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新高考省份往年錄取分數線

| 徐球

重慶大學新高考省份往年錄取分大家知道是多少分嗎?重慶大學大家想報考嗎?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有關重慶大學新高考省份往年錄取分數線一覽,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重慶大學新高考省份往年錄取分數線

有關重慶大學新高考省份往年錄取分數線一覽

省市批次專業組2021年最低分2021年最低位次
北京本科批重慶大學(01)6175719
北京本科批重慶大學(03)6067185
北京本科批重慶大學(02)6155971
天津本科A批重慶大學3組6464778
天津本科A批重慶大學2組6563541
天津本科A批重慶大學1組6514152
河北本科批-60710760
遼寧本科批-6363874
上海本科批重慶大學(01)5525198
上海本科批重慶大學(02)5515356
江蘇本科批重慶大學01組6021447
江蘇本科批重慶大學02組6017791
江蘇本科批重慶大學03組59111639
浙江一段-63613851
福建本科批重慶大學500組6195246
福建本科批重慶大學999組6214859
山東一段-59520100
湖北本科批重慶大學第02組6296715
湖北本科批重慶大學第05組6296715
湖北本科批重慶大學第04組(國家專項)6189892
湖北本科批重慶大學第03組6238434
湖北本科批重慶大學第01組6221427
湖南本科批重慶大學8組6176609
湖南本科批重慶大學10組6166876
湖南本科批重慶大學11組6089226
湖南本科批重慶大學6組6081073
湖南本科批重慶大學9組60111637
廣東本科批重慶大學201組6072229
廣東本科批重慶大學202組61713422
廣東本科批重慶大學203組61514339
廣東本科批重慶大學204組61315670
海南本科批重慶大學(05)6981490
海南本科批重慶大學(04)7061220
重慶本科批-6169799

重慶大學的學科建設

按照“強化工科、夯實理科、振興文科、繁榮社科、拓展醫科、提升信科、推動交叉”的思路,堅持學科內涵發展、高質量發展、特色發展,健全適應科技高速變革的學科優化布局機制以及適宜產生未來引領學科的體制機制,建立一流的學科公共服務平臺支撐體系,著力構建一流學科生態。實施六類學科重點建設項目,持續加大推進一流學科、I類優勢學科以及“先進制造”“智慧能源”“新型城鎮化”三大學科群建設。高起點推進醫學學科加快發展。實施“基礎文科振興行動計劃”“基礎理科卓越行動計劃”,加快提升基礎學科整體發展水平。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工程學進入ESI世界前1?,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穩居ESI世界前1‰,15個學科進入ESI世界前1%;9個學科進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前50名。

重慶大學人才隊伍介紹

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系統構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體系和人才引育“金字塔”,積極營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氛圍,以先進體制機制激發高層次人才持續匯聚的內生動力?,F有專任教師3200余人,其中包括9位院士在內的國家級人才298人次,博士生導師1100余人,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2200余人。

重慶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經濟學、會計學、工商管理、金融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財務管理、英語、播音主持與藝術、新聞學、法學、軟件工程、數學與應用數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機械電子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筑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建筑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生態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醫學工程、采礦工程、安全工程、物理學、車輛工程、工程力學、行政管理、能源經濟、工程造價、舞蹈表演、繪畫、廣播電視學、統計學、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新能源科學與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信息安全、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生物工程、體育教育、生物科學、航空航天工程。

重慶大學校園文化

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大力推進“文化強?!睉鹇?,凝練弘揚“復興民族,誓作前鋒”的重大精神,以一流的大學文化推進一流大學建設,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大力選樹先進典型,近百名教師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抗擊____疫情先進個人”“最美奮斗者”“最美高校輔導員”等榮譽稱號。潛心打造校史館及“立德樹人”專題展覽館,深入挖掘愛國奉獻精神內涵,弘揚科學精神和崇高品德。

創作《重慶家書》《重慶往事·紅色戀人》《光華》《初心·1929》《寅初亭》《何魯》《渝創·渝新》等原創文化作品,講好“重大故事”,展示人文素養和家國情懷。傳承和打造以川劇為代表的特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獲批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川劇)。弘揚革命文化,持續開展“紅巖革命故事展演”等活動。建立師生、校友人物特色檔案資源庫,打造“重大文庫”,傳播重大精神。實施建筑文化景觀完善工程,學校近現代建筑群和早期建筑群分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和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7250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