸。_年8月,郭凡生回到內蒙和13個戰友聚會,他才知道其中有6個人已經下崗。其中一個戰友在工地上用推車推土,每車只有6元錢,籌集供兒子上學的學費。但幾個月后,郭凡生得到消息,因為付不起學費,戰友服毒自殺未遂。當郭凡生回內蒙探望時,看著已經言語不便的戰友,他深深觸動了,問自己:“為什么你成功了,還有人下崗?”他才真正意識到作為企業家社會責任的沉重。他開始重新思索自己的社會責任:“上市不意味著我擁有了財富,不意味著成功,而是意味著我的社會責任加重了。不要只記得上市的高興和榮耀,而是要在責任中找到自己的方向?!?/p>

有夢就有負擔,我盡量不讓自己去紡織夢。”一向以能侃出名的郭凡生卻不喜交際,不喜歡高爾夫等活動,生活簡單有規律,每天早上6點鐘起床,跑完步洗個冷水澡上班工作,按時回家吃晚飯,陪家人。甚至不配座駕和司機,自己出門打車,閑暇時養鳥養花,甚至養蟈蟈兒和蟋蟀,在田園情趣中尋找平靜和悠閑。郭凡生說這就是他選擇的生活方式。

成功企業家名人的創業故事案例篇2

嘉誠童年過著艱苦的。14歲那年(1940年),正逢中國戰亂,他隨父母走難,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莊靜庵,可惜不久父親因病去世。

身為長子的李嘉誠,為了養家糊口及不依賴別人,決定輟學,先在一家鐘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膠廠當推銷員。由于勤奮上進,業績彪炳,只兩年時間便被老板賞識,升為總經理,那時,他只有18歲。

1950年夏天,李嘉誠立志創業,向親友借了5萬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積蓄的7000元,在筲箕灣租了廠房,正式創辦 長江塑膠廠 。

不過,李嘉誠預料塑膠花生意不會永遠看好,他更相信物極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轉投生產塑膠玩具。果然,兩年后塑膠花產品嚴重滯銷,而 長江 卻已在國際玩具市場大顯身手,年產出口額達1000萬美元,為香港塑膠玩具出口業之冠。

1965年2月,香港發生了嚴重的銀行信用危機,人心惶惶,投資者及市民紛紛拋售房產,離港遠走。香港房地產價格暴跌,地產公司紛紛倒閉。1967年,香港更發生反英暴動,進一步使房地產市場陷于死寂。

不過,李嘉誠卻看好香港工商業的前景,認為香港這個商機十足的殖民地,不會久亂。他反行其道,在人們賤價拋售房產的時候,卻大量購入地皮和舊樓。不出3年,風暴平息,香港社會恢復正常,經濟復蘇,大批當年離港的商家紛紛回流,房產價格隨即暴漲。李嘉誠趁機將廉價收購來的房產,高價拋售獲利,并轉購具有發展潛力的樓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擁有樓宇面積共630萬平方英尺。

70年代的香港,4大資本最雄厚的英資洋行怡和、太古、匯豐及和記,在許多大失業的生意中,威力只手遮天。李嘉誠決定運用長江實業雄厚資金,收購香港某些具有實力的上市公司,第一個目標便直指怡和集團的主要旗艦 九龍倉 。

1978年,李嘉誠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戰術,收購另一個老牌英資公司青洲英泥,成為該公司董事局主席。不過,最令李嘉誠難忘的勝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

李嘉誠的長江實業,以6.93億港元的資產,控制了價值超過50億港元的老牌英資財團和記黃埔,實為 小蛇吞大象 的奇跡;而李嘉誠更因此成為入主英資財團的首位華人。

80年代以后,李嘉誠的版圖再進行一系列的擴張。除了房地產外,還經營航運服務、電力供應、貨柜碼頭以及零售等,形成一個堅不可摧,在香港舉足輕重的大型綜合性財團。

1990年后,李嘉誠開始在英國發展電訊業,組建了orange電訊公司,并在英國上市,總投資84億港元。到2000年4月,他把持有的orange四成多股份出售給德國電訊集團,作價1130億港元,創下香港有史以來獲利最高的交易記錄。orange是于1996年在英國上市的,換言之,李嘉誠用了短短3年時間,便獲利逾千億港元,使他的資產暴升一倍。

進入2000年,李嘉誠更以個人資產126億美元(即983億港元),兩度登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也是第一位連續兩年榜上有名的華人。李嘉誠并多次榮獲世界各地頒發的杰出企業家,還5度獲得國際級著名大學頒授的榮譽博士學位。

經過20多年的 開疆辟土 ,李嘉誠已擁有4間藍籌股公司,市值高達7810億港元,包括長江實業、和記黃埔、香港電燈及長江基建,占恒生指數兩成比重。集團旗下員工超過3.1萬名,是香港第4大雇主。1999年的集團盈利高達1173億港元。

李嘉誠晚上睡覺前一定要看半小時的新書,了解前沿思想理論和科學技術,據他自己稱,除了,文、史、哲、科技、經濟方面的書他都讀。這其實是他幾十年保持下來的一個習慣。

成功企業家名人的創業故事案例篇3

77年,我第一次參與了美國junior achievement(ja)組織的 高中學生創業嘗試 課程。學生將在商業志愿者的指導下創辦一個學生公司,發售股票,召開股東會,競選管理者,生產和銷售產品,財務登記,開展評估,清算公司。通過學習和實踐,來學習商業運行的方式,了解市場經濟體系的結構和它所帶來的效益。

參加這個課程,將由學生擔任員工并推選一個總裁,由總裁來設定公司名稱、產品的推出,以及目標客戶。當年,我被推選為主管市場的副總裁,負責銷售。

當時每個周末,工廠里都集中了很多學生在做雕花。在負責推廣的過程中,我建議讓學生家長來購買,雖然他們其實并不需要。最后,公司雖然有盈利,但是這些產品幾乎是在內部消化了。

有了這次的切身參與,15歲的我忽然意識到,真正好的產品,其實不是求人去買的,而是必須要有市場需求,真正好的產品是有人來拉住你的手,來懇求你,而我們的企業不但是勞動密集型企業,還要央求親屬給面子購買,顯然不能算是一次成功的嘗試。不過,這已經充分奠定了下一次成功的基礎。

1979年年中,我已經對建立公司的整個程序了如指掌,我第一次像模像樣地撰寫了公司的財務報告,不但包括《收入報告》(statement of earning)、《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還有《清算報告》(liquidation report),我第一次知道了公司的運轉需要現金流的順暢,我們知道批發商對于付賬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他們需要30天才給我們結賬。我也第一次知道,當我們把商品銷售到田納西州以外的公司時,田納西州的稅率是不適用的。在寫財務報告的時候,我們驚喜地發現每個股東得到64.90美元的回報,這個結果創造了我們高中有史以來最高回報率的公司。讓我更自豪的是這個公司經過評比,得到了1978年全美junior achievement的第一名,成為了那一年的 company of the year (年度最杰出公司)。

這次小小的成功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金錢的收獲,而且是收獲一種 我可以成功的 信念。

成功企業家名人的創業故事案例篇4

一個成功的人,他心中始終明確一點,當他在向前奔跑時,除非是有猛虎攔路,否則,如果路上只是有些石塊或坑洼,都可以忽略不計,只管向前沖。如果做什么都要把路上的障礙清理得干干凈凈,那你將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李金元有1.80米的身高,100公斤的體重,一雙大手寬厚而有力。,他出訪泰國時,一位泰國政要在和他握過手后,深感他的手大得不尋常。李金元意味深長地對這位政要說:“我的心比手還要大?!钡拇_,李金元的心一直很大。

1958年出生在河北農村的李金元,因為痛恨饑餓,才14歲就鬧著要去掙錢,他不顧父母的反對,到華北油田當上了一名連工作服都撐不起來的石油工人。

當了兩年工人,李金元被調去搞后勤工作。在買米買菜之中,他悟到了買賣的學問,并大膽地開始了糧食生意—北方的糧食便宜,他收購糧食、豆餅,一火車皮一火車皮地運往南方,一趟就能賺好幾萬元。他收購的時候不付現金,但等貨款到手后,他非常堅守信用,把所欠的收購款一分不少地付給農民。就這樣他賺到了第一桶金。

不知道什么時候,城市里開始出現了服裝干洗店。年輕的李金元也看準了這個商機—但他不是開干洗店,他要做大生意,辦起了制造廠,專門制造干洗機械。隨著各地干洗店數量的急劇增多,李金元的干洗設備供不應求,賺得不亦樂乎。

生意是火爆了,但李金元也有些煩惱。賣了一年干洗設備后,他一算賬,還有40多萬元的設備款沒有收回。不管他怎么催對方還款,對方總是說:“你等等,再過兩個月錢就能周轉了,到時候你再來吧?!?/p>

而讓人意外的是,李金元突然宣布放棄要賬,轉而專心致志地投人到建設一家面粉加工廠的事務中去。很多人都不理解地問他:“要賬與辦廠可以同時進行,你為什么一定要放棄要賬?”李金元說了一句當時從深圳特區傳出來的、新鮮得讓人不太明白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他說:“我不能把寶貴的時間都浪費在討那40多萬元的死錢上,我得把時間用來干大事。

我把對付人家扯皮要賬的時間省下來建廠,可以很快就賺回不知道多少個40萬元……”就是這個可以忍痛放棄40萬元的李金元,在幾經風浪沉浮之后,果然成就了大事業—創辦天津市天獅集團,他成為世界級企業家、全球直銷界領軍人物和國際著名慈善家。

李金元的成功在于他始終知道自己該去做大事,沒有時間浪費在小事上—從一開始做生意就不是做小打小鬧的販賣而是販運,到人家開干洗店他卻開干洗設備廠,再到放棄40萬元的“小賬”而專心于發展辦廠賺回“大賬”··一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你芝麻也想要,西瓜也想要,到頭來的結果不是兩樣都沒得到,就是只能得到可憐的一點兒芝麻。一個成功的人,他心中始終明確一點,當他在向前奔跑時,除非是有猛虎攔路,否則,如果路上只是有些石塊或坑洼,都可以忽略不計,只管向前沖。如果做什么都要把路上的障礙清理得干干凈凈,那你將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成功企業家名人的創業故事案例篇5

當你在困難面前停滯不前的時候,別人卻實現了夢想,這不是因為他有很多本錢,而是因為他知道,機會永遠靠自己創造,只要有足夠的智慧,即使只有一塊沒用的石頭,也能煮出一鍋鮮美的湯。

阿龍原來在學校做老師,由于收人不高,他就辭職后創辦了一家文化策劃公司。因為阿龍沒有過硬的人際關系背景,一開始的時候公司業務很少,他一心想要增加公司的知名度,把公司宣傳出去??墒潜惧X少,做不起廣告,怎么辦呢?一直在發愁的阿龍,有一天無意中在出租車上聽到本地一家調頻廣播電臺的一檔點歌節目很受歡迎,他就突然產生了靈感。一回公司,他就策劃了一份方案,分派給全公司的員工去實施。

從第二天開始,這家電臺的點歌節目里就不斷地接到類似這樣的電話:“喂,你好!我是_策劃公司的,我的電話是____,我想為我們公司全體同仁點一首歌,祝他們……”每一次打電話的人不一樣,但開場白一樣,送歌的對象不同,理由不同,有的是為同事表達生日祝福,有的是向同事表示某種祝愿,有的是為客戶點歌,有的是為朋友點歌。這樣隔三岔五的,聽眾總能聽到他公司的名字。連主持人最后都發現他們是在做免費的廣告,啼笑皆非又無可奈何,而他們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

除了裝作點歌,阿龍又盯上了各種求醫問藥的節目,佯裝患病,打電話到節目里咨詢,又把公司的牌子亮了出來。甚至因為經常要請客戶到歌舞廳、夜總會等地方去玩,他也總會在點歌時,抓住兩首歌曲的間斷時間說一段開場白,報一下公司名號,又給公司做了宣傳。

在阿龍的策劃下,公司全體員工都具備了隨時隨地給公司做廣告的意識。于是,阿龍沒有花一分的廣告費,卻讓自己的公司“名聲”越來越大,人們在不知不覺之間,就深深記住了他公司的名字。于是客戶也就紛至沓來,阿龍就這樣成功了。

阿龍的成功經驗,令人感慨萬千。生活中,很多人總是抱怨自己沒有含著金鑰匙出生,想創大事業卻沒有本錢,于是總是安于現狀,不敢去開拓未來。但他們卻沒有轉換思維方式,想一下,成功并不是樹上的桃子,總是安安靜靜地等著你來摘,而是需要你自己創造,并要懂得利用一切機會,就像花朵,要懂得借助風的媒介,才能“雌雄”合一,結出果實。

聰明人就是這樣,哪怕身處絕境,也能找到希望。有這樣一個古老的西方故事:一個流浪漢因為饑餓難耐,就想了個主意,敲開了富人的門,對富人說:“我帶了一塊石頭,想借一下你的鍋來煮石頭湯喝?!备蝗撕芗{悶,石頭能煮湯喝嗎?好奇之下,他開門讓流浪漢進了家門,借了一口鍋給他,流浪漢馬上把石頭放人鍋中。煮湯得有水啊,富人就給了他一些水。流浪漢又說:“要是有點鹽和調料就更好喝了。”富人又給了他鹽和調料。流浪漢說:“真香,要是再有點胡蘿卜和番茄就更好了。”·一 富人又都給了他。

于是,流浪漢憑著一塊實際上沒有任何用處的石頭,卻喝上了一頓有滋有味的湯。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樣,也許你和別人都一樣,曾有遠大的目標和偉大的理想。而當你在困難面前停滯不前的時候,別人卻實現了夢想,這不是因為他有很多本錢,而是因為他知道,機會永遠靠自己創造,只要有足夠的智慧,即使只有一塊沒用的石頭,也能煮出一鍋鮮美的湯。

成功企業家名人的創業故事案例篇6

斯上校退休后擁有的所有財產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飯店。飯店雖小,但頗具特色,與眾不同??勺钍軞g迎的、也是客人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他發明烹制的香酥可口的炸雞,僅此就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多年來,他的客人一直對他烹制的炸雞贊賞有加。可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別處,飯店的生意突然間也一落千丈,最后只好關門歇業。被逼無奈,桑德斯上校決定向其他飯店出售他制作炸雞的配方,以換取微薄的回報。

在推銷的過程中,沒有一家飯店愿意購買他的配方,并且還不時地嘲笑他。一個人在任何年齡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況到了退休的年齡還被人嘲笑,這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而這恰恰發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并且接連不斷地被人拒絕,可見這些經歷對他的影響有多么巨大。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在沒有找到買主之前,他開著車走遍了全國,吃住都在車上,就在被別人拒絕了1009次后,才有人終于同意采納他的想法,購買他的配方。從此后他的連鎖店遍布全世界;也被載入了商業史冊。這就是肯德基的由來。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桑德斯上校,就在所有的肯德基店前樹立一尊他的塑像,以此作為肯德基的形象品牌。俗話說: 神槍手是一槍一槍打出來的! 缺乏堅持不懈的毅力或者認為自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兩者都是阻礙大多數人勇于改變的關鍵原因。如果你能夠緊緊抓住自己的目標不放并堅持不懈,那么很快你就會超過大多數人。記住,是你掌握著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一心想達到一個目標,就一定會有辦法取得成功。

成功企業家名人的創業故事案例篇7

爾 蓋茨是微軟公司主席和首席軟件架構師。微軟公司在個人計算和商業計算軟件、服務和互聯網技術方面都是全球范圍內的領導者。在_年6月截止的上個財年,微軟公司的收入達620億美元,在78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全球的員工總數超過91000人。

蓋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和兩個姐姐一塊在西雅圖長大。他們的父親,william h.gat es ii,是西雅圖的律師。蓋茨已故的母親,mary gates,是學校教師,華盛頓大學的董事以及united way international的主席。

蓋茨曾就讀于在西雅圖的公立小學和私立的湖濱中學。在那里,他發現了他在軟件方面的興趣并且在13歲時開始了計算機編程。

1973年,蓋茨考進了哈佛大學。在和現在微軟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 鮑爾默結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時候,蓋茨為第一臺微型計算機 mits alt air開發了basic編程語言的一個版本。

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蓋茨離開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與孩提時代的好友paul allen在1975年創建的微軟公司中。在計算機將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這樣信念的引導下,他們開始為個人計算機開發軟件。蓋茨的遠見卓識以及他對個人計算機的先見之明成為微軟和軟件產業成功的關鍵。在蓋茨的領導下,微軟持續地發展改進軟件技術,使軟件更加易用,更省錢和更富于樂趣。

53993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