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外發明家的勵志故事

| 思恩

愛迪生是世界聞名的發明家。他小時候因為家里窮,只上了3個月學,十一二歲就開始賣報。他熱愛科學,常常把錢節省下來,買科學書報和化學藥品。他做實驗的器具,是從垃圾堆里揀來的一些瓶瓶罐罐。

愛迪生12歲的時候,在火車上賣報。火車上有一節給乘客吸煙的專用車廂,車長同意他在那里占用一個角落。他把化學藥品和瓶瓶罐罐都搬到那里,賣完了報,就做各種趣味的實驗。

有一次,火車開動的時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倒了。磷一遇到空氣立刻燃燒起來。許多人趕來,和愛迪生一齊把火撲滅了。車長氣極了,把愛迪生做實驗的東西全扔了出去,還狠狠打了他一個耳光,把他的一只耳朵打聾了。愛迪生鉆研科學的決心沒有動搖。他省吃儉用,重新做起化學實驗來。有一次,硫酸燒毀了他的衣服;還有一次,硝酸差一點兒弄瞎了他的眼晴。他沒有被危險嚇倒,還是頑強地做實驗。

愛迪生試制電燈,為了找到一種價錢便宜、使用時間長的燈絲,不知做了多少次實驗。他常常在實驗室里一連工作幾十個小時,實在太累了,就躺在實驗臺上睡一會兒。他這樣不懈地努力,終於找到了適宜的燈絲,發明了電燈。之后,愛迪生又發明了電影、留聲機......他一生中發明的東西有1000多種。

最新中外發明家的勵志故事(篇2)

阿基米德于公元前287年生于西西里島。他善于對生活中各種現象進行緦觀察和思考,這使他在物理學領域有了許多卓越的貢獻。

中學物理課學的“浮力定律”,是阿基米德在一次洗澡中發現的。當時,阿基米德跳進洗澡的木盆時,水溢了出來,阿基米德從木桶中出來,浴桶中的水就降了下去。他反反復復地進進出出,從而得出結論:物體沉入水中,排開的體積等于物體自身的體積。同時他又發現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身子在水中輕飄飄的,身體的重量怎樣又丟了呢?

他又開始做實驗,這回他用一個大桶、一個小桶和一個帶支點的杠桿,還有幾塊磚進行實驗。他發現磚塊增加多少,水就會相應地溢出多少,而拴著磚頭的杠桿也會隨之下降或傾斜。就這樣,阿基米德發現了“浮力定律”。

最新中外發明家的勵志故事(篇3)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我動手做一些關于電、熱之類的實驗。

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齊到郊外旅游。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我悄悄躲在后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后的反應。結果,他想看到的反應出現了,馬收到電擊后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

盡管已經出現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哥哥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那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藥,然后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里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里。

這時,天空濃云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現,每次閃電過后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樣回事?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開學后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我做的實驗都告訴了教師,并向教師請教。教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生的?!?/p>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經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最終發現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最新中外發明家的勵志故事(篇4)

現在醫學上,青霉素已被使用得很普遍了,它可以殺滅病菌、消除炎癥感染。也許,你并不知道,青霉素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被發現的呢!

1928年9月,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正致力于葡萄球菌的研究,那是一種會讓人致病的細菌。為了考察這種病菌的生活習性和致病機理,需要對它們進行培養觀察。當時的設備比較簡陋,工作是在一間悶熱、潮濕的舊房子中進行的,實驗過程中又需要多次開啟培養皿,皿中的培養物很容易受污染。有一次,弗萊明打開培養皿觀察細菌,偶然發現在培養皿口上長出了藍綠色的霉菌,而就在霉菌旁邊,葡萄球菌被溶化了,出現了清澈的水滴。

藍綠色的霉菌為什么能抑制細菌的生長,并將細菌消滅呢?弗萊明緊緊抓住這次“偶然”的發現不放,全力以赴地對這種藍綠色霉菌進行研究,終于找到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并進一步發現它對其它一些病菌同樣有殺滅作用。

1945年,發現青霉素的弗萊明與研制出青霉素化學制劑的英國病理學家弗羅里、德國化學家錢恩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最新中外發明家的勵志故事(篇5)

“因為有了電影,人類生命又可以延長。”某部影片有這樣的臺詞。作為當前社會的一種高級視聽享受,電影是我們休閑放松的很好選擇。

電影從誕生到現在,不過一百多年時間。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埃兄弟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影片《火車到站》,標志著電影的誕生。(注一)

此后一段時期里,人們看到的電影只有畫面沒有聲音,演員的對白一般通過動作以及插入字幕來展現。后人給這類影片取了個堂皇的學名,叫“默片”;還有個俗名,叫無聲電影。演無聲電影出名的演員,以卓別林為代表。很多人記憶中都有他的形象:鼻子下留著一撮烏黑的小胡子,緊上衣與肥褲子別扭地穿在身上,手舞一只手杖,滑稽地出現在黑白銀幕上,從不說一句話。

事實上,不是他不說話,而是以限于當時的電影技術,他的話沒法與影像同步播出。

為了能讓電影說話,無數電影工作者、科學家前赴后繼參與進來,好像都怕慢了一步,被別人搶了先。

一個科學天才也來了。

他就是人稱“發明大王”的愛迪生。

攝像技術:同時記錄聲音和圖像

愛迪生很清楚,無聲電影出現不少時日,攝像技術也已經成熟。要完成無聲電影向有聲電影的轉變,關鍵是解決聲音的錄制和還原。當時,部分無聲電影的配音是樂隊現場伴奏的,因此不存在錄音和還音問題。但樂隊不可能隨電影四處跑。如何把聲音與畫面結合起來,成了許多科學家研究的首要課題,愛迪生也不例外。

這次,愛迪生想到的是自己平生的第一大杰作——留聲機。1877年,他在新澤西州成功研制第一臺可以錄取和復制聲音的留聲機(注二)。愛迪生給助手威廉·肯尼迪·勞里·迪克森(注三)布置了一個任務:設計一種“能看到圖像的留聲機”。

迪克遜原是美國戈爾克街某工廠的實驗部主任,以擅長制造巨型發電機聞名。他不僅攝影技術一流,而且做事認真,具有嚴謹的工作作風。加盟愛迪生公司后,迪克遜在馬萊攝影槍原理的基礎上,研制成了一種初具現代攝影機雛形的電影視鏡,即活動攝像機。這個機器有效解決了活動攝影的問題。

迪克遜在愛迪生的支持下,帶領團隊加班加點改進留聲機。一年后,他們把留聲機的滾筒和一個較大的鼓結合起來,并在鼓上覆蓋針眼大小的微縮照片。這就是著名的留聲視鏡。

留聲視鏡拍攝原理如下:拍攝時使用兩種底片,一種攝取畫面,一種記錄聲跡;經過處理,聲跡和畫面合印在一條正片上。留聲視鏡有效解決了照片就與留聲機的記錄同步的問題,為有聲電影的發明打下堅實的基礎。

1888年10月 6 日,迪克遜及團隊在實驗室第一次展示“留聲視鏡”,以及會說話的對白片。愛迪生一邊為視鏡的聲畫同步而驚嘆,一邊暗暗著急。搞機械出身的他深知,“留聲視鏡”只是一種機械裝置,根本解決不了聲音連貫的記錄方式與視覺畫面的線性記錄方式間的矛盾;因此“留聲視鏡”拍出來的電影聲畫都會錯位。十天后的10月17日,為保護未來的這項專利發明,愛迪生向國家專利局呈上一份申請報告,稱自己正在研制一種“像留聲機之于耳朵一樣,對眼睛發生作用的機器”,這個機器叫作“活動電影放映機”。

最新中外發明家的勵志故事(篇6)

1877年冬天,一場大雪降在__的代頓地區,城郊的山岡上到處是白茫茫一片。一群孩子來到堆著厚厚白雪的山坡上,乘著自制的爬犁飛快地向下滑去。山坡上頓時響起陣陣笑聲。

在他們旁邊,有兩個男孩靜靜地站著,眼睜睜地看著歡快的爬犁從上而下劃過。大一點的男孩嘆道:“嗨!要是我們也有一架爬犁該多好啊!”

另一個孩子撅著嘴說道:“誰叫我們爸爸總不在家呢!”他靈機一動,又之后說道:“哥哥,我們自己動手做吧!”被稱做哥哥的男孩一聽,頓時笑了起來,愉快地說道:“對呀!我們自己也能夠做。走,奧維爾,我們回去!”于是,兩個孩子一蹦一跳地跑下山坡,向家里飛快地跑去。

這弟兄兩個就是萊特兄弟,大的叫維爾伯,小的便是奧維爾。他們從小就喜歡擺弄一些玩意,經常在一齊做各種各樣的游戲。他們的爺爺是個制作車輪的工匠,屋里有各種各樣的工具,弟兄兩個把那里當作他們的樂園,經常跑去看爺爺干活。時間一長,他們就模仿著制作一些小玩具。因此,弟兄兩個決定,這次要做架爬犁,拉到山坡上與同伴們比賽。當天晚上,弟兄倆就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媽媽。媽媽一聽,十分高興地說道:“好,咱們共同來做吧!”

于是,弟兄倆跑到爺爺的工作房里,找到很多木條和工具,不假思索就干了起來?!安恍?”媽媽阻止他們說,“干什么事情得有個計劃,我們首先得畫一個圖樣,然后才做!”

弟兄倆明白了這個道理,就同媽媽一齊設計圖樣。媽媽首先量了兄弟倆身體的尺寸,然后畫出一個很矮的爬犁?!皨寢?,別人家的爬犁很高,為啥你畫的爬犁這么矮?這能行嗎?”弟弟奧維爾不解他問?!昂⒆樱虢信览缗艿每?,就得制成矮矮的,這樣能夠減少風的阻力,速度也就會快多了?!眿寢寽睾偷亟忉尩?。弟兄倆這才明白,干任何事情都不應莽撞,應首先弄懂道理。

過了一天,萊特兄弟的矮爬犁做成了。弟兄倆把它推到小山岡上,剛放在山坡上,就跑來了一個男孩。

“快來看呀,萊特兄弟扛了一個怪物!”這個男孩大驚小怪地叫道。

不一會兒,孩子們都圍了上來,指手畫腳地議論著這個怪模怪樣的東西。萊特兄弟不以為然,勇敢地說道:“誰和我們比賽!”

先前跑過來的男孩連忙叫道:“我來!我來與他們比賽!”說完,就把自己爬犁拉了過來。

比賽結果,當然是萊特兄弟獲勝,孩子們再也不嘲弄這個爬犁,反而圍起來左瞧右看,似乎想從中找到什么。萊特兄弟十分高興,帶著勝利的喜悅回家去了。

圣誕節到了,爸爸也從外地回來。圣誕節早晨,爸爸把禮物送給了他們,兄弟倆急不可耐地打開一看,是一個不知名的玩具,樣貌好怪好怪的。

爸爸告訴他們,這是飛螺旋,能在空中高高地飛去?!傍B才能飛呢!它怎樣也會飛!”維爾伯有點懷疑。爸爸笑了一笑,當場做了表演。只見他先把上面的橡皮筋扭好,一松手,它就發出嗚嗚的聲音,向空中高高地飛去。兄弟這才相信,除了鳥、蝴蝶之外,人工制造的東西,也能夠飛上天。于是,弟兄倆便把它拆開了,想從中探索一下,它為何能飛上天去。

從這以后,在他們的幼留意靈里,就萌發了將來必須制造出一種能飛上高高藍天的東西。這個愿望一向影響著他們。1896年,萊特兄弟在報紙看到一條消息:德國的李林塔爾因駕駛滑翔機失事身亡。這個消息對他們震動很大,弟兄倆決定研究空中飛行。

這時候,萊特兄弟開著一家自行車商店。他們一邊干活掙錢,一邊研究飛行的資料。三年后,他們掌握了超多有關航空方面的知識決定仿制一架滑翔機。

他們首先觀察老鷹在空中飛行的動作,然后一張又一張地畫下來,之后才著手設計滑翔機。1900年10月,萊特兄弟最后制成了他們第一架滑翔機,并把它帶到離代頓很遠的吉蒂霍克海邊,那里十分偏僻,周圍既沒有樹木也沒有民房,而且那里風力很大,十分適宜放飛滑翔機。

兄弟倆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滑翔機裝好,先把它系上繩索,像風箏那樣放飛,結果成功了。然后由維爾伯坐上去進行試驗,雖然飛了起來,但只有1米多高。

第二年,兄弟倆在上次制作的基礎上,經過多次改善,又制成了一架滑翔機。這年秋天,他們又來到吉蒂霍克海邊,一試驗,飛行高度一下子到達180米之高。弟兄倆十分高興,但并不滿足。他們想能否制造一種不用風力也能飛行的機器?

兄弟倆反復思考,把有關飛行的資料集中起來,反復研究,始終想不到用什么動力,把寵大的滑翔機和人運到空中。有一天,車行門前停了一輛汽車,司機向他們借一把工具用用。來修理一下汽車的發動機。弟兄倆靈機一動,能不能用汽車的發動機來推動飛行。

從這以后,弟兄倆圍繞發動機動開了腦筋。他們首先測出滑翔機的最大運載潛力是90公斤,于是,他們向工廠訂制一個不超過90公斤的發動機。但當時最輕的發動機是190公斤,工廠無法制出這么輕的發動機。

之后,一名制造發動機的工程師明白了這件事情,答應幫忙萊特兄弟。過了一段時間,這位工程師果然造出一部12__、重量只有70公斤的汽油發動機。弟兄倆十分高興,很快便著手研究怎樣利用發動機來推動滑翔機飛行。經過無數次的試驗,他們最后把發動機安裝在滑翔機上,但是是在滑翔機上安上螺旋槳,由發動機來推動螺旋槳旋轉,帶動滑翔機飛行。

1903年9月,萊特兄弟帶著他們裝有發動機的飛行再次來到吉蒂霍克海邊試飛。雖然這次試飛失敗了,但他們從中吸取了很多經驗。過后不久,他們又連續試飛多次,不是因為螺旋槳的故障,就是發動機出了毛病,或是駕駛技術的問題。

萊特兄弟毫不氣餒,仍然堅持試飛。就在這時,一位名叫蘭萊的發明家,受___的委托,制造了一架帶有汽油發動機的飛機,在試飛中墜入大海。

萊特兄弟得知這個消息,便前去__,并從蘭萊的失敗中吸取了教訓,獲得了很多經驗,他們對飛機的每一部件作了嚴格的檢查,制定了嚴格的操作規定,于1903年12月14日,又來到吉蒂霍克,進行試飛試驗。

這天下午,兄弟倆先在地面上安置兩根固定在木頭上的鐵軌,并有必須的斜度,好讓飛機方便地滑行。之后,就把他們制造的飛機,放在鐵軌上面。

最后是由誰先飛的問題,兄弟倆爭執不下,只好用拋硬幣的方法,由維爾伯先飛。維爾伯上機后,伏臥在飛機正中,一會兒便發動飛機,發動機傳出轟鳴的聲音,螺旋槳也慢慢地轉了起來。飛機在斜坡上剛滑行3米,就掙脫了結在后面的鐵絲,呼嘯著升到空中。

“飛起來啦!”奧維爾興奮地叫道。話音未落,飛機突然減慢速度,很快掉落在地上。整個飛行時間不到4分鐘。奧維爾趕忙跑上前去。威伯爾已從墮落的飛機里跳了出來,兄弟倆趕緊觀察飛機,飛機也未受損。

“是什么問題呢?”兄弟倆左思右想,逐一檢查。發動機沒毛病,螺旋槳轉動很好,技術操作也完全正確。……“哥哥,我明白原因了!”奧維爾滿面笑容地說道:“咱們是利用斜坡滑行的,距離只有3米飛機就起飛了。而這時螺旋槳的轉動還沒有到達高速,所以一會兒就栽了下來。”“對呀!”維爾伯點頭稱是,之后說道:“咱們不能利用斜坡滑行起飛,而要靠螺旋槳的力量飛上去。這樣吧,把鐵軌裝在_整的地方再試驗一下?!?/p>

他們連續工作了三天,把鐵軌又重新安置在一片_坦的地面上。

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點鐘,天空低云密布,寒風刺骨。被兄弟倆邀來觀看飛行的農民凍得直打寒顫,一再催促兄弟倆快點飛行。

這次由奧維爾試飛,只見他爬上飛機,伏臥在駕駛位上。一會兒,發動機開始轟鳴,螺旋槳也開始轉動。

突然,飛機滑動起來,一下子升到3米多高,隨即水_地向前飛去。

“飛起來啦!飛起來啦!”幾個農民高興地呼喚起來,并且隨著維爾伯,在飛機后面追趕著。

飛機飛行了30米后,穩穩地著陸了。維爾伯沖上前去,激動地撲到剛從飛機里爬出來的弟弟身上,熱淚盈眶地喊道:“我們成功了!我們成功了!”

45分鐘后,維爾伯又飛了一次,飛行距離到達52米,又過了一段時間,奧維爾又一次飛行,這次飛行了59秒,距離到達255米。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駕駛飛機飛行成功,萊特兄弟把這個消息告訴報社,可報社不相信有這種事,拒不發布消息。萊特兄弟并不在乎。繼續改善他們的飛機。不久,兄弟倆又制造出能乘坐兩人的飛機,并且,在空中飛了一個多小時。

消息傳開后,人們奔走相告,___十分重視,決定讓萊特做一次試飛表演。

1908年9月10日這天,天氣異常晴朗,飛機飛行的場地上圍滿了觀看的人們。人家興致勃勃,等待著萊特兄弟的飛行。

10點左右,弟弟奧維爾駕駛著他們的飛機,在一片歡呼聲中,__自在地飛向天空,兩支長長的機翼從空中劃過,恰似一只展翅飛翔的雄鷹。

人們再也抑制不住他們的激動情緒,昂首天空,呼喚著萊特兄弟的名字,多少人的夢想最后變為現實。

飛機在76米的高度飛行了1小時14分,并且運載了一名勇敢的乘客。當它著陸之后,人們從四面八方圍了起來。過后不久,萊特兄弟在_的__下,創辦了一家飛行公司,同時開辦了飛行學校,從這以后,飛機成了人們又一項先進的運輸工具。

最新中外發明家的勵志故事(篇7)

一根一端尖銳的金屬絲擰個圓圈,再加一個扣子將尖頭固定,安全別針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簡單的發明之一了。然而它的用途卻多種多樣,從嬰兒尿布到美麗的時尚裝飾,都有它的一席之地。

安全別針的發明人是美國機械師沃爾特·亨特(Walter Hunter)。在工作之余,他還是一個高產的發明家,他的發明中除了安全別針之外,還有鎖式縫紉機、亞麻紡線、制釘機、磨刀床、小型破冰船、街道清掃機等。不過,雖然有這樣的天才和創意,沃爾特的生活卻過得緊巴巴的。他熱衷發明,但并不是為了當時大家都追逐的專利和利潤,而是完全出于愛好。他在發明出鎖式縫紉機之后,思考了很久,最終決定放棄了專利的申請,因為他擔心有了這種機器,無數縫紉女工會失業。

由于發明需要經費的支持,靠著機械師工資生活的沃爾特一度過得非常窘迫。他的專利文書中的繪圖都是請他的一位畫家朋友繪制的,久而久之,他欠下了這位朋友15美元。為了償還這筆債務,他有一天拿著一根8英寸長的黃銅絲坐下,希望能靠它弄點發明出來賺錢。

其實,別針對人類來說一點也不陌生。早在公元前14世紀,古希臘人就制作出了最初的別針,在拉鏈、紐扣還沒誕生的時候,別針是人類唯一用來固定衣服的工具。而華麗的別針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過,由于尖銳的針頭的確太過危險,后來它們就逐漸被拋棄了。

沃爾特在拿著那根鐵絲把玩時,心里一直思索著有沒有什么方法能令別針變得更加安全。他設想了一個可以保護針頭的扣子,不過這樣針頭還是容易從扣子里溜出來。之后他便試著將黃銅絲在中央拗了一個小彈簧樣的圓圈,松開手的時候,針頭會往上彈開頂住扣子,這樣固定住的針頭就不會從扣子里溜出來了。

1849年4月10日,沃爾特正式為安全別針申請到了專利,后來,他將這個專利以400美元的價格賣給了一個20歲的年輕人威廉·格雷斯(William Grace)。這個價格看起來很不賴,如果按照購買力換算的話,大概相當于今天的一萬美元。沃爾特在拿到這400美元之后,很愉快地還了15美元給自己的畫家朋友,之后就將安全別針這東西拋到腦后了。而那位購買了安全別針專利的年輕人威廉·格雷斯于1854年,也就是他22歲那年創辦了格雷斯化學公司。沃爾特萬萬沒想到的是,格雷斯化學公司靠著安全別針這個發明在后續的幾年內掙了幾百萬美元,如今,這家公司已經成為了美國商業巨頭之一。

安全別針剛剛誕生的時候,主要的用途是用來固定嬰兒的衣服和尿布。小嬰兒長得太快,衣服很快就會變得不合身。為了節約費用,很多家長會給小嬰兒購買寬松的衣服,就算是隔三岔五地重新訂扣子,也太過麻煩,而安全別針就不一樣了,它能夠任意地將衣服過大的部分固定住。除了衣服外,尿布也是一樣;當時沒有一次性的尿布,嬰兒的體型變化很快,很難一直準備剪裁合身的尿布,而如果尿布太過寬松,就很難包裹住嬰兒的排泄物。價格低廉的安全別針很快成為了年輕爸爸媽媽們的好幫手。后來,格雷斯化學公司為了增強安全別針的安全性,還將扣子的內徑改造成U型,令針頭更難因為嬰兒隨意的動作而脫出。另外,為了美觀,扣子還用各種顏色的塑料制造。

除了嬰兒外,成人也常??梢杂玫桨踩珓e針。在過去織物不如現在豐富的時候,人們常用安全別針將衣服的破孔和磨損處暫時遮掩起來,以避免尷尬。

上世紀70年代末,朋克搖滾大流行時,安全別針隨著這次潮流重新又回到了時尚舞臺上。最廣為流傳的一個說法是,朋克歌手喜歡穿寬松的褲子,為了不讓褲子在表演的時候掉下來,很多人都使用了安全別針。之后,它們就以胸針、耳環、項鏈、徽章等形式在時尚界出沒。這大概可以說明,越是簡潔的,就越是經久不衰。

52241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