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勵志故事事跡(10篇)
名人勵志故事事跡篇1
宋朝司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
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余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制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
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于取得了成功,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名人勵志故事事跡篇2
父子倆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趕集,父親比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非常崎嶇,彎道也特別的多,兒子眼神好,每次在快要轉彎時會喊道:“爹,轉彎啦!”
一天父親因為生病了沒有下山,讓兒子一人駕車下山。到了彎道,牛怎么也不肯轉彎,兒子想盡了各種方法,牛就是一動不動。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子怎么也想不通。最后只有一個辦法了,他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喊道:“爹,轉彎啦!”牛立刻就應聲而動了。
名人勵志故事事跡篇3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意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
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明白,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p>
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最后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名人勵志故事事跡篇4
托妮-莫里森是美國著名黑人女作家,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莫里森的少年時代,由于家境貧困,從12歲開始,每天放學以后,她都要到一個富人家里打幾個小時的零工,十分辛苦。一天,她因工作的事向父親發了幾句牢騷。父親聽后對她說:“聽著,你并不在那兒生活。你生活在這兒。在家里,和你的親人在一起。只管去干活就行了,然后拿著錢回家來?!?/p>
莫里森后來回憶說,從父親的這番話中,她領悟到了人生的四條經驗:一、無論什么樣的工作都要做好,不是為了你的老板,而是為了你自己;二、把握你自己的工作,而不讓工作把握你;三、你真正的生活是與你的家人在一起;四、你與你所做的工作是兩回事,你該是誰就是誰。
在那之后,莫里森又為形形色色的人工作過:有的很聰明,有的很愚蠢;有的心胸寬廣,有的小肚雞腸。但她從未再抱怨過。
名人勵志故事事跡篇5
沃爾特-克朗凱特是美國著名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他從孩提時代就開始對新聞感興趣。并在14歲的時候,成為學校自辦報紙《校園新聞》的小記者。
休斯頓市一家日報社的新聞編輯弗雷德-伯尼先生,每周都會到克朗凱特所在的學校講授一個小時的新聞課程,并指導《校園新聞》報的編輯工作。有一次,克朗凱特負責采寫一篇關于學校田徑教練卡普-哈丁的文章。
由于當天有一個同學聚會,于是克朗凱特敷衍了事地寫了篇稿子交上去。第二天,弗雷德把克朗凱特單獨叫到辦公室,指著那篇文章說:“克朗凱特,這篇文章很糟糕,你沒有問他該問的問題,也沒有對他做全面的報道,你甚至沒有搞清楚他是干什么的。”接著,他又說了一句令克朗凱特終生難忘的話:“克朗凱特,你要記住一點,如果有什么事情值得去做,就得把它做好。”
在此后70多年的新聞職業生涯中,克朗凱特始終牢記著弗雷德先生的訓導,對新聞事業忠貞不渝。
名人勵志故事事跡篇6
雅芳公司女總裁鐘彬嫻的母親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她早年曾就讀于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當時,她是班上唯一的一名就讀化學專業的女生。
鐘彬嫻的母親希望女兒也能像她一樣,自強自立。因此,她經常教導鐘彬嫻說:“男孩子能做的事,女孩子也絕對都能做。只要努力,女人無論在哪個領域都能到達頂峰?!?/p>
鐘彬嫻永遠記住了母親的這句話。在雅芳公司,她一步步地獲得成功,并最終成為《財富》500強企業中的6位女總裁之一。當然,在前進的道路上,鐘彬嫻也曾遇到過許多困難與阻力,如因為她的年輕和性別而被輕視等。但母親對她自己、對女兒以及對所有女性的堅定的信心,總是支撐著鐘彬嫻去克服這些障礙,勇往直前。鐘彬嫻很慶幸自己能夠擁有這樣一份寶貴的家庭財富。
名人勵志故事事跡篇7
“程門立雪”這個成語家喻戶曉。它出自宋代理學家將樂縣人楊時求學的故事。
楊時從小就聰明伶俐,四歲入村學習,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他一生立志著書立說,曾在許多地方講學,倍受歡迎。居家時,長期在含云寺和龜山書院,潛心攻讀,寫作教學。
有一年,楊時赴瀏陽縣令途中,不辭勞苦,繞道洛陽,拜師程頤,以求學問上進一步深造。有一天,楊時與他的學友游酢,因對某問題有不同看法,為了求得一個正確答案,他倆一起去老師家請教。
時值隆冬,天寒地凍,濃云密布。他們行至半途,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冷颼颼的寒風肆無忌憚地灌進他們的領口。他們把衣服裹得緊緊的',匆匆趕路。來到程頤家時,適逢先生坐在爐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打擾老師,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
這時,遠山如玉簇,樹林如銀妝,房屋也被上了潔白的素裝。楊時的一只腳凍僵了,冷得發抖,但依然恭敬侍立。過了良久,程頤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通身披雪,腳下的積雪已一尺多厚了,趕忙起身迎他倆進屋。
后來,楊時學得程門立雪的真諦,東南學者推楊時為“程學正宗”,世稱“龜山先生”。此后,“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為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名人勵志故事事跡篇8
岳飛(公元1103—1142年)出生于河南省湯陰縣一個貧苦農家。據說岳飛呱呱墜地的那天傍晚,剛巧一只大鳥從屋頂上飛鳴而過。父親岳和便給他取名叫“飛”,字“鵬舉”。
岳飛青年時代,是在國家內憂外患之中度過的。宋朝統治者縱情享樂;長期生息在我國東北的女真族勃然興起,建立了金政權。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滅亡。
這一年,岳飛正好24歲。這個飽讀兵書、諳熟武藝、身強力壯的年輕人,盼望有一天能夠投身疆場,為國家報仇雪恥。當招募“敢戰士”的消息傳來時,他報名參軍。就在他走上戰場的前夕,深明大義的母親,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囑咐他一生一世都要為國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奮勇殺敵,決不吝惜自己的生命。
岳飛參軍后,一直堅持戰斗抗金的最前線,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殺敵。他率領的“岳家軍”不畏強敵,獨當一面,先后六次與金兵交鋒,均獲全勝,“岳家軍”聲威大震。而趙構卻重用寵臣主和派代表黃潛善、汪伯彥等人。為了拯救淪陷在敵占軍的苦難同胞,把敵人驅逐出境,岳飛不顧自己位卑言輕,上書給皇帝趙構,堅決反對繼續向南逃跑,力諫趙構返回汴京,親率六軍北渡黃河,這樣將帥一心,一定可以收復中原。這道奏書進呈后,觸怒了趙構和黃、汪這些妥協投降派。他們以“小臣越職,非所宜言”的罪名,把岳飛的官職革掉了。閑居三個月后,岳飛難以壓抑心中報效國家的強烈意愿,投奔河北路招撫使張所。岳飛慷慨陳詞,決心以身許國,消滅敵人,恢復故土,以報答父老鄉親。從此,岳飛又轉戰在抗金的戰場上,而且-越勇,“岳家軍”的旗幟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征。金兵統帥不得不驚訝:“撼山易,撼岳家軍難!”
名人勵志故事事跡篇9
美國律師厄爾癡迷寫作,可是收效甚微,一直沒有什么作品發表。有一年,他又寫出一部偵探小說,投給著名的偵探文學雜志《黑面具》。雜志社發行部經理審讀書稿后,在便條上寫了一段評語,連同書稿交給責任編輯。責任編輯讀過字條,自作主張,把字條夾在書稿中,一并寄回給厄爾。
拆開郵件,厄爾讀過字條,不禁感到無地自容。原來,那字條把他的作品批得一無是處,稱它是文字垃圾。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人也許會將這種侮辱人的東西撕得粉碎,扔在地上,然后再踏上幾腳??墒牵驙枦]有這樣做。在情緒平復之后,他重新讀了一遍字條,接著又讀了一遍……一連好幾遍,結果,字條上有幾句話令他眼前一亮。
那幾句話是這樣說的:“故事中人物的語氣生硬,講話像在背字典,而作者安排的劇情似乎是長了長長的胡須,看起來就像是在路易斯安娜州河邊的原生橡樹上,垂掛著西班牙苔蘚?!?/p>
這幾句刻薄的評語,使得一度被退稿差評打蒙的厄爾清醒起來,明白了自己作品的病癥在哪里。于是,他靜下心來,將小說從頭到尾認認真真地進行了一次全面修改,使人物語言變得非常鮮活,故事情節也顯得極為新奇曲折。最終,厄爾的這部小說被《黑面具》買下,取名《尖叫的骷髏》刊登在當年12月的雜志上,結果,好評如潮。
從此,厄爾一發不可收,創作熱情高漲,每周除了兩天從事律師工作之外,其余全部用于寫作,平均每月能夠寫出20萬字。他一生中共寫下146部著作,其中85部小說每部都有百萬余冊的驚人銷量。
厄爾的全名是厄·斯坦利加德納,美國最具代表性的偵探小說家,可以這么說,他是被一張字條成就的大師。看得出來,當初,他的非凡之處,就在于能夠把難聽的罵聲重溫一遍又一遍,并從中咂摸出別樣的滋味。
名人勵志故事事跡篇10
他6歲開始“創業經商”養家,12歲創辦自己的公司,14歲成為百萬富翁,20歲出書教人如何創業。這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就是當今美國最年輕的百萬富翁、著名的“商界神童”——費拉·格雷。他用短短8年的時間就取得了許多人終其一生都無法達到的成就。
小格雷自記事起,就覺得單身的母親好像從來沒有休息過。他睡覺時,媽媽還沒有睡;他睡醒時,媽媽早已經起床了。日久天長,小格雷真切地感受到了求生的艱難。后來由于勞累過度媽媽心臟病發作,小格雷對媽媽說:“我一定要做些事情來幫您!”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一個才6歲的孩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他能幫什么忙呢?更何況,在美國雇傭童工是要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的。格雷在到處碰壁后仍沒有灰心喪氣,他堅信世上無難事,自己一定能想出辦法來幫助母親。既然求別人不行,不如自力更生??赡睦锊庞羞m合自己的賺錢門路呢?他天天觀察思考,時時尋找靈感。
終于有一天,他發現了“新大陸”——他家的街道上到處是圓滑的石塊,如果將這些石塊變廢為寶,豈不是財源滾滾?可如何變呢?他經過深思熟慮,按照當地人的風俗習慣,挑選一些漂亮的石塊涂上美麗的顏色,寫上祝福的文字或是畫上吉祥的圖案,然后挨家挨戶敲門去推銷自己的“產品”。
每到一家,他大聲地敲門,大方地跟大人們握手。然后有板有眼地推銷:你愿意買下這塊“幸運石”嗎?雖然便宜,但作用不小,它能用來做鎮紙、壓書具或者門腳夾。人們往往會疑惑地問他,這不是街道上那些小石頭嗎?小格雷眨著眼睛,毫不隱諱地解釋說:“是的.,但是您沒發現它跟以前躺在街道上的模樣不一樣了嗎?”人們再看眼前這些石頭,忽然覺得真的很可愛,在佩服這個小機靈鬼的同時,也樂意買他的“幸運石”了。
8歲的時候,格雷建立了自己的商業協會,叫做“城區街坊經濟企業協會”,這是一個鼓勵年輕人創業的社區組織,會員也大多是一些貧困家庭出身的兒童。格雷設法獲得了一些當地商人的捐贈,用于交通和租用開會場地的費用,以便讓窮孩子們聚在一起學習經商的方法。
靠著籌集到的款項,格雷和他的小商會開始推廣自己的業務,包括售賣小餅干和禮物卡。在某種程度上,這就是他學習如何創業的第一課。
幾年后,格雷的創業經歷引起了當地媒體的關注,他還得到了一份播音工作——獲邀在當地電視臺的一個脫口秀節目“后臺直播”中擔任主持人。這時格雷雖年僅12歲,但他已經能在觀眾面前不無幽默地侃侃而談了。他的名聲逐漸大了起來,開始有人預約邀請他進行一些演講,每次的出場費高達數千美元。
在積累了足夠的資本和一定的市場營銷經驗后,格雷創辦了屬于自己的一家食品公司。他自己用火爐制作糖漿,倒進瓶子里,然后送去給包裝工人,并且設法找熟悉這個行業的人來指導他。靠著這家食品公司和其他一些資產,14歲的格雷正式成為百萬富翁,創下了美國商界的傳奇。
20歲時,格雷又根據自己的創業經歷寫成一本書。索尼影視娛樂公司知道格雷的敵事后打電話給他,希望投資將他的故事拍成一部電影。
格雷之所以能從一個一無所有的窮小子變成美國最年輕的百萬富翁,就是源于他有一雙能從別人不會注意的細微事物中找到商機的“慧眼”。其實對微小事物的仔細觀察,正是事業、藝術、科學以及人生各方面的成功秘訣,只要用心去思考,認真感悟細小事物,人人都可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幸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