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時間是幾點2023年

| 李金

小雪時間是幾點2023年

2023年小雪時間是11月22日,22:02:29,農歷十月初十,星期三。

小雪節氣的由來

每年的11月22日或者是11月23日,當太陽達到黃經240°時為小雪。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這時候天氣開始逐漸變寒冷,降水形式也會慢慢的由雨變成雪,但是此時地面上的溫度還不是特別低,因此下雪的次數不會很多,即使下雪,雪量也不會很大,故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能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其和雨水、谷雨等一樣都是直接反應降水的節氣。

小雪節氣的天氣特點

小雪節氣的天氣特點是:1、天氣寒冷;2、冷空氣頻繁南下;3、降雨稀少;4、并且是由雨變為雪。

北方地區

小雪節氣時,北方地區的溫度開始跌到零點,華北地區,開始降雪;東北地區初現凍土現象,應了“小雪地封嚴”的場景。

南方地區

小雪節氣后,除了嶺南地區和沿海地區,其他城市都開始進入冬季,出現“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的初冬景象。

小雪階段比入冬階段氣溫低。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并且夜凍晝化。

如果冷空氣勢力較強,暖濕氣流又比較活躍的話,也有可能下大雪。南方地區北部開始進入冬季。“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已呈初冬景象。

小雪節氣,大范圍迎來一次明顯大風降溫降水天氣過程,是否會下雪呢?氣象專家介紹說,對我國北方而言,小雪時節基本已進入冬天,下雪很平常。而處于南方地區,小雪時節正是秋冬交替之際,想要見到雪還早了點。

小雪傳統習俗

1.冬臘風腌

小雪時節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臘肉的習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對臘味情有獨鐘。廣州人最喜歡用臘味來做臘味蘿卜糕、臘味煮香芋,還有臘腸炒蜜豆。

2.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3.曬魚干

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

4.吃刨湯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小雪節氣養生

孫思邈云:“安身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結,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飲食,可以使人身體強健、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避免血液黏稠,應多食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紅心蘿卜等。

適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胡蘿卜等。這個季節宜吃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溫補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雞肉、狗肉、鹿茸等;益腎食品有以腰果、芡實、山藥熬的粥,栗子燉肉、白果燉雞、大骨頭湯、核桃等。另外,要多吃燉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139068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