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1)
“人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著別人”
錢七虎一直記著母親生前常說的一句話:“人不能光想自己好,也要想著別人。”
錢七虎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這句話。
錢老熱衷公益,他從母親和妻子的名字里各取一個字,成立了“瑾暉”慈善基金。2019年,錢七虎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他把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到“瑾暉”慈善基金。從20世紀90年代到現在,他捐助過的貧困生已有584位,累計捐款達1095萬元。
今年7月,得到基金資助的貴州籍學生柳運朋被山東大學錄取,錢老知道后很高興,特別在電話里鼓勵他做一個德才兼備,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錢七虎與他資助的學生通視頻電話
如今,已經85歲高齡的他還有一件心頭大事,那就是《中國大百科》土木工程學科的編撰,在錢老看來,大百科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成就,一個時代的成就,他要在土木工程學科上給后人留一個成果。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2)
1954年,錢七虎考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被分配到工程兵工程系,就讀防護工程專業。這個專業被定為“絕密”級。
帶著光榮的使命感,錢七虎幾乎把全部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他所學的課程門門優秀,成為全年級唯一的全優生。
1961年,成績優異的錢七虎被學校選中,遠赴蘇聯莫斯科古比雪夫軍事工程學院進行深造。
錢七虎表現優秀,可還是在學業上遇到了阻礙。由于錢七虎無法進入保密級別更高的研究所進行試驗,他不得不帶著遺憾回到祖國。
20世紀70年代,中國西北戈壁,一次核試驗后,一群研究人員進入工程試驗現場,錢七虎便是其中一員。
當時的中國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核威脅,人民的生命安全,武器裝備的有效防護受到嚴峻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錢七虎很快迎來了科研生涯中第一個挑戰——設計一個能抵御原子彈級別爆炸威力沖擊的地下飛機洞庫門。
錢七虎大膽決定將剛剛興起的“有限單元法”用于解決飛機洞庫門的計算問題。這樣的方法是國內首創,更是一次巨大的考驗。
經過兩年多的不懈摸索和反復試驗,38歲的錢七虎終于成功設計出當時國內跨度最大、抗力最高,可以抵擋核爆沖擊波的飛機洞庫防護門。這使得深藏于地下的空軍戰機,可以在發生核爆后第一時間沖上云霄進行反擊。
改革開放后,錢七虎將自己過去十年研究的論文集中發表,震驚業內。他主編的多部專著為中國防護工程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中國的現代防護工程開始了加速追趕世界強國的進程。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3)
“我們是能夠防得住的,
而且防的手段不是一套”
1965年,錢七虎從蘇聯學成歸國,成為西安工程兵學院的教員。工作之余,他沒有放下自己在蘇聯求學期間就開始思考的問題。對于核爆炸的理論,他始終覺得還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在1979年的全國防護工程第二次學術會議上,錢七虎一下子拿出了八篇論文。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世界軍事強國開始研制新型鉆地彈、鉆地核彈,動輒數十米的鉆地深度和巨大的爆炸威力讓人不寒而栗,加上精確制導技術的快速發展,中國防護工程面臨“藏不了、抗不住”的新挑戰。為此,錢七虎創造性地提出了建設深地下防護工程的構想。
為了實現這一構想,他率隊建立了防護工程抗高速鉆地彈打擊計算方法,研發了新型防護材料和高抗力復合結構,并應用于諸多重要軍事工程,為中國戰略工程安全裝上了“金鐘罩”。
他說:“隨著敵人打擊手段不斷發展,我們的防護手段也在不斷發展,我們可以告訴我們人民,告訴我們領導,我們是能夠防得住的,而且防的手段不是一套?!边@不僅是一位科學家的豪氣,更是一個國家的底氣。
在軍事防護工程之外,錢七虎也關心著國家重大民用設施的建設。在南京長江隧道、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國家能源地下儲備、港珠澳大橋等國家重大工程中,錢七虎均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決策建議和關鍵性難題的解決方案。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4)
2022年7月,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獲得了人民軍隊的最高榮譽“八一勛章”。錢七虎是中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奠基人和防護工程學科的創立者。
很少有人會想到,在我們腳下數十米的地方,隱藏著數量龐大、體系完備的“地下之城”。這里,修筑了各種可以抵御殺傷性武器打擊的地下防護工程,可以為人們提供牢固的避難場所。這些設施就是中國引以為傲的地下國防和人防工程。
數十年來,錢七虎為中國防護工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5)
“價值不是在于奉獻嗎?奉獻不是很幸福嗎?”
錢老用“忙”字概括自己這85個春秋,可85歲了,還要這么忙下去嗎?
錢七虎的回答嚴謹而認真,像在證明一個公理:“我感到國家需要我,軍隊需要我,所以我很忙,而且很愉快,因為天天在工作,人在工作著就感到幸福,因為創造了價值。價值不是在于奉獻嗎?奉獻不是很幸福嗎?所以自己總是感到很愉快?!?/p>
“利在一身勿謀也,利在天下者必謀之。”這是錢老始終牢記在心的一句錢氏家訓,也是他一生的寫照。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6)
30年的特校工作,劉玲俐年年當班主任。她已記不清多少次帶著患病的學生去看病,記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錢為學生購買學習和生活用品,更記不清多少個節假日陪伴在這些孩子的身邊。劉玲俐在點點滴滴的工作中,踐行著黨員的義務和教師的職責,引領孩子們健康成長。
一個雷電交加的雨夜,班上有個叫云亮的男孩得了“急性腸炎”,疼得在床上打滾,劉玲俐得知消息立即趕到學生宿舍,以最快的速度把小云亮送到醫院。接下來的幾天,劉玲俐白天上班,中午晚上去醫院給小云亮送飯,一有空就騎著自行車趕去給他補課。沒過幾天,小云亮康復了。在從醫院返回學校的路上,他對劉玲俐豎起了大拇指,并打出一句手語“你和媽媽一樣,我愛你”。劉玲俐喜極而泣,把小云亮抱進了自己的懷里……
每天在路上遇到學生,劉玲俐會報以一個溫馨的微笑,并先一步打出手語“你好!”;學生桌邊掉下東西,劉玲俐會馬上彎腰拾起交給學生;學生犯了錯誤,劉玲俐從不發火,總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耐心做好說服教育工作。就這樣,劉玲俐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著學生,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以老師為榜樣對照、激勵、要求著自己。劉玲俐所帶班級的學生行為規范,學習成績優秀,班級每學期都被評為“文明班級”,而劉玲俐也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7)
初中畢業時,劉玲俐毫不猶豫地報考了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校。她心中的夢更加清晰:她要用愛和真誠給特殊孩子點亮希望,成就他們精彩的人生。
1991年7月,劉玲俐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分配到原衡陽市聾啞學校(現衡陽市特殊教育學校),從踏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刻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生與特殊教育事業連在了一起,與她的特殊學生融在了一起。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經過一兩年、甚至四五年的康復訓練后,有些孩子慢慢可以開口說話了,有的孩子可以和周圍人簡單交流了……這對于一直陪著孩子們刻苦練習的劉玲俐來說,可能比孩子的父母更感到欣慰。
劉寒湘8歲才來學校接受康復訓練,由于很少發聲,聲帶非常僵硬。劉玲俐每天對她進行強化訓練,通過幾年的努力,寒湘走出了無聲世界,不僅學會說話,還能和健全人正常交流了。后來,劉玲俐還鼓勵她學習舞蹈,她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了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成了一名出色的舞蹈演員。2017年8月,在慶祝中國與巴拿馬建交的大型文藝演出中,劉寒湘隨中國殘疾人藝術團登臺演出,優美的舞蹈讓全場觀眾為之震撼。演出結束后,劉寒湘給劉玲俐發來了信息:“劉老師,今天我的演出非常成功,感謝您!因為您才有我的今天。”看到信息的那一刻,劉玲俐喜極而泣。
“劉老師,您好!我自己開了一個理發店,收入不錯,還帶了一個徒弟呢!”在劉玲俐的手機里,至今保存著學生劉運良給她發的一條短信。這曾經是一個性格暴躁有輕微自閉癥的孩子,劉玲俐對他傾注了大量心血,用母愛般的溫暖把他一步步變成了陽光向上、熱愛生活的年輕小伙。
……
劉玲俐是這群特殊孩子的點燈者,她守護著自己的初心,用大愛為特殊孩子們點亮了一盞又一盞“心燈”,照亮了他們人生的道路。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8)
聾啞學生由于聽力缺陷,沒有有聲語言思維,對他們來說,學習說話比正常人學習外語還要困難。
但是,劉玲琍堅信:“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教不會的學生”。
2008年,學校創辦學前聾兒康復語訓班,劉玲琍主動請纓擔任班主任。沒有教材和教具,她就利用課余時間自編教材自制教具,不斷探索出新的教學模式,用各種新的教學手段讓學生輕松愉快自主地獲取知識。
“最難的時候,是孩子們還沒有發出聲音的時候,因為他不知道發聲是個什么動作。”劉玲琍介紹。
為了讓孩子發出第一聲,劉玲琍不僅把自己的嘴唇貼近孩子的手背,讓孩子感受氣流的有無與大小;還經常把孩子臟兮兮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鼻旁邊,讓孩子們感受聲帶的振動,找準發音部位。在學習舌根音時,她甚至讓拉著孩子的手伸進自己嘴里,讓孩子們觸摸發音時舌頭的位置。
除了上集體課,她規定每位學生每天至少有15至20分鐘的面對面單訓時間。每天下來,她都是聲音嘶啞,咽喉腫痛。
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幾年的訓練,班上的學生終于和健全人一樣開口說話了,有10名孩子還進入了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創造了“鐵樹開花”的奇跡。
小湘湘就是這樣一個“創造奇跡”的孩子。雖然8歲才被家長送來接受康復訓練,但劉玲琍并沒有放棄。剛開始說話的時候,小湘湘發出的基本都是含混不清的“聾啞音”。劉玲琍不僅幫她進行伸舌操、發爆破音等多項訓練,還每天給她布置生活上的訓練課程。慢慢地,小湘湘的發音清楚了很多。
如今小湘湘已經17歲,不僅成功走出了無聲世界,還進入由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舞蹈《千手觀音》領舞邰麗華辦的訓練學校,成為一名舞蹈演員。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9)
25年的班主任,她始終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而作為一名黨員,她時刻沖鋒在特教第一線。
回想過去,劉玲琍已記不清多少次帶著患病的學生去看病;記不清多少次自己掏錢為學生購買生活和學習用品;記不清多少個節假日陪伴在這些孩子身邊。
1998年,劉玲琍未滿50歲的母親高血壓突發腦溢血。當時,劉玲琍正擔任實驗班38班班主任和語文教學,教學任務非常重。等到她上完課趕到醫院時,母親已經深度昏迷。直到母親去世,都沒能和母親說一句話。
1999年,她結婚,按規定晚婚可以休一個星期??伤秊榱瞬坏⒄`學生上課,毅然選擇星期六結婚,星期一照常來上課。
32歲那年,劉玲琍終于有了自己的“寶貝”??墒?,兒子八個月大被診斷為先天性神經性耳聾。因為堅信兒子能回歸正常,劉玲琍不愿再生,丈夫決然離開了她。面對殘酷的現實,劉玲琍徹夜難眠。組織上關心她,校長親自找她談話,要她請假帶孩子去長沙進行語訓康復。劉玲琍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一定會教好我的兒子,同時學生也需要我,學生和兒子就是我生命的全部?!?/p>
擦干眼淚,她依舊認認真真地上好每天的課,帶好班級學生,工作之余就在家里對兒子進行聽覺言語訓練。無論是兒子還是學生,每一點點進步,都讓她興奮不已。
經過3年的努力,班上12名學生,有3名學生考上大學。而她的兒子,也在自己每天堅持不懈的訓練中,學會了說話,進入普通幼兒園隨班就讀。
25年來,劉玲琍獲得的榮譽無數,2015年還榮獲全國“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稱號,但最讓她興奮的是,自己所教的學生有30人順利考上了大學?!皩W生每天一點點的進步,就是我最大的收獲。學生走出校門成為生活的強者,便是我最大的成就?!眲⒘岈P說。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10)
月亮、團圓、中秋節……
這樣幾句簡單的詞,對于聽障的孩子卻非常困難。劉玲琍不得不“夸張”而又大聲地讀了數百遍。她帶著每位學生復習,一遍遍教,一遍遍領著讀。
為幫助學生學會發音,發準音,劉玲琍一會兒把自己的嘴唇貼近孩子的手背,讓孩子感受氣流的有無與大小,一會兒把孩子的小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鼻旁邊,感受聲音的振動,找準發音部位,在學習舌根音時,她甚至讓孩子的手伸進自己嘴里,觸摸發音時舌頭的位置。
“每天至少要花兩三個小時跟班里的聽障學生們一對一地上課,每天下來喉嚨基本是嘶啞的。”這樣的教學狀態劉玲俐已經持續了32個年頭了,經過32年的探索實踐,她自創出唇舌操、觸摸法和情景教學等方法,幫助聽障學生進行言語康復,學會說話,讓他們能與人正常交流溝通。
“有些孩子可能要用了半年的時間才能教會一聲‘媽媽’,但是我覺得我的辛苦值得的?!泵慨攧⒘岈P聽到一聲“媽媽”,她總會覺得每個孩子都是有希望的。
從青蔥少女走向不惑之年,劉玲琍在特教的崗位上走過了人生最美的年華。在她的悉心培育下,有30多名聽障與語言遲緩的學生圓夢大學。有的學生成了舞蹈演員、有的成了設計師、有的成了園藝師,還有2名學生畢業后回到特殊教育學校成了特教老師。
全國“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全國“特教老師第一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第四批崗位學雷鋒標兵”“湖南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這些年來,劉玲俐收獲了諸多榮譽,但她淡然處之,依然在自己鐘愛的特教崗位上耕耘,努力貢獻光和熱。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11)
“西藏的每一座高山都讓人心生敬畏。每當我想到這片廣袤的土地下蘊藏的礦產資源,那才真叫人睡不著覺?!被叵肫甬斈耆鲱^的自己初入西藏時的感覺,唐菊興難掩興奮之情。1995年,當唐菊興第一次踏上西藏的土地時,估計也未曾想過會和這片神圣的高原大地結下不解之緣,而且一結就是二十年。他踏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從三江源頭到雅魯藏布江岡底斯山脈再到阿里地區,到處都留下了他矯健的身影。
要知道,唐菊興的工作區域大多都在45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區,但他二十年來每年的野外工作時間從來都不低于100天,最長的一次竟連續在工作區待了200多天。這樣的堅持和堅守帶來的“回報”也是相當豐厚的。
二十年間,唐菊興及其研究團隊主持完成了甲瑪、雄村、尕爾窮等多個大型、超大型礦床的勘探評價,探明并新增銅資源量超過900萬噸,鉬資源量69萬噸,鉛鋅資源量105萬噸,伴生金資源量超過350噸,伴生銀資源量超過10000噸。其中,甲瑪銅礦已于2010年7月投產,解決了數百名當地藏族同胞的就業問題,年創利稅近3億元;雄村銅(金)礦已經成功申請了采礦權,預計近兩年將正式投產。
唐菊興及其研究團隊還參與了西藏巨龍銅業、西藏礦業、西藏華鈺礦業等大型礦業公司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勘查評價和研究工作,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撐和技術服務,參與或指導勘查評價的礦床累計探獲銅資源量1000多萬噸。
近兩年,在國土資源部找礦突破新機制的指導之下,這支隊伍又遠赴西藏阿里地區,為多龍整裝勘查區的找礦突破貢獻自己的專業技能,指導和協助西藏地質五隊勘查評價兩個超大型銅(金)礦床。截至目前,僅僅過去一年半時間,該地區探獲的銅資源量已達到1000萬噸以上。這為藏西阿里地區的民族經濟發展注射了一劑強力劑,同時吹響了西藏最偏遠、最落后地區民族經濟跨越式發展的號角。
這些找礦成果不僅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為西藏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地區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更是為我國戰略資源儲備基地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這些成績都是團隊全體成員艱辛付出的結晶?!碧凭张d總是會把功勞算在團隊的身上,“對我自己來說,在甲瑪工作的這幾年最讓我難忘,但也是遺憾最大的?!?/p>
原來,唐菊興從2006年起開始主持甲瑪銅礦的勘探評價工作,在最關鍵的前兩三年,任務重、壓力大,某天早晨醒來,他在鏡子里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滿頭的銀發和花白的胡茬?!皠傞_始我還不服氣,定期去染一染頭發,后來想了想也懶得管了,這也算是種境界吧!”唐菊興開玩笑說,不經意間還真以為自己達到了古人詩句中“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意境。
而唐菊興所說的遺憾,也許會成為他這一生中真正揮之不去的痛楚。2008年是甲瑪找礦突破科技攻關最為關鍵的一年,為了早日揭開甲瑪的神秘面紗,唐菊興不敢懈怠,當年3月份就去到礦區開展工作。忙碌的工作一直持續了大半年,直到11月底家里傳來噩耗——臥床一年多的老父親病逝了。由于未能來得及趕到病榻前與父親做最后的訣別,一顆自責的種子由此深深地埋在了唐菊興的心底。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也許是很多地質工作者都經歷過的悲痛。我們遠在千里之外,有時候連見親人最后一面的機會都沒有。”唐菊興說,父親將白發、白胡子傳承給了他,意味著他應該懂得如何更好地擔當,無論是對于家庭還是祖國的找礦事業,他惟有盡職盡責,才可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12)
“在西藏的一些偏遠山區很麻煩的問題就是語言不通。但我們真心實意地對待藏族同胞,他們可以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因此也會用真誠來回饋我們?!碑斢浾邌柶鹛凭张d他是怎樣跟藏族的同胞們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誼”時,他給記者講了幾個故事。
唐菊興經常通過各種手段對生活困難的藏族同胞施以援助之手。有一次,他與同行的學生在爬山過程中,因為一名學生高原反應嚴重,導致大部隊未能在天黑之前返回駐地。多虧路途中偶遇一家素不相識的藏族同胞相救,并用牦牛車把體力已經耗盡的幾個人拖回了項目組駐地。臨別時,唐菊興傾其所有,把身上所有的現金全部贈給了藏族老鄉,以示感謝,雖然錢不多,但寄托的是一份誠摯的謝意。唐菊興在野外工作過程中,如果需要到沿途的藏族同胞家中休息或補充一些干糧,他都堅持付錢,尤其是遇到家庭情況比較困難的藏族同胞,他幾乎每次都會把身上所有的錢都贈予該家庭。他認為自己應該為當地的同胞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
唐菊興對于身邊較熟悉的藏族同胞更會盡力提供幫助。十多年前,他率隊在雄村金礦外圍的謝通門縣答那達鄉開展野外工作。由于住宿不便,他們聯系了當地一位名叫多吉的藏族同胞,項目組便暫時住進了多吉的家中。唐菊興為了感謝多吉提供的幫助,主動邀請多吉來項目組幫忙;多吉也為了表達自己的熱情和歡迎,專門把自己家中最好的房間和廚房騰出來給項目組成員使用,自己一家擁擠在一間狹小的房間里。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唐菊興與多吉建立起了深厚的個人感情,“不是親兄弟卻勝似親兄弟”。
之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多吉不僅擔任項目組的翻譯和工人,同時也幫助項目組協調地方關系,保障了野外工作的順利進行。平時,大家一起上山工作,回到家或著休息日里大家又會聚在一起品嘗青稞酒和酥油茶?!岸嗉看味紩炎葬勄囡频牡谝坏谰贫私o項目組的師生們品嘗。十多年了,現在我自己往那邊跑的機會少了,但一旦有人要路過那達鄉,我就會拜托他給多吉一家捎些小禮物,從大人的毛衣、小孩的學習用品,到多吉喜歡的啤酒。其實也是捎過去一份感情?!碧凭张d說。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13)
“在西藏地區開展工作,民族團結是一切的前提?!弊鳛橐幻袄衔鞑亍?,唐菊興深知,只有藏漢同胞團結合作、相互信任,才能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鋪開,也才能更好地實現西藏的找礦突破。
他也是這么做的。多年來,依托當地地方政府的支持,唐菊興和他的隊員們始終把堅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尊重民族習俗、關心同胞疾苦當成政治任務來抓,每到一個新的工作地,他們都會與當地的藏族同胞融洽相處,甚至結成了兄弟之誼。除了在野外工作中長期聘用當地的藏族同胞擔任項目組的司機、向導、翻譯、工人等,唐菊興自己也主動承擔起了大量的后勤保障工作和地方協調工作。
2008年3月,進藏開展礦產資源勘查評價工作的唐菊興和隊員們不巧碰上了“3·14”打砸燒事件。當時,局勢之緊張讓正在甲瑪礦區開展工作唐菊興始料未及,一小部分不明真相的藏族群眾開始沖擊項目組的駐地。為了避免自己的隊伍受到暴力犯罪分子的傷害,唐菊興一方面緊急安排項目組成員暫停野外工作,回到駐地確保安全,另一方面也很快與當地熟悉的村民朋友取得了聯系。
“得知我們的駐地受到了沖擊,熟悉我們的當地老百姓第一時間出面來保護我們,并及時地把項目組成員轉移到了他們的村子?!被叵肫甬敃r的驚險經歷,唐菊興仍然是心有余悸?!霸谡麄€事件中項目組沒有一個人受到傷害。這完全歸功于平時與藏族兄弟們結成的戰斗友誼?!碧凭张d說,雖然“3·14”事件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的進展速度,但正是因為有當地藏族同胞在非常時期的保護和支持,才保證了項目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和取得一批重要成果。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14)
從水鄉嘉興到蓉城成都再到青藏高原,他的人生因為地質不斷攀升,并在世界屋脊扎下了根。
21年來,唐菊興幾乎每年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度過,時間最長的一年,他在西藏待了200多天。
不久前,“最美野外科技工作者”中央媒體采訪團在西藏采訪了唐菊興,并且到墨竹工卡縣甲瑪礦區感受地質工作的艱苦,以及甲瑪礦區的今昔巨變。
身為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區域成礦規律研究室主任的唐菊興,已經在青藏高原上耕耘了二十余載,他也迎來了自己人生的豐收時節——201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入選國土資源部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和培養計劃,2013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2014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中國地調局首批“李四光學者”(卓越地質人才),2016年獲中央國家機關優秀共產黨員……每一份榮譽都是沉甸甸的。
2023年CCTV1《榜樣8》專題節目直播事跡大全(精選篇15)
唐菊興1995年初入西藏,第一站到的是著名的玉龍銅礦。在這里開展研究工作期間,他得知了玉龍銅礦那偶然的發現經歷:一天,一位牧羊人拿著一塊花花綠綠的石頭標本交給原西藏地質一隊的地質人員,由此直接導致了玉龍銅礦的發現。
“在青藏高原上有兩種人:守望者和牧羊人?!碧凭张d說,牧羊人每天都會爬很多的山、涉很多的水,行走匆匆,但也過得悠閑;守望者會駐守在他自己的陣地上,付出更多的耐心去發現身邊的驚喜,但有時候會顯得孤獨?!斑@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我們地質工作者就是青藏高原上的守望者?!?/p>
的確,二十年來,唐菊興守望著這一片土地的春去冬來,為了國家的資源安全、藏區經濟的騰飛和跨越式發展,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終于使研究團隊取得了豐厚的回報和驕人的成績,黨和國家也給予了他和他的團隊崇高的榮譽。
近年來,唐菊興和他的團隊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2011年)、國土資源部科技獎一等獎2項(2009年、2011年)、省部級科技獎二等獎2項(2003年、2004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獲中國地質學會十大找礦進展、十大科技成果2次,獲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3次。
唐菊興個人在201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3年入選國土資源部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領軍人才開發和培養計劃”、第一批“國土資源科技創新團隊培育計劃”,同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等。在這期間,他還被中國地質調查局評為“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系統‘十一五’援藏工作先進個人”、“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先進個人”等。2014年“五一”前夕,他又榮獲中央國家機關“五一勞動獎章”。為表彰他為藏漢民族團結和西藏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在2014年9月底舉行的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代表評選活動中,他又被評選為先進模范個人,這也是國土資源部在本次評選活動中的惟一一名受到表彰的模范個人。
“這些榮譽是屬于大家的,也只能代表過去?!碧凭张d說,“我們守望在雪域高原上,目的是要為國家找到更多的大礦,因此我們要不停地行走,等待我們的永遠是下一座高山?!边@就是“爬山匠”唐菊興,他將整個青春都奉獻給了青藏高原的找礦事業。
此刻,記者在想,幾個月后,當我們沐浴在微風中享受春日的暖陽時,唐菊興和他年輕的團隊必然又已悄然背起行囊,再一次奔向那依舊積雪高壘的青藏高原,穿梭在各個礦區縱橫交錯的冷峰之間。他們無心欣賞沿途壯美的風景,卻將自己變成了這高原大地上的一道無限美好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