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24屆高三九市聯考4月語文試題及答案

| 李金

到了高三,也就意味著離高考不遠了,然而語文卻是很多學生的心頭大病,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福建2024屆高三九市聯考4月語文試題及答案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

福建2024屆高三九市聯考4月語文試題及答案

福建2024屆高三九市聯考4月語文試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古時,人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以太陽升落和高低來判斷時間,安排生產生活。圭表是最早的天文測量儀器之一,它是通過觀測太陽投影的長短來測節氣、定農時的,也可以用來測定一天當中的正午時刻。我國南北朝時期,有一種計時工具叫“秤漏”。它有一個盛滿水的大桶,通過一根細管把大桶的水引入另一個小水桶中,通過稱它的重量就實現了時間測量。現在我們知道,它利用的是虹吸原理。虹吸過程中,水流有較好的均勻性,秤漏的計時精度也就相對較高。我們看到的太陽每天東升西落,其原因是地球在自轉。天文學家使用望遠鏡等觀星儀器,通過觀測恒星,并結合地球相對穩定的自轉特性,能夠提供較為準確的時刻,即“世界時”,世界時的一天就是太陽兩次過頭頂的時間間隔。

今天我們為什么需要更精確的時鐘呢?由于地球自轉速率受月球等天體攝動的影響(如存在著潮汐現象),以及天文觀測的技術能力限制,世界時的測量遠不能滿足人類發展航天技術、精密測地等需求。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實驗發現,一些分子和原子內部的量子躍遷能夠產生周期非常穩定的信號,非常適合時間測量,于是原子鐘就成了最早應用量子力學研制的測量儀器。為了解決天體攝動的影響,人們引入另外一種非常重要的時間尺度,叫“協調世界時”,它利用原子時的均勻性,采用原子時的“秒長”,而在“時刻”上盡量靠近世界時。當它與世界時的偏差接近0.9秒時,全世界在同一時間,統一對協調世界時進行加1秒或減1秒的調整,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閏秒”。1972年,協調世界時正式成為國際標準時間。有了國際標準時間,我們為什么還要產生我們自己的北京時間?那是因為國際標準時間不是一個實際的物理信號,是滯后一個月發布的一個紙面數據。而我們需要的是真正能實時應用的實際物理信號,來做到“守時”。所以北京時間是國際標準時間在中國的一個具體實現,是中國版的協調世界時。

國家授時中心使用40多臺守時型原子鐘,綜合產生連續穩定的原子時,利用銫原子噴泉基準鐘對其進行校準,并按照國際統一部署進行閏秒,與世界時進行協調,形成我國的標準時間,即北京時間。我們的原子鐘每天參與國際比對,正常情況下,我們應用滯后1個月的反饋數據進行校準,這樣就實現了北京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的一致性,專業上稱“時間溯源”。各國標準時間都是這樣產生的。

各國的標準時間都需要進行國際比對,正常情況下,國際權度局一個月給出一個結果,我們用它來校準北京時間。如果國際比對鏈路中斷,我們的時間就可能會出現誤差。因此需要一臺比守時原子鐘更精準、能夠連續運行15天以上的基準鐘,實現對北京時間的自主校準。目前,國際上的基準鐘是銫原子噴泉鐘。經過不懈努力,我們研制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銫原子噴泉鐘,使北京時間有了自主的校準能力,保證了它的準確性,打破了國外超高細度光學腔的加工和鍍膜技術的壟斷。后來,國家授時中心聯合企業,一起制造了世界首款新型守時型原子鐘產品——激光抽運小銫鐘,已應用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上,也裝備在國家標準時間產生與保持系統上,打破了國外的長期獨家壟斷。2020年,國家授時中心建立了多手段融合的世界時測量系統,實現了世界時自主測量。2021年11月,三臺激光抽運小銫鐘在國際標準時間計算中取得權重,并被國際權度局推薦給各國,用于其標準時間的產生。

如何能夠把時間信號發送給不同地方的用戶呢?這就需要“授時”?!笆跁r”由來已久,古代的“授時”通常是指授農時節令。在農耕時代,適時的播種和收割是關系著經濟收入和社會穩定的大事。在古代社會,鐘鼓樓應該是城市建設的標配,一般是位于市中心的最高建筑,通過晨鐘暮鼓進行報時。在影視中常常能看到打更,更夫每天晚上要守著香鐘或者滴漏等,到了更時進行巡夜,并通過打梆子或敲鑼進行報時,這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夜間報時制度?,F代的“授時”是利用包括網絡、無線電短波、無線電長波、衛星等傳播技術發播標準時間。圍繞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需求,我國在陜西蒲城建設了專用短波授時臺,滿足天文觀測的應用,但這樣的授時精度不能滿足“兩彈一星”及其他應用需求。為此,國家授時中心建設了長波授時系統?,F在,我國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授時系統,用多種手段發播北京時間,基本滿足了我國各行各業的不同需求。

時間的精度只有做不到,沒有用不到。從古至今,人類追求時間精度的步伐從未停止,可以說,人類研究時間測量的過程也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過程。

(摘編自張首剛《時間在哪兒?》)

1.下列對原文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農耕生活與日升日落息息相關,人們制作了圭表,通過觀測太陽投影長短來測定時間。

B.協調世界時是原子鐘產生的時刻,當它與世界時的偏差達到一定數值時,需要閏秒。

C.國際標準時間滯后于我國的北京時間一個月,所以它不是一個能實時應用的信號。

D.鐘鼓樓的晨鐘暮鼓和更夫巡夜時的打梆子、敲鑼,都是古代中國常用的報時手段。

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秤漏計時的精度之所以能超過圭表,其重要原因是利用了虹吸原理,在虹吸過程中水流有較好的均勻性,這提高了計時精度。

B.隨著天文觀測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對世界時的測量技術將會得到不斷提升,需要閏秒的情況可能會減少。

C.如果我們過多地依賴國際標準時間,在時間的校準和測量上喪失自主權,我們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必然會遭遇瓶頸。

D.我國當前的授時系統已能基本滿足各行各業的不同需求,因此,相比于授時,守時的技術革新更為重要。

3.下列選項,最能體現我國產生“北京時間”的意義的一項是(3分)

A.5G技術已在我國得到廣泛應用,它的高精度時間同步技術,利用衛星星歷、導航等手段,讓國內用戶實現網絡中多個設備的時間同步。

B.1納秒是十億分之一秒,北京時間與國際標準時間的偏差從2013年就縮小到10納秒;2017年以來,一直小于5納秒。

C.我國某大學研制出一種利用電波授時的智能化太陽能路燈,可根據當地的日出日落時間控制路燈的開關。

D.飛行員和地面控制員使用的時間不同,將會帶來巨大的風險,國外的飛機要飛來北京,采用國際標準時間可以確保航空運輸的精確、高效和安全。

4.請根據材料內容,完成下面的結構示意圖。(4分)

圖片

5.材料多處段落開頭使用問句,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他要一顆紐扣

施蟄存

在戰地醫院服務了八個月的薛小姐,回到昆明來時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我負責五百七十四號病床,在這個病床經過的傷兵,少不了三四十個,然而我只記得他這么一個。

當他第一天上午被抬來移放在這個病床上,吳醫官揭開那遮蓋在他身上的灰氈的時候,我嚇了一跳。為什么?我并不是害怕那滿身的血跡,那我已經看慣了。我所覺得可怕的倒是一個傷兵的反常情形。原來他在笑。他張開了嘴,從滿嘴的血和污泥中間,我看出了他的確在笑。我立刻想到這一定是個傷害了神經的,聽說有一個傷兵就是這樣的變成了瘋人,永遠的瘋了。

吳醫官檢視的結果,并不致命,雖然流了許多血。大腿上中了一彈,左手被炸掉了一個手掌。我們給他洗拭掉血污,用了藥,包裹了那條腿和沒有了手掌的手,他居然就睡熟了,一聲也沒有痛楚地叫喊。我當時就覺得很怕,只怕他醒了會跳下床做出不知怎么樣可怕的事情來。

然而他睡得很好,一睡就睡到第二日天亮。早晨八點鐘去接班的時候,我看見他已經醒了,可是還在笑。我覺得有點奇怪,大概他成了一個白癡。

當我走近他床邊前的時候,我發現他仿佛并沒有損害了任何神經,因為他的兩顆忍俊不禁的眼烏珠還會跟著我的走路而移動,并且,居然會很清楚地說:“給一杯水喝?!?/p>

側著嘴喝完了水,他好像很滿足了似的行著深呼吸,漸漸地閉上眼睛。沒幾秒鐘,又睜開了眼睛,心里在想些什么似地呆看著。最后,又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笑。但是,這回,我發現了這并不是一個控制不住自己的感官的人的癡笑。

“怎么樣?辛苦呢,朋友。什么地方痛?”

他并不回答,只笑,似乎完全在想自己的事情。此外的行為就是睡眠了。大概是個樂觀而緘默的人,我終于這樣斷定了他的性格。

一天,當他的傷口差不多已有七分好了的時候,當他又在莞爾而笑的時候,我禁不住要對他發生興趣了。我就問:“喂,朋友,你為什么一句話也不說,老是笑?有什么好笑的?”“不死,不該笑笑嗎?”這是他進院后,除了要茶水之外的第一句話。

我不知怎樣回答他才好。他的話不是很對嗎?當一個傷兵發現他自己畢竟死不了的時候,不很高興嗎?我覺得不應該放過他這個高興說話的機會,便看著他的臉。終于,是他先開口了

“你在想我多么怕死,是吧?!蔽艺f:“那沒有什么,誰都怕死,不過……”

但是他搖搖頭:“我們當兵的誰都得等著死,怕死的也不當兵啦。哪兒有不死人的打仗?你說我怕死嗎?不是,我也從來沒怕過死。這會兒我就抵準死完了,可是活過來一看,死不了,這才夠高興。我高興就笑。哎,人生在世,高興了干嘛不笑?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出了院我就得先算一道命,到底還有些什么福享的。”說了他又非??鞓返匦α?。

誰看到他那樣天真地笑,誰都會覺得高興,所以我也笑了。這時候,剛有一個慰勞隊進來,挨著每一個病床送東西。他一邊笑一邊檢視著這些東西。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重要事情似的,斂盡了笑容,抬起頭來向左右看了一眼,仿佛要招呼什么人似的。于是我又走到他床邊去。

“我想起來了!”他說,“是了,薛小姐,你去告訴他們,下回送東西給前線的弟兄,千萬不要忘了針線和紐扣!喂,紐扣最要緊,可是為什么沒有人送紐扣來?”

“紐扣,為什么?”我覺得太奇怪了,我問。

他又笑起來,好像炫耀一些沒有人看見過的寶物一般?!熬褪羌~扣,衣裳上的紐扣。我就是為了一顆紐扣,差一點死了。你說,一件軍衣上哪一顆紐扣最要緊?喉嚨底下第一顆。

前幾天那么冷,今年發下來的棉衣沒有一個紐扣安牢的。我的那一件,頭天穿上身,第一個紐扣就給我扯掉。我把它揣在口袋里,想找一根針線來縫牢,可是等了七八天沒法兒找到一個針一股線。北風從敞開的領口里吹進來,吹進來,吹得滿肚子冷,那可真難受。好容易有那么一天碰到一個弟兄在縫破衣,我就借針線來使一使,誰知道一摸口袋里,找不到那個紐扣了,翻轉口袋來也還是沒有,多糟!

“從此我就天天等紐扣,什么地方去找一顆紐扣來縫上這個漏風洞呢?誰會給我送一顆紐扣來呢?

“我就為了一顆紐扣打仗啦。有個東洋兵正在爬過來,爬過來,一個弟兄就開了槍,一槍就把他打翻了。我一想,不錯,他衣裳上不是也有紐扣嗎?我就跳出壕溝去。我不管人家怎么嚷著勸,為了要得到一顆紐扣。我才走到那死鬼旁邊,才蹲下去想摘下那紐扣來,就聽見耳朵邊一縷風,一個噓聲,我覺得那么的一震,完啦。我心里一下子想,這回就死啦。

“誰知道死不了,我給送到這里來了。當我醒回來一看,想一摸,手呢?才知道單單丟了一個手。我才笑起來,你說這不該笑嗎?他們會不會給我換一件新棉衣?要是換,請你告訴他們,第一個紐扣要縫緊,別馬虎。

“可是,我一醒過來就想到我這個手犧牲得太冤了。我何必一定要在那死鬼身上找紐扣?

我把自己衣裳上最底下那一顆扯下來,縫在上邊不就成了嗎?腦袋給想糊涂了,老是想不到,你說這不傻嗎?我現在就成天笑自己太傻了,要是為了這顆紐扣送了命,那不是更冤嗎?”

“這就是一個永遠很高興的傷兵的幽默故事。”薛小姐說,“你想到過一個紐扣對于前方士兵的意義沒有?”

一九四〇年六月十二日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僅是薛小姐負責的一張574號病床就安頓過三四十個人,可見抗戰中的犧牲、傷殘之巨,這為戰士的故事提供了背景。

B.戰士入院后從未痛楚地叫喊,只是一味地笑,呆想,睡覺,薛小姐認為他是個樂觀而緘默的人,文章最后也證實了她的判斷。

C.縱觀全文,戰士愛笑,既是為自己抵準要死卻大難不死而開心,也是為發現了自己為一顆紐扣差點犧牲生命的“傻”而自嘲。

D.作者并未親歷親見,卻細致入微地敘述了一個戰士的故事,喜愛中有敬意,還通過一顆紐扣這個細小之物表達了對抗戰事業的思考。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在文中講述了抗戰中的一件事,主體內容由薛小姐展開,而事件的真相又由戰士揭示,給人以曲折有致、別有洞天之感。

B.流血、傷亡是戰爭的本來面貌,但本文卻著力寫戰士受傷前后都心心念念一顆紐扣,表現了生動活潑的人性,令人動容,以小見大。

C.本文中人物的語言具有鮮明的口頭講述特點,很符合人物身份,如戰士說話時多短句,常重復,愛反問,話題或內容時常跳躍等。

D.慰勞隊的出現是故事的核心內容,正是因為戰士檢視慰勞物品時想起針線、紐扣,急著讓薛小姐轉告慰勞隊,從而才展開了紐扣故事的全貌。

8.在與戰士的交往過程中,薛小姐的心理經歷了怎樣的變化?請簡要概括。(4分)

9.本文的題目是“他要一顆紐扣”,請結合你的閱讀體驗,揣摩作者以此命題的用意。(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材料一:

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彼其愛民謹忠,利民謹厚,忠信相連,又示之以利,是以終身不饜,歿世而不卷。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諸侯者,此也。是故古者圣王制為節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輪車鞼匏①,陶冶梓匠,使各從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敝T加費,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為。古者圣王制為衣服之法,曰:“冬服紺緅之衣,輕且暖,夏服絺絡之衣,輕且凊,則止。”諸加費,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為。古者圣人為猛禽狡獸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日帶劍,為刺則入,擊則斷,旁擊而不折,此劍之利也。車為服重致遠,乘之則安,引之則利,安以不傷人,利以速至,此車之利也。古者圣王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于是制為舟楫,足以將之則止。雖上者三公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飾,此舟之利也。

(節選自《墨子·節用》)

材料二:

禽滑厘問于墨子曰:“錦繡烯纻,將安用之?”墨子曰:“惡!是非吾用務也。古有無文者得之矣,夏禹是也。卑小宮室,損薄飲食,土階三等,衣裳細布;當此之時,散無所用,而務在于完堅。殷之盤庚,大其先王之室,而改遷于殷,茅茨不剪,采椽不斫,以變天下之視。當此之時,文采之帛,將安所施?夫品庶非有心也以人主為心茍上不為下惡用之?二王者以化身先于天下,故化隆于其時,成名于今世也。且夫錦繡烯纻,亂君之所造也,其本皆興于齊。景公喜奢而忘儉,幸有晏子以儉鐫之,然猶幾不能勝。夫奢安可窮哉?今當兇年,有欲予子隨侯之珠者,曰不得賣也,珍寶而以為飾。又欲予子一鐘粟者,得珠者不得粟,得粟者不得珠。子將何擇?”禽滑厘曰:“吾取粟耳,可以救窮?!蹦釉唬骸罢\然,則惡在事夫奢也?長無用,好末淫,非圣人所急也。故食必常飽,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居必常安,然后求樂。為可長,行可久,先質而后文,此圣人之務。”禽滑厘曰:“善?!?/p>

(節選自《說苑·反質》)

[注]①鞼匏:制皮革的工匠。②紺緅:青色的衣服。③絺絡:葛布的統稱。④禽滑厘:墨子的學生。

10.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

夫品庶A非有B心也C以人主為D心E茍上F不為G下H惡I用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饜,文中指厭棄、厭惡,與《揚州慢》中“廢池喬木,猶厭言兵”的“厭”意思相同。

B.從事,文中指干某項事業,與《五代史伶官傳序》中“則遣從事”的“從事”意思不同。

C.卑,本義是位置低下,文中是使動用法,與成語“草管人命”中的“草管”用法相同。

D.盤庚,即《答司馬諫議書》“盤庚之遷”中的“盤庚”,是商的君王,曾將國都遷到殷。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古代的明王圣人,之所以能稱霸天下,匡正諸侯,是因為他們對百姓忠信有加,而且讓百姓看到利之所在。

B.墨子認為,圣王下令,讓天下的工匠在制造物品時要本著實用的原則,其目的就是不想徒增浪費。

C.晏子常用節儉來規勸喜好奢侈的齊景公,但仍然很難制止,由此可見,一旦習慣于奢侈就很難有盡頭。

D.隨侯珠、一鐘粟不可兼得時,禽滑厘毅然選擇粟米,這可看出他寧愿身處窮困,也不丟失道義。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古者圣王為大川廣谷之不可濟,于是制為舟楫,足以將之則止。

(2)今當兇年,有欲予子隨侯之珠者,曰不得賣也,珍寶而以為飾。

14.兩則材料都提到了衣服的制作,目的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送林子敬悴武昌①

劉克莊

閫②外于今有虎臣,孰云立國靠江神。

后車雞塞勒銘客,前席龍山落帽人③。

此去青油煩檄筆,向來赤壁要綸巾。

遙知崔顥題詩處,暇日登樓與拂塵。

[注]①停武昌,到武昌任通判一職。②閫,指京城或朝中。③龍山落帽人,指才思敏捷之士。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以“虎臣”稱友人,認為對國家而言,友人這樣的賢才比神靈更加可靠。

B.領聯寫友人身邊聚集了一批富有雅趣的文人學士,他們能輔佐友人實現抱負。

C.頸聯借周瑜在赤壁之戰時的儒將形象,夸贊友人此去武昌必將一展文才武略。

D.本詩內容充實,感情真摯,用典自然,風格豪邁,展現了詩人慷慨的家國情懷。

16.本詩以遙想友人暇日登樓作結,有何妙處?請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認為自己種樹的訣竅不是讓樹木活得長、長得快,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觀點對育人治國頗具啟示意義。

(2)同為月下泛舟,蘇軾和張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賦》中“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與《念奴嬌·過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都以寬廣的水面襯出了船之渺小。

(3)“濁酒”是古詩詞中的一個常見意象。借一壺濁酒,澆胸中塊壘,在古詩詞中并不鮮見,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2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

生活中最常見的靜電是摩擦起電。摩擦起電的成因復雜多樣,科學家至今還沒有完全透徹地理解這種現象?,F在公認的影響因素有:材料本身的性質、局部的粗糙度、摩擦的力度、環境濕度等等。摩擦能生靜電,但A,如在太空中,太陽光中的高能紫外線和X射線照射物體時,會把電子驅趕出來只留下一層正電荷,也會形成靜電。

①生活中,靜電電荷量極小,②電流也很微弱,③雖不會讓人致殘致死,④但給人們帶來的煩擾俯拾皆是。⑤在危險場合,⑥靜電就能釀成大禍,⑦如有的面粉廠就因對靜電防范不嚴格而發生可怕的粉塵爆炸。雖然大多數靜電有害無益,B,讓靜電按照人們的意志行事,也能創造價值。對靜電最成功的使用案例應該是復印機。它先在半導體上布滿靜電,再用光照射不該有字的地方,把這里的半導體變成導體,消除此處的靜電,留下未被照射的靜電區域吸附碳粉進行復印。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4分)

19.文中畫波浪線部分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6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

往年,五龍堂的變吉哥,總是在春兒家的門口,擺個起花攤兒。頭天晚上,春兒就給他把地方打掃干凈:中午買賣忙,還給他端出碗便飯來。()五個火球兒在天空極高的地方飄下來,像分開下垂的花瓣兒。臨到晚上收攤,變吉哥就給春兒留下這么一把小起花,算是“地鋪錢”。

今年,變吉哥沒有扎起花,他擔了一筐小燈籠來,燈籠做得很精致,畫兒的顏色水色都很新鮮,還有走馬燈,他裝好一盞,掛在筐系兒上。前面跑著一群日本鬼子,在后面追趕的是八路軍,男男女女的老百姓,背著鐵鏟大鎬去挖溝,鬼子就跌跟頭馬爬地受擒了。立時就圍上一群孩子來,用買花炮的錢買了去,變吉哥叫他們拿好,別碰破了,還告訴他們點燈的辦法。

春兒抱著一捆線子從家里出來,笑著問:“怎么你不扎起花了?”

變吉哥說:“你沒到區上開會?你村的武委會主任沒給你傳達?”

“傳達什么呀?”春兒問。

“你們村子大,工作可落后哩!”變吉哥說,“各村不是成立了武委會嗎,今年禁止裝花裹炮,留下硝磺火藥,制造地雷手榴彈,好打日本?!?/p>

20.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變吉哥做的起花,起得直,升得高,響得脆,還帶著炮打燈。

B.變吉哥做的起花,帶著炮打燈,還起得直,升得高,響得脆。

C.變吉哥做的起花,帶著炮打燈,還升得高,響得脆,起得直。

D.變吉哥做的起花,升得高,響得脆,起得直,還帶著炮打燈。

21.請解釋文中“跌跟頭馬爬”的含義并分析其表達效果。(3分)

2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在句式使用上頗具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有人說:人生的一大遺憾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我也曾想過”。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福建2024屆高三九市聯考4月語文試題參考答案解析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19分)

1.(3分)C(國際標準時間本身并不滯后,只是發布滯后。)

2.(3分)D(文章并無充足的證據支持“相比于授時,守時的技術革新更為重要”這一結論。)

3.(3分)A(A項,北京時間是國內用戶設備時間同步的基礎,這大大方便了我們的生產生活,因此為答案項;B項,說明的是北京時間在精準度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C項,說明的是“日出日落時間”的應用價值;D項,說明的是國際標準時間的應用價值。)

4.(4分)

①研制了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銫原子噴泉鐘②自主校準北京時間③應用于其他國家標準時間的產生④實現世界時自主測量

評分參考:

每答出一點給1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5.(6分)

①問句提示文段內容,表明行文思路,便于讀者理解;②有問有答,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與探索熱情;③三個問句層層深入,便于系統呈現我國在時間問題上的探索與成就。

評分參考: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4分,答出三點給6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二)(16分)

6.(3分)B(從故事后續的發展來看,戰士并不是一個緘默的人。)

7.(3分)D(慰勞隊的出現影響了故事的發展,但本身并不是故事的核心內容。)

8.(4分)

①對戰士受傷卻笑著感到害怕;②對戰士神經并未受損卻一直笑感到好奇;③知道戰士笑的原因后為他感到高興;④當戰士要求轉告慰問隊不要忘了給前線送針線紐扣時感到驚奇;⑤得知真相后對戰士既理解又同情。

評分參考:

答出一點給1分,答出任意四點給4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9.(6分)

①提示故事內容并吸引閱讀興趣;②表現故事主人公的內心和性情;③表達對抗日戰士的禮敬與喜愛,喚起讀者共鳴;④警示當時的國民政府關心士兵生活,做好軍需供應細節。

評分參考: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4分,答出三點給6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20分)

10.(3分)C、E、G

11.(3分)C(“卑”為使動用法;“草菅”為意動用法。)

12.(3分)D(禽滑厘選擇粟米主要是基于實用的目的。)

13.(8分)

(1)(4分)古代的圣王,因為大河寬谷不能通過,于是制造了船只,但足以用來渡河就夠了。

評分參考:譯出大意給2分;“為”“將之”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4分)碰上荒年,有人想送給你隋侯寶珠,說不能賣出,要珍惜它并只能把它用作裝飾。

評分參考:譯出大意給2分;“兇年”“以為”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14.(3分)

①材料一是為了證明古代的圣王重視節用制度的落實;②材料二是為了闡明做事應

先注重本質,再追求文飾。

評分參考:

答出一點給2分,答出兩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二)(9分)

15.(3分)B(友人身邊聚集了一批能與之共建功業的智勇之士。)16.(6分)

①黃鶴樓是武昌的標志性建筑,以遙想友人登樓作結,扣合題意。②公事之暇登高抒懷,表現了友人功成業就后的從容自得之態;③這既是對友人功業有成的良好祝愿,也委婉表達了多加保重的勸慰之情。

評分參考:

答出一點給3分,答出任意兩點給6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三)(6分)

17.(6分)

(1)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2)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評分參考: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

(3)示例一: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示例二: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示例三:一杯濁酒慰飄零百首新詩見典型

示例四: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評分參考:

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即可給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10分)

18.(4分)

A處:產生靜電并不只靠摩擦

B處:但如果合理利用

評分參考:

每答出一處給2分。意思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19.(6分)

序號:③修改為:雖不會致殘致死(或“雖不會致人傷殘或死亡”)

序號:④修改為:但給人們帶來的煩擾不勝枚舉

序號:⑥修改為:靜電可能釀成大禍

評分參考:

每填對一處序號并修改正確給2分。

如有其他改法,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二)(10分)

20.(3分)A

21.(3分)

①形容日本兵跌跌撞撞、連滾帶爬的樣子。②運用方言口語,幽默詼諧,生動形象,表現了鮮明的愛憎之情,體現了軍民同心抗日的信心。

評分參考:

答出第一點給1分,答出第二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2.(4分)

①整句與短句相結合,朗朗上口,鏗鏘有力,②更能表現言說者態度的堅決,③也更符合言說者的身份特點與向村民宣傳的言說要求。

評分參考:

答出第一點給1分,答出第二點給1分,答出第三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高中語文十種說明方法及其作用有哪些

(1)舉例子.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法.

運用舉事例的說明方法說明事物或事理,一要注意例子的代表性,二要注意例子的適量性.

(2)引資料.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資料說明.引資料的范圍很廣,可以是經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諺語等.

(3)作比較.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

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4)列數據.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采用列數據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并力求近似.

(5)分類別.將被說明的對象,按照一定的標準劃分成不同的類別,一類一類地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

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

(6)打比方.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說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同修辭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辭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說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則不宜使用.

(7)摹狀貌.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狀貌.

(8)下定義.用簡明的語言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征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是科技說明文常用的方法.

下定義的時候,可以根據說明的目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考慮.有的著重說明特性,如關于“人”的定義;有的著重說明作用,如關于“肥料”的定義;有的既說明特性又說明作用,如關于“統籌方法”和“應用科學”的定義.

(9)作詮釋.從一個側面,就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解釋,這種方法叫詮釋法.

定義法和詮釋法常采用“某某是什么”的語言形式.形式相同,如何區分呢?一般來說,“是”字兩邊的話能夠互換,就是定義;如果不能互換,就是詮釋.

例如,“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這句話,改成“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進行勞動的高級動物是人”,意思不變.“雪是在云中形成的一種固態降水物”這句話,如果改為“云中形成的固態降水物是雪”就不成.由此可以辨別,前一句是定義說明,后一句是詮釋說明.

(10)畫圖表.為了把復雜的事物說清楚,還可以采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有些事物解說更直接、更具體.

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方法和技巧

1.在文章中找到概括全文的句子

在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之中有一種是在文章中尋找能夠概括全文的句子。一般來說能夠概括全篇文章的句子會出現開頭第一段,中間的某一段或是結尾最后的一段。結尾全文的句子出現在第一段,有開門見山,引領全文,點名文章的中心的思想作用,出現在中間一段能夠承上啟下,過度轉折的作用,而它出現在最后一段則有概括全文,闡明作者主旨的作用,還有收尾呼應的效果。

2.看作者想要抒發的情感

在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中有一個是需要同學們特別注意的,那就是一定要明白作者想要抒發的情感。寫作是作者想要抒發內心情感的方法,所以在作者的遣詞造句中,常常能夠看出作者的思想情感,贊美、批判、感動、。這些情感有的作者表述的簡單明了,而有的作者卻是含蓄內斂,需要學生們從作者的用詞上進行推敲。

3.注意文章中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高考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中還有一種就是要弄清文中主要的修辭手法是哪種。通常同學們一般在閱讀理解中最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比喻和排比或者是反問等幾種,這幾種在考試當中都是考的比較多的,多用修辭手法能夠鮮明的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能讓文章富有美感和韻律感。另外,在這里要特別提醒同學們,一旦遇到作者在使用暗喻的修辭手法時,不可只看表面,一定要明白作者比喻背后的意圖。

184751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