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
首先,我們要躬耕教壇,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為學生的成長和未來負責。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事業,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們要以愛心和耐心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注他們的成長過程,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他們具備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素質和能力。
其次,我們要積極探索教育改革和創新,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教育是不斷發展的,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和方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和學生的需求。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讓他們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同時,我們還要強國有我,以實際行動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和教育情懷,以高尚的師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引導學生。
在實踐中,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論述,準確理解宣傳教育家精神。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要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后,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篇2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應由本人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書寫,以下僅供參考,請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撰寫。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肩負著培養人才、傳承文化、服務社會的重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我們要以“躬耕教壇、強國在教育”的重要理念為指導,積極投身于教育事業中,以實際行動踐行“強國有我”的誓言。
首先,我們要躬耕教壇,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為學生的成長和未來負責。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事業,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們要以愛心和耐心對待每一個學生,關注他們的成長過程,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他們具備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素質和能力。
其次,我們要積極探索教育改革和創新,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教育是不斷發展的,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和方法,適應時代的需求和學生的需求。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讓他們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
同時,我們還要強國有我,以實際行動為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以立德樹人為己任,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要注重培養自己的道德品質和教育情懷,以高尚的師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和引導學生。
在實踐中,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教育家精神的重要論述,準確理解宣傳教育家精神。要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要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后,讓我們一起努力,為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篇3
在一片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教育領域中,師德師風猶如一道獨特的光芒,照亮了我們的前行之路。師德,主要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對事業的忠誠和奉獻;而師風則是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方式、態度和行為。在教育實踐中,師德與師風緊密相連,相互影響。一個具備良好師德的教師,必然以高尚的品質影響和感染學生;同時,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教育氛圍也是塑造優秀師風的基礎。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師德師風的重要性。我始終堅信教育是國家的根本,教師是教育的靈魂。因此,我始終以教育事業為己任,努力做到教書育人,培養優秀的人才。我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鼓勵他們勇于探索、勇于創新。我相信,只有培養出一批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才,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強大。
在教學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我盡力創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我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注重學術知識的傳授,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品德修養和社會責任感。我相信,只有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繁榮。
除了教學工作,我還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和社會實踐。我帶領學生參加各類比賽和競賽,鍛煉他們的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我組織學生參觀社會機構和企業,讓他們親身感受社會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我相信,只有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解決問題和面對挑戰,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富強。
面對未來的教育挑戰,我們必須始終關注師德師風的建設。首先,教育部門應完善教師選拔機制,注重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考察,選拔出一批具備高尚師德、良好師風的教師。其次,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教育,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教育水平,使教師在言傳身教中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此外,社會各界應給予教育事業更多的關心和支持。政府部門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師待遇,讓教師職業成為全社會尊重和向往的職業。同時,媒體和社會組織要積極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發揮榜樣的力量,激勵更多的教師提升自身師德師風。
在教育的漫長旅程中,師德師風始終是我們心中的燈塔。讓我們共同努力,發揚教育之光為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貢獻力量。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篇4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是我心中永恒的信仰,也是我在教育事業中恒久不變的承諾。站在這個承前啟后的新時代,我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同時也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無限的熱愛和信仰。
躬耕于教壇,意味著我們要用心播種知識、耕耘學生成長的土壤。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奉獻和付出。我深知,每一位學子都是未來的種子,我們的責任是為他們提供充足的陽光和雨露,讓他們茁壯成長。
在教育事業中,師德是我一直秉持的底線。我深信,作為一名教育者,不僅僅要教會學生知識,更要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我注重引導學生培養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和創造力,讓他們成為有擔當、有社會責任感的人才。
此外,我堅信教育是一項不斷創新的事業。我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引入現代科技手段,使學生更好地融入信息時代。我希望通過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適應未來社會的能力。
“強國有我”,這是對自身在國家建設中所應承擔責任的堅定信仰。我明白,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國家培養未來的建設者,我們的工作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因此,我將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為培養更多有理想、有擔當、有創新精神的新一代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新的一年里,我將繼續躬身于教育事業,不懈追求卓越。我要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高的責任感,用心耕耘每一塊教育的土地,為學生的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國家的繁榮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篇5
在一片充滿希望與挑戰的教育領域中,師德師風猶如一道獨特的光芒,照亮了我們的前行之路。近年來,關于教育的討論從未停歇,從雙減政策到教育改革,從課堂模式到評價標準,無一不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然而,無論教育體制如何變革,師德師風始終是教育之光,引領著我們走向知識的殿堂,塑造著學生的品格與操行。
論及師德師風,我們必須明確其內涵。師德主要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關愛、對事業的忠誠和奉獻;而師風則是教師對學生的教育方式、態度和行為。在教育實踐中,師德與師風緊密相連,相互影響。一個具備良好師德的教師,必然以高尚的品質影響和感染學生;同時,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教育氛圍也是塑造優秀師風的基礎。
讓我們結合實際案例來進一步闡述師德師風的重要性。在四川涼山火災事件中,一位名叫張老師的小學教師,不顧自身安危,護送學生撤離火災現場,展現了教師對學生的深厚情感和責任擔當。張老師的勇敢行為,彰顯了教師職業的高尚品質和良好的師德師風,感動了無數人。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現實中存在的師德師風問題。個別教師過分追求名利、忽視教學質量,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嚴重損害了教師的形象和學生的身心健康。對于這些問題,我們應從師德師風建設入手,提高教師職業素養,嚴格規范教師行為,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
面對未來的教育挑戰,我們必須始終關注師德師風的建設。首先,教育部門應完善教師選拔機制,注重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考察,選拔出一批具備高尚師德、良好師風的教師。其次,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教育,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教育水平,使教師在言傳身教中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此外,社會各界應給予教育事業更多的關心和支持。政府部門要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師待遇,讓教師職業成為全社會尊重和向往的職業。同時,媒體和社會組織要積極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發揮榜樣的力量,激勵更多的教師提升自身師德師風。
在教育的漫長旅程中,師德師風始終是我們心中的燈塔。讓我們共同努力,發揚教育之光,為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貢獻力量。因為只有在師德師風的照耀下,我們才能抵達知識的彼岸,實現教育的真正價值。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篇6
有人說:有愛才有追求,有對愛的追求,才有對愛的奉獻。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作為一名教師,所面臨的是一群天真無邪,渴求知識,有著五彩斑斕般夢想的孩子們,對他們更應該給予無私的愛。唯有愛的雨露才能催開最美的花朵;唯有愛的交流,才能搭起師生之間心靈的彩橋。我們的事業是愛的事業,我們的教育就應該像春風那樣慢慢吹開學生的心扉,就應該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p>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敖滩粐?,師之惰”。嚴是有標準的嚴,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嚴,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嚴,是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的,不是摧殘學生身心健康的嚴。嚴格要求不等于懲罰學生,應該做到嚴中有慈、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使學生對老師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畏之。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出于真誠的愛。嚴以愛為基礎,愛以嚴為前提,嚴愛結合,愛而不縱,嚴而不兇。嚴格之水只有滲透情愛之蜜,才能成為愛的甘露。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擁有獨立的思維,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學生的思想認識規律,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呵護學生的創造潛能,切勿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學生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對學生要真誠,真誠地與學生交往,給學生以真誠的關心和幫助,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真正的良師益友。
任何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點,“問題生”也不例外,相反,對這些“問題生”要給予更多的愛,。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千方百計讓學生的閃光點真正閃光,使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得到充分的發揮,從而激起學習的斗志。轉化“問題生”除了多觀察外,還應多了解、多關心、多談心、少發火、不體罰、不放棄。實踐證明,從愛出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持之以恒,“問題生”是絕對可以轉化的。
對學生除了所給予的愛以外,還應有一份責任感。
如果說這一切都是源于愛的話,那么更確切地說是基于一份深深的責任。我們說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其實責任也是一種愛,正如歌德所說的那樣:“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
總而言之,師愛是一種激勵學生個性和諧發展的無可取代的教育力量。愛是春雨,能滋生萬物;愛是橋梁,能溝通師生的心靈。有了愛,師生之間就能以誠相見,心心相印,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學生的責任感是每個教師所必備的,熱愛學生又是教師獻身教育事業,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動力。對孩子多一份愛吧,因為在給予的同時會多一份收獲;對孩子多一份責任感吧,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愧對教師的這個稱號。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篇7
魯迅先生曾稱贊過奉獻者的泥土精神:“譬如想有喬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沒有土,便沒有花木;所以土實在較花木還重要?!睆墓胖两?,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都是教師不可或忘的座右銘。一名教師,沒有高潔的品性,何以能安心于傳道授業解惑?沒有高尚的品德,何以能“化作春泥更護花”?
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也就選擇了平凡的人生道路。泰戈爾說:“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苯處熅褪悄悄瑹o聞的綠葉,沒有花的嬌艷,沒有果實的香甜;沒有氣吞萬里如虎的氣概,沒有迎風雄立山巔的光環,有的只是平凡,平凡到幾乎平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廣大教師們在平凡的崗位上埋首耕耘,默默奉獻,用一個一個的文字,鋪向了理想的彼岸,用水波的溫柔,綠葉的涼意,托舉起整個教育的春天。
選擇了教師,也就選擇了責任與愛。夏丐尊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水就沒有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币幻细竦慕處熃o學生愿意接受的愛,僅憑一腔熱血、滿腹豪情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生不一定接受你的愛,教師需要用智慧的眼睛去發現學生的所需,需要用智慧的心靈去探究孩子的心理。從而在教學實踐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理解了老師的愛,乃至接受老師的愛,自覺回應老師的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有這樣的愛的教育才會取得效果,才會長久。在我們身邊,有多少老師,為了學生的成長,放棄了休假,夜以繼日地工作;為了學生,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帶病堅持在三尺講臺;為了學生,疏忽了自己的家庭,疏遠了自己的兒女……“講臺方寸窄,黑板丈余長。一堂三刻累,半生四季忙。白字書墨板,黑發生銀霜。天下遍桃李,師者盡流芳?!币还芄芩匕椎姆酃P,棲在教師的指間,并以此執著于自己一生的追求,把心中的愛意書寫成文明的樂章;韶華易老,青絲白發,留下青山般的巍峨背影,詩意的放射出愛與責任的閃光。
選擇了教師,也就等于選擇了奉獻。我們都知道社會主義道德對教師的要求: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這是我們應當遵守的職業道德準則。身為教師承擔著一定的社會責任,教書育人的責任。所以,身為一名教師樂于奉獻必不可缺少。教師的一生,與對孩子的關愛相伴,與無私奉獻相連,因為愛也意味著奉獻?!笆陿淠荆倌陿淙恕?,既然選擇了講臺,就選擇了默默奉獻。為了教育大業,廣大教師們甘做一棵小草,為春天獻上一絲新綠;甘當一塊路碑,為迷途的旅人指明前進的方向;甘為一條小溪,為久旱的土地捧上甘霖;甘為一頭孺子牛,不待揚鞭自奮蹄。為了學生,他們奉獻青春,嘔心瀝血,面對掌聲,總是不聲不響,猶如石罅中的幽蘭,默默無聞,只為他人留下縷縷芳香。他們的奉獻就像一泓清泉,長年流淌;像一首生生不息的贊歌,永遠回蕩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他們的奉獻是赤誠的,無私的,也是崇高的,因為他們知道:祖國需要他們,人民需要他們!三尺講臺,一支粉筆已然成了一生的寫照,一世的牽掛。
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也就是選擇了一條自我不斷提升的道路。儒家經典《大學》里面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精神上的洗禮,品德上的修煉,學識上的增進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一位優秀教師為人師表,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還要做到胸懷磊落,誠實謙虛,還應做到儀表端莊,服飾適當,舉止語言得體,君子如玉。教師通過言傳身教去教育、感染學生,感化他們的心靈,影響他們的行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要以親切和藹的態度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以一棵樹的榜樣從來了又去的學生心里走過,讓所有學生都能從其身上感受到陽光,感受到真善美,從其一言一行中體味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學習到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篇8
“教”是言傳身教,是傳道,是授業,是解惑?!坝笔谴猴L化人,是培育,是滋養,是養成人格之事業。
教育,不光是知識的傳授,還是培育人才,讓人才造就中國的未來,讓教育成就未來的希望。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只有通過一代一代的教育才能得以傳承,傳承中國的禮儀之邦文化,才能實現最終的教育強國。
十四億的中國人,教育大國的地位毋庸置疑,然而“只見星星,不見月亮”,中國的教育力量遠不及現如今中國的國際地位?!敖逃d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我們要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確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后繼有人。
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我們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大責任,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孩子們打好前進和思想的根基。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篇9
貴州民族大學將堅持高質量發展統攬工作全局,緊緊圍繞國家戰略需要和貴州發展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持續深化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一是努力提升辦學層次。全力做好博士授權點申報工作,提升高層次人才供給能力。二是優化學科專業布局的前瞻性和引領性。聚焦新興科學前沿領域和新業態發展趨勢,圍繞學科專業交叉融合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新要求,以“四新”建設為突破口,面向未來優化學科專業布局。三是提升服務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力。將人才鏈、培養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緊密聯系起來,修訂完善滿足貴州高質量發展需求、順應時代前進方向的人才培養方案。
優化科研組織,為貴州高質量發展貢獻新動能。一是推進以需求為導向的有組織科研。面向貴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展有組織科研活動,研究真問題、解決真問題,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把論文寫在貴州大地上。二是積極推進多學科協同攻關。強化多學科交叉融合、多領域聯合攻關,打造一批優勢學科集群和高水平科技創新團隊,提升科技創新服務引領能力。三是強化與國內一流高校的戰略合作?!敖枇Α睂谥г?,與優勢科研資源連接起來,真正形成協同化、有“戰斗力”的攻堅團隊,產出高水平成果,服務貴州高質量發展。
2023躬耕教壇強國有我師德征文篇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秉h提出了要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明確了中國要成為文化強國的發展方向。
文化強國,何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強國呢?美國是當今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強國。
美國的文化影響是通過“三片”即土豆片(麥當勞等快餐)、影視片(好萊塢等)和電子芯片(網絡、手機等)等物質文化表現的。它是美國文化的物質象征?!叭钡挠绊懥χ饕蕾嚨氖莿撔铝?、物質力和無所不在的網絡力。
美國的文化影響是通過美國先進的教育體系表現的。美國的大學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無論是喜歡美國還是討厭美國,都不妨礙各國大量的政、經、文、軍各界的精英把自己的人才和子女送到美國求學。
美國文化最大的最具影響力的還是美國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美國在全世界宣揚美國和西方世界的民主、人權、自由,把它們作為人類文明的普世價值加以或軟或硬地推銷或強制實行。在美國的物質文化文明和美國的教育中,都滲透了美國的民主人權自由的觀念。例如在全世界無處不在的的美國大片,大多數都表現了這樣的精神;美國哈佛大學聽課人數最多的是關于正義公正的課堂。
所以,文化強國首先就是要把文化的相關產業做大做強,要有一流的教育、出版、媒體、電影、動漫、藝術等。其次是借助先進和強大的、能夠覆蓋全世界的文化藝術的網絡,為全世界生產更多更新更為各國民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產品。當然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強國是以其核心價值觀的強大影響力而稱強的。
那對于我們技工教育工作者而言,我們能做些什么呢?中國夢!文化強國夢!教育強國夢!是啊,通過教育來文化強國,再來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不正是我們技工教育工作者應該做的嗎?
對于我們技工教育工作者來說,我們要做讓人民滿意的教育。這是我們實現文化強國夢,實現中國夢的前提。
技工院校是培養千千萬萬技工人才的地方,是國家各行各業實用型人才培養的集訓地,我們首先要擔負起教育的社會責任。教育有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作用。世界銀行教育局局長阿克利盧·哈比特曾經說過:“每個國家必須確定優先要辦的事情,每個國家必須在資源有限的時候作出艱難的選擇。但是,一個國家能否成功地達到任何一個目的,都取決于本國公民的受教育程度?!彼?,每一個教育人,從老師到父母,從校長到教育行政部門的官員,都應該清晰地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我們不是簡單地教給學生知識和技能,我們是在奠定一個國家的基石,我們是在塑造一個民族的未來。
其次,我們這些從事技工教育工作的人,要具有奉獻的精神。獲得中國好教育“燭光獎”的顧明遠老師在獲獎感言中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師的育人在細微處,學生的成長在活動中?!睈叟c奉獻的確是教育的真諦。當然,教育不僅僅是奉獻。教學相長,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能夠與學生一起成長,應該能夠充分享受日常教育生活帶給他的感動與喜悅,應該能夠通過閱讀提升自
己,通過寫作反思自己,通過教學錘煉自己,成長為真正的教育家。教師有了專業上的成長和成就,就有職業的尊嚴,就能在奉獻中收獲,就能創造動人的教育故事。
另外,我們要重視以人為本,就是更加人性化。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人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不會用統一的大綱統一的教材統一的考試,把本來具有無限發展可能性的人變成了扁平化單向度的人,我們不會用分數、考試,用升學率、就業率等冷冰冰的指標,代替了學生的個性創造性。我們技工院校要讓學生從這些框框里跳脫出來,讓學生感受不一般的教育,能從實際訓練中掌握知識,從生活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能發揮其創造性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是一個國家最獨特最重要的財富,是一個民族最穩定最持續的力量。個人或國家的真正強大,是靈魂謙恭而傲然屹立,進退自如且無需設防。讓人民滿意的教育,好的教育,必然是同時令世界美好、國家強盛、民族強大、個人幸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