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話題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熱點話題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點話題作文 篇1
孫臨道的字典
上海徐家匯三角街30號,30多年前的上海海燕電影制片廠小錄音棚內,正在準備為修改后的大型藝術紀錄片《大慶戰歌》做后期配制解說詞。忽然有人稱解說詞中有個字恐怕還有些問題,于是配音工作只得中斷。有人說,大慶石油會戰標兵“鐵人”王進喜從鉆井深處提起的鉆桿以及手握把桿的“桿”字該是第三聲“gǎn”,該片總導演張駿祥特邀前來配音的表演藝術家孫道臨先生卻讀成了第一聲“gān”,大家一時看法不一,甚至有些尷尬和沉悶。為確保準確無誤,錄音工作只得暫停。
孫道臨當時是絕對少數,為說服大家,他立即從自己帶的人造革拎包里取出一本翻舊的《新華字典》,且很快便翻到了“鉆桿”的“桿”字,并對圍攏來的人們說,較長的木棍如旗桿、電線桿、欄桿等“桿”字應讀第一聲“gān”;可是較小、較短的木條或像木條的東西,如筆桿兒、煙袋桿兒等才應讀第三聲“gǎn”。
【素材解讀】“一本翻舊的《新華字典》”,以及耐心平實、毫不張揚的講解,不能不令人對孫道臨先生肅然起敬。
【適用話題】嚴謹 精益求精 敬業 追求
熱點話題作文 篇2
近幾年來,“微整形”大為流行。
何為標準美女?白皮膚、瓜子臉、大眼睛、高鼻梁、櫻桃小嘴,符合了這些要求,不看不順眼都不行。于是女人們開始行動了,漂白、割雙眼皮、做隆鼻、做下巴、打瘦臉針……揭開紗布后,女人們重新審視著自己的臉,笑了:這是張沒有瑕疵的臉。
女人們用慍怒的目光注視著那一張張和自己相似的臉,開始心慌了、迷糊了、又明白了些什么:這樣的“美”太平平無奇了,少了些故事,少了些特點,少了些生動,這不正是最大的瑕疵么?其實,每個人生來都是美麗的,都如同又大又美的珍珠一般,但每個人又或多或少的有
些瑕疵,便如同珍珠上一個小小的黑點,瑕疵不同,黑點的模樣、大小也自然不同,縱然是美中不足,但不也成就了自己的獨一無二么?何必要苦苦強求自己,一定要剜掉那個黑點呢,唯一的結果只會將黑點變成大洞,至此便再也無法彌補了。
一位女演員,剛出道時常以一身旗袍現身,圓圓的臉,淡淡淺笑,頗有些張愛玲的《半生緣》里曼楨的味道,典型的東方美女。這幾年再看她時,約莫是去整形了吧,下巴變尖了,臉上多了些刻薄的味道,成了實實在在的“面癱”。更令人咋舌的是,以前從不卷入是非的她,近年來更是緋聞纏身,漫天炒作,不是當了別人小三,就是被大富養,要么就是未婚生子的云云。
完美無瑕的珍珠固然是好,但世人愛珍珠并不是因他無暇,而是她珠圓玉潤,潤澤以溫,腮理自外,有祥和之氣,雍容典雅,在東方,珍珠更象征著健康、純潔、富貴和幸福。珍珠況且都有微暇、小暇、瑕疵和重暇之分,更何況人呢?
《詩經·衡門》中也有詩篇:“衡門之下,可以棲遲;泌之洋洋,可以樂饑;豈其食魚,必河之魴;豈其取妻,必齊之姜?”古人亦懂得,凡事切不可過于追求完美,難道娶妻一定要娶齊國美麗又高貴的姜氏女么?試問,真正娶到姜氏女的又有幾人呢?絕大多數男子最后選擇的還是鄰家的那個看起來傻傻的,笑起來臉頰上小雀斑一跳一跳的少女。她們不完美,她們不高貴,但她們在身邊,可親可近,自然真實,她們投來帶著手掌溫度的桃,男子微微一笑。而真正娶到姜氏女男子的熱情,恐怕在婚后也會被美女的冷傲所澆滅吧。
人生無完美,有一樂境界,就有一不好的相對待;有一好光景,就有一不好的相乘除。而對于女子,追求美貌固然好,但若到頭來,失了自己的本色,豈不比剜壞了的珍珠更可怕?只要素面朝天,安然自若,方省去萬千煩惱,為點黑痣雀斑去動刀子折騰自己,何苦來哉!
熱點話題作文 篇3
人之立身,所貴者在德。在我們當今以德治國、依法治國的形勢下,發揚助人為樂、扶貧濟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等等的社會公德更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而當今社會上所存在的問題是舉不勝舉,但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我相信問題還是能迎刃而解的。每當我們看到電視上所播導的好人好事時大家都會鼓掌表揚,可偏偏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很多人卻是說的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
前幾天正當我準備要上課時,門外突然出現了一個陌生女子和一個司機,起初我以為是學生家長,后來才知道那個陌生女子是要來跟我借手機的,那時候天正下著瓢潑大雨,而載她的那個司機卻吝嗇得要死不肯借給她還騙她說沒帶,這是后來有人打電話給那個司機才出破被我們知道的,可當這個陌生女子罵他時他居然還嬉皮笑臉,這一幕然我看了實在很寒心!雖然說防人之心不可無,可只要多加小心不就得了,更何況還是舉手之勞!在別人需要幫助時,在別人處于水深火熱時,來個雪中送炭,伸出援助之手難道就這么難嗎?
這一幕讓我和我的學生都驚呆了,司機成了我們的反面教材,這社會需要更多的熱心腸,就像《奉獻》里邊唱的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熱點話題作文 篇4
我上大學時,學英語,把托福聽力存進MP3,一天到晚就放在耳邊聽。反反復復聽,每天聽十小時以上,整個人都想吐,還是聽不懂。
為什么聽不懂呢?因為我沒有背單詞。連單詞都不認識,句子怎么可能聽得懂?但是,我相信潛移默化的力量,相信聽得多總是好的。后來,它每講一句話,我都知道下面要出來的是什么音節,但是沒有用,什么意思還是不知道。
背單詞,為了方便,只背第一個意思,而且只記拼寫,不看音標。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單詞我也背過,但因為不看音標,不知道怎么讀,聽聽力時仍然聽不出來,全部抓瞎了。后果就是,我過四級和過六級中間隔了五年,而且這五年我一直都在努力學習英語,努力考試。為什么效果這么差?因為我把邪路認成正路,把錯誤的方法認成正確的方法。
今天,很多人依然相信潛移默化的力量。比如認為只要讀書就是好的,就不會錯。哪怕沒讀懂,也有潛移默化的好處。聽起來好像不錯,但并不是那么回事,只是這種解釋讓自己感覺更舒服而已。那種潛移默化留下的,就跟當年一天十小時托福聽力在我耳朵里“潛移默化”留下的一樣。
看事情不能稀里糊涂,要去推究背后的原因和理由。同樣是上學,同樣是一天七八個小時坐在教室聽老師講課,有人考90分,有人考20分。有人高三就考上大學了,有人要復習到高四高五???0分的人,他也潛移默化了呀!復習到高四高五的人,潛移默化的時間更長呢!
潛移默化的作用是有的,但要去分別不同的情況。什么時候該談潛移默化?“勿以惡小而為之”,第一次做壞事,很緊張,很害怕,下次再做,就沒那么緊張和害怕了,做十件百件,整個人就完全變了。這種事上,一定要談潛移默化。
但人們往往不愛在這種事情上談潛移默化,倒愛在另外的事情上談:看一本書,沒看懂——“我潛移默化啦”;辦一件事,掉鏈子了——“沒事,吸取經驗,潛移默化啦”。
為什么會這樣?做了惡而無益的事,不談潛移默化,就可以把大過失看成小過失,把有過失看成無過失;做了勞而無功的事,談潛移默化,就可以把沒長進看成有長進,把沒功勞看成有功勞。人實際上滑頭得很呢,總愛把事情往讓自己舒服的地方想。
孔子講“好學”是“不遷怒,不貳過”,如果一次做砸了,下次在同樣的地方還做砸,就是“不好學”。以“反正起了潛移默化的作用”為借口,就是懈怠、放任、稀里糊涂、似是而非。
【素材運用】
“潛移默化”,一直覺得是個很美妙的詞兒,意味著總在無意間提升、豐富著自己,也堅信隨著那種感覺,一定會柳暗花明別有洞天。細品,才身冒冷汗:不辨是非、缺少理性的潛移默化,原來是慢性毒藥。凡事要理性思考,明辨是非,切不可想當然。
【速用名言】
1.意志力是幸福的源泉,幸福來自于自我約束?!绹缹W家喬治?桑塔耶納
2.我們的驕傲多半是基于我們的無知!——德國劇作家萊辛
【適用話題】理性思考;不能想當然;做事方法
熱點話題作文 篇5
立意話題1:表象與本質適用類型:議論文
以小事件為切入口觀點應能自圓其說
具體解讀:此類議論文要求考生思路清晰,邏輯條理分明。最重要的是考生的觀點要能自圓其說。
任何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之中,金融危機雖然發端于美國,但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國似乎都逃不掉被波及的厄運。
考生在把握這類話題時,一定要將事物間內在的連帶關系闡述清楚。最好以一個小事件或小案例為切入口,進而闡述事件中各方存在的關聯。
立意話題2:危機與機遇適用類型:記敘文議論文
逆向思維立意切忌一味追求新奇
具體解讀:逆向思維和辯證地想問題,可能會是今年高考作文考查的一個方向。
出現危機時,人們就會竭盡全力在逆境中尋找轉機。此類逆向思維立意的作文中,考生切忌不要一味地追求思路的新奇。
如果是寫議論文的話,考生可運用正、反例子,并對例子加以解說,再深入分析一下,也是不難得高分的。
關鍵是要從材料中挖出主題,立意要高。假如不能寫得很深刻的話,可以在語言上取勝。
如果是沒有進行過基礎訓練的同學,要慎寫記敘文。
立意話題3:挖掘潛能適用類型:記敘文議論文
容易出現材料考前可先記下名言
具體解讀:這類立意話題比較容易出現給材料作文,文中的寓言、故事、典故或詩歌都需要考生從中挖掘到一個立意方向,并圍繞這個方向進行寫作。
給材料作文中往往會出現引用的名人名言,建議考生在備考階段可以有意識地記下一兩句可能會在作文寫作中用到的名人名言和幾段相關材料。
但不是一定要引用名言,而是要使它們運用得恰如其分,起到給文章加分的效果。
立意話題4:團隊合作或共贏適用類型:記敘文議論文
切忌空泛事例不要落入俗套
具體解讀:團隊合作的題材切忌空泛,一定要有具體事例。
這是一場全球性金融危機,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團隊合作的話題看似很好操作,但考生選擇的角度和事例往往容易落入俗套。
比如青少年的偶像姚明,他所從事的籃球運動就是一個典型的需要極強的團隊精神才能取勝的項目。
考生可以從自己很熟悉的人或事著手。
熱點話題作文 篇6
我一直認為:彼此有選擇的,才是朋友。彼此,也才有義務。
至于那些被迫同班的同學,被分到同一寢室的室友,以及不得不一起玩的兒時鄰居……老實說,都不是我選的。
相處,只是因為我當年沒能力。
也因此,面對那些用“看在同窗多年的情誼”“當年大家畢竟都是睡一間房”“別忘了咱們曾一起玩泥巴”等之類帽子,來綁著要你盡義務的人,我的忍受力特別低。
我認為,每個人能接受的,不由自己選擇,必須完全配合的宿命……到家人,已經到底。所以,一旦我能自己選擇朋友之后,之前那些昔日同學、多年室友、兒時玩伴,都別來跟我現在的朋友比。
因為人的義務,來自選擇,不來自資歷。
【素材運用】
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朋友是一個人自由、自愿做出的選擇,是他精神、信仰、價值觀認同的苦苦尋覓,絕對不是被動的“不期而遇”。所以,不要對友情進行綁架,而是要學會從感情的真真假假中辨識出真正的友情。人生也一樣,我們要學會主動選擇,而不是被動接受。
【速用名言】
1.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東晉道教學者葛洪
2.真正的價值并不在人生的舞臺上,而在我們扮演的角色中。——德國詩人席勒
【適用話題】選擇;自由;感情綁架;主動與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