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師大碩士論文研究“她為什么換了導師”

| 舒淇

近日,一名博主在社交媒體平臺分享了一篇碩士研究生論文《她為什么換了導師》,該論文小節標題引發了廣泛關注。論文中,作者以訪談方式對話、還原、分析了一起某高校研究生“換導師”事件。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華東師大碩士論文研究“她為什么換了導師”。

華東師大碩士論文研究“她為什么換了導師”

華東師大碩士論文研究“她為什么換了導師”具體內容

這篇碩士論文的作者是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相關專業2014級的學生,于2017年完成。論文主要以訪談方式對話、還原、分析了某高校研究生在導師關系方面的問題。論文中,作者通過采訪同學還原了這名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的沖突和矛盾。

論文顯示,學生與導師在論文選題、實習和畢業等方面存在較大分歧。學生在完成導師安排的實習后,希望轉向從事另一學科,但導師不滿意這個決定。在選題過程中,學生感到導師否定自己的選題,并帶著情緒,沒有明確的理由。最終,學生選擇更換導師以解決問題。

論文還提到,導師并未接受作者的訪談,但同門的一位師兄接受了訪談。師兄和當事學生都表示對導師有強烈的控制欲望。

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重要性

師生關系與親子關系一樣,都與孩子之間有著莫大的關系。因此,師生關系一直以來也被人們所重視。師生關系是老師和學生之間長期相處所建立起的一種關系。

師生關系與同學關系是校園內并排的兩大關系。因此我們對師生關系需要有正確的認識。需要正確的處理好師生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與老師的共同成長。

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方面:

1、了解和研究學生。

2、樹立正確的學生觀。

3、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

4、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

5、發揚教育民主。

6、主動與學生溝通,善于與學生交往,樹立教師威信。

7、正確處理師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識,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

學生方面:

1、正確認識自己。

2、正確認識老師。

學校方面: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加強學風教育。

如何處理好師生關系

1.了解學生的特點,到學生中去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就不應局限于課堂上與學生隔著課桌的學習問題“問答”式的交流,而要走進學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們的年齡特點、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及社會對他們的影響,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教育活動。在工作中,我用看、聊、訪的方法去了解學生??淳褪强磳W生在學習、課外活動、日常生活中活動;聊就是通過與學生聊天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喜怒哀樂和內心世界;訪就是訪問家長,了解學生的思想、興趣、愛好和語言。學生求知欲高,對什么都感到新奇,都要問個為什么,特別有吸引力的活動,他們很感興趣。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進一步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我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增長知識、激勵興趣、提高能力,并且到學生中去。我一邊參與活動一邊像朋友一樣和學生一起探討活動樂趣,并借此對其進行教育,做什么事都要細心、有耐心。語言是用來表達思想的,我們要學會孩子語言,要了解他們的思想活動和心理特點。于是,我把自己“下放”到學生中去,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做游戲。有時我站在一旁看他們玩,聽他們討論,注意觀察分析,始終保持一顆純真的童心,與學生溝通心靈,處處體察他們的情緒脈搏?,F在孩子們把我當作他們的大朋友,有了高興的事就忍不住要告訴我,有了小煩惱也會第一個向我傾訴。我感受著他們那一顆顆純凈的童心,并積極地回應著,與他們分享快樂,幫助他們解除煩惱。漸漸地,我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心理阻隔消失了,有的是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

2.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陶行知先生曾經告誡我們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比绻處熾S意懷疑學生,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就會引起學生內心的憤怒和反抗,造成師生之間的情感對立,那么教育就無法奏效,尊重學生,才能滿足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我班有個男孩學習不努力,上課不守紀律,隨便說話,做小動作,下課打鬧,同學們總告他的狀。但他聰明伶俐,特別愛勞動,每天不管是不是值日生,早上一來,下午放學他都主動拿起笤帚掃地。有一天課間我和他閑聊,我說:“你是個愛勞動的孩子,你又那么聰明,如果能自覺遵守紀律、愛學習那多好啊!你一定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沒想到從此以后他勞動更積極了,課堂紀律、學習都有明顯的進步,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經常和他一起玩耍的調皮學生都有了進步。其實,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每個生命體都有閃光的地方。我們應抱著“每個孩子都是一座寶礦”的心態去發現學生潛在的優勢,并想法設法創設條件,提供機會,鼓勵孩子戰勝自我,大膽實踐,使這種潛能轉化為孩子現實的能力,并逐漸增強、擴大……教師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幫助者,鼓勵者,在一路的共享歡樂,共渡難關中,老師的心和孩子的心就緊緊地連在了一起。

3.信任學生,給學生堅強的后盾

信任是情感產生的基礎,關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用真心之犁去耕耘學生心田,必須遵循由點到面,由淺及深的規律。若忽視師生之間的雙向交流,則兩者間缺少平等相待、傾心交流的氛圍。雙向交流是師生雙方心與心的相知、相融和相通的途徑。在教學中,我們教師哪怕是僅僅投向學生一瞥飽含愛和信任的眼光,在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會“感光顯影”。信任學生,特別是那些犯過錯誤的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幫助他們消除隔膜,化解對立情緒,給他們多一些理解與寬容,就可以化消極為積極。如我們班有一位經常不做作業的同學在交作業時說“作業忘在家里了”,同學們都說他沒做作業還說謊。這時,我們不能輕易下結論,而是要主動與學生進行交流,告知同學們,在沒有知道事實之前不能胡說,先給那位同學堅強的后盾,同時了解其原因,通過經常接觸、交流,鼓勵學生,才能激活學生的心靈。我們只有成為學生的朋友,與學生加強雙向交流,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創設和諧寬松的教育環境,以心交心,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建立彼此的默契。

師生關系的影響因素

1、教師方面

(1)教育觀念.從教師自身的認識看,有的認為教師在師生關系中處于主導地位,是決定師生關系好壞的關鍵,但并不能無視學生的自由選擇和支配自己的權利.有的認為,教師的觀點是絕對正確的,教師應該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在對教育工作的認識上,有的教師持“為教而教”的觀念,有的持“為學而教” 的觀念.

(2)領導方式和智慧.教師的領導方式有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大量事實證明,民主型下的學生發展最健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和諧、關系融洽.而教師的智慧主要表現在他的學識和創造性上.教師表現出的創造性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新鮮感、好奇感和樂趣.

(3)教師的人格因素.性格開朗、氣質優雅、興趣廣泛的教師更受學生歡迎.

2、學生方面

在學校,學生影響師生關系的主要因素就是學生對教師的認識和看法.

3、環境方面

影響師生關系的環境主要是學校的人際環境和課堂的組織環境.學校領導與教師的關系、教師與教師的關系、教師與家長的關系,都必然影響師生關系.課堂的組織環境主要包括:教室的布置、座位的排列、學生的人數等,主要探討的是師生交往的空間和交往頻率對師生關系的影響.

128083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