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作文清明節
小學二年級作文清明節1
清明節的時候,濮陽市的戚城公園要舉行一次誦讀活動,我們油田一小受到了邀請,要去參加這次活動。于是,學校把任務交給我們四年級,四年級又把任務交給了我們一班和七班。我們每個班都要選出四十名同學參加比賽,自然,我也被選上了。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刻苦訓練,我們終于要去演出了。
今天早上,我蹦蹦跳跳地來到了學校,畫上了妝,就和同學們一起出發了。一路上,我們就像快樂的小鳥一樣,嘰嘰喳喳不停地說笑著,真是不亦樂乎。不知不覺中,就已經來到了戚城公園門口。一進大門,我就被一陣美妙的音樂聲所吸引了,再往里走,一個美麗的半圓形的舞臺就映入了我的眼簾。在舞臺上方,掛著一個大大的噴繪背景,中間寫著:我們的節日——濮陽市中華經典集中誦讀活動。
在一陣激烈的音樂聲中,誦讀活動開始了。老師告訴我們,因為我們的節目是壓軸的,是最后一個,所以我們就先坐下來欣賞別人的節目。第一篇章是春光篇,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個節目。主持人一下臺,很多同學就手拿一枝花有秩序地走上了臺。他們很快地站成了三個方隊,一個方隊在臺左邊,一個方隊在臺右邊,剩下的一個方隊站在中間。優美的音樂一響起來,他們就開始有節奏地朗誦,《詠柳》、《村居》、《游園不值》等一首首贊美春天的古詩。他們朗誦得聲音洪亮,非常投入,讓我感覺到春天就在我的身邊。
第二篇是緬懷篇。第三篇章是惜時篇,這一篇章主要讓我懂得了要珍惜今日的美好時光。等呀等呀!終于到了第四篇章——傳承篇。先是三字經、百家姓等節目,最后一個才是我們的節目——《少年中國說》。主持人一下臺,同學們就昂首挺胸,滿面春風地踏步走上了舞臺。音樂響起,大家投入極了,仿佛都進到了音樂里。那美妙的音樂聲伴隨我們洪亮的朗誦聲,顯得那么莊重,又顯得那么富有生機。每個字、每一句話,都發自我們火熱而真摯的心?!吧倌赀M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彪S著我們越來越慢且越來越洪亮的聲音,我們的節目走向了高潮,也走向了尾聲。我們的朗誦結束了,臺下頓時響起一陣經久不息如雷鳴般熱烈的掌聲。
活動結束了,告別了美麗的戚城公園,我們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一路上,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些精彩的朗誦,這次誦讀活動將永遠令我難忘。
小學二年級作文清明節2
又是一個清明時節,或許對我于來說,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清明節,第一個在爺爺離開后的清明節,在這個“雨紛紛”的日子里,我第一次有那種“欲斷魂”的感覺……
窗外下著蒙蒙細雨,不時有幾陣風吹過耳際,帶來幾絲寒意。此刻,我眼前又映出爺爺那張慈祥的布滿皺紋的臉,耳邊又響起爺爺最常說的那句話,“要好好學習啊!”可是,為什么,為什么在六個月后的今天,我卻再也聽不到這句話了呢?為什么?
時光總是來匆匆,去匆匆。一眨眼,六個月過去了,所有的一切恢復了平靜。但是誰又知道,就在六個月前,爺爺還在病床上笑著對我說:“不要哭了,人只有堅強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未來的路不好走,但只要你微笑面對,就不再有什么困難了,懂嗎?”當說完這句話時,爺爺閉上了眼睛,微笑著離開了。
我永遠忘不了,忘不了爺爺離開時的那種感覺。一瞬間,你的至親至愛悄悄地從身邊離開,離開這個世界。那種心痛,不知該用什么語言形容。我本能地哭了。第一次,第一次這樣撕心裂肺的哭,我是多么想回到三年前那種幸福的時光,但天總不隨人愿。常想,假如那天我和姐姐沒有離開,假如那天什么事都沒發生,結局會一樣嗎???天知道。
爺爺走后六個月,我又回到家鄉。當我望著那片遼闊的田野,眼前又浮現出爺爺拿著那根竹條在田野上追打著不懂事的我的情景……爺爺,我是多么希望您能再次拿起那久違的竹條,追著我滿田野的跑啊!爺爺,為什么,為什么您卻再也不肯拿起竹條來追我了呢?為什么……
小學二年級作文清明節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清明節我都會想起唐代有名的詩人杜牧。杜牧是在今陜西西安人。每到清明我們都要去掃墓。
今年我家全部人都從外地趕回來掃墓。在清明的前一天媽媽和嬸嬸們準備好過節的食品,好在清掃墓的時候用來做祭品
清明節到了,外面下著毛毛雨。奶奶叫小孩子不要去了,可我們都鬧著要去,奶奶也無話可說。我們買好了掃墓要用的東西就出發了。我們先坐車到山下,遠遠望去,山上熱鬧極了。我們開始上山,在途中有很多大人們拿祭品、鋤頭、鏟子,小孩子們就跟在大人的后面。我們找了好久終于找到了長滿雜草的祖墳,我們開始忙活起來,有的鋤草,有的鏟土,有的在一旁站著幫不上忙。弄好了就要燒香燭,用12張粗紙和12支香在墳墓周圍插好,因為今年是12個月所以要插12支香,12張粗紙。然后在墳頭用石頭放上幾張粗紙蓋住,開始燒紙錢、紙房子、紙衣服等的日常生活用品。等燒完以后,放鞭炮。最后拜三拜,我們就下山去了。
吃飯的時候,要多添一碗飯、一雙筷子、一個座位、要夾滿菜,這個座位是祖先的。小的時候我不懂事,就在祖先的座位上坐下了,后來爺爺把我叫下來了。
這就是我家鄉清明的規矩。
小學二年級作文清明節4
學校把春游的日子安排在了清明節的前一天,地點定在了的西山腳下的“小西湖”。清明節時人們總少不了祭拜先祖,游山踏青。如此一想,學校的安排也別有一重意味。
走在綠蔭遮天的盤山公路上,雖然總有一些人小打小鬧,但總體依舊蕩漾著一番清靜的氛圍。路邊的參天大樹下有著一簇簇還透著些許嫩黃的新綠,期間還有一兩個含苞欲放的野花苞;青草叢里能隱約瞧見路過的甲蟲,以及一隊隊剛從冬日里掙脫出來,開始建造新巢的野螞蟻;斑駁的樹影里有幾只矯健的蜜蜂迎風飛舞,卻驚得隊伍里一大片同學驚聲尖叫,紛紛逃避;樹林里偶爾傳出一聲帶著春睡初醒的慵懶,又不失清脆的鳥鳴,立刻引得同學們駐足細聽,議論紛紛……也許,這個時候你才能充分體會大自然的動靜之美吧。
出了盤山公路,但那陽光卻沒有早春的溫柔,一失去了樹蔭的遮蔽,便狠狠地潑在了人的身上,針扎一般疼痛。平日里呆在教室里不用擔心日曬雨淋的同學哪里受得了這些,紛紛奪路而逃,跌跌撞撞跑進隧道里。那里漆黑一片,大家終于按捺不住
心底的激動,紛紛尖叫起來,開起了善意的玩笑……
西山腳下的那片“小西湖”并不大,但是兩面圍山,一面建起了長廊,一面筑起了一座小石橋,兩邊連著矮矮的堤壩。湖面還散落著幾處蓬船,堤壩旁的水里,在幽綠的水藻間還能看見成群的蝌蚪和小魚。這可激起了眾多同學的玩心,大家紛紛手持瓶瓶罐罐,滑下堤壩捉起蝌蚪來,一時間,水邊好不熱鬧,人聲嘈雜,水花四濺,熙熙攘攘,看得岸邊的茶館老板心直發緊,在橋上高叫“小心、小心”。
在茶館門前的一把把大遮陽傘下,不少同學圍在一起,一邊大嚼著方便面,一邊打起了撲克牌。在吆三喝四的高喊聲中,一個同學垂頭喪氣地退出了比賽,開始賣力地收拾起大家遺留下的方便面碗來。而在乒乓臺邊,一些同學則熱火朝天的打起了球賽。沒有球網,大家就把書包里的字典摞成一排,沒有球拍,同學們就以掌代拍,不由分說的展開了大戰。跳動的乒乓球在空中畫出來歡樂的弧線……
在這清明時節里,我們懷著對先人的思念,以及對這美麗自然的無比喜愛,迎來了又一個嶄新、美麗的春天。
小學二年級作文清明節5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陽歷四月五日。
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梢娺@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睂懗隽饲迕鞴澋奶厥鈿夥?。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
在古人的觀念里,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于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于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作文相關文章:
★ 精選清明節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