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國勞動模范秦世俊事跡故事
故事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既然這樣,那么全國勞動模范秦世俊事跡故事有哪些?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最新全國勞動模范秦世俊事跡故事,供大家參考!
最新全國勞動模范秦世俊事跡故事篇1
秦世俊始終身體力行踐行著一名新時代產業工人的使命和擔當。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大國工匠”的內涵和“航空報國”的精神,展現了中國航空工業陣線上“金藍領”的風采。
機床前、講臺上,精心的講解、投入的演講,他用行動和聲音演繹傳播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激情和擔當。他的事跡多次在省、市電視臺進行先進人物事跡播報,并得到了央視一套“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言”“開講啦”欄目組和央視二套“經濟半小時”欄目組的關注。面對全國觀眾,他講述了自己作為一名技能工人從普通到優秀到卓越的過程,他說,“組織的培養和時代熔爐的鍛造,使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一代代產業工人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必須薪火相傳,發揚光大。如今我們這一代已站在了接力賽的起跑線上。應當也必須肩負起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適應新常態,應對新挑戰,開創新局面?!辈⑻栒購V大青年做有信仰、有力量、敢擔當的新時代青年產業工人,成為“金藍領”,讓中國的制造業在世界上有話語權。
他的事跡影響和帶動了一批青年人,他被聘為“齊齊哈爾市大學創新創業導師”“集團專業講師”“哈爾濱市職工崗位技能培訓講師”“哈爾濱市廣播電視臺綜合節目《咱們工人》欄目形象代言人”等,為無數產業工人為最根本利益發出心聲。
最新全國勞動模范秦世俊事跡故事篇2
在日復一日的平凡工作中,細心地去發現存在的小微問題,并及時解決,而且堅決不允許同一個問題再次出現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正是這種“眼里不揉沙子”的工作作風,令秦世俊革新了很多攻關項目,找到了很多加工新方法。
“創新談何容易!”在一系列的生產技術攻關中,改進“主起落架外筒腹板”加工工藝令秦世俊記憶猶新。
主起落架外筒是鑄件,由于鑄造水平限制,每批次零件腹板的厚度都有差異,傳統工藝只能靠反復銑削、反復測量來保證尺寸要求,這種方法生產效率低而且產品質量不穩定。針對這一難題,秦世俊決心進行技術創新。
偶然的機會,秦世俊在網上看到有關“逆向思維”的論述,從中獲得靈感。他琢磨出了通過反向采集點位確定零件加工余量,從而實現一刀成型的大膽想法。
為了不耽誤正常生產,每天別人下班時,是秦世俊攻堅試驗的開始。漆黑的工房里,只有秦世俊機床上的燈是亮的;寂靜的夜里,只有秦世俊的機床是轟鳴的。為了更清楚地看清刀具加工軌跡,他時常蹲在狹小的機床上,一蹲就是一個多小時,雙腿發麻站不起來,雙手經常被飛濺的鋁屑燙傷,身上大汗淋漓,許多次因為體力透支險些栽下機床?!坝绕涫堑搅肆璩績扇c,困得眼睛睜不開,我就強打精神編寫程序,繼續試驗?!?/p>
就這樣,一個又一個通宵過去了。頂著失敗的痛苦,反復論證技改的可行性。
堅持,堅持,再堅持,“逆向思維、反向采點加工腹板法”終于試驗成功,并順利通過了評審。投入使用后,生產效率提高8倍多,零件一次交檢合格率達100%!
這次成功,更加激發了秦世俊攻克生產難題的興趣和信心,技術創新成了他不懈的追求:多種新型加工方法納入產品工藝規程,完成技術創新、小改小革1000余項,大幅度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最新全國勞動模范秦世俊事跡故事篇3
在別的同齡人下班去休閑娛樂時,秦世俊把自己關在屋子里鉆研數控技術,專業書籍啃了十幾本,學習筆記堆起半米多高。在自學中,他發現自己的理論積淀還遠遠不夠,于是從夜大到???,后又報考了東北農業大學計算機專業本科課程,學習制圖和編程。
隨著秦世俊的不斷學習,他成為了廠里“攻堅克難專業戶”,說起這個外號,秦世俊告訴記者,還要從一個扭軸說起。“那是某型機的關鍵件,形狀復雜、精度要求高、加工難度大、時間要求緊,沒人敢接手,我就接手了?!碑敃r在車銑復合中心的秦世俊,為了不耽誤正常生產,將加工試驗安排在了半夜12點以后,終于在試驗了4個通宵后,該扭軸加工成功?!爱敃r領導是覺得這個零件應該先車后銑,但是我注意到刀具的尖高于刀心,加工后零件的表面上會形成鼓包,如果把我們的刀具改良一下,就能實現刀具和零件同時旋轉,出現銑車聯動的模式,直接制作出來?!庇辛讼敕ê?,秦世俊大膽嘗試,最終獲得了成功,“那幾天可以說是白天晚上地琢磨,就想著如何能攻克這個難題?!边@次攻堅,只是秦世俊無數次拼搏和奮斗的滄海一粟。
最新全國勞動模范秦世俊事跡故事篇4
如何找到一個可以降低找正時間、增大加工范圍、降低零件變形的好方法。秦世俊大膽嘗試,研制出了“薄壁軸類零件同心頂壓式夾具”,該夾具由“端面頂蓋”和“尾部頂蓋”兩部分組成,使夾緊力由徑向夾緊改為端向壓緊,消除了外力造成的零件變形問題,能確保零件的重復定位精度、加工位置度和同軸度要求。此夾具可以在所有類似零件加工中推廣使用,已申報了國家發明專利。
參加工作13年來,小秦實現技術創新、小改小革685項,為公司節約資金488萬元。他首創的《逆向思維、反向采點加工腹板法》等20多種新型加工方法已納入到產品工藝規程中。近3年來,他改進40多種零件加工方法,自制夾具50多種,更新150多條程序,完成了《扭軸加工》、《為兩臺不同型號的車銑中心機床制作轉換夾具》等一些較大技術創新(攻關)項目。
最新全國勞動模范秦世俊事跡故事篇5
“數控加工根本就不是我的專業,我現在完全沒有用武之地,我來哈飛是為了造飛機,不是干些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泵鎸ΜF實,秦世俊開始動搖了。他的抱怨傳到了同在一個車間當工長的父親那里。“不要怕改專業,眼前的困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待工作的態度,不會就要學。數控技術是新領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新時期產業工人必須掌握的本事?!备赣H的話語很嚴厲,但卻點醒了迷茫的秦世俊。
父親的教誨讓秦世俊重燃往日的斗志,“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出個樣來……”,他在心里暗暗發誓,他先從普通銑床練起,在實踐中細心體會銑削加工的要領。熟練后,他轉戰數控機床,從零件裝夾、機床操作等基礎知識開始學起。
為了盡快練好自己的技能,秦世俊總是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繼續留在單位,向夜班師傅學習。日復一日的苦學是對身心的雙重挑戰,知難不言退,受挫不服輸的性格讓秦世俊度過了那段苦樂相伴的日子。慢慢地,他喜歡上了數控加工,迷上了這項奇妙強大的技術,機床成了他最親密的伙伴。
最新全國勞動模范秦世俊事跡故事篇6
在航空工業哈飛的17年間,秦世俊從一名初級工到高級技師,完成了技能上的提升;從一名普通工人到“全國勞動模范”、“最美職工”再到“中華技能大獎”,秦世俊收獲的不僅是榮譽,更是對他在專業領域的創新所作出的肯定。
創新早已成為秦世俊的思維習慣,他被稱為航空工業哈飛的攻堅克難“專業戶”。此前,在加工某型機關鍵件時,由于法國專家對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質量要求高,且加工周期短,秦世俊主動請纓接下這個“燙手的山芋”,與法國專家交流,反復思考、試驗,最終確定了加工方法。法國專家兩人倒班跟蹤生產,而他卻是一人“全天候”作業,當一件件零件完美出爐時,挑剔的法國專家也不由地豎起了大拇指。無數個攻堅克難的夜晚,秦世俊不眠不休。為了解決某個時間緊、加工難、精度高的零件裝夾問題,秦世俊研制出了一套可分解的抱胎夾緊工裝。為了不耽誤正常生產,他把試驗安排在夜里12點以后,經常一干一個通宵。最終,經過3天近20多次的改進,這套工裝終于在軸體的中間位置形成了有效支撐,保證了加工精度,并將生產效率提高了4倍。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秦世俊從不吝嗇與工友一同分享自己的心得與經驗,2014年,在秦世俊所在的“現場攻關組”基礎上,航空工業哈飛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秦世俊勞模創新工作室”,并由他擔任工作室的負責人。身為團隊的“領頭雁”, 秦世俊總是樂于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徒弟稱他為亦師亦友型的師傅。目前,他先后帶徒16人,現有2人晉升為高級技師、4人晉升為技師、10人晉升為高級工,都已成長為航空工業哈飛科研生產的骨干,秦世俊也多次被評為哈爾濱市名師帶高徒活動“模范名師”,秦世俊的創新團隊已經成為航空工業哈飛技能人才培養的加速器。
最近,秦世俊與工作室成員一同努力,喜獲一項直升機升力系統固定盤內側倒角加工方法的發明專利授權。秦世俊告訴記者,直升機升力系統固定盤內側倒角的產品精度要求較高、表面質量要求較嚴,以往傳統加工由鉗工手動加工,不但效率較低,并且質量很不穩定。他與工作室成員共同努力,重新設計了加工刀具,改變加工方案,將多工序加工合并成一次性裝夾加工,由小進給、快銑削、采用行星銑加工方式,提高加工效率進10倍,合格率達100%。
最新全國勞動模范秦世俊事跡故事篇7
技藝精湛了,秦世俊也成為了師傅。他不相信“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傳言,工作中把自己多年摸索出的加工經驗傳授給徒弟們,反復演示,力爭讓徒弟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要領。他先后帶徒11名,如今有2名已經晉升技師,1名徒弟邁進了高級技師大門。
2014年初,公司在小秦所在“現場攻關組”的基礎上,吸收部分勞模、骨干和相關主管工藝、編程及檢驗人員,創建了以秦世俊領銜的高技能人才(勞模)創新工作室,圍繞飛機起落架和旋翼零部件生產,展開技術創新、技術攻關和技能傳授等工作。
提起某型機加強角盒鍛鑄件,很多加工經驗豐富的老工人都會“打怵”,因為材料特殊,加工中極易產生變形。小秦和工作室成員決定拔掉這顆“釘子”。他們嘗試著增加兩個壓板做支撐、增加連結筋和改變切削走刀等方式,不僅解決了表面振紋問題,提高了表面光潔度,確保尺寸精度,而且提高生產效率近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