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人心得體會作文
“兩路精神”筑“路”更筑“人”
川藏鐵路開工的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曾引領筑路人建起川藏公路、青藏公路的“兩路精神”在新時代也煥發了新的生機,有了新的擔當與使命。“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氣,最寶貴的是精神。”“兩路精神”不僅筑起了貫通青藏高原的“生命線”,還筑起了“兩路人”的“品格線”。
以嚴謹的態度、精確的測量,定下“兩路人”的“科學線”。青藏高原地質條件復雜、獨特的氣候以及脆弱的生態環境對在此施工、修路有著更高的標準與要求。川藏公路、青藏公路之所以能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筑起,離不開對科學的尊重?!皟陕贰惫こ讨贫ㄕ摺Q策者以及施工者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從當地實際情況出發,立足自然、立足人文,用科學武裝頭腦,攻堅克難。因此,面對新的使命,不論是大工程還是簡單的一條小巷、一彎拱橋,建設者都應堅持“兩路精神”,嚴謹分析、因地制宜,做到“科學施工”“安全施工”“綠色施工”,推動工程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以堅強的毅力、過人的勤奮,立起“兩路人”的“拼搏線”。在“兩路”修筑之時,除了惡劣難擋的氣候,落后的設備工具等也使得修路工程舉步維艱。但“兩路人”并未因此停下腳步,而是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身先士卒地沖向最險峻、最艱難之處。在領導干部的帶領下,“兩路”建設隊伍斗志昂揚,以驚人的毅力筑起了“天路”。新時期,新的建設者應當繼承、發揚“兩路精神”,在推動、落實筑路、修橋以及安置房建設等惠民工程時,做到“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甘當路石”,用最快的速度、最安全的方式為居民送去便捷、舒適。
以昂揚的斗志、折箭的決心,頂起“兩路人”的“擔當線”。“兩路”建設之所以受到世界范圍的關注,是因為在“世界屋脊”上建起一條暢通之路是一個無人碰觸過的課題。當時的“兩路人”,于內有著國家、人民賦予的重任,于外有著他國學者的冷眼、質疑。在重重壓力之下,“兩路人”未退縮,而是以破釜沉舟的決心、銳不可當的勇氣,迎“高壓”而上,敢為人先。新征程下的建設者也應不懼“高壓”,堅持貫徹“兩路精神”,煥發新的斗志。在工作中,只要是利民惠民的建設工程,建設者就要敢于頂住壓力、破除阻礙,建立起暢通的交通運輸網絡、宜居的保障房屋以及秀麗的公共文化場所等,不斷提升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
基礎設施建設是新時期惠民利民的關鍵一環,對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建設者要以“兩路精神”為指引,信科學、敢拼搏、有擔當,集中力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鐵路人心得體會作文篇2
最美,何為最美。在普通人眼里,最美就是長相最漂亮的美女亦或是帥哥,也有可能是一些很漂亮的風景、花草??墒亲蠲涝谖已壑校褪侵袊F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婁底車務段冷水江東站調車長楊衛華。
調車作業,堅持1天,不難;堅持1周,不難;堅持1個月,不難;可是堅持29年,1萬多個日日夜夜,楊衛華能將枯燥的調車作業做到“零違章、零違紀、零事故”,表現出一名鐵路人對于按標作業的堅守以及對于自身工作的高要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楊衛華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在日常工作中,他秉著“多學、多問、多看、多做”精神,付出別人難以企及的努力,在他的六萬多字的工作筆記中,每一條他都爛熟于心,在單位上,別人都叫他“活規章”、“土專家”。楊衛華始終第一時間學習和掌握新技術新規章站在技術變革的最前沿,利用經驗總結提煉出“楊衛華安全調車法”和24句“調車作業七字訣”,資料通俗易懂、簡單易記被廣泛推廣運用。
結合我段團員青年實際,目前我段團員青年日益增多,可是由于長期夜班的工作性質及周邊環境因素影響,團員青年的政治取向及價值取向出現偏差;有的只講享樂,不講奉獻;有的認為自我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對于得失心里有落差;有的認為工作、生活壓力較大,產生消極冷漠情緒;還有的在社會上沾染了許多不良習氣……以上種種反映了在當前我段維改的新形勢下,團員青年思想波動較大,觸發點多,不利于廣大團員青年的健康發展。當前,我國正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廣大年輕人更應當抓住此機會。此刻,改革開放前入黨和參加工作的干部已經或將要退出崗位,80后以至90后的年輕干部即將成為工務骨干隊伍的主體。他們受過高等教育,思維活躍,勇于創新,同時也相對缺乏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和嚴格的黨內政治生活鍛煉;有的缺乏基層和艱苦地方的扎實磨煉;有的對于線路知識的了解不夠強;有的擔當作為的底氣還不足。
對于我們年輕人來說,這更是一次機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們必須要加強學習、積累經驗、增長才干,自覺向實踐學習;要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鉆業務,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撐得住,關鍵時刻頂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對于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懂的必須要虛心請教教師傅,發揚“多學、多問、多看、多做”的精神,時刻堅持樂觀的心理,抵制社會上不良習氣的熏染,立足本職崗位,在鐵路事業的發展建設上奉獻出自我一份綿薄之力。
鐵路人心得體會作文篇3
在建設現代化鐵路強國的道路上,中國鐵路人不畏艱險、奮斗不息,書寫下新時代可歌可泣的奮斗故事。
矢志創新謀突破
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廣為人知的名字,也是中國高鐵自主創新的集大成者。2012年底,中國標準動車組研制工作正式啟動。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車車輛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波,擔任鐵科院集團公司復興號總體技術及核心系統研發項目團隊牽頭人。
牽引系統是高鐵列車的“心臟”。為了讓復興號擁有“中國心”,張波帶領團隊從零開始建立圖形化軟件開發平臺,代碼量超過100萬行,集成600余個標準化功能塊,最終構建起第一套軟件系統?!皬团d號牽引系統的軟件和軟件開發平臺都是自主研發,這為未來技術創新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p>
制動技術則是高鐵列車的“安全閥”。為保證硬件穩定可靠,張波帶領團隊成員深入生產車間密切跟蹤每一個細節。為確保制動安全,他們進行了上百萬次測試。最終,研發團隊突破了時速350公里等級防滑控制技術,制動系統從控制軟件到閥類硬件、基礎制動技術完全實現自主化,真正成為復興號的“安全守護神”。
2017年6月,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回憶當時情況,張波仍激動不已:“我將勇攀科技高峰,以鐵路人的不懈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增光添彩?!?/p>
按時自動開車、區間自動運行、到站自動停車……奔馳在北京和張家口之間的高鐵列車擁有自動駕駛的“智慧大腦”。而這背后,離不開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安全控制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陳志強的貢獻。
2017年,中國通號組建高鐵C3+ATO自動駕駛創新團隊,陳志強擔任項目負責人。項目從立項到上道試驗只有不到1年時間,陳志強鼓勵大家:“真正的核心技術買不來,只能通過自主創新干出來。我們要有必勝的信心和戰勝困難的勇氣?!?/p>
2018年6月,中國鐵路總公司啟動高鐵自動駕駛系統現場試驗。其間,C3+ATO系統持續安全穩定運行,以近乎零缺陷的高水平表現通過了專家組數百項細致嚴格的測試。
2019年12月30日,時速350公里智能高速鐵路——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實現全程自動駕駛,陳志強帶領的C3+ATO自動駕駛系統創新團隊也獲得了當年的火車頭獎杯。
鐵路人心得體會作文篇4
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便利的交通,在如今道路四通八達的年代,最離不開的就是這群用心發展鐵路事業的最美鐵路人。
觀看了《最美鐵路人》,我感觸頗深,這些人都是在一些普普通通的崗位上,但是他們卻做出不平凡的事。作為鐵路人,我們都應該以他們為榜樣,向他們學習,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為鐵路、為祖國、為人民貢獻自己的力量。
有一種舍棄叫先人后己,他們完美地詮釋什么是無私奉獻;有一種堅守叫風雨無阻,他們幾十年如一日在拼搏奮斗;有一種熱情叫平凡崗位也要發光發熱,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做著他們最樸實的工作,他們用默默堅守串連成了我們風雨無阻的征程,用辛勞的汗水凝聚成最美的畫面。平凡的他們,用拼搏、奉獻、熱情和擔當,詮釋了勞動者最美的崗位堅守,他們便是“最美鐵路人”!
“最美鐵路人”全部來自鐵路一線,有的堅持標準化作業一絲不茍,行車崗位幾十載,安全歲月幾十年;有的為鐵路運輸安全穿山越嶺,排險除難;有的待旅客如親人,熱心服務,使旅客回家的歸途充滿溫馨……來自鐵路一線崗位的他們,雖然來自不同單位,不同崗位,但是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展示了鐵路人的堅守與奉獻、拼搏和奮斗。
作為一名鐵路人,我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作為鐵路的新生一代,我要向老前輩看齊,不負“最美鐵路人”的榮光。我們要以“最美鐵路人”為榜樣,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投身“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建設進程中,為新時代鐵路改革發展做貢獻。
鐵路人心得體會作文篇5
1月27日,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__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邢云堂、劉曉燕、于本蕃、阿西阿呷、孟照林、張波、吳亞東、陳志強、周榮亮、亞庫甫·阿沙木都等10位先進個人和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1個先進集體,是鐵路行業300余萬干部職工的優秀代表。
他們奮斗在鐵路工作基層一線,有的潛心鉆研高寒高鐵操縱方法和作業標準,填補了世界相關技術領域空白;有的年紀輕輕就成為“工匠達人”,用勤學苦練證明90后不是“嬌滴滴的一代”;有的堅守在海拔4800米的唐古拉站區,用工作“零誤差”保障青藏鐵路安全暢通;有的長年在“慢火車”上為彝族老鄉服務,被譽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有的精準服務鐵路疏港運輸,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促進貨運增量;有的將青春獻給鐵路科研,助力復興號關鍵系統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有的投身“智慧京雄”建設,讓雄安站熠熠生輝;有的矢志不渝科技攻關,為高鐵裝上“智慧大腦”;有的從警15年,用慧眼和鐵腕守護鐵路車站安全;有的在貧困村撲下身子一干6年,展示了鐵路扶貧的“鐵擔當”;有的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堅守武漢站,成為防疫物資轉運的“頭雁”……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根本宗旨,踐行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使命,集中展示了鐵路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擔當品格和奮斗精神。
發布儀式現場播放了“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的視頻短片,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感悟和價值追求。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同志為他們頒發“最美鐵路人”證書。
“最美鐵路人”獲得者一致表示,新時代中國鐵路領跑世界,奮斗其中,備感自豪,面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要立足崗位、篤定前行,積極投身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生動實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鐵路人心得體會作文篇6
矢志創新,干一行就鉆一行
在中國標準動車組復興號研發的全過程中,始終貫穿著一個關鍵詞——創新。張波就是一位矢志創新的代表。
他是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機車車輛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也是鐵科院集團公司復興號總體技術及核心系統研發項目團隊牽頭人。
牽引系統是動車組的“心臟”,為動車組高速運行提供強大的動力。在做牽引控制軟件設計時,他們并沒有選擇高價進口,而是從零開始建立自己的圖形化軟件開發平臺。張波帶領團隊日夜奮戰,代碼量超過100萬行,集成600余個標準化功能塊,最終構建了第一套軟件系統,確保了整個牽引控制系統研發的進度。
風雨過后見彩虹。在張波和團隊的努力下,一系列技術難關被攻克,復興號牽引、制動、網絡等關鍵系統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按時自動開車、區間自動運行、到站自動停車……奔馳在北京和張家口之間的高鐵列車不僅速度驚人,而且擁有實現自動駕駛的“智慧大腦”。高鐵列車能夠自動運行,離不開眾多研發人員的默默付出。中國通號研究設計院集團安全控制技術研究院總工程師陳志強就是其中之一。
20__年,中國通號組建高鐵C3+ATO自動駕駛創新團隊,陳志強擔任項目負責人。C3+ATO系統試驗期間,陳志強總是站在司機駕駛室,目光注視駕駛臺上各種信息,有時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因為“只有站著才能感覺到自動駕駛的列車運行是否平穩,舒適度可是咱們設備的關鍵指標啊?!?/p>
兩年多的努力迎來了碩果。20__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實現全程自動駕駛,依托的正是陳志強團隊研發的C3+ATO系統。
鐵路人心得體會作文篇7
通過觀看直播,我被他們的事跡深深震撼,10位最美鐵路人正是千千萬萬默默奉獻的鐵路人的縮影,他們在鐵路建設發展中的付出和貢獻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
中國鐵路的發展經歷了從追趕到超越的浴火重生。一代代鐵路人用堅守與付出書寫著追夢的奮斗歷程。人民是歷史的見證者和創造者,“皎龍號”深潛船創造了“中國深度”;“嫦娥號”飛船創造了“中國高度”;“復興號”動車組創造了“中國速度”?!白蠲黎F路人”是平凡的英雄,是無數鐵路職工的縮影,他們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用勤勞的雙手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出絢麗的人生。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來自格爾木工務段的于本蕃,他是當之無愧的最美鐵路人和新時代的鐵路榜樣。
他的美在于奉獻。他立足雪域高原13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在艱苦的地方默默奉獻著自己;他的美在于堅持。24歲的他就踏入青藏線,在高海拔的青藏鐵路默默堅守,發揚“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標準更高,風沙強意志更強”的頑強作風,守護著青藏鐵路的安全暢通。
這是一個榜樣輩出的時代,他們是我們心中的坐標,榜樣是一種力量,它不斷激勵我們前行,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作為新時代的鐵路人,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優秀品質,在自己崗位上發光發熱,為鐵路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鐵路人心得體會作文篇8
在新征程上持續唱響奮斗的力量之歌
“咱們工人有力量,嘿,咱們工人有力量,每天每日工作忙,嘿,每天每日工作忙……”一首《咱們工人有力量》唱出了我國工人階級的精神面貌,每當歌聲響起,中國工人階級頂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就會隨著音符的傳播矗立在人們的心里,簡潔的填詞、豪邁的旋律、鏗鏘的節奏,讓人聽過之后仿佛每個細胞都充滿了奮斗的力量。當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開啟,讓我們持續唱響這首力量之歌,從歌曲中汲取奮斗的力量,在新征程上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創造更加燦爛的輝煌。
唱一句“蓋成了高樓大廈,修起了鐵路煤礦”,唱出滿滿干事創業勁。聽到這句歌詞就仿佛感受到了工人們的韌勁、鉆勁、干勁,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正是憑借這些勁頭,工人階級在黨的帶領下,艱苦奮斗、擔當作為、銳意進取,為新中國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貢獻。正是憑借這些勁頭,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廣大工人們又以主人翁的姿態投入三線建設,從上世紀60年代起,用了20年的時間在我國中西部地區建設現代工礦業企業及科研院所2000多家、工業產品重大科研和生產基地45個,為實施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奠定了堅實基礎。正是憑借這些勁頭,在改革開放后,我們持續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創造了人類經濟史上不曾有過的經濟增長奇跡,無論是歷時8年建成的建筑規模超大、施工難度空前的港珠澳大橋,還是歷時22年建成的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廣大工人們的韌勁、鉆勁、干勁在工作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新的征程上,我們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十足的韌勁、鉆勁、干勁迎接新的挑戰和困難。
唱一句“造成了槍炮,送前方”,唱出忠于職守、無私奉獻情。聽到這句歌詞就仿佛看到了一幅畫面,那是一幅工人們為支援全國解放戰爭而緊張勞動的畫面,革命戰士們在前線奮勇作戰,廣大工人們在后方補給支援,雖然任務分工不同,但是對忠于職守的自覺、對無私奉獻的追求相同,都在為一個共同的理想信念而戰斗。如今,當初的黃崖洞兵工廠已成為舊址,但從取而代之的兵工廠展覽館中,我們還能依稀感受到那段火紅的革命歲月,那里的一草一木仿佛還在述說著工人們在生產“八一”式步槍、自產“擲彈筒”時的激情,正是有忠于職守、無私奉獻的執著心,工人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敢于擔當作為、勇于創新突破,切實解決了前方將士的后顧之優。縱然身處和平年代,忠于職守、無私奉獻者依然大有人在,為保護國家重點海上試驗平臺而犧牲的三位勇士、為戰勝疫情迎難而上的白衣天使、為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逆行的消防戰士等。在新征程上,我們要持續保持忠于職守的自覺和無私奉獻的追求,將涓滴之力匯聚成不可戰勝的磅礴偉力,繼續披荊斬棘,勇往直前。
唱一句“咱們的臉上發紅光,咱們的汗水往下淌”,唱出樂觀自信、艱苦奮斗心。聽到這句歌詞就仿佛體會到了工人們在逆境中懷揣樂觀自信,為了理想而進行著艱苦奮斗。樂觀自信是因為我們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新型的、工人階級的政黨,我們善于從馬克思主義中汲取真理力量,使得我們不斷發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也使得我們越發得樂觀自信。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秀作風和優良傳統,是我們密切聯系群眾的紐帶,是我們不斷戰勝困難、贏得勝利的法寶。因為我們的樂觀自信、艱苦奮斗,又形成了一筆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鐵人王進喜給我們留下了“鐵人精神”,在紡織中堅持“高標準、嚴要求、行動快、工作實、搶困難、送方便”的趙夢桃給我們留下了“夢桃精神”。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又激勵著我們不斷地保持樂觀自信、艱苦奮斗,我們向深度貧困發起總攻,使得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我們向科技創新發起沖鋒,使得一項項科學探測實現重大突破。在新征程上,我們要持續保持樂觀自信、艱苦奮斗,以“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戰略定力,堅持穩中求進,鍥而不舍實現我們的既定目標。
踏上新征程,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要心懷“國之大者”,錨定黨中央擘劃的宏偉藍圖,持續唱響《咱們工人有力量》,唱出滿滿干事創業勁,保持忠于職守、無私奉獻,堅持樂觀自信、艱苦奮斗,以優異的成績向建黨__周年獻禮。
鐵路人心得體會作文篇9
10位最美鐵路人用他們在平凡崗位中一路走來的辛勤足音,詮釋著鐵路工作者最美的崗位堅守。
“無敵解鉤手”陳林用干任何事情都要有始終如一的態度;鐵路公安宋鵬飛用一句保護旅客的安全是我們的責任,用汗水換來天下無災;忠誠守護“中國扶貧專線”的"神奇工長"汪伯華...…他們以熱情、奉獻、拼搏、擔當,展示了鐵路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擔當品格、奮斗精神。
觀看后,我深深地受到了觸動,這就是榜樣的力量,他們總是在平凡點滴中默默的奉獻,踐行著“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宗旨。
做好一件事并不難,堅持一直做好一件事卻很難,然而“中國重載第一人”景生啟,就在大秦鐵路默默堅守了25年;干一行,愛一行,敬一行,張潤秋正是如此,常年待旅客如家人,旅客的事就是自家的事,在她的帶領下“潤秋服務組”成立,堅持初衷換來的是8969封表揚信和815面錦旗......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讓這一個個平凡的崗位閃耀出璀璨的星光。
作為一名普通鐵路職工,我們應該立足崗位,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拼搏奉獻,勇擔使命,爭做最美的重工電人。
鐵路人心得體會作文篇10
日前,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向全社會公開發布20__年“最美鐵路人”的先進事跡。
邢云堂、劉曉燕、于本蕃、阿西阿呷、孟照林、張波、吳亞東、陳志強、周榮亮、亞庫甫·阿沙木都等10位先進個人和武漢站“頭雁”黨團員突擊隊1個先進集體,是鐵路行業300余萬干部職工的優秀代表。他們奮斗在鐵路工作基層一線,有的潛心鉆研高寒高鐵操縱方法和作業標準,填補了世界相關技術領域空白;有的年紀輕輕就成為“工匠達人”,用勤學苦練證明90后不是“嬌滴滴的一代”;有的堅守在海拔4800米的唐古拉站區,用工作“零誤差”保障青藏鐵路安全暢通;有的長年在“慢火車”上為彝族老鄉服務,被譽為大涼山美麗的索瑪花;有的精準服務鐵路疏港運輸,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促進貨運增量;有的將青春獻給鐵路科研,助力復興號關鍵系統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有的投身“智慧京雄”建設,讓雄安站熠熠生輝;有的矢志不渝科技攻關,為高鐵裝上“智慧大腦”;有的從警15年,用慧眼和鐵腕守護鐵路車站安全;有的在貧困村撲下身子一干6年,展示了鐵路扶貧的“鐵擔當”;有的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堅守武漢站,成為防疫物資轉運的“頭雁”……他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鐵路為人民的根本宗旨,踐行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歷史使命,集中展示了鐵路人的先行風采、服務本色、擔當品格和奮斗精神。
發布儀式現場播放了“最美鐵路人”先進事跡的視頻短片,從不同角度講述了他們的工作生活感悟和價值追求。中央宣傳部、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同志為他們頒發“最美鐵路人”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