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廣東綜合評價錄取報名方式
2024中山大學廣東綜合評價錄取報名方式是什么同學們清楚嗎?綜合評價招生也是升學的方法之一,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中山大學廣東綜合評價錄取報名方式一覽,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4中山大學廣東綜合評價錄取報名方式一覽
考生必須完成兩個階段網上報名,即綜合評價報名系統報名和高考志愿填報。
【第一階段】:綜合評價報名系統報名
1.考生登錄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平臺綜合評價報名系統注冊并登錄,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填寫申請表,上傳相關證明材料掃描件,下載打印申請表,申請表經個人簽名、中學審核蓋章后掃描上傳,完成志愿填報,報名時間為5月5日—5月30日。
2.考生須在“附加材料”欄上傳《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可登錄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下載。
3.考生應在“綜合信息”欄內如實填寫獲省級(含)以上學科競賽獲獎、省級(含)以上個人榮譽情況并上傳相關獲獎證書原件的掃描(拍照)件。
4.請確保上傳的各項材料清晰可讀。論文和專利不得作為申報材料上傳;初中及初中以前的材料不必提供。
5.此報名階段主要用于考生提交材料、我校進行初審??忌鷮I組志愿以第二階段填報為準。
【第二階段】:高考志愿填報
1.我校對第一階段報名材料進行初審。初審結果預計于6月10日在報名系統和中山大學本科招生網公布。
2.高考志愿填報期間,通過初審的考生務必在“廣東省普通高考志愿填報系統” 特殊類型招生批次填報我校綜合評價志愿,未填報者視為放棄我校綜合評價的考核和錄取。
3.根據廣東省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相關規定,考生只可填報一個專業組志愿,且必須符合選考科目要求。
4.考生專業組志愿、是否服從調劑,以此系統填報為準。
中山大學綜合評價招生簡章錄取綜合成績
1.考生高考投檔成績須達到廣東省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線。
2.我校根據綜合成績(四舍五入取2位小數)從高到低排序,按照“分數(綜合成績)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及招生計劃進行專業錄取。綜合成績相同時,依次按照我??己顺煽?、高考成績排位進行排序。若排序皆相同,均予錄取。綜合成績=高考投檔成績(折算成百分制)×85%+我??己顺煽?百分制)×15%。
考生所填報的組內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調劑到同專業組內其他專業錄取;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不予錄取。
3.預錄取名單經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審核通過后,予以錄取。被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續志愿的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不影響后續本科批次投檔與錄取。錄取名單一旦確定,我校將不再受理錄取考生的退檔申請。
4.若強基計劃錄取與綜合評價錄取有沖突,強基計劃錄取優先,綜合評價錄取工作預計在強基計劃錄取之后進行。
中山大學文科專業介紹
中山大學文科居全國高校第11名,其中哲學第12名,經濟學第16名,法學第8名,文學第15名,歷史學第19名,管理學第10名。
哲學:1個哲學專業,哲學:第11名
經濟學:4個經濟學專業,名次如下:
經濟學:第22名、國際經濟與貿易:第4名、財政學:第18名、金融學:第33名
法學:5個法學專業,名次如下:
法學:第17名、社會學:第4名、社會工作:第4名、政治學與行政學:第13名、思想政治教育:第8名
文學:5個文學專業,名次如下:
漢語言文學:第8名、英語:第13名、德語:第10名、法語:第8名、日語:第13名
歷史學:3個歷史學專業,名次如下:
歷史學:第19名、考古學:第9名、民族學:第7名
管理學:9個管理學專業,名次如下: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第164名、工商管理:第17名、市場營銷:第3名、會計學:第9名、財務管理:第3名、旅游管理:第1名、行政管理:第2名、圖書館學:第5名、檔案學:第7名。
中山大學辦學特色
學校以“善待學生”為辦學的核心理念,以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滿足國家與社會需求的高素質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為目標。
學校秉承孫中山先生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精神開展本科教育。注重通識教育,注重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倡腳踏實地的學術精神和學以致用的實踐能力。逐步探索形成了“通識教育、大類教學、復合創新”的本科人才培養教育觀念和“厚基儲寬口徑、重個性、求創新”的人才培養特色。
學校研究生教育積極推進分類培養,建立多元化培養體系,以培養具有強烈創新意識并做出創新性成果的博士為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務,同時以行業為背景,大力發展專業學位教育,培養高級實用型專門人才。
學校堅持“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提倡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結合,開展以傳承大學文化為主體的多層次素質教育,構建了具有綜合性大學特色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發揮團學組織“一體兩翼”的運作優勢,積極構建高品位、前瞻性、開放式、互動型的校園文化新格局。
學校啟動國際交換生培養計劃,促進學生境外交流,全面引進優質教學資源,搭建國際化教學平臺,迄今與28個國家和地區的152所院校建立了校級友好協議合作關系。2005年至2008年,派出交流學生累計超過500名。
中山大學辦學條件和學科優勢
學校共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分別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廣州南校區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占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占地3.48平方公里。
學校設有人文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人類學系、嶺南學院、國際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外語教學中心、國際交流學院、翻譯學院、旅游學院、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亞太研究院、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資訊管理系、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地球科學系、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海洋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件學院、工學院、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等30個學院和6個直屬系。另設有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五醫院(珠海醫院)、附屬第六醫院等5所綜合性醫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含腫瘤醫院)、光華口腔醫院等3個附屬??漆t院。
學?,F有98個本科專業,擁有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6個國家級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及1個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化學、基礎醫學、生物學、物理學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首批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以及中國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截至2008年11月,在校各類學生中有博士研究生4305人、碩士研究生9786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5817人,本科生32020人,來自港澳臺的在校學生1000多人,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在校留學生1428人、進修生23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