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年放假日歷表

| 澤慧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國務院批準,現將2024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1月1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二、春節:2月10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8天。2月4日(星期日)、2月18日(星期日)上班。鼓勵各單位結合帶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實,安排職工在除夕(2月9日)休息。

三、清明節:4月4日至6日放假調休,共3天。4月7日(星期日)上班。

四、勞動節:5月1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8日(星期日)、5月11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節:6月10日放假,與周末連休。

六、中秋節:9月15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3天。9月14日(星期六)上班。

七、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9月29日(星期日)、10月12日(星期六)上班。

節假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疫情防控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并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國務院辦公廳

2023年10月25日

什么是法定節假日?

法定節假日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制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法定節假日的休假安排,為居民出行、購物和休閑提供了時間上的便利,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國家設法定節假日的意義

法定節假日調整后充分體現了科學性、統籌性的特點。對旅游和社會經濟的真實拉動效應,以及新的節假日方案對于旅游及社會經濟的綜合影響等,進行了深入的數理分析,形成科學決策的數理依據。

此外,方案最大的特色是統籌性,它統籌兼顧了舊的節假日制度的優點及新的社會需要;統籌兼顧了不同社會力量的意見和需要。更重要的是,它還統籌兼顧的經濟社會發展和傳統文化習俗之間的關系,將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定為法定假日,這一點對于弘揚傳統文化、促進中華文化的偉大復興,將會產生深遠的意義。

法定節假日的影響

法定節假日調整后,對旅游者的消費需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小長假的增加勢必使長線游、短線游的比例發生新的變化,人們將更加傾向于選擇短線就近出游。在新的節假日方案中,中秋節、清明節這些傳統節日使人們旅行出游時將更傾向于選擇與這些傳統節日相關聯的線路。

節假日出行注意事項

交通安全:在出行過程中,遵守交通規則,文明駕駛,確保交通安全。

疫情防護:當前全球疫情尚未結束,出行時要格外注意防疫。

行李物品安全:在出行過程中,確保行李物品的安全。

旅游目的地安全: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了解當地的安全狀況。

飲食安全:在旅行過程中,注意飲食衛生,選擇正規、衛生的餐館就餐。

緊急救援知識:在出行前,了解所去地區的基本急救知識。

139030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