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的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立夏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立夏的作文 篇1
今天,奶奶對我說:“今年5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自古以來我們習慣從這天開始作為是夏天的開始。
我們中國的老百姓,在每個節氣都有一樣或多樣代表性的吃的東西。在我們江南地區有“嘗三鮮”、稱體重的習俗,那是哪三鮮呢?有地三鮮:蠶豆、蒜苗、莧菜;樹三鮮:香椿、梅子、櫻桃;還有水三鮮:鰣魚、刀魚、河豚。奶奶還說:“在我們蘇州地三鮮是立夏餐桌上必備的菜肴,還有一樣必不可少的是咸鴨蛋”。我和奶奶來到菜地里,看見一顆顆蠶豆已比較飽滿,綠油油的豆萁隨風而動,像是在向我招手。我忙摘了一籃,準備晚飯時嘗嘗鮮。
在立夏這天,大人們還會用彩線編織蛋套,掛在孩子胸前,或掛在蚊帳上。孩子們一般玩吃蛋斗蛋游戲,多方用蛋相撞,以蛋殼堅而不碎為贏。諺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媽媽邊說邊織著,只見彩線在媽媽的手里翻來翻去,一會兒,一個漂亮的彩線蛋套編織好了。我高興地拿著蛋套,想像著立夏那天和朋友們一起玩吃蛋和斗蛋游戲。
媽媽告訴我:“ 江南人的傳說多故事多,倒底這種說法是否正確我們也無從考證了。二千五百年的歷史讓我們蘇州人的文化習慣,生活方式和禮儀習俗都不同于其它的地方。蘇州人守著這片土地,沿襲給子子孫孫代代不息。”
立夏的作文 篇2
立夏,標志著農村進入忙碌階段。布谷鳥在村頭脆生生得聲聲地連叫,召喚人們去勞動。田野里,一派生機,分外喜人。麥子喝足了甘汁,一個勁地往上長。
太陽的光好像有神奇的魔力,曬的麥子一天一個成色,由綠漸黃,由黃泛白越來越壯實、成熟。他們齊頭并肩地擠在一起,像野戰軍士兵們排成了整其的隊伍,穿戴著新添的新裝,顯得威風凜凜。南來的風吹著,排成方陣的麥子搖來擺去,像大海泛波,似錦如畫。
立夏的作文 篇3
昨天是五月五日,是立夏,在民間有這樣的習俗,每年到了立夏這一天,大家都要吃煮蛋。
早上,媽媽帶我去菜場買菜,菜場上熱鬧非凡,買蛋的人可真多,大家都趕著買蛋和菜,媽媽買了雞蛋和鴨蛋,還買了一些菜?;氐郊?,媽媽先拿了幾個蛋,準備煮蛋了,我跑了過去,說:“媽媽,我來煮蛋吧!”媽媽笑著說:“好吧?!蔽蚁仍阱伬锓帕艘恍┧侔褞讉€蛋放進鍋里,開始煮了,過了一會兒,我聽到蛋在鍋里翻滾的聲音,打開鍋蓋一看,幾個蛋像在跳舞。媽媽走過來笑著說:“馬上我們就可以吃煮蛋了?!蔽液闷娴貑枺骸皨寢專⑾臑槭裁匆灾蟮澳??”媽媽笑著回答道:“立夏吃煮蛋,熱天不疰夏?!边^了一會兒,蛋終于煮好了,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蛋。
就這樣,我們一家人開心地過了立夏節。
立夏的作文 篇4
夏更讓我記憶猶新,因為它的存在,代表著一種美好的回憶。
印象中,立夏與斗蛋總是捆綁在一起的。記得讀小學時,每年立夏,爸媽都會為我準備一只紅色的絨線編織袋,里面放上三四只白煮雞蛋,然后讓我帶著去學校。若在平時,帶零食上學是絕對被禁止的,一年之中唯獨立夏這天,嚴格的老師才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僅默許同學帶蛋,有時甚至會組織專門的“斗蛋比賽”。
想像一下,當時全班幾五六十號人各持一蛋,蛋尖為頭,圓處為尾,在默認的規則下,頭擊頭,尾撞尾,勝者就是“蛋王”。雖然每次敗者無數,只有1人擁有“蛋王”稱號,但能在緊張的讀書日子里享受到笑語不斷的快樂,無疑是幼時的最大樂趣。
立夏斗蛋這一習俗主要是為了幫小孩防“疰夏”。諺語有云:“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意指隨著氣溫上升,炎夏步步逼近,小孩子特別容易產生身體疲勞四肢無力、食欲減退逐漸消瘦的現象,這便是“疰夏”癥狀,據稱只要在立夏那天吃蛋,就可預防此病。 “立夏吃蛋拄心”。相傳很早以前,女媧娘娘為了下界小伢不疰夏,斗法勝了撒播這種疫病的瘟神,瘟神保證凡是女媧娘娘的子孫便不傷害。女媧娘娘傳話百姓:次年立夏之日,小伢胸前掛上煮熟的雞蛋鴨蛋,可避疰夏之疫。立夏節吃蛋與“掛蛋兜”的習俗,也沿襲至今。蛋形如心,人們認為吃蛋能使心氣精神不受虧損。
“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梁上笑喧閨?!绷⑾闹盏摹胺Q人”習俗主要流行于我國南方,起源于三國時代:傳說劉備死后,諸葛亮把他兒子阿斗交趙子龍送往江東,并拜托其后媽、已回娘家的吳國孫夫人撫養。那天正是立夏,孫夫人當著趙子龍面給阿斗秤了體重,來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體重多少,再寫信向諸葛亮匯報,由此形成傳入民間的風俗。又傳三國蜀漢鼎盛時,轄區遠至滇中,但在一些少數民族頭領中,有些人并不十分心悅誠服,建寧(今云南曲靖一帶)彝族頭領孟獲便是其中突出人物之一。等到劉備白帝城病逝之后,諸葛亮受命托孤,輔佐幼主,多次出奇制勝,七擒七縱,制服了這位桀驁不馴的孟獲,使他不得不對蜀漢幼帝和諸葛先生拜服得五體投地。后來,諸葛亮病重,臨終時特地召來孟獲,當面囑咐他說:“我雖死了,幼主阿斗仍在,你每年今日至少去看望他一次?!边@天正是立夏時節,孟獲是個直性爽快人,一經答應,就要做到,從此,每年立夏日都要往成都拜見蜀主劉禪。數年后,晉武帝司馬炎滅了蜀國,把阿斗擄到洛陽,孟獲不忘諸葛亮所囑,每年立夏日仍然帶了親兵護衛前往洛陽看望阿斗。此人粗中有細,唯恐阿斗被虧待,每次都要親自用大秤稱量阿斗體重,一再告訴晉武帝,如有絲毫差池,他是決不答應的。武帝見他如此認真,便想出一個主意,知道阿斗喜食粘甜,每屆立夏,便命人早早煮了豌豆糯米飯給他吃,此時新豌豆上市,又甜又香,做成飯糯香可口,阿斗至少要吃兩大碗,等孟獲到來稱人,都比上年重了幾斤。難怪阿斗要“此間樂不思蜀”了。
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吃完立夏飯后,在橫梁上掛一桿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福”,體重減,謂“消肉”。是日,孩童忌坐石階,如坐了則要坐七根,始可百病消散。忌坐地栿(門檻),謂這天坐地栿將招來夏天腳骨酸痛,如坐了一道就須再坐上六道地栿合成七數,方可解魘。舊時母親擇此日為女孩子穿耳朵,穿時一邊哄孩子吃茶葉蛋,當孩子張口咬蛋時即一針捷穿。也有為家養貓兒穿耳朵、札上紅頭繩的。早在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從此,立夏煮食豌豆糯米飯和稱人便在民間傳開,相沿成俗。現在,有些老年人不忘煮紅蛋送小孩,還要用竹筍炒瘦肉給小孩做下飯菜。
立夏的作文 篇5
家鄉的立夏節,雖然,沒有除夕那般喜氣洋洋,卻也是很熱鬧的。
斗蛋、編蛋套當然是必不可少。記得小時候,立夏前幾天,奶奶就會拿上一團紅毛線。只見奶奶一會兒將這根線穿過來,一會兒將那根線繞過去。我看得眼都花了。很快,奶奶就做好一個結實的蛋套了。立夏節到了,奶奶一定會給我蒸上一個家養母雞下的蛋。拿著熱乎乎的蛋,我立即興沖沖地找小伙伴斗蛋去了。斗蛋就是兩個人各手握一個蛋,蛋頭相互頂著碰著,誰的蛋破了,誰就輸了。斗蛋考驗的是兩個人的力量和智謀。那時的我,人小力氣小,自然斗不過身高、氣力都比我大許多的哥哥和姐姐們,不一會,便敗下陣來。敗下陣來的我,卻并不沮喪。因為,蛋破了,我便可吃起香噴噴的雞蛋了。
上午是斗蛋,吃雞蛋。按照家鄉的習俗,中午,家家戶戶照例要做一大鍋的“飯福果”的?!帮埜9笔俏覀兝霞业乃追Q,也有叫“立夏果”的,就是將上好的大米蒸個半熟,然后起鍋趁熱搓成米飯條,再揪成一小塊一小塊的米飯團,放在掌心揉搓成如玻璃彈珠般大小的圓形。“飯福果”搓成圓形,主要的寓意就是團團圓圓。一群人圍座一起,說笑著,搓著飯團。等到所有飯團都變成白白亮亮的小球珠,再將它們一股腦兒倒入車輪般大小的鍋里大煮特煮一番。鍋里再依次放入排骨、蘑菇、豌豆、豆芽、竽艿、蒜苔等各色菜蔬。新鮮出爐之際,就是人們大快朵頤之時。
那一天,奶奶家里人很多。大姑,二姑,三姑,還有許多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聞著“飯福果”的香味早早候著,蓄勢待發?!帮埜9蔽兜乐鴮嵑贸裕瑵M滿一大鍋,爭著搶著,不一會兒就露了鍋底。
這就是家鄉的立夏?,F在,雖然,不能在立夏的時候回老家,吃上原汁原味的“飯福果”,和兄弟姐妹們一起斗蛋了。但,在寧波,我們還是在過立夏的呢!
立夏的作文 篇6
雨還在下,滴答滴答,仿佛時鐘般規律。細細傾聽,柳樹抽枝的聲音,新葉展開的聲音,花果生長的聲音,猶如一幅傳承千年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了。
節氣輪轉,萬物生長。
天氣已經開始微微轉熱,田間的農民已經開始為不斷臨近的收獲季節開始準備,田間縱橫的水稻,奮力攀長,已經高昂起它們驕傲的頭顱,看到了它們不斷奮進、不斷奮發的未來。
云銷雨霽,一身蓑衣,蹲在田坎上的老人捋了捋斑白的胡子,微微地沉吟:“‘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立夏,又來了啊。”
極目遠眺,暮色蒼茫,回想起自己的曾經,點點滴滴,或愛,或恨,或迷茫,或奮斗,他歷經大起大落,命運兜兜轉轉,最終又回到了原點——這個偏遠的小村莊。忙忙碌碌,漸漸習慣,今天重復著昨天,但又有了新的模樣。
轉頭望去,臨近的山坡上,當初黃土滿目,如今郁郁蔥蔥的橘樹鋪滿了半山腰,薄暮中,猶如一襲青紗,披在老人佝僂的背上,柔和又莊嚴。每年,立夏如約而至;每年,老人懷著一種尊重而虔誠的心情來到田坎上,聽田間的螻蟈在聒噪,看泥土中蚯蚓在忙碌,瞧山坡上橘樹在攀長……多美妙的節日啊,立夏至,萬物生。生命最璀璨的時刻不在于永不凋落,而在于凋落后總能再度生長,四季更迭,節氣輪轉,還有那在命途起伏中毅然前行的人們不都在奉行著這自然之理嗎?
一個萬物生長的時段,又來了??!一個剛剛從嚴冬中復蘇的世界,就這樣,被生長的熱情狠狠地擁抱住了。
老人挺了挺佝僂的脊背,想起了他的孫子,在城中讀書的孫子,置身圍城、埋頭書桌的他能否感知大自然的變化、節氣的變更,感受到立夏的來臨呢?一定可以吧!老人想。
有人說城市中充斥著鋼筋水泥,日子被格式化,節氣的變更,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在這里是不能被體會到的。可我不這樣認為。老人的孫子想。
透過書桌前的窗玻璃望去,繁華中人來人往,混泥土道路上的行人漸漸奔忙起來了,寫字樓里的白領漸漸活躍起來了,上下班途中的地鐵乘客,也漸漸擁擠起來了——城市,這座鋼鐵巨獸體內的血液,漸漸從春季的涓涓細流,化蛹成蝶,變成海洋上的滾滾怒濤了,連空氣中的塵,城市中的霾竟也多了這么一絲明亮。立夏至,城市的氣息變得更有活力了,城市的光芒變得更加璀璨了。
孫子的嘴角微微上揚,古稀之年的爺爺會不會感到這股生命力呢?此刻,是不是正如往年一樣在田坎上感受這股立夏之氣呢?一定會的。他這樣想著。于是,不知不覺間低吟起小時候每到立夏跟著爺爺走在田坎上邊走邊念的語句——“螻蟈鳴,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立夏至,萬物生,宣告了世界由溫柔向熱情的轉變。從鄉村到城市,從長者到少年,都增添了一股源遠流長的活力;節氣的密碼融解在人們的血液里,成了這個民族獨有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
立夏的作文 篇7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我最喜歡的是立夏。
立夏有許多傳統文化,我喜歡的有拼蛋,因為中國有句老話“立夏吃個蛋,力氣大一萬”,還有吃玉菜等。
在立夏下午,我們班舉行了拼蛋比賽。我和張譯心拼蛋時,我非常容易的就將她給秒殺了,和周建宇拼蛋時,我只聽到“咔嚓”一聲,我以為是周建宇的蛋碎了,等睜開眼一看,原來是我的蛋碎了,我只好心不甘,情不愿的坐了下去。后來,我們推選了四位同學進行決賽,最后,汪家欣獲得了這一任“拼蛋大王”的稱號。
在立夏的晚上,奶奶燒了盤奇怪的菜,大大的一片一片的,我問奶奶這是什么菜?奶奶告訴我說是玉菜,還說吃了這玉菜夏天就不怕熱了,我半信半疑,拿起筷子夾了一片放在嘴里一嘗,涼涼的,真好吃。我吃了一片又一片,不一會兒,一大盤玉菜就被我消滅完了。
立夏的傳統文化真多,我喜歡立夏。
立夏的作文 篇8
立夏到了,我們班一年一度的斗蛋大會要開始了。
為了這次比賽,我特地挑了兩個頭尖的鴨蛋。大課間到了,開始斗蛋了。我先和離我最近的欣欣來斗蛋,可我的蛋碎了一點,我不服,又換了一頭,竟把欣欣的蛋頂碎了。欣欣的嘴巴成了“o”形的了。杰杰向我發起挑戰,我還用碎蛋來,沒想到,我的蛋又贏了。有了這兩次甜頭,我便向方馳挑戰,只聽“咔嚓”一響,我的蛋完全碎了,我又拿起另一個蛋,要和她比,結果我贏了。
我在座位上,看到瑜瑜向這邊走來,我向瑜瑜發起挑戰,可我沒想到,我的蛋在她的蛋面前如此脆弱,莫非她的蛋是我的蛋的哥哥。我正準備剝蛋,可旁邊的一場戰斗吸引了我,那是穎穎和珍珍的鵝蛋對決,只聽“咔嚓”一響,珍珍的蛋碎了。
最精彩的是馮老師和穎穎的比賽,我用盡吃奶的勁擠了進去,只見馮老師正在祈求上天保佑她的蛋。馮老師使足了勁想把穎穎的蛋頂碎,可事與愿違,馮老師的蛋碎了。今年的蛋王還是穎穎。
通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比鴨蛋還硬的是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