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廣東省綜合評價招生報名

| 徐球

2024年中山大學廣東省綜合評價招生報名辦法新鮮出爐,同學們可以看看自己可以報名哪個專業,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中山大學廣東省綜合評價招生報名辦法2024(必讀),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中山大學廣東省綜合評價招生報名

中山大學廣東省綜合評價招生報名辦法2024(必讀)

考生必須完成兩個階段網上報名,即綜合評價報名系統報名和高考志愿填報。

【第一階段】:綜合評價報名系統報名

1.考生登錄特殊類型招生報名平臺綜合評價報名系統注冊并登錄,按要求準確、完整地填寫申請表,上傳相關證明材料掃描件,下載打印申請表,申請表經個人簽名、中學審核蓋章后掃描上傳,完成志愿填報,報名時間為5月5日—5月30日。

2.考生須在“附加材料”欄上傳《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表》,可登錄廣東省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下載。

3.考生應在“綜合信息”欄內如實填寫獲省級(含)以上學科競賽獲獎、省級(含)以上個人榮譽情況并上傳相關獲獎證書原件的掃描(拍照)件。

4.請確保上傳的各項材料清晰可讀。論文和專利不得作為申報材料上傳;初中及初中以前的材料不必提供。

5.此報名階段主要用于考生提交材料、我校進行初審??忌鷮I組志愿以第二階段填報為準。

【第二階段】:高考志愿填報

1.我校對第一階段報名材料進行初審。初審結果預計于6月10日在報名系統和中山大學本科招生網公布。

2.高考志愿填報期間,通過初審的考生務必在“廣東省普通高考志愿填報系統” 特殊類型招生批次填報我校綜合評價志愿,未填報者視為放棄我校綜合評價的考核和錄取。

3.根據廣東省招生考試和錄取工作相關規定,考生只可填報一個專業組志愿,且必須符合選考科目要求。

4.考生專業組志愿、是否服從調劑,以此系統填報為準。

中山大學綜合評價招生錄取政策

1.考生高考投檔成績須達到廣東省特殊類型招生錄取控制線。

2.我校根據綜合成績(四舍五入取2位小數)從高到低排序,按照“分數(綜合成績)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及招生計劃進行專業錄取。綜合成績相同時,依次按照我??己顺煽?、高考成績排位進行排序。若排序皆相同,均予錄取。綜合成績=高考投檔成績(折算成百分制)×85%+我??己顺煽?百分制)×15%。

考生所填報的組內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服從專業調劑,則根據考生成績調劑到同專業組內其他專業錄取;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不予錄取。

3.預錄取名單經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審核通過后,予以錄取。被錄取的考生不再參加后續志愿的錄取;未被錄取的考生不影響后續本科批次投檔與錄取。錄取名單一旦確定,我校將不再受理錄取考生的退檔申請。

4.若強基計劃錄取與綜合評價錄取有沖突,強基計劃錄取優先,綜合評價錄取工作預計在強基計劃錄取之后進行。

中山大學綜合評價藥學院介紹

中山大學藥學院是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兩校合并后于2002年6月成立的第一個新學院。學院以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學系為基礎,整合了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以及醫學院有關藥學科學研究的資源,以中山大學的綜合力量為依托組建而成?,F任院長為黃民教授。

藥學院自成立以來,堅持以高標準、高起點要求自身。著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新滋教授擔任藥學院名譽院長,他對未來的定位提出了明確的目標:“用五到十年的時間,成為中國一流的藥學院”。為實現這一目標,學院一直致力于學科建設,積極引進各類教學和科研人才,加強各種硬件建設,不斷完善各種規章制度,充分調動教職員工積極性,努力營造學院文化?,F已在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研和新藥研發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學院現有教職工85人,其中教師59名,實驗技術人員17人,行政人員9人。教師中教授21人,副教授21人,講師15人,助教2人。博士生導師20人,碩士生導師41人。師資隊伍中有4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先后有13人被列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黃志紓教授先后獲“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第十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第九屆“挑戰杯”廣東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光榮稱號。

學院于2008年7月啟用位于大學城的建筑面積為2.3萬平方米的藥學大樓,目前實驗室使用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以上。學院非常重視實驗室科研條件建設,現已購置了10萬元以上用于藥學科學研究的大型貴重儀器近70臺,如核磁共振儀、質譜儀、X-單晶衍射儀、熒光光譜儀、凝膠成像儀、CO2超臨界萃取儀、全自動生化儀、紅外光譜儀、各種高效液相色譜儀、軟膠囊機、流化床包衣機、擠出-滾圓造粒機等等。購置儀器3000多件,總價值達6800多萬元。

中山大學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

截至2022年12月,學校已有10個專業入選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11個學科專業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總數位居全國并列第4;72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2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中23個專業已入選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經濟、管理、工科、醫科等多個本科專業通過了國內(國際)認證,與法國民用核能工程師教學聯盟等國際一流大學開展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順利通過相關國際認證。在近一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以獨立完成單位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8項,總數位居全國并列第5;2022年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17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9項。

已獲得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3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116門;建設國家級虛擬教研室4個,建有在線開放課程208門次,其中51門首批入選上線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40門課程上線粵港澳大灣區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平臺,以國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臺為依托,與喀什大學、西藏民族大學等多所西部高校達成合作,通過數字化技術推進課程共享,建設同步課堂、線上課堂、混合式課堂等新型課堂,獲評教育部2021年度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本校教師作為主編或副主編的教材獲得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17項,其中一等獎5項,二等獎12項,另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集體和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稱號各1項。

中山大學醫療規模和實力居全國領先行列

中山大學擁有10家實力強勁的附屬醫院,其中7家為綜合性醫院,3家為??漆t院,構成了門類齊全、設備先進、實力雄厚、優勢互補的醫療救治服務網絡體系。附屬第一醫院排名全國第六、華南第一;孫逸仙紀念醫院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醫院之一;腫瘤防治中心在國內排名前三;附屬口腔醫院在國內排名前五;中山眼科中心在多個榜單中眼科綜合實力位列全國榜首,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教授于2019年11月被增選為中科院院士。已形成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領航態勢。

附屬醫院在醫療服務、人才培養、醫學科研、醫院管理等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績,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保持全國前列,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高水平醫院建設實現重要突破。多所附屬醫院的新大樓、院區、分院已經投入使用,還有多個新院區即將投入使用或獲批立項建設。過去五年,10所附屬醫院病床總數從1.4萬張增加到1.9萬張,手術總臺數從45.4萬臺增加到67.3萬臺,服務能力穩步提升。

187137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