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名人的愛國故事7篇

| 思恩

關于名人的愛國故事【篇1】

劉胡蘭只活了15歲,但她卻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跡。打小起,貧苦出身的她就愛憎分明,早在抗戰時期,10歲的劉胡蘭就積極參加村里的抗日兒童團,為八路軍站崗、放哨、送情報。因為表現突出,她14歲就當上了區婦女干事,還被中國共產黨吸收為預備黨員。

為了革命的需要,黨派劉胡蘭回云周西村領導工作。其間,劉胡蘭曾配合武工隊員,將該地大惡霸石佩懷處死,贏得了老百姓交口稱贊,也惹怒了反動派。為了報復,反動派率軍突襲云周西村。上級命令劉胡蘭轉移,但是,為了幫助更多群眾和黨員轉移,劉胡蘭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斗爭。不幸的是,就在這時有人叛變了,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

反動派抓到劉胡蘭后,實施了種種威逼利誘,但都沒有成功。最后,反動派把劉胡蘭帶到了鍘刀面前,當著她將同時被捕的6位革命群眾殺了??蓴橙巳f萬沒有想到的是,劉胡蘭卻異常鎮靜,怒喝道:“我咋個死法?”在反動派說出“一個樣”后,劉胡蘭大義凜然地說了聲“怕死不當共產黨員”便來到鍘刀旁,毫不畏懼地躺在鍘刀下。

關于名人的愛國故事【篇2】

風光綺麗的江南水鄉——浙江山陰(今紹興),是清末愛國女杰秋瑾的故鄉。

秋瑾的家庭封建氣味很濃。她的爺爺、爸爸都做過官,張嘴閉嘴離不開封建禮教的陳詞濫調。

秋瑾長到十四五歲時,就已有志有才,很喜歡看有關梁紅玉、穆桂英等女英雄的故事書,決心像她們那樣為女子爭光。

有一天,秋瑾的表姐妹隨大人來玩,交談起來,姐妹們都恨自己是個女孩子,沒地位,沒自由,好像籠子里的小鳥。秋瑾越聽越覺不平,憤憤地說:“女子的聰明才智不一定比男子差,只是因為女子沒有機會讀書,缺乏獨立謀生的本領,依靠男人吃飯,才受欺侮。我們應該立志圖強?!?/p>

這話不知怎的被秋瑾的父親知道了。他面帶慍色,把秋瑾叫到面前:“《女誡》看了沒有?記住了嗎?”

“不但看了《女誡》,還看了《史記》、《漢書》?!鼻镨獜娜莼卮稹?/p>

“嗯,看這么多書?‘女子無才便是德。’這句話你忘了么?”

“可寫《女誡》、編《漢書》的班昭就是女的啊!還有蔡文姬、謝道韞、李清照,都是才女。如果說‘女子無才便是德’,《漢書》就編不成了?!?/p>

父親沒料到女兒竟敢當面頂他,正要大發脾氣,一個女傭人進來說:“舅老爺來了。”他起身一甩袖子,就急忙迎客去了。

秋瑾看著父親的背影,不服氣地小聲嘀咕著:“不對就是不對,發脾氣能讓人服嗎?”

關于名人的愛國故事【篇3】

茅以升

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中,有許多人都是留學國外又回國服務的。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在1916年20歲時,到美國留學,成為康奈爾大學橋梁專業的研究生,很快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碩士學位。為了獲得實踐的機會,他晚上上課,攻讀博士學位,白天到一家橋梁公司實習,親手繪圖、切削鋼件、打鉚釘、油漆,最終成了一個既懂理論又有技術的人才。美國人很佩服他,一份份聘書從各地寄來,請他擔任工程師。

可是,茅以升沒有理解聘請,而是決定回國了。美國有些人勸他:“科學是沒有祖國的,是超越國界的。科學家的貢獻是屬于全人類的。中國條件差,你留在美國貢獻會更大?!泵┮陨卮穑骸翱茖W雖然沒有祖國,可是科學家是有祖國的。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祖國更需要我。我要回去為祖國服務!”

1919年,茅以升帶著一身本領回到國內,開始了為國造橋的事業。此刻浙江省錢塘江上那座雄偉壯觀的大橋,就是茅以升設計并主持建造的。

關于名人的愛國故事【篇4】

清朝的后期,西方的英、法、美等國的殖民主義者和投機商人,紛紛向中國走私毒品鴉片他們的目的,一是掠奪中國的財富;二是用毒品殘害中國人的身體,便於他們侵略。當時,很多正直的官員看透了英國人的險惡目的,堅決主張查禁鴉片。

林則徐的態度最堅決。他說:再不禁煙,中國就不會有白銀當軍餉,就不會有強壯的士兵抵抗侵略了。為了國家的尊嚴,務必禁煙。皇帝就讓他去廣州查禁鴉片。林則徐到了廣州,命令外國商人把全部鴉片繳出來并保證不再私運鴉片到中國來,否則給予嚴懲。

有些外國商人照辦了,可英國商人不肯繳,英國政府的代表義律還策劃陰謀,企圖頑抗。林則徐當機立斷,堅決行使主權,中斷與英方的貿易并不再供應食物和水。英國人沒辦法,只好繳出了鴉片。

1839年6月3日這一天,林則徐親自到虎門海灘,主持銷毀害人的毒品鴉片。他以無比的勇氣和決心維護中華民族的尊嚴,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者。

關于名人的愛國故事【篇5】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谷諔馉帟r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

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

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貌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明白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關于名人的愛國故事【篇6】

戰國時期的趙國,有一位出名的武將叫廉頗。他不但武藝高強,箭法出眾,還善于用兵打仗。秦國、齊國這些大國常來攻打趙國,趙王用廉頗為統帥,多次打敗了敵軍。敵軍聽到廉頗的名字,都很害怕??珊髞?,趙王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認為廉頗老了不中用了,改派青年將領趙括代替他。趙括驕傲輕敵,使趙軍打了大敗仗,趙國也險些亡國。

趙王想重新起用老將廉頗,派出使者去看一看老將軍身體怎么樣,是否還愿意為國效力。廉頗見到趙王的使者,高興極了。為了表示自己威風不減當年,還能上陣打仗,為國立功,他一頓飯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吃完了,又披上鎧甲,躍上戰馬,拉弓射箭,舞槍刺殺,果然身手不凡。他對使者說:“你看我,雖然老了,可是能吃飯能打仗,只要大王肯用我,我萬死不辭,馬上回去領兵參戰!”

使者走了以后,廉頗日夜盼望趙王的調令,可一直沒等到。原來那個使者接受了一個叫郭開的壞人賄賂,故意在趙王面前說了瞎話,說廉頗飯量雖好,可一會兒工夫拉了三次屎。趙王聽了,認為廉頗真不中用了,就不再調用他。

廉頗為趙國的安寧奮斗了一生,晚年仍希望為國出力,對人說:“我真想有一天,還能率領趙國的兵士沖鋒陷陣啊!”

只要一息尚存,就要全身心地報效祖國。這就是愛國英雄們的本色。

關于名人的愛國故事【篇7】

漢朝的時候,有一位歷史學家叫司馬遷。他祖上幾輩都是國家的史官,負責記錄歷史。司馬遷年輕時立志繼承家業,寫出一部完整的史書。他離開長安,到各地遠游,考察歷史古跡,搜集到了許多珍重的史料,了解了英雄豪杰和人民群眾的動人事跡。這使他更加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決心把那些豐功偉績記錄下來,傳給后代的人們。之后他父親去世了,他之后做了史官,想到自己的志向,就開始寫作。

沒想到這時候,一次政治事件把他卷了進去。司馬遷為國家著想,說了幾句真心話,得罪了漢武帝,被處以死刑。要免死只能出錢贖身或理解腐刑。司馬遷家里沒錢。他萬不得已,理解了腐刑,以求活下去。腐刑是最殘忍的刑罰,受刑人被割掉生殖器,失去男性特征,成了宦官一類的人。這對司馬遷是多大的打擊呀!有的人認為他不該怕死貪生,甘受污辱;朋友們也疏遠了他。司馬遷不去辯解,只是夜以繼日地寫作。多少年后,他最后完成了千古名著《史記》。這時候,他才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人都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死了有如九牛亡一毛,有什么可怕的?我是為了寫這部史書而求生的呀!我不愿意我們國家的歷史在我手里中斷,英雄的事跡在我心中埋沒。此刻書寫成了,就是讓我死千次萬次,我也不怕了!”

司馬遷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得到傳揚,甘受屈辱。他的愛國情感多么深厚啊!

52132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