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資網 > 節日作文 > 傳統節日作文 > 臘八節作文 >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

| 鞏詩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

臘八節是進入農歷12月的第一個節日,也可以說是春節的先導,它起源甚早,有些節俗今天已經成為文化化石,有些則依然流傳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作文8篇,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1

臘八節又稱“臘八”,因為時間在農歷十二月(臘月)初八而得名。南朝蕭梁時期,“臘八“與佛教聯系在一起。到了宋朝,每年“臘八”這一天寺院都會集體誦經,同時用香谷和果實做成粥送給門徒和男女信眾吃。

據說,朱元璋小的時候家里很窮,為了度日便給一家財主放牛。有一天放牛歸來時牽牛走過一座獨木橋,牛一滑跌下了橋,將腳摔斷了老財主氣急敗壞變寶,朱元璋送進一間房孑里不給飯吃。朱元璋餓得夠嗆,突然發現屋里有一只老鼠洞,扒開一看,原來是老鼠的一個糧倉里面有米有痘混在一起的粥,吃得就一天正好是臘月初八,因此叫臘八粥。

臘八粥這天喝臘八粥,往粥里面放小米、玉米等各種豆子。我們先把白白凈凈的大鍋里把小米和黃燦燦的玉米粒放鍋中,再放一些豆子和甜甜的早子一同放入鍋中,然后再往鍋里放點糖。讓他們在鍋中沸騰的,讓這些食材在鍋中煮20分鐘后,就可以聞到撲鼻而來的香味,讓人想忍不住上去吃上幾口這個臘八粥,在十米外的人都會聞到香味,聽著他在鍋中嘟嘟的聲音腦海里不禁想象出:食材在鍋里向人招手,誘惑著我們上前去品嘗這一美味,經過長時間的熬制臘八粥更有風味了。

將粥盛入碗中,清香味撲鼻,細細地品味,那系列的口感劃過口腔,順流到胃中,那膩膩的味道好極了!玉米在口中裂開,發出它那獨特的香味。讓人想猛.吃好幾口。食材入口即化,嘴里還回味著甜甜的香味。

本來我想熬臘八粥是很容易的事呢!沒想到有這么多的學問呢!我國的粥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要永遠保留和發揚它。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2

臘八節就要到了,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家鄉的臘八節。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日,家鄉有很多關于臘八節的習俗,讓我現在都還念念不忘。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為進了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了“數九寒天”了,所以,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臘八節,在我國歷也算得上是悠久綿長了,各地的習俗不同,過法也就不同,飲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視程度可不比其他的傳統節日差。因為過了臘八,就離過年不遠,年味也就越來越濃了。

小的時候,過臘八這一天,總能讓我們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黃米干飯。每人再給那么一小勺白糖,吃得那個香啊!就覺得老過這樣的臘八多好??墒墙洑v過那個年代的人,臘八吃粘米飯,其實是很奢侈的事情,糧店里定量供應的糧食中沒有黃米。有的人家農村有親戚種的或者有什么其它門道搞到的,否則,所謂的臘八飯,就只能用帶粘性的其它米來充當了。不管怎樣,人們對臘八的盼望值還是很高的,因為能吃上一頓飽飯啊。

我開始懷念家鄉的臘八節,真希望可以回老家過臘八節,再吃上一碗香香的粘米飯,那該有多愜意啊!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3

臘八節這一天,我來到了銅陵的永泉山莊,來感受年臘八節的民俗文化。

過臘八節當然少不了喝臘八粥了,進入了江南味道這條民俗風情街,同學們家長們散布在廣場上,一個個端著紅豆、桂圓、黑米、紅棗、花生等等干果雜糧做的臘八粥吃著,感覺十分香,十分甜。

永泉山莊的房子大多是徽派建筑,給人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無論在哪里都張燈結彩,就連大樹上都掛上了火紅的小太陽,十分耀眼,充滿了年味。

江南味道里有小吃一條街,更能體會到年味。剛剛進到小街上,一陣陣年糕和糯米粑粑的香氣就撲鼻而來,混沌餃子更讓人駐足癡望,吸引了大部分的游客,米餅和釀制的米酒也別有一番風味……

伴隨著美味的香氣,伴隨著大自然的美麗風景,足以讓我們感受到這濃濃的年味,體會到臘八節的民俗傳統,讓我對臘八節產生了一種好感。

通過今年臘八節在永泉山莊的體驗,我感受到了臘八節的年味,我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我感受到了永泉山莊美麗的景色……

那掛在枝頭上的小燈籠,那美味的臘八粥,那古樸典雅的徽派建筑,都讓我難以忘懷。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4

今天是農歷的臘月初八,是要喝臘八粥的。臘八粥是一種很講究的食品。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家家戶戶都要制作。傳說有的寺院于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栗、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窮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這種粥材料五花八門,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奶奶就為這頓粥忙活起來。用涼水泡起了黃米、黑豆、紅棗、花生等谷物。光看著就讓人聯想到了美味。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點起火爐,架起大禍,加好了水,輕輕放進了準備好的谷物,鍋中馬上變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綠綠的,散發著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攪和了一下,鍋中馬上就翻騰了起來。奶奶滿意的蓋上鍋蓋,去看電視去了,可是我依舊對這十分感興趣,細細的等待著,我現在終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輕輕的烘托著鍋底,如此做出的粥才會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點點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條堅實的木頭為了我們的一頓美味,變成了灰燼。過了一個多小時,鍋蓋沿冒出了白氣,鍋中也發出了咕咚咕咚的聲音,我興奮的大喊,奶奶走來拍拍我的腦袋,“等等,就來了,你這個小饞貓!”

她揭開鍋蓋,里面的水幾乎消失待盡了,纏和在一起的米粒間不時有一個個小氣泡,仿佛一個個噴發的火山。膨大的紅棗們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愛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臉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話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喚起了家人們。一家人圍坐在一桌,每個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紅的臘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還透著一絲滑爽,仿佛吃親親果凍時的淺唱。誘人的紅棗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個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掃而光。神話故事說:“臘八粥既可口有營養,還能增福增壽?!卑?,如果天天都是臘八節該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臘八粥該多好!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5

相傳“臘八節”起源于遠古時的“臘祭”,傳說每年臘日,古人要舉行祭祖,祭諸神活動。另據宗教界所傳,農歷十二月初八又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最初稱為“成道節”。自周代將農歷十二月定為臘月,南北朝時此月要舉行重大祭祀活動,以祈求五谷豐登,吉祥平安。據說“臘祭”有八種神,于是便將初八確定為固定祭日,后來相沿成俗。

有關“臘八粥”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也演繹出許多有趣的典故。據傳為了感念佛祖臘月初八成道之日,各寺院僧侶在這一天集會紀念、誦經演法。并把從八方化緣來的米、麥、豆、谷雜糧,及采集的棗、栗、核桃等干果匯集在一起,用大鍋熬成粥做供品,祭祀佛祖,然后眾僧共享修道成果。遇有進香者,寺院以粥施舍。后來此舉逐漸成為善事,被流傳至今。

隨著佛教的不斷傳播,這種活動由寺院傳到世俗民間,熬“臘八粥”漸漸演變成民俗習慣。到了宋代,“臘八粥”廣泛盛行。不論是朝廷、官府、平民百姓乃至寺院,必在此日熬粥祭佛敬祖,并合家團聚共用,或饋贈友人,以此祈求吉利平安?!芭D八節”不僅成為民間重要傳統節日,喝“臘八粥”民俗也被世代相傳下來。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6

臘八節是進入農歷12月的第一個節日,也可以說是春節的先導,它起源甚早,有些節俗今天已經成為文化化石,有些則依然流傳著。

臘八節的名稱是建立在“臘月”這個稱謂的基礎上的,那么,農歷的十二月為什么要叫臘月呢?臘是一種古老的歲末祭祀儀式,也叫蠟,而實際上,臘與蠟還是有所區別的。臘就是“獵”,獵取百獸來祀先,而蠟則是“索”,是聚集萬物來敬神?!芭D祀先祖,蠟報百神,同日而異祭也。”

古時臘日的習俗除祀神祭祖之外,還有“儺”。儺是一種驅逐疫鬼的儀式,我曾經在江西婺源看過民間儺舞表演,十分震撼。史料中記載,表演者一般頭戴面具裝成金剛、力士、方相等,持刀執鉞,眾人擊鼓呼噪,以逐除厲鬼、疫病,這也叫做臘鼓驅疫,傳說能保小孩平安健康。后來在民間轉換了形式,變成吃炒豆、炒麥等,無論豆、麥,要炒熟炒爆,然后讓小孩吃一些,叫“咬鬼”。

現在知道這些習俗的人已經很少了,對于臘八節,大多數人知道的就是要吃臘八粥。民間傳說,臘八粥也叫“防風粥”,喝了這粥可以御寒。至于臘八粥的起源,一般認為源自佛教,所以也叫“佛粥”。關于臘八粥的配料、制作、食法的談論很多,而最詳盡的是清人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中的描述: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棒穰、松子及白糖、紅糖等以作點染。切不可用蓮子、扁豆、薏米、桂圓,用則傷味。每至臘月初七,則剝果滌器,終夜經營,至天明時則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饋親友,不得過午。

而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地方做的臘八粥,無論食材或制作工序,都是百無禁忌,隨意搭配,這些就是所謂的現代改良版了。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7

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經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賜臘八粥。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臘八”還是佛教的盛大節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煮粥供佛。傳說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還可以增福增壽。所以人們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中國各地臘八粥的花樣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為講究,粥里有紅棗、蓮子……總計不下二十種。初七的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在半夜時分開始煮,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這樣復雜能不好喝嗎?講究的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各種花樣,再放在鍋中煮。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一碗粥有這么多知識,中國真不愧是文明大國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國人!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8

臘月初八是進入臘月的第一個農歷節日,在這一天,各地均有喝臘八粥的習俗。在我國,臘八節喝臘八粥和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是同等重要的風俗習慣,是千百年來流傳的習俗,代表著勞動人民對豐收的希冀與渴望,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近年來,臘八正與其他許多民俗節日一樣,漸漸淡出現代人的生活,成為遠去的記憶……

這天,以及這天的前前后后,都應該是雪花的節日。它們像少女一樣干凈質樸,在這個時候輕盈地飄落人間,來了就把一切抱在懷里:村莊、田野、小院、柴草堆、麥秸垛……

這天的炊煙是年底盛事開始的標志,裊裊地蜿蜒在房頂上的天空里,延續著幾千年的鄉俗。在醇香的氣息里,游子想起了母親的呼喚,想起了老屋的溫暖,泛起了歸家的情思。

鐵鍋下火苗跳躍,像一群好動的精靈拉扯著柴草,紅色的錦綢消解了鄉親們四季辛勞的酸痛,化作母親們臉上止不住的笑意。水花沸騰中,清香飄逸。陽光的味道被各樣雜糧吸收,又在氤氳的水汽中化作一縷清香,散發出來。

這清香帶給我們臘月里第一絲清清淡淡的幸福。鍋邊那口盛滿清清山泉水的石甕還笨重地立著嗎?大黑還在翹著尾巴繞著石甕打轉嗎?甕里那把厚厚實實的水瓢還悠閑地漂著嗎?那只陳舊的木盆還在工作嗎?木盆里還有五彩的糧食嗎?金黃的小米,鮮紅的.大棗,白的蓮子,各色各樣的豆子,核桃仁,花生米……那么多的色彩,那么濃的甜香,吸引著孩子們熱切的目光,傳達著鄉親們對土地的感激。


關于臘八節的傳說作文400字相關文章:

15748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