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青山傳奇典型事跡片
張連印綠化家鄉的優秀事跡被廣為傳播。為了方便大家學習借鑒,下面小編精心準備了時代楷模青山傳奇典型事跡片(6篇)內容,歡迎使用學習!
時代楷模青山傳奇典型事跡片精選篇1
雁門關外,長城腳下。在山西省左云縣張家場村,一位黑紅臉龐、肩扛鐵鍬的老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山上不停地栽樹。
他并不是一位農民伯伯,而是河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共和國少將張連印。退休后,他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左云縣張家場村植樹,至今已經18年了?;剜l18年,張連印共植樹205萬株,被人們譽為“當代愚公”“綠化將軍”。
時代楷模青山傳奇典型事跡片精選篇2
2003年,張連印光榮退休。他沒有樂享天倫,開啟養生模式,居然回到家鄉搞起了綠化。對此,村中發小張有孩很不理解:“拼搏了這么多年,為的是離開農村到大城市,這怎又倒回來了。”甚至相處多年的同學戰友也不敢茍同他的選擇。因為,在他們看來,將軍的資源相當金貴,給大公司當顧問發揮人脈余溫掙錢很容易,不如自己家鄉產煤大縣就地生財來的更痛快。
“雖然退休了,但共產黨員的稱號將永遠伴隨我?!睆堖B印認為,自己應該把人生最后一個戰場選在家鄉,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范圍,為家鄉人民做點有限的好事。從小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想到家鄉左云是京津風沙源重點治理地區,想到左云煤礦開采給環境生態帶來的影響,想到了小時候飽受的風沙之苦,植樹造林的想法就這樣誕生了。
2003年10月開始,張連印組織兒女們資助、親友贊助、金融貸款和自籌資金,先后投入近400萬元,建苗圃,開展荒山綠化。至今,已植樹1.8萬畝,205萬株。全縣林木覆蓋率由2003年的38.6%上升到現在的45.03%,增長了6.43%,個人貢獻率達到1.5%。期間,左云縣先后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多年來,中央地方先后授予他“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全軍先進退休干部”“老區建設先進工作者”“山西省林業建設先進個人”“大同市最美黨員”“熱愛家鄉、建設左云”模范標兵等榮譽稱號,直至今年被評為“時代楷?!薄τ谪使ι鮽サ某删?,他看得很淡,他說:每株樹,都是生態環境的衛士,現在我依然有雄兵百萬。我和我的百萬樹苗就是綠色屏障,永遠拱衛首都北京!
時代楷模青山傳奇典型事跡片精選篇3
1945年2月,張連印出生于左云縣張家場村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在他4歲時,父親去世,6歲時,母親改嫁。此后多年,都是自己勇挑生活重擔,在眾鄉親的幫助下,與年邁的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在學校,他一直是品學兼優,是眾多父母眼中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讀書到初二年級,因爺爺病重需有人照顧,他忍痛謝絕了徒步50里家訪老師的返校要求,辦理了退學手續。
在參加集體勞動時,他雖然干不過成年勞動力,但他不緩不歇也要完成一個成年人的工分,是鄉親們認可的“硬骨頭”。
18歲那年,因張連印在集體勞動中表現優秀,同時又是孤兒,組織推薦他參軍。命運又一次改寫,他心儀的筆桿子沒拿成,卻懵懵懂懂地拿起來槍桿子。
從入伍那天起,他就積極向黨靠攏早日入黨,當個樣樣出彩的雷鋒式好戰士。此后的軍營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他處處不落人后,項項爭在人前。從軍事訓練到政治學習,各項工作他都勤學苦練爭第一,成為部隊學毛著、學雷鋒的積極分子。
1967年12月3日,更是受到了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在部隊40年,黨組織推薦他上過步兵學院、炮兵學院、空軍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一直都是優等生;從副班長干起,一直干到副司令員,直至退休。在和平年代,一個士兵能升到將軍,張連印不僅僅開創了自身的奇跡,在軍中也是鮮見。
時代楷模青山傳奇典型事跡片精選篇4
退休后,張連印毅然回到家鄉,綠化荒山、防風治沙,改善生態、造福村民,即使身患癌癥,依然奮斗不止,18年來,帶領團隊共植樹1.8萬余畝、200多萬株,為家鄉生態環境改善和京津風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貢獻。他不圖名不圖利,為了造林傾盡積蓄,將生態建設成果全部無償交給集體;他建設黨性教育基地,面向干部群眾和青少年開展黨 史教育,身體力行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宣講黨的光輝歷史,受到當地群眾高度贊譽,被譽為“新時代的甘祖昌”“穿軍裝的楊善洲”。
先后被表彰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全軍先進退休干部”。
2021年3月,入選山西省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擬推薦對象。
2021年6月,被授予山西省“全省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
2021年10月18日,中宣部授予張連印“時代楷模”稱號。
2022年5月,入選2021“感動山西”十大人物候選人名單。
時代楷模青山傳奇典型事跡片精選篇5
1992年7月,閱兵場上,188師師長張連印肅立在觀禮臺前,向首長報告。這個瞬間,見證了一位軍人的威嚴與使命擔當。張連印師長,1945年1月生于山西左云,中共黨員,河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他的一生,是一曲軍旅征程,是對國家和人民的無私奉獻。
張連印的軍旅生涯始于1964年,當時他還只是一個放牛娃。在黨的培養下,他通過部隊的淬煉,從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農村少年,成長為軍隊高級干部。他鐵心跟黨走,一心謀打贏,把全部青春獻給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事業。
2003年,張連印師長退休后,毅然回到家鄉。他沒有挑選閑暇退休生活,而是投身到綠化荒山、防風治沙的生態建設中。即使身患癌癥,他仍舊奮斗不止。18年來,他帶領團隊共植樹1.8萬余畝、200多萬株,為左云縣環境改善和京津風沙源治理作出了突出貢獻。
這位軍人不圖名不圖利,為了造林傾盡積攢,將生態建設成果全部無償交給集體。他還建設了黨性教育基地,面向干部群眾和青少年開展黨 史教育,身體力行弘揚黨的優良作風,宣講黨的光輝歷史。在當地群眾中,他被譽為“新時代的甘祖昌”“穿軍裝的楊善洲”。
中央宣傳部對張連印將軍的介紹,為我們呈現了一個更加全面的軍人形象。他的一生不僅僅是在戰場上英勇作戰,更是在和平年代為生態建設、黨性教育貢獻心血。他被表彰為“全國離退休干部先進個人”“全軍先進退休干部”。
這個故事,不僅僅是一位軍人的傳奇經歷,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張連印的堅守與奉獻,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是對軍人職責的最好詮釋。他的一生,是對國家、對人民、對軍隊的深沉熱愛的寫照。
時代楷模青山傳奇典型事跡片精選篇6
由中共大同市委組織部制作完成的紀錄片《大風歌》--“時代楷模”張連印將軍的青山傳奇描述了人與風的戰斗,在大風侵蝕的千年邊城關塞,一位頂風歸來的將軍,親手打造了一支迎風傲立的隊伍,這支隊伍是無言的密林,更是誓言錚錚的后輩,他們站在一起,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大風起兮云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首古詩即是張連印將軍的人生寫照。
時代楷?!獜堖B印少將的經歷是一個耳熟能詳的老故事。2003年,河北省軍區原副司令員張連印退休,他回到家鄉大同市左云縣開始義務植樹造林,綠化荒山防風治沙。整整二十年的時間,從保家衛國到植樹造林,張連印在不同的戰場,踐行著同一個初心,守護著同一個家園。脫掉的是軍裝,沒有脫掉的是本色,張連印以軍人的血性和意志,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與自身的疾病戰斗,他征服了風沙,綠化了荒山,也感染了更多人投身到美麗鄉村的建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