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又是一年冬至到
作文又是一年冬至到1
從小我就知道在我國古代歷法中有二十四節氣之說,但在我的印象中記憶最深刻的卻只有一個,那就是冬至,因為我最愛冬至的羊肉!
記得每每快到冬至時,奶奶就會不停地說“冬至似大年”啊,“冬至吃羊肉,暖和一冬天”啊等等的話。是的,冬至到,羊肉俏!哪怕你凍得滿臉通紅、哆哆嗦嗦、渾身打顫,但只要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吃上幾塊燉得香噴噴的羊肉,就一定會覺得全身熱乎乎、暖洋洋的,那感覺就一個字“爽”!
每年的這一天,家里人都會從全國各地、四面八方趕到奶奶家里。久別重逢的大家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那真是道不盡的思念,說不完的家常。而桌上總會擺滿一盆又一盆以羊肉為主題的大菜。冒著裊裊熱氣的羊肉湯鍋啊,連皮帶骨一起煮的紅燒羊肉啊,外焦內嫩的烤羊肉啊等等。當你隨意夾上一塊,一種羊肉獨有的異香便會溢滿口腔,當羊肉溜進肚里時,那種奇香便會長久地停留在你的感覺之中。此時此刻,我想任何其它的山珍海味都會在你的心中變得黯然失色,其結果便是讓一大家子人一個個吃得大汗淋漓,不亦樂乎!而奶奶總會不停地往我碗里夾這夾那,不停地說:“多吃點,把身體吃得棒棒的?!?/p>
這就是我家的冬至。原以為冬至吃羊肉只是我家的傳統,但現在我明白了,冬至不僅是我國歷法中的一個節氣,更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大傳統節日。據說冬至吃羊肉這一習俗還是從漢代起,其中還包含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一種向往和寄托呢。
這就是我喜歡冬至的原因。不僅因為有好吃的羊肉,更是因為有太多太多像冬至這樣的節日能讓我接觸、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老師常給我們說:傳統最需要的就是傳承!現在的我已是完全明白了老師話中的含義,我想我也要努力從現在做起,做一個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承者。
作文又是一年冬至到2
冬至,現在好多人都把它看成一個普通的節氣,或許節氣這樣的東西,很多的人都已經淡忘了,節氣歌會唱的也沒有幾個小朋友了。但是在我們家鄉就是不是簡簡單單的節氣了。
家鄉有一句話:冬至大如年,也就是說,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把冬至當做是一個和春節一樣重要的節日。冬至作為傳統節日的歷史已經有三千年的歷史了,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間的陰氣已經到了一個極點,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因此,祭祖、家庭聚餐等習俗,也往往出現在冬至,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已過,年關將至了。
家鄉的冬至,母親是十分看重的,最必要的搓湯圓,來廣州之后和北方的孩子交流起來,說起潮汕那邊都是冬至吃湯圓的,他們都覺得很詫異,湯圓不都是在正月十五元宵節吃的嗎?怎么變成了在冬至了?我也不大清楚的,查了很多的民俗書,也不知道為什么會吃湯圓呢!
自家包的湯圓很大的,往里面填的餡料種類也很多,有花生的,芝麻的,還有綠豆的,豆子經過研磨后散發的清香,至今還是記憶猶新,最喜歡的應該是芋泥餡料,我們家做的湯圓用的就是芋泥餡料,用的是自家的芋頭,蒸熟再拌上白糖細細研磨,加上油,粘稠而且略顯油光的芋泥就好了,母親近段時間還會往里面加上紫薯,顏色變得更加鮮艷可愛!
餡兒好了,下一個步驟就是包湯圓,揉面團永遠是母親的活,別人是做不得的。母親揉面的時候特別有趣,一邊計算著應該往里面加上多少水,還想著要怎么揉,向左還是向右呢?揉時母親還碎碎念的,好似咒語一般,是不是母親一念咒語,面團就會一下子揉好呢?或者會變得好吃呢?
揉好面就是真正的包湯圓了,過程也很簡單的,捏一塊小面團,壓平壓薄,再把餡兒放到面皮上,順著那勢頭,手指向上卷,握成一個圈,這不,一個精巧的湯圓不就在手上了嗎?潮汕的湯圓還要另外一個名字呢,叫鴨母捻,為啥叫鴨母捻呢?因為潮汕的湯圓個頭大,形狀不是很圓,放到水里煮,水開了,湯圓似母鴨在水上游蕩浮沉,分外有趣,因此也被叫做鴨母捻了。
湯圓做好了,等著祭祖以及祭拜各路神明之后,就可以開吃了,記得小時候,媽媽總會斥責我,叫我不要在神案前掛念著那一大碗湯圓,我才不呢!和我搶湯圓就不是好神仙,況且家家都有煮湯圓,也少不了我家這一碗呀!年幼的我鼓著臉的和媽媽理論,可真是把家里的其他人給逗樂了。
韶華易逝,轉眼間我也從那個任性妄為的小吃貨變成了青年人,大學伊始,離別家鄉來到廣州,忙碌充斥著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回家的機會也變得少,冬至回家成為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對于家鄉,那一份古樸的村俗和可親可敬的鄉友,還有自己的父母,以及冬至里那精致的湯圓,有著難以割舍的牽掛和無奈。
作文又是一年冬至到3
我的家鄉福州是一個美麗的城市,我們家鄉還有很多風俗和有趣的文化。是不是很有興趣,下面我跟大家講一講家鄉的冬至吧!
冬至,作為二十四節令之一,意味著冬天的到來。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征。要是沒有凜冽的寒風、鵝毛般的雪花和厚實的羽絨服,簡直不可思議。而家鄉的冬至卻別有風味,煦暖的陽光依然是主旋律。置身于滿眼的蔥綠中,我絲毫沒有寒冬的感覺。
放學回到家,我來不及放下書包,便匆忙地掀開碗蓋。哇,是一碗地道的糯米丸子。這時媽媽及時阻止了我伸出的小臟手,將我拉到水池邊洗手,但那丸子的香味就像蟲子一樣,弄得我的心癢癢的,差點兒流口水。
“看把你饞的!”媽媽微笑著給我夾了幾個。我狼吞虎咽,好幾個進肚之后,我才開始認真研究起丸子的皮和餡。媽媽看我已經吃飽,便和我談起冬至搓丸子的由來。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窮書生叫木連生,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非常窮苦。一年,天遇大旱,土地龜裂,寸草不生。秋收季節,財主依然上門逼租。木連生為了躲債,背著年老體弱的媽媽逃進深山。他安頓好媽媽,便出來找活干,以償還所欠的債務。幾個月后,木連生拿到工錢,便急忙到森林深處找媽媽,但怎么也找不見。原來他走后,母親思兒心切,天天以淚洗面,竟然哭瞎雙眼,藏身于一個樹洞中。為了找到媽媽,木連生用糯米搓成丸子,以竹簽穿成串,只要有樹杈的地方,就掛上丸子。冬至這天,丸子的香味飄到媽媽所在的樹洞中,她順著香味,慢慢爬出來。母子終于團圓了。如今,在福州的連江縣,冬至祭祖時依然保持著這一風俗,那就是在供桌上放一大竹籮,籮里盛著糯米搓成的圓圓的丸子,預示家庭團圓之意,以求祖先的保佑。
這就是家鄉的冬至,沒有什么特別的,但是充滿了家鄉的獨特風俗文化氣息,讓我覺得這么有趣,這么溫暖!
作文又是一年冬至到4
有人認為,寒冷的冬天沒有什么樂趣,只有下雪的冬天才會感受到一絲樂趣。可我覺得,在南方,這個不下雪的地方,也有它獨特的樂趣。家鄉,那熱鬧的冬至,就是我冬日里特有的樂趣。
相傳在古代,人們認為從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這代表著下一個循環的開始,是大吉之日,皇帝在這天要祭天,群臣也要互相祝賀。
在我的家鄉,冬至是非常被重視的。
冬至的清早,夾帶著鞭炮味兒的涼風嗖嗖地掠過,喚醒了熟睡的孩童。他們興高采烈地跑進客廳,開始投入到了熱鬧的過節氣氛中??蛷d的桌上,大人們早早就擺好了幾大盤冬至團。這幾盤冬至團,是大人們早早起來弄好的,他們先磨好糯米粉,然后用熱水和面,最后包成團子,下鍋。出鍋后,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步驟,要在團子上面撒一些炒熟的糯米粉,這樣拿起來吃就不會粘手了,這甜而不膩的冬至團就做好了。大人們忙著做冬至團的時候,我們也會在一邊“幫忙”,借著學做冬至團的理由,扯了許多面團在旁邊捏成各種形狀的團子,面團軟軟的,孩童的心樂樂的。
家鄉的冬至,不僅有香甜軟糯的冬至團讓人大飽口福,逛集市也是冬至的一大樂趣,讓人大飽眼福。那天的集市熱鬧非凡,做工精美的物品琳瑯滿目,讓人愛不釋手。平日里少見的玩具、氣球正向孩子們閃著光,召喚著他們的到來。平日里和砍價的顧客“大戰三百回合”的老板在冬至也變得特別可愛,特別開心。他們會將價格比較昂貴的精美飾品低價賣給顧客們,并笑嘻嘻地說“記得今晚叫上街坊鄰居一起吃飯呀?!?/p>
冬至的.晚上,街坊鄰居聚在一起吃飯,是我們家鄉過冬至最特別的地方。在我們逛集市逛得正起勁的時候,一些賢惠的婦女已經開始準備晚上的宴席了。她們分工合作,洗米,煮飯,摘菜,炒菜,煲湯,井然有序,不一會兒就把豐盛的晚餐做完了。最后還有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包餃子。在冬至,熱氣騰騰的餃子可以溫暖人的胃,甚至可以溫暖人的心。婦女們在這天最為辛苦,也最為快樂,最為默契,她們麻溜地忙著手頭的活,還不忘天南地北地嘮家常,昔日的不愉快也慢慢褪去她們大部分人都在搟皮,剁餡,包餃子,手法嫻熟,速度極快。搟皮的不一會兒就搟好一片片尺寸、厚度剛剛好的面皮;剁餡的先把肉剁了,刀在砧板上有規律的砰砰響,不一會,大小均勻的豬肉餡剁好了,再把肉和韭菜和在一起,韭菜豬肉餡就做好了;包餃子的,勺一勺不多不少的肉,放進面皮的中心,上下一合,輕松一捏,不一會兒,一個個鼓鼓的餃子就擺滿了盤子。“撲通”的一聲,餃子下鍋了,只需再等片刻,香氣四溢的餃子就呈現在晚宴的桌上了。
夕日漸沉,天色漸晚,佳肴已備,大家早已紛紛入座??粗郎细魇礁鳂拥募央?,大家迫不及待地開動了,豬肉韭菜餡的餃子被眾人一掃而空。大家吃完晚飯,收拾好街道,就會回到自家祭祖了。他們將事先準備好的食品拿出來,把食品放到佛祖前,把蠟燭點上,嘴里喃喃自語,為家人祈福,再敬上酒,莊重的祭祖儀式就完成了。
冬至如此熱鬧,何嘗不是冬日里的一大樂趣呢!
作文又是一年冬至到5
大別山麓,崇山峻嶺,山地、農舍、薄田、水塘間雜著散開。山澗水汩汩流淌,匯入水庫,然后又順河流下。山腳下有一僻靜鄉野,那里有我的家。
我家背靠青山,有一個很大的院子,種著父親培育了幾十年的盆景和花草。門前有個池塘,穿山公路從池塘邊繞過,不遠處是河流,農田和菜地。
清晨,在雞鳴聲中醒來,我站在陽臺上,看著遠處的青山,四周的灌木、田野和溪流。雉雞叫著從灌木叢中飛過,楊松林和板栗林成了鳥的樂園。
園子里,喝著自制的蘭花茶,小狗趴在腳邊,懶懶的曬著太陽。
灑掃庭院、劈柴,燒著柴灶;鋤地、割草、堆肥;拔蘿卜、鏟青菜、剜香菜。
村野,山風吹亂了頭發,太陽曬老了容顏。
下午,和父母親一起到松樹林里劃松毛。我看見松樹上有白色的油狀物,想起了小時候吃的松毛糖,小心的摘下一點,母親發現我吃的是松節油,想阻止,我已經放進嘴里,苦澀的,黏在牙齒和舌頭上,但是我是開心和快樂的。
臨水識魚性,近山懂鳥音。 易漲易落山溪水,閃閃爍爍天邊星。
鄉野有最好的思考空間,讓我感知著萬物的靈性,感受著直覺的蘇醒,用心去體驗萬物如何慢慢醒來,又怎樣慢慢入眠,有空完整地記錄體驗了冬至,一年中最短的白天 ,充滿對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作文又是一年冬至到相關文章:
★ 清明鏟山作文
★ 中秋祭月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