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過年主題作文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同樣也是充滿大愛和關懷的一年,全國人民攜手奮進。春節,一個綿延數千年的傳統節日,代表著舊的結束新的開始,對中國人而言,它有著特殊的意義和祝愿,同樣記憶中那些過年才有的味道也在我們的回憶和憧憬中不斷輪回。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無論富有還是貧窮,無論年長還是年幼,過年今古未變的就是講究“年的味道”。聽父輩說,他們年輕的時候,過年垂涎欲滴的味道就是白面饅頭和紅燒肉的香味,平常家里窮,尤其農村的孩子基本都是粗糧和咸菜,豬肉是他們那個年代最重要的葷菜。無論平時生活多艱辛,口袋里的錢再少,大人們在過年都是要多少買點豬肉見見葷的。
我的家鄉是江蘇徐州市里的一個小縣城,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我小的時候他們便去縣城里打工,記得每年快過年的時候,才能看到他們。在我的記憶中,我們兒時過年的餐桌上就已經很豐盛了。到了年三十,一家老小團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桌上擺滿琳瑯滿目的食物,很多食物都是就地取材,因為是農村,自家都養了雞鴨,集市上買一些豬牛羊肉,做上一桌子菜。記憶中總會有那么一大盤紅燒魚放在桌子中間,魚頭是一定要對著長輩的,濃濃的湯汁,飄香的魚肉常常讓我們小孩子情不自禁地伸手去夾。這時大人們劃拳喝酒,小孩子們喝著飲料,圍著桌子東吃一口菜西喝一口湯,開開心心地說著笑著鬧騰著。天剛黑,五顏六色各種煙花在漆黑的天空中不斷閃爍,老人、孩子玩得不亦樂乎。吃完團圓飯后,一家人圍在一起看春晚,其樂融融。
到了初一,總會吃餃子,我們一大家十來口人,奶奶起個大早開始和面拌餡,早上吃素餡,中午肉餡,素餡一般韭菜雞蛋豆腐,餃子餡是水芹菜和豬肉餡的。豬肉的肥而不膩與水芹菜的鮮嫩多汁融合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餃子皮必須要用死面的,男的搟皮,女的包餡,奶奶在土灶上燒起滿滿一大鍋水,滿滿一屋子熱氣。餃子蘸上醋、香油、大蒜拌起來的調味料,會讓整個人胃口大開。每當吃完餃子,奶奶總要讓我們喝上一碗煮的餃子湯,說是面湯好消化。喝完湯,我們都會感到全身上下熱乎乎的。當然也少不了各種腌肉,我們那最出名的就是香腸,無論誰家都會在門口掛上幾斤香腸,在陽光照射下香腸里的水分會不斷蒸發,肉變得更加緊實有嚼勁,再用蒸籠蒸熟切片,咸香四溢,越嚼越香。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瓜果蜜餞、桃酥點心、干果堅果,在閑暇聊天之時細細品味……
每年過年都是爺爺奶奶最開心的時候,他們都是經歷過窮日子的人,在土地上默默耕耘了一輩子,最大的念想也就是子孫能夠幸福安康,忙碌了一年的孩子們圍在父母身邊,對于年邁的老人來說,比什么都讓人開心。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我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慢慢感覺到好像年味變了。其實,細想起來,變的不過是方式,不變的是過年的內涵:記憶中我們的拜年是作揖磕頭說祝福,現在則是在手機上動動手指發祝福;記憶中的壓歲錢是必須向長輩磕頭才能獲得,而現在孩子們在手機上爭搶紅包不亦快哉;記憶中的年夜飯是長輩們老早就一樣一樣地準備好,而現在到飯店提前定制就可以事半功倍,還能省去洗碗刷盤子的時間,解放雙手的辛勞;記憶中的過年是走親訪友閑嘮嗑,而現在則是說走就走全家游……
三代人之差,也就是四五十年,其變化最大的也就是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從爺爺奶奶輩的年味,到父母輩的年味,以及我們這一代的年味,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每一代人的生活都在發生巨變。我采拾這些零星記憶,是想說,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生活在變好,但是人們對美好的追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我們在欣慰人民群眾享受發展成果的同時,也應該為他們追求更健康、更濃厚、更有文化品位的“年味”而點贊。
有關過年主題作文篇2
一個人,閑來無事,走進了一家普通的便利店,卻不知道該買些什么。于是,就獨自在店里慢慢逛。
春節到了,我突然想買點鞭炮,喜慶喜慶,逛了整整一圈,卻唯獨沒有遇見鞭炮。
問過之后,才知道原來現在政府為了保護環境,不在允許隨便賣鞭炮。每個小店都能買到鞭炮的情況已經成為歷史。沒能買到鞭炮,心中有些悵然,不禁想起以前過春節的時候。
鞭炮是我小時候過春節最好的玩具,每年我總會去偷偷買鞭炮。鞭炮種類很多,我最愛的一種只要一塊錢,就能買到一盒,像一盒火柴,里面的鞭炮也像火柴一樣,小棍狀。
要用打火機點燃,十幾秒后就會爆炸,沒有絢麗多彩的火花美景,但有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和四濺的碎片,很嚇人,沒有人愿意把它與象征美好的鞭炮聯系在一起。
肯定有人無法理解為什么我會喜歡這樣的鞭炮,不美,只能嚇人,同時還很危險。每個小男孩都有一點冒險精神,幻想自己是一個英雄,我也不例外。每當我手中有了一盒鞭炮,我就覺得自己有了可以依靠的后盾,不懼怕任何人,正因為這樣,鞭炮也總能陪伴我許久。
而且,鞭炮確實給了我力量。到了春節時,家家戶戶都得做不少美食。香味吸引了不少“中華田園犬”,這些野狗就成了我用鞭炮的試驗品。不過,很顯然這些狗鼻子太靈,沒有一只是被鞭炮嚇走的,它們聞到了刺激的味道就跑,但我從不計較這些,依然我行我素,照樣玩鞭炮。此外,我還試過炸沙子,嚇雞,炸螞蟻,炸紙巾等等。當然,危險的事也發生過,我曾經一不小心把鞭炮扔進媽媽的頭發里,好在她頭發密,啞炮了,沒有造成傷害。
其他的鞭炮我也喜歡,每年都會放幾個??上?,現在春節將至,大街小巷里卻見不到鞭炮的影子,不禁有些懷念,鞭炮是春節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赏瑫r鞭炮又會影響空氣,污染大氣,這種危險的易爆物,國家已經明令禁止,鞭炮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只能變為回憶。一想到這件事,心中就有些悵然和失落。
春節的鞭炮是我童年的美好回憶,這個中華文明的瑰寶,我仍希望可以傳承下去。我們應該守護好這象征美好的傳統,把中華文明推向世界。
有關過年主題作文篇3
小時候,春節團圓,在我眼里是理所應當的事情。直到去外省求學、工作,才對春節團圓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20_年,我在江西上大學,第一次經歷了春運。在擠滿旅客的綠皮火車廂里,我坐在靠走道的座位上,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環境。有的旅客用蛇皮袋裝著行李,幾乎快把蛇皮袋撐破;沒買到相鄰座位的小情侶四處央求他人換座;四五個結伴回家的好友拿出酒、花生,在小桌板上擺起了“宴席”。
一位抱小孩的大姐走到我身邊,輕聲對我說:“同志,能不能讓我坐在你邊上休息一下?我一個人帶著孩子,實在抱不動了?!蔽伊ⅠR把座位讓給了大姐。在交談中得知,孩子的父親在上海工作,她留在老家,這次要在上海轉車,去北方的婆家過年?!盎匾惶思疫@么累,為啥還要回去?”我不禁問?!按汗澱δ懿换丶夷?回家就算是再苦再累,也是甜的?!贝蠼悴患偎妓鞯鼗卮?。
是啊,春節回家對中國人來說,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情,路程即使艱辛坎坷,也阻擋不了人們回家團圓的心。
20_年,我到貴州遵義參加扶貧工作。春節前夕,扶貧工作隊集中休假返滬,我購買了回上海的機票,只需2個半小時就可以回到相距1600多公里遠的上海。剛到機場,我就被一位中年男人叫住了,他身后還跟著老人和七八歲的小男孩?!澳愫?,同志,你是要回上海嗎?我母親和侄兒要去上海,可是他們第一次坐飛機,不知道進安檢以后怎么走,能不能請你幫個忙帶他們進去?”我同意了他的請求。
候機的時候,老太太告訴我,自己和孫子是去上海過年。我很詫異:“別人都是年輕人回老家過年,你們怎么反過來呢?”“我兒子在上海工作十多年了,這幾年自己做了一點小生意,春節的時候訂單多,忙得走不開,索性我帶著孫子去上海過年?!崩先诵χ卮?。
老人還告訴我,多虧交通發達,以前去上海要坐兩天兩夜的綠皮火車,放假的時間全浪費在路上了,有時兒子都不回家過年,現在有了飛機,春節團圓就更方便了。是啊,國家的發展,讓人們的出行方式從綠皮火車升級到了高鐵、飛機,也改變了人們過春節的形式。
20_年的春節,我的一個朋友,因為防疫工作的需要,不僅沒有回家過年,還放棄了春節假期,堅守在生產防疫物資的一線崗位上。在拜年的電話里,他對我說:“等抗疫勝利了,還是得回家看看,不回家過年,心里總感覺缺了點什么?!笔前?,不回家過年,缺的是團圓。
中國人的春節,是跨越艱難險阻后的團圓,是感受國家日新月異變化的窗口,是守護萬家燈火背后的奉獻,一樣的相思,不一樣的春節。
有關過年主題作文篇4
每年寒假,我最期待的就是春節啦。我記憶中的春節是繽紛的,是熱鬧的,更是喜悅的,可說是闔家歡樂。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人們笑語歡騰,商店里循環播放著喜氣洋洋的新年歌曲,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氛圍……
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2020年的春節竟然沒有了往年的張燈結彩,更沒有了以往的拜年問候。大街小巷空無一人,所有人都宅在了家里。
這個春節,全國人民都在和“新型冠狀病毒”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為了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擴散和蔓延,昔日里熱鬧非凡的街鋪全部停止營業,往日水泄不通的車輛如今是屈指可數,整個城市像被按下了暫停鍵。偶爾有幾輛宣傳車經過,喇叭里不停地播放著:“不出門、不串門、勤洗手、戴口罩”等宣傳語。
而我,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也盡綿薄之力,我和爸爸媽媽每天都在家不出門,即使下樓扔垃圾也會把自己包裹得像個外星人。
整天都窩在家的日子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舒服,總是想出門去親戚家拜年,或者和小伙伴們玩耍,除了學習和寫作業,生活好像突然一下子千篇一律,無聊乏味是不可避免的。
可是每每此時,一想到那些奮戰在一線與病毒“斗爭”的戰士們,就情不自禁肅然起敬,特別是那些白衣天使們在鐘南山爺爺的帶領下,不分晝夜、不怕艱險,幫助病人和死神作戰。每次想到這里,我就深刻反思自己幼稚的想法,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的幸運和幸福,我們安寧的生活,是無數身披鎧甲的戰士們在替我們負重前行。
在疫情防范工作逐漸推進的過程中,社區的叔叔阿姨都扛起了艱巨的責任,在小區門口為每一位出入者測量體溫。寒風中,他們佩戴口罩,身穿紅色馬甲,時而因為寒冷瑟瑟發抖,搓著雙手哈氣,透過布滿霧水的窗戶,他們成為了我眼中最美的風景。
在爸爸的帶領下,我們戴好口罩,決定給這些叔叔阿姨送去我的溫暖,帶了兩瓶熱水和紙杯,來到了小區門口。我親手給叔叔阿姨倒水遞給他們,只見他們雙手接過,露在外面的兩只眼睛里溢滿了感動,而超越感動的,是雙眼里的堅定和勇敢。也許送上一杯熱水僅僅是我的舉手之勞,給我感受到的卻是沉甸甸的責任感,激勵著我在以后的日子努力前行,也像他們一樣溫暖別人。
這個寒假很特別,卻充滿意義?,F在依舊宅在家里的我,多么期望這次災難早點結束,期盼每位可愛的戰士們平安歸來,期待所有城市能早日啟動重啟鍵……
有關過年主題作文篇5
好像是臘月十九,家里要大掃除,長棍子綁上小掃把,清掃屋頂、天窗,以及各種平時觸及不到的所在,屋里塵土飛揚。大木盆里泡上床單、被面子、被里子,媽媽們的雙手被涼水泡得紅通通的。
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會在廚房灶臺的角落里放一碗糧食,上頭插著一小把檀香,裊裊升起怪怪的香味。大人說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去匯報這一年的日子光景。
年二十七八,開始和面蒸饅頭,做好的饅頭點上紅紅綠綠的梅花,上鍋蒸得熱氣騰騰,一直都不太明白為什么要提前蒸那么多饅頭,害得全家要吃好多天。也是這幾天,大人帶著全家老小去澡堂洗澡,澡堂子里那個擠呀,真的會連站著穿衣的地方都沒有。
到了年三十,上午媽媽摶丸子,先攤好煎餅、切碎,煮熟的肉剁碎,蔥白蒜白、生姜大料,攪拌出丸子餡兒特有的香味,一個個丸子在手里摶好,再放到竹匾子里滾上淀粉,中午摶好的丸子下到開水鍋里凝住,汆丸子的水留著燒湯,加入花生米、肉末、千張、香菜,煮出一鍋無比美味的湯,全家就吃這個。忙完午飯,下午媽媽們早早就開始準備年夜飯,燉了一鍋肉,孩子們跑過來,媽媽會遞一塊到嘴里,我到現在都覺得稍微腌過的肉煮熟了不用再炒,是最好吃的。家里的男人們要準備好紙錢去上墳,黃裱紙裁成小方塊,一疊一疊,在膝蓋上捻開,團團的,鋸齒花邊。田野里成群結隊的人各自往自家的墓地去,空氣里飄散著上墳時燃放鞭炮的煙火味道。年夜飯一般天還沒黑就開始了,魚和肉是一定要有的,滿滿一桌子,可以盡情吃,平時沒肉吃的我們恨不得能像狗熊那樣多吃一點儲存著。年夜飯罷,大人洗洗刷刷,騰出鍋灶來炒瓜子花生,孩子們拿出早就準備好的紙燈籠,把蠟燭放在火上烤一烤,插到燈籠底座的鐵釘上,再小心地放好燈籠外罩。提著燈籠走路很有趣,小心翼翼的,一團團的燈籠聚在村里最大的空地上,嘰嘰喳喳的小孩子的歡笑聲,噼里啪啦蠟燭燃燒的聲音,蠟燭油的氣味,一不小心,蠟燭倒了,點燃了紙燈籠,提燈籠的孩子會一陣尖叫,無限傷心。沒有電視,回到家,全家人一起圍著包餃子,說說笑笑,記得那時最怕父親要我們自己總結匯報這一年的學習成績,覺得過年非要說這個特別煞風景。熬到上下眼皮打架,就上床睡覺,一邊還舍不得,覺得年三十的每一分一刻都那么讓人流連。
年初一早晨,不許睡懶覺,天一亮父母就催著我們起床,放鞭炮,按年齡順序給父母磕頭,領壓歲錢,然后煮餃子下湯圓吃飯,父親手巧,用小竹片給我們姐弟每人都刻一把兩開叉的小叉子,吃餃子湯圓都好用。早飯后,老少爺們姑娘媳婦小孩子都按輩份相約了去各家拜年,從村里最年長的輩分最高的人家開始,小孩子一般進了長輩家跪下就磕頭,長輩們不管平時多嚴肅的這會子都會慈祥地拉起孩子,塞給一大把花生瓜子小糖,亂紛紛的拜年一直持續到午飯。下午是可以自由活動的,男人們喜歡聚在一起打牌,婦女們三五成群嗑瓜子閑聊,小孩子自然各處瘋鬧,男孩子每人手里一把小鞭炮,一個個拆了零放,這里那里的,突然一聲爆響,嚇得魂都要散了,這是過年期間唯一不招人喜歡的地方。這一天無論誰家都不干活,不動剪刀,不動掃把,幾乎也不怎么做飯,都是熱一熱年三十的剩飯菜。這是全民放松消閑的日子。
年初二要走親戚,自然先去姥姥家,給姥姥舅舅們拜年,還是磕頭給紅包,大吃大喝的一天。到了這天晚上,心里就特別難過,盼望許久的無比快樂的年還是這樣就給過完了。
有關過年主題作文篇6
春節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那個清貧的兒時記憶里,春節不僅有新衣、美食,更有溫馨和熱鬧,盼望過年的心情充滿著激動和快樂。
我的小學是在本村上的,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天天掰著指頭計算放寒假的日期。放假的當天,都要召開班會,頒發三好學生獎狀,每到這時,我總是低著頭安靜的坐在座位上,內心忐忑的聽老師公布領獎狀的名單,多數時候都能如愿以償領到獎狀,這個時候就感到臉上有光,也能向父母獻上了一個過年大禮,偶爾領不到獎狀,覺得內心很失落,感覺對不起父母,也很影響過年的心情。
放寒假過不了幾天,生產隊就開始殺年豬了。殺年豬是我最喜歡的熱鬧場面,我家住在村西北頭,飼養院在村東頭,早晨我約上小伙伴早早來到殺年豬的飼養院,幾個壯漢從豬圈里挑出幾頭體格健壯的肥豬,把四條腿捆上拖到院子里。殺豬匠在一旁霍霍磨刀,不一會兒,四個壯漢把豬抬到殺豬床上,殺豬匠高高舉起一把大號鐵錘,對準豬的耳后部位猛力擊打,豬的嚎叫聲戛然而止,殺豬匠拿起尖刀對準豬脖子下方用力刺進,豬血噴涌而出,豬漸漸沒了生息,身體發軟耷拉下來。
殺豬匠在豬的后腿上割開一個小口,把一根兩米多長的鐵棍伸進去,捅遍豬身體的各個部位,使豬的皮肉分離,殺豬匠口對著豬后腿的小口吹氣,直到豬全身鼓脹起來后,再把豬抬到大鐵鍋上,用滾燙的開水澆遍豬的全身,褪去豬毛,這樣白白凈凈的白條豬就加工完成。最后殺豬匠剖開豬的腹腔,熱氣騰空而起,殺豬匠熟練的取出豬的內臟,每到這時,我都要向殺豬匠要一個豬尿肚,先在松軟的土地上用腳揉搓,去除附在表層的脂肪,讓豬尿肚變薄,回家把豬尿肚涂上顏色,充滿氣當氣球玩耍。
剔除骨頭的豬肉,生產隊按人頭平均分給社員,分配豬肉的部位由抓鬮決定。那個時候人們普遍缺少油水,都喜歡抓到肥肉。父親每次都說小孩子手氣好,讓我抓鬮。這是我很愿意干的事,抓到肥肉時如愿以償,偶爾抓到瘦肉,正符合了母親的心愿。
臘月二十五,是全年最熱鬧的辛安大集,這一天我都要跟著父親去趕年集。那個時候大集是最主要的購物場所,人們省吃儉用一年的積蓄大都在年關消費,辛安大集比平時大出幾倍的規模,各種商品琳瑯滿目,人流摩肩接踵。
我緊緊跟在父親身后,生怕被人流沖散。春聯市口是一片紅色海洋,父親在擁擠的人流中蹲下身來,選中幾幅寓意美好、字跡清秀的春聯,一番討價還價之后收入囊中;父親帶著我再到百貨、海鮮、蔬菜市口選購年貨,買足過年吃的和用的全部商品;我的心思早就飛到了鞭炮市口,鞭炮攤位一字排開,足有上百米,為了吸引顧客購買,業主不停輪番燃放鞭炮,你方燃罷我登場,好不熱鬧!燃放過后就是一番爭購高潮,這時我擠進人群,拿著父親給的幾毛錢買上一百鞭炮,如獲至寶;中午時分,年貨已置備齊全,這時父親總是把我領到小吃攤前,買上幾個爐包,此刻早已饑腸轆轆,幾個金黃酥脆的爐包下肚,心滿意足。
臨近春節的幾天,在快樂和游戲中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大年三十。這天一大早起來,大哥和二哥要把清洗干凈的水缸挑滿水,把院子清掃干凈。我則用清水刷洗門板,把舊對聯泡濕,用菜刀把舊對聯清理干凈,二個哥哥一個刷漿糊、一個貼新對聯,我則爭先恐后的貼出門貼、炕貼、小福字等附件。貼完對聯后我喜歡跟鄰居小伙伴一起走街串巷,觀看各家各戶新張貼的對聯,用自己的眼光評頭品足,每年都能從新對聯中學到不少新詞。
一番走街串巷之后回到家里,母親開始貼年畫。那個年代美術品平時很難見到,父親從集市上買回年畫后,我幾乎天天都要打開欣賞。母親小心翼翼的貼好年畫,由于整個房間都用新報紙糊過,房間煥然一新,心中無比敞亮。
貼完年畫,母親領著我們開始包水餃,這一天要包足兩天吃的水餃,一直要吃到初二晚上,往往要包上四、五百個。
年三十的午飯是比較簡單的,墊吧墊吧就行,重頭戲是晚上的大餐。中午時分剛過,父親在中堂的北墻上掛上柱子,相當于在家中擺上了祖先的牌位。接下來父親領著我們兄弟三人到山上去上年墳,到先輩的墳上擺上供品,燃放鞭炮,請先輩回家過年。
晚上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頓大餐,并且要提前吃,既是對請回家先輩的尊敬,也是對午飯草草應付的補償,更為五更吃水餃留出間隔時間。
晚飯后家里熱鬧起來,一年到頭見不到面在外工作的鄉鄰們,這天晚上都會來到我家喝茶聊天,各自談論一些天南地北的見聞,我倍感新鮮。鄉鄰們很守時,到晚上十點鐘準時離開。按照風俗這個時辰家里不應該有外人,父親在院子里燃放幾只二踢腳和爆竹,隨后把大門關上,俗稱“攔門”。接下來就是我期盼的時刻,父母準時會為我們兄弟三人分壓歲錢,那個時候我得到的多數是幾毛錢,偶爾也會得到一元,我滿心歡喜。
接下來全家會熄燈睡覺,到夜里兩點左右準時起身。正月初一這一天對女性有特殊優待,全天不用干活,煮水餃的任務都有男人承擔。大年五更起來后,二哥燒火,大哥下水餃,父親則要布置大桌的供品,點燃蠟燭。待水餃出鍋后,父親要把盛到碗里的水餃端到大桌、鍋臺、院子供上,并且點香、燒紙、磕頭。年三十的晚上父母再三叮囑,五更不能大聲說話,也不能說不吉利的字眼。五更起來后,煙氣繚繞,氣氛神秘,我有些誠惶誠恐,悄悄跟在兩個哥哥身后來回轉悠,不敢開口說話,唯恐驚擾了祖先,褻瀆了神靈。
在我們兄弟三人依次給父母磕頭后,全家開始吃水餃。五更的水餃包上了一些硬幣和大棗,誰吃到它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為了能吃到硬幣和大棗,我每年都要多吃不少水餃。
吃完水餃,我穿上新衣,這個時候外面鞭炮齊鳴,震耳欲聾,我央求二哥帶著我出去撿拾尚沒燃燒的爆竹筒,平時性格剛強的二哥這時變得很溫柔,總能滿足我的心愿,循著鞭炮的響聲,二哥提著燈籠領著我逐家逐戶撿拾,撿拾到的爆竹筒很多都可以二次燃放,可以補充我爆竹數量的不足。
接近天亮時分,我跟著兩個哥哥走出家門,給五服之內的長輩逐一拜年,每到一家都要磕頭問好,長輩們都會拿出糖果獎賞,偶爾有幾家富裕的長輩也會分給幾只香煙。我們家的門戶很大,長輩很多,拜年一圈下來,要耗時三、四個小時。
拜完年即是上午九點多鐘,賣糖球和賣泥塑老虎、泥人的小販,就跟約定好了似的,每年準時出現在村西頭大街上,這時我拿著父母給的壓歲錢,買上兩只糖球和一個泥老虎,心花怒放。直到現在我對小時候的泥老虎還情有獨鐘,前些年在西海岸新區組織的唐島灣年貨大集上,偶然發現了小時候的泥老虎,我很驚喜,當即買了一對,直到現在還放在我辦公室的書櫥里。
正月初一、初二沒有外人打擾,是盡情玩耍的二天。初二晚上又是一頓大餐,名曰“送年”。送年的意思是把接回家過年的先輩再送回陰府,一番復雜的祭祀儀式過后,連續吃了二天水餃之后,終于可以換換口味,吃到美味大餐。
正月初三開始,兩個哥哥就要分頭走親戚拜年,我由于年少只能留在家里幫助父母接待來家拜年的親戚,姑家、姨家的表哥每年準時會來我家拜年,他們大不了我幾歲,我與他們非常親近,高興地為他們端茶倒水,形影不離。
過年的日子,既不用干活,也不用上學,還有新衣和美食,更有濃濃的親情包圍,真想日子過得慢一些,但往往越這樣想日子過得越快,不知不覺就到了正月初七、八,這個時候也是生產隊開始上工的日子,大人一干活,家里就顯得冷清,這時我也要脫下新衣服,到坡里開始砍柴拾草。
正月十五元宵節也是年關的一個重要節日,小時候很期盼它的到來。每到元宵節,為了省錢,父親都要到集市上買一些散裝的燃放煙花的火藥,回家后找幾塊比較厚的青磚,在磚的一面掏一個洞,里面放上煙花火藥,表層塞緊黃土封住,磚的對面鉆一個小眼,放上燃芯,土煙花就制作完成。當夜幕降臨,全家人來到大門口的寬闊地帶,把土煙花的燃芯點燃,土煙花的烈焰噴濺而出,火樹銀花,照亮了夜空,引來眾多鄰居觀賞。
土煙花放完之后,我和鄰居小伙伴拿著從大集上買來的“滴滴金”,沿著大街小巷燃放,“滴滴金”燃燒釋放的火花在月夜下異常明亮,長長的燃放隊伍,形成一條蜿蜒的火龍,這是元宵節街頭的一道風景,我完全不顧寒風凜冽,小手凍得通紅,直到半夜時分才能回到家中。
按照傳統習俗,二月二應該算是年關的最后一個節日,但正月十五過后,學校就開學了,盡管對過年意猶未盡,但不得不收回過年的心思。
現如今久居城市,生活環境和質量有了很大改善,但過年的年味卻越來越淡。每年春節我都要回老家走一走,感受濃濃的年味??粗霞沂煜さ囊磺?,親切感油然而生,仿佛又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時代!
有關過年主題作文篇7
“金風送喜來,紫荊花已開,二月大地春雷鑼鼓敲起來……恭喜恭喜中國年,五谷豐登笑開顏……”聽著這首耳熟能詳的歌曲,就知道,年到了!你知道年是什么味道的嗎?年的味道怪怪的,讓我品一品在給你細細道來。
年,是歡樂的;是喜慶的;是和睦的。年,對于我來說是甜到心頭的。屋外二月的寒風呼呼地刮著樹枝,干枯的樹枝上掛著幾片搖搖欲墜的枯黃的樹葉;風也毫不留情地刮過人們的臉龐,可人們洋溢著幸福歡笑的臉頰,火辣辣的,成群的男孩按動著打火機,從里面一下子竄出火紅跳動的火苗,紅光映在人們的臉上,笑容更加甜蜜?!班枥锱纠病北夼诼暻宄旱脑诙吇厥?,綻開的不僅是絢爛的煙花也是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花。一大家子人圍坐在圓桌周圍,湯圓、餃子、抄手、面條……還有色香味俱全的各色中國菜:香腸、臘肉、夫妻肺片、京醬肉絲、魚香茄子、麻婆豆腐、春卷……旁邊的電視中正在播放著喜氣洋洋的春晚,而圍坐在桌子邊的人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香菇燉雞湯美美地品嘗,一口接一口,濃香四溢,安撫了每一個人一年以來疲憊的心。這種感覺只有在過年才感受的到,其樂融融、歡聲笑語,年的味道是甜的。
年的味道是辣的,貼倒“?!?、對聯、門神、窗花;掛燈籠、中國結、紅辣椒;放鞭炮、舞龍;還有“領紅包”!……一片紅色映入眼簾,過年就要喜慶,就要熱鬧,就要紅火。中國年讓你在冬天絲毫感覺不到寒冷,只有火辣。
年的味道是酸的,每天清晨我會一邊吃飯,一邊聽廣播?!皟鹤娱L大了,一年到頭就回一次家,人是回來了,可是留的住人卻留不住心?!边@是一位母親寫給兒子的一封信。父母老了,兒子大了,好不容易回了家,也不像小時候那樣如同開心果一樣逗父母開心、幫父母做事。只是一味地玩著手機看看電視,對于父母的噓寒問暖也愛理不理。這個年,父母盼回來了深愛的兒子,可兒子的心卻早已停留在了別處。父母的心是酸的,年的味道也是酸的。
年的味道是苦的,過年時是小偷、騙子、火災肆虐的高峰期。努力了一年的積蓄被好逸惡勞、游手好閑的盜賊偷走,被油嘴滑舌的騙子誆騙,甚至被一把無情的大火吞噬……妻離子散、親人離別,就在這普天同慶之時,事故給予人的打擊是空前悲慘凄涼的。這個年是苦的。
年的味道不是能一語道破的。各自有各自的區別,酸甜苦辣一應俱全,就像一臺鮮活的戲劇而或一支譜寫人世間悲歡離合的歌曲,要用眼觀察、用耳聆聽、用心感受。
有關過年主題作文篇8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是中國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每年的春節,我都過得很快樂。
以往,在春節的前一段時間,大人們總是要去采購“年貨”,小時候我不懂“年貨”是什么意思,但卻非常喜歡這件事情。因為這時既可以買好吃的,又可以買好玩的,而且不管提出怎樣無理的要求,大人總會笑著答應。滿載而歸地回到家后,還沒等到除夕夜,就想放鞭炮了。
除夕這天晚上,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員都要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既飽了口福,又飽了眼福,于是,手也癢癢了?;旧厦磕甓家谕膺叿派先膫€小時的鞭炮。我和幾個伙伴總是有各種方法擺弄鞭炮,玩出各種花樣,樂趣無窮。這一天,我通常要到凌晨才睡。
雖然前一天沒有睡好,但第二天我還是要起個大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奶奶要紅包。想必所有同學都喜歡這件事吧。洗漱完畢后,爸爸媽媽就會帶我去逛街。街上比平時熱鬧了許多,有許多有趣的事物,好吃的、好玩的看得我眼花繚亂。小時候我拉住媽媽的手,看見什么都喊著要。長大后,我就可以自己拿著壓歲錢去街上玩。套圈、買小掛件等,每年我都樂此不疲。
我喜歡過春節。我希望今年的春節快點來到。
有關過年主題作文篇9
倘若你問一位古人,一年中他最期待什么日子。我想他多半會說過年。
“續明催畫燭,守歲接長筵。舊曲梅花唱,新正柏酒傳?!薄氨衤曋幸粴q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焙畞硎钔?,歷經忙碌的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人們順應天地自然的規律,在萬物的一片寒冷肅寂中停頓下來,祭天祭地祭鬼神,貼春聯送福字放爆竹,感銘舊日的和平安康,祈求來年風調雨順。會親走友拜尊長,吃年夜飯分壓歲錢賀大年,親人團聚的圓滿與歡快,新正的殷殷祝福與期盼,維系的是人世間的溫暖與真情。
可以說,過年,成了中國人的信仰。它是古時人懷揣著一顆謙卑虔誠的心,在這個辭舊迎新的盛大儀式里,感順天理維護人倫。它也成了一個人重新安頓自己再出發的時間驛站,不然,為什么一過完年,我們竟都有仿若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的感覺?
世易時移,現在過年幾乎只成了吃年夜飯,放春晚,搶紅包,拜新年的一個簡單流程,沒有了我所期待的“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的愉快,和想象中“小大易新衣,相成未明時”的驚喜。但是每每看到電視里展播的堪稱一年一度地球上最壯觀的遷徙——中國春運鏡頭時,我總是深受震撼?;蛟S有些東西,是任形式的變化,時間的流逝也改變不了的。寒假一開始,我不也期盼著,在外地的表姐表哥能早點回來,和我一起胡侃海聊打打鬧鬧過新年嗎?
倘若你問我:一年中,你最期待什么日子?是生日,暑假,圣誕節,還是無法預料但充滿驚喜的某一天?我依然會毫無懸念地回答你:過年!
2020的這個年,估計注定要被不斷地訴說!
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全國人民一起禁足,非誠勿擾!團圓飯吃不成了,春晚沒心思看了,發紅包的激情減退了,拜大年的機會也沒了。有的只是疫情疫情疫情!連空氣也散發著惶恐的氣息。
這個年,我和我的那間被稱作臥室兼書房的地方相依為命,除了吃喝拉撒,我們幾乎寸步不相離。樓下小區成了我抵達不了的遠方,它是實實在在出現于眼前的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誘惑。
當我坐在窗前對窗外那株三四年沒開過花的桂樹的枯葉作第九次或第九十次研究的時候,我終于知道,曾經極度盼望的不用上學的日子真的也是可以使人發瘋的。無聊是最嚴重的事態。重復無聊是最致命的打擊。因為在下一個鐘頭,下一刻鐘,下一分鐘,你都不知道該干什么。拿來關注的,無非就是刷著手機,看著紛擁而至的消息,哪里航班取消了,哪里封道了,哪里的確診人數又增多了……
極度憋屈過年中!
專家說,疫情源于某販賣宰殺野生動物的菜市場。原來,這是一場來自舌尖的淪陷。全中國人,在為那些甘心作了酒囊飯袋的無厭無德無知無識無法無恥之徒買單?!暗溎笥诓恢?,咎莫大于欲得”,人類最大的災禍是不知道滿足,最大的罪過是貪得無厭。當欲望過度滋長后,人的行為就變成毫無節制的掠奪和肆意狂妄的侵占,但最終遭殃的,還是我們自身。正所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毕日苤砸嗒q在耳?;蛟S,這次過年禁足,也是天道自然規律對我們的一次警告和懲戒。希望它能成為一面鏡子,在慘痛的教訓面前讓我們看清自己。
倘若你問我:最討厭過什么樣的日子?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2020過年時!
有關過年主題作文篇10
集市是指定期聚集進行的商品交易活動形式。在陜西省渭南市臨渭區的長壽塬,至今仍然保留著這樣的原始商品交易。集會就在鎮上,當地人將這種活動稱之為“上會”“趕集”。適逢春節,這種趕集活動便成了“逛年會”。
在我兒時的印象里,小鎮是個繁華熱鬧的地方。那種特殊的情感,是久居都市的人們無法體會的。無論身在何處,心里總會惦記那種場景。小時候,每逢集會,母親總會拉著我和妹妹的小手,在小鎮里給我們買新衣服,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
每逢春節回老家,我總喜歡在小鎮的街道里逛逛,記憶中的場景和多年以后的歸來之感,總是會讓我感到踏實而美妙。街頭的叫賣、熱鬧的場景、歡樂的人群,甚至是任何一處畫面,都會有溫馨之感。如同沋河淙淙的細流聲在心底流淌,一直流進我的心靈深處。家鄉的年味總會讓人詩意盎然!
集會已經成為渭南長壽塬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今長壽塬許多的年輕人都將奮斗的腳步,邁進了城市。城市的天空下,商品交易活動相對便利,但是長壽塬的“逛年會”,在每個塬上人的心里,是無法替代的。因為,塬上人實在、樸實,從不弄虛作假,在鎮上買東西經濟實惠,圖個放心。
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鄉,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情懷。家是靈魂的棲息地,是內心最踏實安定的地方。那種歸屬感和自豪感尤為強烈?;蛟S是基于這種情懷,所以才無法忘卻。
往往越是久別,那種情懷就更加明顯。我喜歡聽家鄉的方言,集會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嘈雜的聲音有時候都會是一種享受。某一刻,你會突然間發覺:方言就是身份的通行證。說幾句方言跟老鄉問好,真親切!鄉音鄉情,心領神會,美妙至極。
對于長期在外的人來說,每年過年回家經過小鎮,若能夠在熱鬧的集市上吃幾個油糕,來一籠包子,或是咥幾根麻糖,邂逅那久違的甜美,家鄉的味道便會彌漫開來。偶爾跟身邊的朋友聊天,朋友說:“現在已經沒有年味了,感覺年味越來越淡了。”我不那樣認為,在我的內心深處,小鎮的年味是無法復制的,是獨有的,那才叫真正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