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春節為話題作文
春節臨近,又一度貼春聯、穿新衣、吃餃子、放鞭炮、聯歡晚會、團聚祝福,有關過年氣氛的內容很多很多,我們中國春節的典型標志物是什么?那么你知道春節的心得隨筆怎么寫嗎?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以春節為話題作文”,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以春節為話題作文1
“一堆大元寶,并非金銀造。味美稱佳肴,過年家家包?!焙俸?,相信你已經猜到了吧,沒錯就是餃子。過年吃餃子是漢族特有的傳統民俗,因為餃子和元寶形狀相似,被人們賦予了“招財進寶”這一美好愿望。我家大年三十也不能免俗,自己動手包餃子。
年夜飯以后就開始準備包餃子的材料了。大紅色的蘿卜,白色和青色混搭的大白菜,還有提升美味必備的韭菜,然后就是肉。剁肉是項有技術含量的活,因為開始的肉塊不能直接切末,需要用刀背不停地剁,這樣的肉才會碎而不散,有勁道。肉末弄好,然后和蔬菜丁充分攪拌下,加上適量的鹽,餡就準備好了。包餃子前需要沾點水涂抹在餃子皮的邊緣,這樣餃子才不容易散開,不然下鍋以后就成亂燉了!
雖然現有了可以包餃子的工具,可是哪能比的上手的靈巧。我可以包個元寶的,可以捏個五角星的,再不行也能弄個包子形狀的吧,如此一來,包餃子也變成一種樂趣了呢。就這樣百來個純手工餃子很快就大功告成了。美中不足的是南方人由于沒有配置搟面皮這項高端技能,所以餃子皮只能是買來的。不過和爸媽一起完成這件事彌補了這個小遺憾。餃子真的是格外好吃,雖然買來的餃子味道也不錯,不過比起自己做的還是差了點什么,或許是參與的樂趣,或許是自己動手的滿足,更或許是一家人的溫馨。
接下來我又忍不住炫耀一點小知識了,煮餃子需要放兩次水,而且放餃子之前放點鹽不容易粘鍋。這些小知識都是從生活中最點滴的事情中得到的,如果我不去包餃子,不去自己參與這件事,或許我永遠都不知道。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其實我覺得身邊的小事是行萬里路的起點,雖然它們微不足道,卻能讓我們知道生活的智慧。
書本上學到的東西很多,學不到的東西也很多,所以學習不應該只是學習課本上的,更應該在生活的小細節上去發現,去尋找。
以春節為話題作文2
我的家鄉是一個熱鬧的小城市,雖然沒有高聳的摩天大廈,也沒有川流不息的車海,但是每逢春節,寧靜的家鄉總會透露出一種忙碌的喜悅氛圍。而家鄉的春節自然要有幾個重要的日子,除夕就是第一個。
家鄉的除夕給我的印象就是一個團聚的日子,只有每逢除夕我才能見到我久別的父親,才能享受真正的一家團聚之情。待夜幕降臨,所有的家人都團聚在飯桌前,各自講述著自己的經歷和一年以來的收獲,不時還能迸發出一陣笑聲,此時的我才能徹底感受到春節的特殊含義。待用餐過后,真正的歡樂時光才從此時拉開序幕。大人們就開始一項很特殊的"工作"——打麻將,這在我們家鄉是非常普遍的,此時打麻將不一定要有個輸贏,關鍵在于借此機會拉攏一下親戚朋友之間的感情.而在此時,我們弟兄幾個則開始春節的獨有活動——放鞭炮。各式各樣的鞭炮帶給我們不同的快樂:轟隆一聲,春雷齊鳴,盡管我們都捂住耳朵,盡管我們都有一絲害怕,但那種驚喜是我們很久都沒遇到的;火光一瞬,焰火沖天,此時我們正沉浸在五光十色的絢爛天堂!但是在一陣喧囂之后又忽然寧靜下來了,大人們也不"工作"了,都開始擺弄著一長串鞭炮。當時鐘的秒針,分針,時針都匯聚在最高點時,震耳的鞭炮聲鋪天蓋地而來,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都仿佛在告訴我:新的一年來了!
家鄉春節的第二個重要日子就是初一。在我的記憶中,初一是睡不成懶覺的,父母總是很早把我喊起來,穿上新衣服,吃完湯圓或面條,便開始我們的拜年之旅。初一拜年在我們家鄉是一個很重要的習俗,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也是一種美好的祝愿。小孩子逢人就說好話,然后就等著大人的紅包,大人當然不會這么容易就給紅包,還故意"為難"一下你,把你弄得很急之后,再笑呵呵地把紅包給你,現在看來這都是一些再美好不過的童年記憶。
家鄉春節的尾聲就是正月十五,這雖說是尾聲,但仍可以和除夕有得一拼,吃湯圓,鬧花燈就是正月十五的特色。正月十五的時候,春節將逝,人們都即將恢復忙碌的工作,自然要在這最后的放松中狂歡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完美味的湯圓后,便一起出門"鬧花燈"?;魰墒菬狒[非凡,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了整個會場,人群熙熙攘攘,不時還有幾個小孩拿著精致的花燈從你身邊擠過。兩頭"獅子"在會場中央狂舞,還不時引起一陣喝彩。一家人穿梭其中,賞花燈,猜燈謎,觀舞獅,那種樂趣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一眨眼,春節就逝過,我們又在期待中迎來新的一年。家鄉的春節帶給我的不僅僅是團聚時的溫馨,不僅僅是鞭炮響起時的驚異,不是收到紅包的喜悅,更不是花燈會的難忘,它所帶來的是我們國家五千年來的風俗習慣,它所帶來的是我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以春節為話題作文3
【記憶中的年味兒】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又迎來了春節。坐在陽臺邊透過玻璃望去,遠處南環高架上三三兩兩的車輛駛過,外來務工的人們大都返鄉與家人團聚,使得蘇城變得格外冷清,年味兒也漸漸淡了。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以前在爺爺家過年的快樂場景。
在家鄉,臘月二十過后,人們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了。
首先,要把屋子從里到外徹底打掃一遍,把一年的“灰塵”都除去,在家鄉,這叫作“掃房”。打掃結束后,接下來就要布置起來了。新買的大紅燈籠高高掛起,門上張貼起長輩親筆寫的春聯,紅底黑字,有“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春臨大地百花艷,節至人間萬象新”,一筆一畫中充滿了過年的喜悅。春聯中間張貼倒著的大福字,寓意“福到了”!
西北人年三十兒這天早上,第一頓飯一定要吃攪團,聽媽媽說這也是家鄉特有的美食之一。用面粉和水在鐵鍋里慢火順著一個方向攪拌熟后,蘸著事先調制好的湯汁,一口下去那滋味兒別提多爽了!美美地吃上一大碗后,接下來跟隨爺爺去敬灶神。爺爺告訴我,在年三十兒這天灶神要升天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家人的善行和惡性,因此,人們要在廚房擺上香爐,鈔票,清油做的長明燈還有各種吃的,黏住灶神的嘴,讓他不講人間的罪惡。
忙碌了一天,終于迎來了年夜飯!
我心里早已打好了小算盤,跑到爺爺面前先栽上三個響頭,這時,爺爺樂呵呵的把早已準備好的紅包揣到我的兜里,我一聲“謝謝爺爺過年好”后就急忙拉著哥哥躲在一處比誰收的壓歲錢多,誰的鈔票新。叔叔們喝著自家釀的黃酒和爸爸劃起了酒拳,嬸子們和媽媽熱火朝天的不知在聊著什么,一切都是那么快樂,熱鬧!不一會兒,外面由遠到近傳來陣陣鞭炮聲,顧不上吃飯,哥哥拉著我一溜煙竄到院子外,映入眼簾的滿天煙花在夜空中綻放。此時的天空一會兒這炸出一朵銀花那兒又綻開一朵金花,朵朵煙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仿佛在空中爭奇斗艷,讓人目不暇接。
夜漸漸深了,煙花也漸漸淡了,收貨滿滿的我揉著眼睛打著哈欠回到屋里將紅包壓到枕頭下面,鬧騰了一天迷迷糊糊地不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
記憶中的春節充滿了年味兒,可惜,現在的春節尤其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出現,整個城市一片寂靜和冷清,大家都回家過年了,下次,我也讓爸爸媽媽帶我回老家過一個年味兒十足的春節!
以春節為話題作文4
在中國的許多傳統佳節中,我最喜歡的便是春節了。
春節的名字總是洋溢著幸福的味道,令人聯想到美好的事。它象征著新的一年的開始,同時也代表去年里所有悲傷痛苦的事情都即將消逝去,化為記憶留在生命的史冊里。
一進臘月,人們便開始忙碌了起來。買肉、貼窗花、打掃房子,準備過年要用得所有食材,還要為自己和孩子們準備新衣服,新鞋子。雖然感到勞累,但每個人的臉上依舊洋溢著開心的笑容。
說到過年,用姥姥常說的“紅紅火火過大年”來形容是最好不過了。小時候在姥姥家過年,她家總是村子里最紅火,最喜慶的一個。門框邊貼著紅紅的對聯,墻上掛著紅紅的燈籠,放著紅紅的鞭炮,還會給我們每個孩子發一個紅紅的紅包……總之姥姥家到處都是紅色。記得姥姥和我說,紅色在中國人眼里是紅火,喜慶的象征,也是吉祥的象征。她小時候總是一身紅的去親戚朋友家拜年,這樣給自己帶來好運,也給別人帶來好運。
最令我難忘的便是那一次大年三十的團圓飯。那天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享受著豐盛的團圓飯。屋子里熱氣騰騰,桌面上的美味佳肴讓人食欲大增,一會兒吃口飯,一會兒喝口湯,那時的感覺比一年里任何時候都要幸福,都要甜蜜。家里的男女老少都說說笑笑,打打鬧鬧,還共同舉杯互送春節祝福。屋外接連不斷的鞭炮聲,鑼鼓聲,還夾雜著許多歡聲笑語。為過年增添了許多喜慶的氣氛,也把春天推向了最高潮。坐在屋內炕上的姥姥不禁感嘆道:“這是我們家最齊全的一次年夜飯啊!”我坐在一旁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我喜歡春節,也喜歡它那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以春節為話題作文5
除夕的晚上,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其樂融融地吃著年夜飯。餐桌上的菜可豐盛了呢!有魚、牛肉、鴨肉、豆腐干……這些菜可是精心準備好的!
吃完年夜飯后,我和哥哥姐姐去買鞭炮嘍!我們買了小飛蝶、仙女棒、煙霧彈。我們先玩煙霧彈。用打火機點燃了它的引線,給扔了出去。只見它先眨了眨眼睛,然后就冒出了煙霧。我想:如果在之前我們學校舉行的消防演練可以使用這個,那就就太好了!然后我們又玩小飛蝶。點燃了它的尾巴,可能是被燙著了吧?!它馬上飛向天空,還轉了個彎,美極了!
最后,我們玩起了每年都玩的仙女棒。我們通常都會用仙女棒憑空畫出“6”“8”“新年快樂”……因為“6”代表著六六大順“8”代表著發財“新年快樂”代表著開心吉祥。
這次的除夕之夜令我難忘!
春節習作相關文章:
★ 春節350字作文
★ 春節快樂作文范文
★ 春節記事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