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綜合評價招生信息
2024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綜合評價招生信息最新公布,招生簡章同學們要認真研讀,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2024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綜合評價招生信息(一覽),希望能夠對大家的需要帶來力所能及的有效幫助。
2024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綜合評價招生信息(一覽)
一、招生范圍
具有參加2024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資格的江蘇省考生。
二、招生計劃
2024年綜合評價招生計劃不超過我校本年度本科招生計劃總數的5%(具體以省級招生主管部門確定的我校總體招生計劃數為準,各專業招生計劃根據報考人數確定)。
三、招生專業
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結合我校學科優勢和特色,以及代表性學科發展與人才培養的要求,特向考生開放“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專業、科教融合拔尖班、產教融合拔尖班、國家及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專業等優勢專業。本年度招生專業最終以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公布為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排名要求
01
來自江蘇省高品質示范高中首批建設立項學校、培育學校及南信大優質合作示范中學的學生,高中階段有三個或以上學期的期末成績(含???綜合排名在年級所對應首選科目類學生中前60%(含);
02
來自南信大優質合作聯動中學學生,高中階段有三個或以上學期的期末成績(含???綜合排名在年級所對應首選科目類學生中前30%(含);
03
來自四星級中學的考生,高中階段有三個或以上學期的期末成績(含???綜合排名在年級所對應首選科目類學生中前20%(含);
04
其它中學的考生須排名前5%(含)。
創新技能類
在擬招收的某一學科領域具有創新能力、特殊技能或創新潛質并能提供最具代表性的證明材料,經學校專家組審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網上報名
符合報名條件的考生,在規定時間進入報名網址報名,并根據報名系統提示上傳以下申請材料的電子掃描件或圖片,填寫完畢后提交。
(1)《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24年綜合評價招生申請表》(報名結束后由系統生成,網上報名完成后由報名系統生成打印,每頁須考生本人簽字、所在中學負責人簽字并加蓋中學公章);網絡上傳路徑“填報志愿—下載申請表—上傳申請表”;
(2)第二代身份證正反兩面,網絡上傳路徑“填報志愿—附加材料—身份證”;
(3)符合報名條件的有關獲獎證書(若符合多項報名條件的,各項獲獎證書原件掃描件均需上傳)。其中,滿足條件1(學科特長類)、2(思想品行類)和4(創新技能類)的必須上傳獲獎證書原件掃描件或相關證明材料原件網絡上傳路徑“填報志愿—附加材料—證明材料”;
備注
滿足條件3(學業優秀類)的附加材料無須上傳,高中階段期末或者??汲煽兒团琶院炞稚w章的申請表填報信息為準;
上述材料均須原件彩色掃描或拍照后按報名系統要求上傳,并通過報名系統網上提交。考生須確保上傳材料真實、準確、清晰,未按要求完成報名或材料不符合要求者,報名無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選拔程序資格審核
報名截止后,我校將組織專家對報名材料進行資格初審。材料審核的過程當中,學校將對考生提交的證明材料進行審核。中學和考生也必須對提交的所有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對于查實提供虛假材料的,將取消綜合評價招生資格并按教育部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初審通過的考生名單將于2024年5月25日前在我校本科招生網上公示,并按規定上報省教育考試院。
通過初審者須在網上確認參加我校組織的面試,截止時間為2024年5月31日,未確認者,視為放棄面試資格。
考核安排
考核時間初定于6月15日至16日??己艘跃C合素質面試的形式進行,主要考查學生的學科特長、創新潛質、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具體安排將通過學校本科招生網另行通知。
確定入選名單
我校綜合評價招生領導小組根據考核成績,分物理等科目類和歷史等科目類按綜合評價招生計劃的5倍確定合格考生,入選名單將于6月22日前在我校本科招生網上公示,同時按規定上報省教育考試院。經公示無異議的考生,方可享受相關優錄政策。
優錄政策
所有面試合格的考生,高考成績須達到我省相應特殊類型招生控制線,同時考生選擇性考試科目對應的合格性考試成績須達到合格。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類招生常見安排
所謂按大類招生,簡單來說就是按學科大類招生,高校將相同、相近的學科門類,同院系或者不同院系的專業合并,按一個大類招生??忌顖笾驹笗r,可以直接按照專業大類的名稱來填報志愿。
例如:如在某校招生專業中,農學、植物保護、園藝、種子科學與工程等4個專業統一以“植物生產類”招生,考生若想選擇其中某一個專業,填報時只需填上“植物生產類”即可。
不過要提醒考生的是,即使是同樣名稱的類,各學校旗下所包含的專業也不同,具體所含專業見章程中的說明。
考生通過大類招生被錄取之后,在本科階段前兩年(有的是一年)統一學習基礎課,大二或大三時再根據學校要求、自己的興趣、專長和發展方向,在大類所含專業中選擇具體專業。
另外,學校根據自身的教學資源、學科建設、專業布局、院系建制、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就業方向等問題制定相關的培養模式,彼此之間也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高校內,不同類別的培養模式、分流時間等也會有所區別。
按大類招生有利于學生克服志愿填報的盲目性和局限性,獲得更大的自主選擇權。尤其高中生普遍對大學的專業了解不多,志愿填報時存在較大的盲目性。大類招生可以讓學生在分流具體專業前,先深入了解各專業特點,明確自己的學科特長和發展潛力,再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