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節氣有哪些傳統習俗

| 懷健

小雪節氣傳統習俗

1、腌臘肉

“冬臘風腌,蓄以御冬”。小雪一到,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十分干燥,正是加工臘肉的好時機。所以,不少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等到春節前后,剛好是一餐美味。

2、吃糍粑

在南方的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也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農民用來祭祀牛神。

3、吃刨湯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又開始瞭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瞭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4、腌菜、儲備冬菜

小雪時節,大部分地方的天氣已經比較寒冷了,要知道春夏秋三季可以有新鮮蔬菜吃,冬季天寒地冷,不能種植蔬菜了,就只好提前儲藏好,諸如土豆、大白菜、蘿卜、洋蔥等耐儲蔬菜,就成了冬日餐桌上的主菜了。除此之外,人們還會腌制各種咸菜等,以備冬天食用。

5、做手工

在農村,由于天氣原因,外面大規模的農事活動已經結束。人們會在屋里做一些簡單的手工勞動,做竹編,紡織等。

6、收集雪水

在有些地方,如果小雪節氣這天下雪了,會收集雪水,裝在一個瓷器里,認為雪水可以治療火瘡、熱毒。當然,這只是民間的一種傳說。

小雪三候

第一候,“虹藏不見(xiàn)”。古人認為,虹是陰陽二氣相交且陽氣占據上風的時候才會出現,所以在季春(農歷三月)產生,到孟冬(農歷十月)消失。虹像天上的拱橋,所以人們也常把地上的拱橋比作天上的虹。

第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意思是說,天空中的陽氣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

第三候,“閉塞而成冬”。陽氣和陰氣不相交,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這就是“朔風烈烈吹繁霜,天地閉塞陽氣藏”所描寫的景象。用陰陽、氣來解釋自然界的周而復始、循環往復,是中國古人的哲學觀。

2023年小雪節氣幾月幾號

2023年小雪節氣時間:11月22日22:02:29,十月初十,星期三。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第20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40°,位于赤緯-20°16'。陰氣下降,陽氣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萬物失去生機,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冬。小雪后,北國將有雪落,濛濛撲面;南國則呈“荷盡菊殘,枯葉霜枝”之景,便是入冬之初景象。

小雪節氣24節氣里算不算冷

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但是小雪的時候天氣也是比較寒冷的,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

小雪節氣的天氣特點

小雪節氣的天氣特點是:1、天氣寒冷;2、冷空氣頻繁南下;3、降雨稀少;4、并且是由雨變為雪。

北方地區

小雪節氣時,北方地區的溫度開始跌到零點,華北地區,開始降雪;東北地區初現凍土現象,應了“小雪地封嚴”的場景。

南方地區

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并且夜凍晝化。

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節氣,大范圍迎來一次明顯大風降溫降水天氣過程,是否會下雪呢?氣象專家介紹說,對我國北方而言,小雪時節基本已進入冬天,下雪很平常。而處于南方地區,小雪時節正是秋冬交替之際,想要見到雪還早了點。

146521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