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作文小學生
小學生端午節優秀作文5篇
端午節仍是我中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傳統節日,端午節現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假期為一天,如果讓你寫一篇端午節作文,你知道怎么寫嗎?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端午節作文小學生”,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端午節作文小學生1
“耶,太好啦!……”從教室里傳出了同學們的歡呼聲。原來是昂立教育奇趣作文班的同學們要去富蘭城堡進行以“濃濃端午情,悠悠艾草香”為主題的活動。
一路上,同學們興高采烈,有說有笑。到達目的地后,徐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屈原的歷史故事及端午文化。我們從中了解到端午節的習俗有:賽龍舟、飲雄黃酒、包粽子、佩香囊、懸艾葉菖蒲等等。
接下來,就是佩香囊了。只見奶奶急忙從老師的手里拿來一個綠色的香囊,原來奶奶希望我在學習上更加謹慎細致呀!裝完好香囊后,奶奶輕輕的擁抱著我,然后小心翼翼的將香囊掛在了我的脖子上。我高興的笑了,心理有說不出的激動。
“好,現在進入第三個環節——系藍絲帶?!毙炖蠋煷舐曅嫉?。我鄭重地拿著這表達著感恩、鼓勵與關懷的藍絲帶,輕輕的將它系在奶奶的手腕上。還沒等我反應過來,奶奶就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這時,我的眼前浮現出奶奶為我做的點點滴滴:陪我做作業到深夜,雨天給我送傘到學校,每天想著各種辦法為我做好吃的……這時,我發現奶奶的眼睛里噙滿了淚水,那布滿皺紋的臉上,綻開了久違的幸福的笑容。我在奶奶的耳邊輕輕地說:“奶奶,我愛您!”奶奶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我也愛你!”
就在活動接近尾聲時,徐老師宣布道:“現在進入到我們的最后一個環節——快樂尋寶?!甭牭竭@個消息,同學們都興奮不已,不停的歡呼、吶喊。我高興極了,迫不及待的想去尋寶,結果被老師叫住了。老師宣布游戲規則后,我們便像離弦的箭撲向了尋寶地。我不放過每一個角落,仔細的搜尋著目標。有的同學把沙發上的枕頭扔到了地上,有的同學還把墻壁上的畫框弄掉了。一陣“連環炮”過后,這里被我們弄得狼狽不堪。眼看同學們都找到了幾張優惠券,可我一張也沒有找到,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但我沒有放棄,仔仔細細的尋找每一個角落。哈哈!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于找到了一個寶貝——優惠券。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如獲至寶地將它捧到懷里。
這真是一個快樂又難忘的端午節呀!
端午節作文小學生2
窗外湛藍的天空時不時傳來幾聲鳥鳴,我的心情格外舒暢。因為今天是端午節,我要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呢。
包粽子的材料奶奶早就準備好了。只見一盆用水浸泡過的粽葉,已經伸展開來;半盆泡好的糯米,雪白雪白的;一邊放著幾十顆飽滿的紅棗,一堆晶瑩的紅小豆。那邊還有腌制好的臘肉和冰糖,以及用來捆扎粽子的棕繩。一看見這些,我的心就禁不住跳躍起來,嗬,真的要包粽子啦!
“咱們開始吧?”“好嘞!”奶奶話音剛落,我們圍坐在一起。只見奶奶拿起一片粽子葉,在中間一對折就卷成了三角形的小漏斗,然后挖進一勺白米,再放入一顆紅棗和冰糖,再挖一勺米,用勺子把它抹平,最后,像變戲法似的把粽子卷成一個立體的三棱錐,熟練地用棕繩捆了三圈,最后系了一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我也躍躍欲試。我直看得目瞪口呆:包粽子簡直是一門藝術啊!
于是,我也從水盆里挑了一片大粽葉,模仿奶奶的樣子,一折,三角形出來了,再挖兩勺米進去,放顆紅棗,填平,最后一卷。呀!一個粽子就已經成形了。瞧,就這么簡單!我正得意,麻煩就來了。因為最后捆扎的步驟太難了,我根本無從下手。我試圖騰出一只手來,結果粽子差點散架了。于是我改為邊用一只手拉繩,邊用嘴幫忙,結果根本使不上勁道!無奈之下我只得請求奶奶的幫助。只見奶奶三下兩下就又幾秒鐘的時間把這爛尾粽子給包好了!我心服口服,既佩服奶奶靈巧的手藝,更佩服老祖宗們傳下來的這寶貴的物質和精神遺產!
收斂起心神,我跟著奶奶一步一步地學習,奶奶手把手地教著,最后我總算包了四五個像樣的粽子。
煮粽子的時候,我搬個凳子在旁邊等著,我多想親眼瞧瞧我的勞動成果。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就飄滿了整個屋子,四十分鐘后,粽子寶寶們就爭先恐后地出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挑了一個貌似我包的粽子,手忙腳亂地解開粽葉,挖起一勺,軟軟的,甜甜的,太好吃了!
一家人圍著圓桌,拉著家常,吃著剛出鍋的粽子。那糯米的濃香,大棗的甜味、粽葉的清爽與家人的歡聲笑語完美結合……這,就是端午節的味道吧!這,就是傳統文化的精髓所在吧?
端午節作文小學生3
家鄉的端午節有著二千多年的歷史,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今天農歷初五,這一天有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它能和家鄉的春節、清明、中秋節一樣熱熱鬧鬧,處處洋溢著人們歡歌笑語,歡度節日的快樂。
家鄉的端午節更加隆重,端午節前幾天家家戶戶就準備迎接它的來臨,后幾天準備劃龍舟慶賀。這天人們買好箬葉、棕、糥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節更加具有節日氣氛,你看現在離節日還有四五天,挨家挨戶都在緊鑼密鼓地包粽子。原來單調的粽早有了改進,現在有豆沙餡的、板栗餡的、蜜棗餡的……真是五花八門,口感好極了。滿街都能聞到粽子飄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帶來節日的氣氛。
端午節這天,每家每戶早餐桌上都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早點,讓你看得眼花繚亂。不過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圓、粽子、茶蛋和大蒜,這是家鄉傳統的佳肴。大家歡度在一起,團團圓圓,吃得熱熱鬧鬧,津津有味,但對我來說到沒有什么新鮮感,因為這些東西我早就吃厭了。聽外公說,他們小時候多么盼望節日這一天的到來,因為只有過節才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平時那有這樣好的生活呢?
想想現在,我們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這真要感謝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們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端午節作文小學生4
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是——端午節。因為端午節這天,為了幾年詩人屈原,家家戶戶都要包我最愛吃的粽子。今年的端午節令我至今記憶猶新呢。
那天,我們一家三口人來到奶奶家過端午節。奶奶準備了許許多多包粽子的材料;有紅豆、糯米、粽葉、鮮肉……奶奶見我來了十分的高興,笑瞇瞇地對我說:“鵬鵬,奶奶教你包粽子吧。”聽了奶奶的話我可興奮了,迫不及待地催奶奶快點包給我看。只見奶奶拿起兩片洗干凈的粽葉,把它們疊起來,再捏住粽葉的一邊,把粽葉輕輕一轉成為了一個小斗。再往斗里灌進去糯米和紅豆,然后再用粽葉把斗蓋起來,用繩子扎緊,不一會兒就包好了一個粽子??粗棠虌故斓氖炙?,我真是欽佩又羨慕,我也躍躍欲試地拿起了兩片粽葉。包粽子,看起來簡單,可包起來卻是那么的困難。我手忙腳亂,只包成了兩個個四不像的粽子??赡棠桃呀洶昧嗽S多完美的粽子。
奶奶把我包的粽子和她包的“完美”粽子一起放到大鍋里煮。在煮粽子的時候,奶奶給我講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從前有個很愛國的詩人,他的名字叫屈原,許多奸臣都嫉妒他的才能,在懷王面前說盡了他的壞話。不久后,懷王死了,屈原被趕出了城外。屈原看著自己心愛的國家日益衰弱,覺得自己活在世上也沒能改變什么,一氣之下投河自盡。老百姓們為了讓屈原的遺體不被魚兒吃掉,就發明了粽子來喂魚。
聽完了故事,我心里想:我也要向屈原學習,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可以為自己的國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慨間,粽子煮好了,奶奶把一大鍋粽子端到了桌子上。吃著我自己包的四不像粽子,感覺特別的香甜。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小學生5
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節日,粽子、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小時候過端午節我足足能提前興奮上一周,因為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粽子了,那個時候生活比較單調,也很苦,不是過節平常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說起粽子,它不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泡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3、4個鐘頭之后,母親把粽子泡在備好的兩水桶內,涼了以后細細地撥開竹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節早晨,起床后,母親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今后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里,這些五彩的絲線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回憶兒時過節是快樂的,節日的氣氛也比現在濃。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的媽媽。每年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節媽媽都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將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錐體,然后先放一個棗,接著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再夾幾個棗,最后用線把葉子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個個老佛爺在睡覺。等粽子包完后,媽媽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媽媽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見到粽子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每當吃粽子時,我總是吃得很多!
端午節習作相關文章:
★ 端午節爬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