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作文端午節小學生
包粽子需要許多材料:棕葉、糯米、肥肉或瘦肉、醬油、棉線。糯米和醬油混合一下,再加上肉就是粽子的食材。當然,這都是可以按自己口味來進行選擇,如果喜歡吃甜的話,可以不需要醬油和肉,可以加一些赤豆和糖。粽葉盡量要綠一些,光滑面和粗糙面分得明顯一些的,要有韌性的,不能太碎的粽葉,這樣包的時候容易裂開來,包的時候,米粒會漏出來,粽子的香味會大大減少。線得用棉線,棉線更粗,裹得更緊,肉要有肥有瘦,吃得時候才不會干巴巴的。糯米用平常的就可以了。
材料準備好后,就可以做了。先把粽葉的二分之一卷成一個無底的圓錐,然后兜兩到三勺子拌好的糯米和醬油加到圓錐里,加一塊肥肉和瘦肉,用勺子擠一擠,再兜三到四勺的糯米,兜滿為止??墒俏叶盗艘簧子忠簧祝簧子忠簧?,就是兜不滿,像個無底洞一般,怎么裝都裝不滿??墒俏沂冀K不知道為什么。后來我把粽子翻了個身一檢查,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卷的時候,沒卷好,“圓錐”的頭上有個洞,只要我捏一捏上面或者用勺子使勁按一按,下面這個洞就會像沒捏緊的水龍頭一樣,時不時漏一些糯米下來。拆掉,重包!這一回,我可小心多了,為了防止它再漏出來,我甚至提前用了棉線,在尖角上面先捆了幾圈。粽子到是兜滿了,總該蓋蓋子了吧。我把剩下的二分之一的粽葉包上去,蓋住再折下去,它的兩邊就有兩個大口子開開來,會使糯米漏出來的。我重復了好幾遍,還是會有兩上大口子裂開來。我索性倒出了一些糯米,把粽葉往口子上一蓋,就拿棉線捆住得了。我怕它在蒸得時候漏出來,所以橫著豎著斜著捆了有二十來圈,奶奶、曾祖母都笑我說我捆粽子像捆賊一樣,來了個五花大綁。而她們包的只有橫的'口子上的三四圈,而且捆得還比我的結實呢!初學者嘛,沒事兒的,能吃就行!
直到把粽葉包完,我們一家人包了有二十多個。我包的那幾個雖然一個比一個好,但是還是奇形怪狀的。在一大堆粽子里,我包的粽子顯得特別與從不同。沒關系,我這叫有創意嘛!進鍋蒸粽子嘍!等一會兒吧,粽子很快就出鍋了。
吃粽子是端午節最主要最不可少的習俗。當然,還有其它很多習俗,例如:賽龍舟、掛艾草、戴香包……這些傳統文化寄托著我們對先輩們的思念,也是中華五千年文化之中的一顆閃耀的明珠!
一年級作文端午節小學生篇2
端午節快要到了,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還是我來告訴你們吧!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關于端午節還有一道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p>
但是今天的端午節,更多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相傳賽龍舟,就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為了不讓魚蛟蝦蟹吃屈原的遺體。在這里,我給大家講一個屈原的故事。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大地以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為雄,它們各國之間為爭奪土地,使中原大地戰火連天。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左徒官,他勸楚懷王要仁治,不要聽信小人讒言,可懷王不但不聽,還聽信讒言革職屈原。悲憤痛心的屈原下了不朽的詩篇——《離騷》和《天問》。公元前278年,楚國被秦國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打擊,面對國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在極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長江東邊的汨羅江。聞訊趕來的楚國百姓紛紛劃船,到江中打撈屈原的尸體,并拿來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蛟蝦蟹,讓它們不要啃吃屈原的尸體。兩千多年過去了,但詩人屈原的形象卻依然留在人們心間。如今,每到農歷五月初五,人們就要劃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
當然,各地的風俗習慣不盡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賽龍舟。我們這兒除了上述的這些,還有送綠豆糕、吃綠豆糕的習慣。
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不僅僅因為它能吃粽子和綠豆糕,更因為它是對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
一年級作文端午節小學生篇3
早上,我迷迷糊糊的從床上爬起來,頂著兩個熊貓眼在四處張望,看見兇手正躺在沙放上哼著歌,無奈,只好走進洗手間。
出來時,兇手裝做很驚訝的說:你眼圈怎么黑了,是不是昨晚上沒睡好呀。我無語,心想:這個不是你弄的嗎。昨晚我在睡夢中時,忽聽一人尖叫,連忙做起來問出了什么事,當走進廚房一看,兇手正不停地說:今天怎莫忘記包粽子了,明天就端午節了,不吃粽子怎模型、說完,拉著我就開始準備包,我驚訝的看著她,又無力的看了了看表,發現已經快十二點了,便說:明天早起包吧,今晚我還要睡覺呢。但兇手卻說不行,怕早上叫不醒我,于是拉了兩把椅子開始準備。
當我坐下時,才想起一個好的借口忙說:我不會包呀,我學不會的,剛說完,感覺到一律眼神,立馬回去老實的坐著,當我看到第六個粽子包完以后才學會,于是開始大干一場,一個多小時后,我看著剛包完的粽子,不經松了口氣,連忙跑到床上,抱著枕頭就睡,但還是免不了今早的黑眼圈。
中午,太陽很熱,我一邊平常這粽子,一邊在看奶奶包,媽媽也想讓我抱,但想到昨晚,就不由自主的揮了揮手,去寫作業了。一會兒,一股剛出爐的粽子出來了,熱氣騰騰的,我用手一點一點的扒開葉子,一點麥色漏了出來,之后是紅的綠的,讓人想咬上一口,第一口是,本以為是美味的,但卻有后遭耳邊的香甜,我又要了第二口,這是一看,原本熱氣騰騰的一丟總機構資質剩下兩個了,連忙加快了速度,十分鐘后,我已經吃了四個了。閉上眼,粽子的余香還遺留在我的口中。
一年級作文端午節小學生篇4
世界上有幾個節日是要吃粽子的呢?
世界上有幾個節日是要喝雄黃酒的呢?
世界上有幾個節日是要在門口掛艾草,在身上涂藥酒的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傳統而又神圣的節日人們才這樣做。說起端午節,那可要從屈原開始講起了。在戰國時期,楚國上大夫屈原為國家提出了很多富國之計。但是他的君王沒有接受他的方法,后來楚國被滅,他的愛國之心被百姓所銘記。年年五月初五家家做米團和其他糧食用葉子包起來投進江里,好不讓魚吃掉屈原的尸體。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俗。五月初五這一天,滿街都有粽子的香味,一走到街上,你就忍不住要多買幾個粽子吃。
如果你想自己包粽子,那可就難了!
1準備食材,糯米先清洗干凈,用涼水泡2小時備用。
2將粽葉清洗干凈用開水燙一下備用。
3準備好。豆沙、蜜棗、棉線等材料
4取一到兩片粽葉,根據粽葉大小來選折出一個三角,放一勺米,再放豆沙或蜜棗,然后再放一勺米用手壓實米,粽葉從上往下折疊,疊成三角形5用棉線綁結實,粽子就包好啦。我夾了一塊,放入口中。啊!香甜可口,甜而不膩,讓我忍不住要多吃兩個粽子!
端午節就是這么傳統,就是這么熱鬧。端午給我的印象是抹不掉的,我又在默默里期待明年的端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