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1】
2017年4月,李桂科到了退休年齡,確實他也該歇歇了。
“李醫生退休了我們怎么辦啊?”87歲的山石屏村老人曾信開哭著說道:“李醫生,您走了,誰給我們滴眼藥水,誰管我們的死活。”
李桂科堅定地說,“退休就是個說法,我不走了,這里就是我的家?!?/p>
退休后的李桂科仍然堅守山石屏村,盡心盡職履行黨支部書記職責,帶領群眾修水利,種植核桃,發展養殖,種植各種果樹800多株,改造提升人居環境,改造衛生間30套,污水溝加蓋板320米,山石屏村逐步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以前我們到街上賣雞蛋,人家遠遠地躲我們,說我們的雞蛋會傳染,都不敢買,現在我們的東西都好賣,我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村民趙鳳桃自豪地說。
為了消除人們對麻風的歧視與偏見,李桂科積極奔走、爭取項目,籌建麻風歷史博物館,開發旅游(生命關懷公益之旅)。
李桂科說:“建這個博物館就是為了宣傳麻風病可防可治不可怕,講好這60多年來變遷的故事,讓山石屏村世世代代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2019年7月27日,全國首個麻風歷史博物館在山石屏村落成。隨后,黨建教育基地、醫者仁心道德教育基地、麻風科普教育基地在該村相繼掛牌。
李桂科,與黑潓江畔的山石屏村結下了不解之緣,40年堅守,40年奉獻,是醫生,不只是醫生,退休不褪色,在崗離崗都一樣。
從北京參加慶祝大會回來后,他激動地表示,“一定牢記囑托,努力把群眾的事情辦好,將更加認真細致地做好疾病防控等工作,與鄉親們共同努力建設美麗新農村,創造幸福新生活,永遠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p>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2】
最初的十年,李桂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山里,以療養院為家。
自從與麻風院第一次接觸開始,母親因擔驚受怕一天天流淚,妻子因生活壓力一次次勸他離開,一雙兒女對父親一年年的思念和渴望,同事有意無意保持距離逐漸疏遠,藥品缺乏導致治療效果不好的挫敗感,每次途中往返八、九個小時的顛簸疲憊……但看到患者那一雙雙渴望康復的眼眸時,李桂科選擇繼續留下:“我來,就是要治好你們的病,不把你們治好,我是不會走的?!?/p>
經過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到1990年,山石屏麻風院的病人全部治愈。除此之外,李桂科還負責洱源縣三營鎮洋芋山麻風村等地的救治工作。他和同事再花了近10年的時間,治愈了洋芋山村64名麻風病患者。2001年,洋芋山最后一個麻風患者楊兆元搬離居住了26年的麻風村時激動地說到“共產黨萬歲!李醫生了不起!”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3】
1981年4月,剛剛到縣防疫站工作的李桂科第一次走進距縣城65公里、沒有公路和橋梁,不通水電、幾乎與世隔絕,住著181名麻風病患者的山石屏療養院為麻風病人治療。
當天,李桂科和同事們完成治療任務,乘渡船離開時,麻風病患者們不約而同集中到江邊眼巴巴地看著他們離去的身影,久久不愿離開,眼里充滿了無助、無望和不舍。
看到患者那一雙雙渴望康復的眼眸時,李桂科的內心被深深震撼了,“麻風病人太需要醫生了,我一定要幫助他們!”
這以后,他不顧家人的勸說、兒女的思念、同事的遠離等等,選擇從縣城搬到了鎮上居住,并下定決心:“我來,就是要治好你們的病,不把你們治好,我是不會走的。”
最初的10年李桂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是以療養院為家,專心治療麻風病。在給大家治病時,李桂科為病人造出很多實用的小工具,為切菜困難的病人固定刀子、為坐著輪椅炒菜的病人降低灶臺、為腳上有潰瘍走路困難的病人特制了又厚又軟的鞋墊,反復交代手指失去知覺無法感知溫度,經常燒傷燙傷的病人不能靠近火和燙水。經過近10年的精心治療,到1990年,山石屏麻風院的病人全部治愈。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4】
“大(理)漾(濞)云(龍)高速公路開通以后,從大理收費站上高速路,到山石屏村只需要一個小時?!闭f起近半年來山石屏村的變化,李桂科從心底感到由衷的自豪,“從煉鐵收費站到山石屏村的12公里道路正在拓寬改造,村里也進行了污水溝、廁所環境提升改造。前幾天已經有新人來拍婚紗照,山石屏村越來越有旅游度假村的味道了!”
“一定要把他們的病治好”
1981年4月,剛剛招考到洱源縣衛生防疫站的李桂科被安排到黑潓江西岸大山深處的洱源縣山石屏療養院,為181位麻風病患者寫病歷。那年他24歲,剛剛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當時的山石屏村,被一條黑潓江與外界隔絕,人員外出和物資運輸只能靠渡船。李桂科和幾位同事住在距離山石屏療養院5公里的上茄葉村健康區,每天早出晚歸,穿著厚厚的棉布隔離服乘坐渡船到療養院為患者治療。簡陋的垛木房、臟亂不堪的生存環境和嘴歪眼斜、肢體殘缺的患者,是療養院給他的最初印象。有一天,他在給一位60多歲的患者檢查身體時,發現他的小腿已經大面積潰爛,潰口里爬著蛆蟲,發出陣陣惡臭,李桂科的內心被深深震撼了。當天,李桂科和同事們完成治療任務,乘渡船離開時,患者們不約而同地集中到江邊,眼巴巴地看著他們離去的身影,眼里充滿了無助、無望和不舍,久久不愿離開?!耙欢ㄒ阉麄兊牟≈魏谩!崩罟鹂圃谛牡装蛋翟S下承諾。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5】
他是一名優秀軍人。如今,他已華麗轉身成為一名優秀“村官”。
他,就是江蘇省張家港市永聯村黨委書記吳惠芳。
今年11月10日,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名2018年“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58歲的吳惠芳赫然在列。
吳惠芳擁有25年軍旅生涯。1980年,他考入軍校。畢業后,他被分配到由賀龍元帥親手創建的原南京軍區某紅軍師。
服役期間,吳惠芳參加過邊境自衛反擊作戰、98抗洪等重大任務。2002年,表現優異的他被任命為原南京軍區某紅軍師政治部主任。
然而,3年后,吳惠芳卻作出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決定:告別在杭州生活的妻女,以自主擇業的方式脫下軍裝回到農村老家,投身新農村建設。
“說實話,自打進了軍營,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會選擇回村,因為我早已愛上了部隊的一草一木?!眳腔莘颊f。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6】
“這些年來,在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上,我們永聯村敢闖敢做、‘敢’字當頭,敢破敢立、敢于爭先,‘敢’字精神非常重要,是支撐我們永聯走在前列的重要精神力量。”吳惠芳表示,新的一年,他將帶領永聯村以“敢為、敢闖、敢干、敢首創”的“四敢”精神為引領,在鄉村治理機制、集體經濟發展、鄉風文明建設、農村生態環境建設方面敢闖敢試,為張家港在新征程上全力打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中國式現代化縣域先行區貢獻永聯力量。
他是一名軍人,25年軍旅生涯成長為部隊師級軍官,曾率領部隊赴江西九江抗洪搶險;他是一名村書記,放棄城市優越的生活環境,投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他履職盡責,扎根基層,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
作為一名連任代表,我感到非常光榮和自豪,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連任意味著組織和群眾對我的信任與重托,同時也寄予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我將以更高的標準、更高的要求做好調研,當好黨和國家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月10日,吳惠芳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說。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7】
“近年來,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也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這一段時間以來,我一直在思考和調研,為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建議做準備?!?/p>
吳惠芳說:“我對于農業農村建設、農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出現的新情況,需要從國家政策方面來解決的,我將作進一步調查研究,形成意見建議帶到會上,真正實現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基層代表代表基層,發出基層的最強音?!?/p>
吳惠芳透露,今年他準備圍繞爭當中國式現代化共同富裕示范、數字鄉村建設、企業合規建設以及法律法規修訂等方面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強大的精神動力。
“我的職責就是要多為農民發聲,把涉及農業農村農民的建議帶上去,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宣傳好,多做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工作。”吳惠芳說。
這些天,吳惠芳正忙著為上全國人代會做精心準備,一方面,把黨的最新理論和政策學深悟透,提高政治站位,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建議;另一方面,為審議工作報告等工作提前收集資料,做好充分準備。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8】
在藏區工作,過河也是個技術活?!坝捎诟咴絽^幾乎沒有橋梁,因此我們過河很多時候都是靠越野車加足馬力然后一口氣沖過去。一旦汽車在湍急的大河中熄火或者被石頭卡住無法前進,就需要一個人下河去把鋼纜掛在被困車輛上,然后用另外一輛車把這輛車拉出來。”唐菊興在給記者解釋著過河的“技術細節”,每次遇到這樣的情況,他總是不允許隊中的藏族工作人員和學生下河,而是自己淌著冰冷刺骨的雪水到河中央去把鋼纜掛好。
唐菊興說,藏族技術人員和學生的安全最重要,因為他們才是讓整個項目可以順利開展的保障。因此,多年來,他與很多藏族技術人員和學生都結下了患難與共的戰斗友誼。有一次,在藏東類烏齊開展土壤測量期間,由于洪水沖垮了連接縣城的大橋,收隊時全體隊員只能涉水過河。正當大家相互攙扶、舉著行李和樣品在洪水中摸索前進的道路時,藏族技術員古桑突然腳下一滑,倒進了洪水中。由于水性不好,古桑眼看著就要被洪水沖走,嘴中還喊了兩句“唐老師救我”。唐菊興顧不上多想,急忙扔下手中高舉的行李,游過去一把抓住古桑,硬是將他拖到了安全地帶。
唐菊興的另一個可貴之處在于,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為我國西藏的地質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地質人才。近幾年,他利用西藏甲瑪科學研究基地為西藏大學等高校開展礦產勘查技術方法教學培訓,為藏族地學英才的脫穎而出做出了努力。在實際工作中,他也十分注重培養藏族技術人員,有很多跟著他在野外干過的藏族同胞現在都已經成長為所在單位的技術骨干。按照中央部署,自2014年以來,他又連續為人社部組織的西藏高層次地質人才培訓2期學員共計120余人,為西藏地質六隊、西藏區域地質調查大隊、西藏地熱隊等地勘單位培訓技術人員200余人次。
“在藏區工作的地質工作者是促進民族友好團結的紐帶。因為我們扎根基層,每天都跟藏族同胞們同生活同勞動,這種情誼是最真摯也是最牢固的?!碧凭张d說,地質工作是連接藏漢同胞友愛互助的天然橋梁,而他自己心甘情愿做這座大橋上的一塊青磚。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9】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公布2023年增選當選院士名單。成理1979級石油地質普查勘探專業張水昌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地學部),1980級礦產地質及勘查專業校友、兼職教授唐菊興研究員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1984年本科畢業于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礦產系,同年留校任教;1990年獲成都地質學院(現成都理工大學)碩士學位;2003年獲成都理工大學博士學位;歷任成都理工大學資源與經濟系總支副書記(主持工作),副主任(主持工作),系主任;2002年任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常務副書記、副院長;2004年—2006年期間進入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后工作站開展研究工作;2007年3月調入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現任中國地質調查局“大宗急缺礦產調查工程”首席科學家、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成礦作用與資源評價自然資源部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科技部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全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國家“十四五”規劃中102個重大工程之一)銅礦找礦首席科學家。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10】
唐菊興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創新爭先獎、“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等獎勵和榮譽。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唐菊興研究員長年堅持奮斗在高寒高海拔的西藏高原,為我國的大宗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邊疆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穩定做出了杰出貢獻,生動體現了成理人“不甘人后、敢為人先”的進取精神,他針對西藏高原大陸碰撞帶能否形成以及如何發現特大型銅礦床這一重大科學與工程技術問題,帶領研究團隊克服重重困難,開展了艱苦卓絕的科技攻關。
從藏東到藏西,從藏南到藏北,歷時三十余年,長期堅守在西藏高海拔野外一線,與國家重要礦業企業及地勘隊伍建立了深度產學研合作模式,在以銅金等關鍵礦產資源的找礦理論和勘查方法方面取得系統性成果和找礦重大突破,主持或主要參與發現和系統評價了多個超大型—大型銅金礦床,改變了我國銅資源的分布格局,保障了我國銅礦資源基地建設及銅礦資源的穩定供應。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11】
劉玲俐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將自己的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特殊教育事業。
她先后擔任了語文教研組長和語訓教研組長,不遺余力地指導青年教師,在她的熱心幫扶下,有近十名青年教師成為市級和校級骨干老師,而劉玲俐也被評為湖南省首屆“芙蓉名師”。
在從事聽力語言康復教學時,劉玲俐自編了一套“舌操”,還與教研室一起編寫了一套康復書籍,應用在教學工作實踐中。她總結教學經驗所撰寫的《聾校語文教學應做好“三個轉變”》等二十多篇論文在國、省多次獲獎,并在特殊教育刊物上發表,在特殊教育領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劉玲俐在特殊教育崗位上辛勤耕耘了30個春秋,當看到自己的學生從懵懵懂懂到一天一天的慢慢進步時;當看到自己的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和優良的品行,能夠融入社會,堂堂正正做人時;當看到自己的學生踏踏實實地做事,真正贏得他人的尊重時,她感到特別欣慰和滿足。
30年來,劉玲俐帶了80多個學生,別看只是80多個,這比普通學校的800個,甚至8000個還帶得艱辛。有很多學生是從幼兒時期帶到高中畢業,從不會說話到開口說話……有30人順利考上了大學,其中不乏天津理工大學、長春大學這樣的一本院校。他們有的做了設計師,有的做了老師。沒有考大學的,通過接受職業教育,有的做了糕點師,有的做了園藝師……學生們用自己的雙手為社會作出貢獻,跟正常人一樣工作、生活、結婚、生子,擁有美好的家庭。每每看到這些,劉玲俐的內心充滿了幸福。
堅守在特教這個特殊又平凡的崗位上,劉玲俐付出辛勞的同時也收獲了很多。這些年劉玲俐先后獲得“感動衡陽十大教育人物”“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全國三八紅旗手”等榮譽,今年又光榮地被評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作為一名特教崗位上的共產黨員,讓這些特殊的孩子得到幸福,讓他們的家庭得到幸福,這就是劉玲俐的初心和使命。她說:“今后,我將繼續用愛照亮殘障學生前進的道路,努力讓每一位折翅天使翱翔藍天……”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12】
30年的特校工作,劉玲俐年年當班主任。她已記不清多少次帶著患病的學生去看病,記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錢為學生購買學習和生活用品,更記不清多少個節假日陪伴在這些孩子的身邊。劉玲俐在點點滴滴的工作中,踐行著黨員的義務和教師的職責,引領孩子們健康成長。
一個雷電交加的雨夜,班上有個叫云亮的男孩得了“急性腸炎”,疼得在床上打滾,劉玲俐得知消息立即趕到學生宿舍,以最快的速度把小云亮送到醫院。接下來的幾天,劉玲俐白天上班,中午晚上去醫院給小云亮送飯,一有空就騎著自行車趕去給他補課。沒過幾天,小云亮康復了。在從醫院返回學校的路上,他對劉玲俐豎起了大拇指,并打出一句手語“你和媽媽一樣,我愛你”。劉玲俐喜極而泣,把小云亮抱進了自己的懷里……
每天在路上遇到學生,劉玲俐會報以一個溫馨的微笑,并先一步打出手語“你好!”;學生桌邊掉下東西,劉玲俐會馬上彎腰拾起交給學生;學生犯了錯誤,劉玲俐從不發火,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做好說服教育工作。就這樣,劉玲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著學生,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以老師為榜樣對照、激勵、要求著自己。劉玲俐所帶班級的學生行為規范,學習成績優秀,班級每學期都被評為“文明班級”,而劉玲俐也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13】
初中畢業時,劉玲俐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她心中的夢更加清晰:她要用愛和真誠給特殊孩子點亮希望,成就他們精彩的人生。
1991年7月,劉玲俐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分配到原衡陽市聾啞學校(現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從踏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生與特殊教育事業連在了一起,與她的特殊學生融在了一起。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經過一兩年、甚至四五年的康復訓練后,有些孩子慢慢可以開口說話了,有的孩子可以和周圍人簡單交流了……這對于一直陪著孩子們刻苦練習的劉玲俐來說,可能比孩子的父母更感到欣慰。
劉寒湘8歲才來學校接受康復訓練,由于很少發聲,聲帶非常僵硬。劉玲俐每天對她進行強化訓練,通過幾年的努力,寒湘走出了無聲世界,不僅學會說話,還能和健全人正常交流了。后來,劉玲俐還鼓勵她學習舞蹈,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2017年8月,在慶祝中國與巴拿馬建交的大型文藝演出中,劉寒湘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登臺演出,優美的舞蹈讓全場觀眾為之震撼。演出結束后,劉寒湘給劉玲俐發來了信息:“劉老師,今天我的演出非常成功,感謝您!因為您才有我的今天?!笨吹叫畔⒌哪且豢蹋瑒⒘崂矘O而泣。
“劉老師,您好!我自己開了一個理發店,收入不錯,還帶了一個徒弟呢!”在劉玲俐的手機里,至今保存著學生劉運良給她發的一條短信。這曾經是一個性格暴躁有輕微自閉癥的孩子,劉玲俐對他傾注了大量心血,用母愛般的溫暖把他一步步變成了陽光向上、熱愛生活的年輕小伙。
……
劉玲俐是這群特殊孩子的點燈者,她守護著自己的初心,用大愛為特殊孩子們點亮了一盞又一盞“心燈”,照亮了他們人生的道路。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14】
2003年,從新疆財經大學畢業的熱孜萬古麗來到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頭屯河街道工作,一干就是19年。19年,讓這個一說話就臉紅的姑娘蝶變為辦事雷厲風行、遇到困難就向前沖的“硬核”書記。
2008年,熱孜萬古麗擔任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鋼城片區柯坪路北社區黨支部書記。這是一個老年人多、流動人口多、商業網點多、困難戶多的“四多”社區。
熱孜萬古麗把第一步棋“下”在了抓班子帶隊伍上。針對班子內部分工不明確、推諉扯皮、工作走過場的問題,她細化班子成員工作職責,制定黨員考核制度。支部黨員實施月評比激勵制度,對工作表現好的給予獎勵,表現較差的予以批評教育,督促轉變工作作風,激勵黨員積極作為。
在熱孜萬古麗的努力下,班子的凝聚力大大增強,社區有了一支愿干工作、敢干工作、會干工作的干部隊伍。
“以前總感覺不知道怎么干,現在按照制度走,每天要干什么都很明確。前幾天,熱孜萬古麗書記去北京參加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一周多時間里,我們按照既定計劃和流程開展工作,心里特別有底?!笨缕郝繁鄙鐓^干部馬寧說。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15】
熱孜萬古麗還動員社區140多名退休黨員、居民黨員,組成黨員志愿服務隊,設立“群眾說事點”,凝聚集體力量為居民解決困難。誰家裝修遇到問題、哪個孩子入學資料不全、哪個居民需要就業……“群眾說事點”都會幫助解決。從今年3月成立至今,“群眾說事點”已為居民解決問題近百條,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與柯坪路北社區相鄰的社區經常有居民前來尋求幫助,熱孜萬古麗總是積極想辦法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邀請相鄰社區的人大代表聯合辦公,成立“人大代表工作室”。吐爾遜·買買提是濱河社區居民,他來到“人大代表工作室”,反映居民活動廣場沒有公共廁所、小區籃球架損壞無人修等問題。熱孜萬古麗和濱河社區人大代表實地查看后,第一時間將情況反映給相關部門,并持續跟進,推動問題最終得以解決?!叭舜蟠砉ぷ魇摇背闪⒅两瘢呀鉀Q居民反映的問題數十件。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熱孜萬古麗在柯坪路北社區已經工作了14個春秋,聽群眾心聲,解居民之憂,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里?!盀槊穹帐羌腋5氖隆!彼芍缘卣f。
2023榜樣8專題節目人物事跡內容【篇16】
熱孜萬古麗立足社區特色,當好民族團結帶頭人。
柯坪路北社區是一個由漢、回、維吾爾、哈薩克等多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她時時處處以自己的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引導社區各族群眾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她在社區設立民族團結宣傳專欄、打造民族團結文化墻、組建草根宣講隊,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講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每月確定一個主題,每周舉辦一場民族團結聯誼活動,常態化開展民族團結“好樓棟”、“好單元”、“好商戶”、“好家庭”等群眾性評選活動,讓居民在來來往往、聚聚聊聊、說說唱唱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
熱孜萬古麗始終心系群眾,致力于民生改善。
柯坪路北社區是一個老人多、困難戶多、流動人口多、商戶多、重點人員多的“五多”社區,為居民服務要有一顆真心、熱心、恒心,更需要人員和機制保障。在她的帶領下,組建5支志愿服務隊,招募150多名志愿者,設立了“紅色愛心站”,開通了24小時服務熱線,建立了居民困難訴求收集梳理、協調解決、公開反饋一套閉環工作機制。誰家大人就不了業、老人看不了醫、小孩上不了學,哪家小兩口鬧矛盾、鄰里有糾紛,誰家有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哪家需要辦理社保、醫保、低保等事項,社區干部和志愿者們都會一一記錄下來,能當場解決的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做好解釋說明,限時給予答復,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幾年來,群眾對居民委員會工作滿意度達99%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