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工兒子高考687分被多校爭搶

| 徐球

但是“走出去”依舊是學生的夙愿,希望憑借自己的努力扭轉當下的困境,用知識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盡管很困難,但依舊能夠有人做到。

對于寒門學子,在這個物質并不匱乏的年代,依舊不缺少這樣的學生,不過當下的人們更喜歡把寒門學子比做“三無學子”,網絡上對此的解釋有3種。

第一種是家庭沒有生活來源,第二是沒有背景,第三種則是沒有人脈,從表面上看雖然有些區別,但是總體都可以歸結為一點,那就是“缺乏經濟實力”,在這樣家庭下成行的孩子,也有一個共同點:無法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廣東廣州一名環衛工人的兒子,高考成績為687分,被多所名校爭搶,他的父親說清華大學差幾分,浙大、復旦大學、中科大(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都曾打電話來詢問,希望能夠爭取到這名優秀學子的錄取資格,最后學生選擇了上海交大。

寒門高考狀元的例子還有哪些?

湖南省耒陽一位留守女孩鐘芳蓉以676分的好成績,考上北大,上了熱搜。

出成績那天,學校老師查到分數,開心得又叫又跳。

50多名老師乘坐9臺車,抱著煙花爆竹,走了30多公里的鄉間道路,連夜到村里道喜。

一時之間,煙花爆竹、慶祝喜悅之聲,充斥了整座村子。

也許有人會說:這會不會太夸張了?

的確,她不是狀元,不是最優秀的。

可她卻是全村人的希望!

對那個地處偏僻的村落來說,這樣的高分的成績意味著什么?

想必大家不會不知道。

尤其還記得,一位有幾十年扶貧經驗的人員說過:

只要家里有一個高中生,那個家里就不會窮。

更何況,鐘芳蓉這樣一個來自寒門的高考學霸了。

爸爸媽媽為了掙錢,必須要外出打工,幾乎沒怎么管過她。

鐘芳蓉1歲就跟著爺爺奶奶,六年級開始,她就開始住校。

爹媽不管,生活艱苦,留守在家,可她還是憑借自己“魚躍龍門”!

別人都說,在這個拼爹時代,寒門難出貴子。

其實,不是寒門養不出貴子,而是窮人家的孩子逆襲需要懂得更多“世界的真相”!

寒門怎么出高考狀元?

雖然條件好的家庭可以給孩子提供好的環境,好的教育,好的條件,但是最終誰能在高考這場公平的競爭中獲勝,還要看孩子自己是否有一顆進取的心。

家境貧寒的學子就像沒有傘的孩子,成長的路上難免多一些淋雨和坎坷。

父母傾盡全力也無法給孩子一個高的起點,但孩子自身的刻苦和自律可以彌補一部分條件上的差距。

成功不能被貧寒所阻擋。

強大的心靈力量可以防止貧瘠蔓延到精神,它不可能阻擋成功。

71844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