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節有什么講究和忌諱

| 舒淇

2023年燒寒衣紙有什么講究

三年不燒寒衣紙。按照我國民族傳統習慣,去世人去世后第一次、去燒寒衣紙必須是單年,且先復土立碑。

燒紙最好在上午9點至下午15點之間進行。去墳地的時間不要太早,也不要太晚。十月初一的時候,天亮的比較晚,太陽落山卻比較早,上午9點——下午15點這段時間內,是一天中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會加強自身陽氣。

寒衣節八大禁忌

農歷十月初一是民間傳統的寒衣節,農村有俗語說,陰歷十月一,路人送寒衣。

寒衣節和清明、中元、冬至都屬于民間傳統祭祀的節日,在這些緬懷親人慰靈逝者、帶有思念悲調的日子里,有一些祖輩傳襲下來的傳統禁忌需要遵守,這對后人慎終追遠、祈佑平安很重要。

1.禁談婚嫁

寒衣節是民間傳統祭祀的節日,即民間流傳的鬼節,這天是祭奠祖先緬懷親人的日子,是個傷悲沉痛的日子,不適宜婚嫁喜慶的氣氛,同時,寒衣節婚嫁給新人姻緣會蒙上不長久的陰影。

2.忌喬遷

寒衣節是民間傳統祭奠亡親的重要日子,十一寒衣節,路人忙祭。

據老一輩人講,寒衣節在道路兩旁有亡親收寒衣的陰魂,如果在寒衣節喬遷,會有亡魂跟隨喬遷路人到家,對喬遷新宅不利。

3.忌病人出院

寒衣節這天陰氣重,這些陰氣會著附在陽氣不足的人身上,而住院病人剛剛恢復身體健康,陽剛之氣不足,如果在寒衣節出院,在歸途中可能會有濁氣附身,對身體健康不利。

4.忌開業慶典

寒衣節是民間祭祀的節日,不適宜開業慶典,因為開業慶典可能會有鳴樂燃放鞭炮的習俗,這樣情況會驚擾前來取寒衣的魂靈,另外,開業慶典喜慶的氣氛不適宜寒衣節思親的基調。

5.忌晾曬衣被

寒衣節午后不要晾曬衣物,被子,因為午后陽氣慢慢衰減,陰氣加重,民間認為,午后晾曬衣被會有邪氣附著,會給人帶來不好的流年。

6.婦女體弱者忌逗留野外

寒衣節忌諱身體羸弱者和婦女長時間在野外逗留,因為寒衣節當天陰氣重,在野外長時間逗留會引發邪氣附身,給人的身體和運程帶來不利。

7.祭拜忌餓肚子

寒衣節是祭拜先祖,緬懷親人的日子,在祭拜之前,要吃飽飯喝好水才能前往祭拜。

因為餓肚子會造成身體空虛,體力匱乏,容易引發邪氣上身,再者過度傷悲容易引發各種不測。

8.祭奠結束忌回頭

寒衣節祭拜結束后不要回頭看,特別是晚上在路上遇到聲音不要應聲,不要長時間在野外停留,否則會引發邪氣跟隨。

寒衣節的起源傳說

1.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民間傳說,孟姜女新婚燕爾,丈夫就被抓去服謠役、修筑萬里長城,秋去冬來,孟姜女千里迢迢為丈夫送衣御寒。

當她來到長城腳下,才得知丈夫已經死去,孟姜女悲痛欲絕,指天哀嚎,感動了上天,哭倒了長城,找到了丈夫的尸體。

她用帶來的新棉衣重新裝殮丈夫的尸體并安葬,時值古歷十月初一,后人為紀念,便產生了為亡人送寒衣的習俗。

2.因先秦的迎冬禮儀脫胎而成

據《禮記?月令》記,農歷十月是立冬的月份。這一天,天子會舉行迎冬禮,禮畢還會獎賞為國捐軀者。

死人怎么受賞呢?就是為他們“送寒衣”,所以,上行下效,遂相沿成習。

《詩經·豳風·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意思是說從九月開始天逐漸要冷了,人們該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稱“授衣節”。

寒衣節的發展

早在周朝,農歷十月初一是臘祭日,這天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有人認為“寒衣節”由此而來。

到了秦朝,農歷十月初一相當于元旦,有“十月朔,秦歲首,送寒衣”的說法。

直到宋代,風土記述中才有了關于漢族民間于十月初一“燒獻”、“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記載。

明清時期,府縣官吏當日要到壇致祭。

“五四”運動以后,十月朝的活動不再按時舉行,唯有“趕壇”習俗仍在民間流行。

新中國成立后,部分地區還會舉行祭祖和演大戲等活動。

2023年寒衣節什么時間

2023年寒衣節時間:11月13日,星期一,農歷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秋祭”,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人們會在這一天祭掃燒獻,紀念仙逝親人,謂之送寒衣。

144219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