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教授細嚼慢咽帶火冷門專業是怎么回事
在江蘇南京的一角,一位54歲的考古學教授張良仁正在用他的熱情與執著,引領一場考古與美食的完美風暴。自從他考上北京大學算起,這位南大教授已經沉浸在考古的世界中長達36年。然而,他發現在年輕人中,這個曾經充滿魅力的學科正在逐漸變得冷門。
為了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并喜歡上考古學專業,張良仁教授決定從自己做起,通過一種全新的方式向大眾傳播考古知識。他重拾普通話,學習拍攝視頻,將考古與美食相結合,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向大眾傳播考古知識。他的視頻中,每一道美食都有其背后的歷史故事,每一道菜肴都詮釋著一段古老的文明。
“中國人2000年前就擼串了;油條跟奸臣秦檜有關……”張良仁教授的講述方式風趣幽默,使得這些看似冷門的歷史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他的視頻不僅吸引了大量網友的關注,更激發了他們對考古學專業的熱愛。
考古學研究什么
考古學主要研究考古學、歷史學、文物學、地理學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接受田野考古、文物鑒定的基本技能訓練,進行考古調查、遺址發掘、文物鑒定等。例如: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遺址、安陽殷墟等遺址進行發掘,對發現的頭蓋骨化石、甲骨文、玉器等文物進行鑒定等。
考古學專業畢業后干什么
考古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大學或科研單位從事教學或科學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博物館、拍賣行、文物商店或海關,從事文物保護、古玩鑒定以及拍賣等工作。
職導網職場導師,某名企人力資源總監曾先生表示,這行比較清苦的,而且要耐得住寂寞,這行比較冷門,而且年紀越大越吃香,剛畢業應該會在基層煅煉不少年??脊艑W主要研究的是一萬年以內古人類的進化和發展,從事相關的古人類學工作,如現場發掘,化石研究等。
考古學專業排名全國前十的大學
根據軟科提供的2022年中國大學專業可知,考古學專業排名全國前十的大學是: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南京大學、西北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
考古學專業就業方向
中國歷史悠久、文物古跡繁多,對考古學人才有大量需求?!吨袊奈飯蟆饭俜轿⑿殴娞枴拔牟┲袊?020年11月4日文章稱,歷年來,以能主持考古發掘的領隊數量為例,獲得國家文物局頒發“考古領隊資格”的總人數,包含退休的大體不足2000人,而常年在田野發掘一線工作的僅有數百人。由此可見,對口人才極為稀缺
據近期公布的“十四五”文物保護和科技創新規劃,“十四五”期間,文物機構數量預計將達到1.22萬個,文物機構從業人員數量預計達到19.5萬人,考古從業人員數量預計達到1萬人,文物保護勘察設計、施工人員數量預計達到2.7萬人。此外,規劃還提出了全國考古人才振興計劃:選拔100名考古領軍人才、100名考古青年英才,重點培養500名考古科研骨干,4000名考古專業人員,構建一支業務能力強、年齡梯隊和知識結構合理的考古人才隊伍。
說到就業情況,廈門大學老師也談到,考古學本科畢業生部分選擇攻讀研究生、繼續深造,部分進入考古文博單位從事考古文博工作,另有部分畢業生另外擇業。碩博研究生畢業大多選擇到各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地方博物館等就業。具體從事田野考古發掘與研究、博物館展覽策劃與宣講、藏品管理與研究等工作。
據不完全統計,考古學專業就業方向并不狹窄,包括考古所、文物局、博物館、文保中心、高校、勘探公司、拍賣行、新媒體行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