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文
上個星期五,我們學校開展了隆重而莊嚴的“新生開筆禮”。那天,晴空萬里,參加“開筆禮”的有全校老師、一年級同學和家長及六年級學生。
“開筆禮”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啟蒙學習儀式,也是人生的四大禮之一,其目的是讓一年級的小朋友感受到入學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同時,它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延續。
在“開筆禮”中有很多的環節,如:“朱砂啟智”、“擊鼓鳴智”、“拜師獻茶”、“學長贈言”、“家長寄語”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拜師獻茶”:四個一年級的小同學用雙手輕輕地端起茶杯,很有禮貌地將茶杯端給老師。老師喝完茶后,那四個一年級的小同學對老師深深地鞠了一個躬,拜以弟子之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良好的開始,才能奠定成功的基礎。雖然我現在已經上六年級了,但通過今天的“開筆禮”,我也深受教育。我要記住校長和學校老師的贈言,永遠做一個品學兼優的人。希望這次的“開筆禮”能成為一年級小朋友一輩子最美好的回憶!
初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文精選篇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膾炙人口的八個字,從千年之前的誕生至千年之后的傳承,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
獲得成功的人并不少,我們在羨慕的同時,自然也希望自己能取得優異的成果。然而,怎樣才能獲得這樣的成功,也許我們并不完全清楚,但我敢肯定,他們一定一直謹記一句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往今來,想要行至千里,取大業者,有哪一個不是從邁出第一步開始的?認準方向,一步一步走下去,這是千里之行最重要的秘籍。
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敝v的也正是這一點。但我們往往都忽略了它,過于急于求成。無論你的目標是偉大的或是渺小的,都需要你一步步去積累,從平凡做起。蜀漢昭烈皇帝劉備,是人人口中的“草根皇帝”。確實如此,他雖然是漢中靖王劉勝的后代,但他幼年喪父,與母親販草鞋、織草席相依為命。他一直有個宏偉的理想,那就是——復興漢室。他志存高遠,為此在爾虞我詐的三國亂世之中,努力結交各種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虛心聽取別人忠誠的建議,三次屈尊拜訪諸葛孔明……雖然這一路很漫長,但他不急,在一步一步走下來之后,不但復興了漢室,還以仁德聞名遠揚,成為史書上不朽的傳奇。
無獨有偶。元末明初能詩善文的文學家陶文儀,用盡畢生精力,不斷積累所見所聞,并把積累起來的片片樹葉上的記載加以整理,便成了三十卷的《輟耕錄》。徐特立老先生堅持要學德語,可他已經很老了。別人都勸他不要學了。他說:“狐貍腋下的毛很少,但一點點積累,便能做成一件大皮裘。我學德語,很簡單啊,每天記一個單詞還辦不到嗎?我雖愚笨,但一天一個單詞還是能辦到的?!闭怯羞@種集腋成裘的思想,五年后他精通德文并翻譯了大量的德國的優秀作品。只有從點滴開始,最后才會成為取得很高成就的人。
涓涓細流,匯聚成浩瀚的江海;棵棵樹木,匯聚成茂密的森林;點點星辰,拼湊出遼闊的宇宙,整個世界都是由一個個小事物匯聚而成的,所以做大事必須從小事做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是祖國的未來。而此時還在一邊侃侃而談,日夜看著輝煌遠方的人們啊!與其如此浪費青春年華,不如邁開歩子,踏踏實實,免得落得最后一事無成的下場。千里之路,注定不是平坦寬闊的大道,只要向著目標一步一步的前進,勝利就在不遠處,而這句話,理所當然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人生的座右銘。
初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文精選篇3
古往今來,許多事業有成的人都有一個成功的秘訣,那就是《老子》中的一句話: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說走一千里路,是從邁第一步開始的。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的,要認準方向朝著理想,努力地走下去。
一次,老師留下了家庭作業——聽寫。正巧,那天,爸爸出去出差了,媽媽又身體不舒服,先休息了。于是,我便請錄音機來幫助我。我放好錄音機,接通電源,又從書包里取出語文書和作業本。開始錄音了,我將錄音帶裝入錄音機,按下錄音鍵,然后翻開語文書,飛快的讀起來:“招牌、擔憂、急切、懼怕……”我想:等下還要看書,錄音語速快一點沒關系。過了五分鐘左右,我興沖沖的倒回帶子,按下放音鍵,提筆開始聽寫。誰知,我剛讀得太快了,記下前句忘了后句,丟三落四,無法完成,我生氣地把筆扔在一邊,這是我眼前浮現出一句名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啊!成功的開始也是一次一次地積累而成的,我多試幾下不就行了。于是我又開始錄音了,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讀的不緊不慢,清清楚楚。隨后,我的聽寫作業便完美的完成了。
我們應該一步一個腳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這千里之行,肯定是十分艱難的,絕不會是一路平坦的,但只要一步步走下去,就一定能勝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將會是我們的成功秘訣。
初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文精選篇4
在我們每天的精彩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也許是成功,或許是失敗。但是不管結果如何,這都是夢想的第一步。
勇于踏出第一步。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里,有很多驚才艷艷的人物,而五柳先生陶淵明,就是其中之一,還記得他寫的《歸去來兮辭》。“舟搖搖以輕揚,風飄飄而吹衣”這兩句寫出了他因辭官歸去的坦然和喜悅,他淡泊名利,厭棄,從此他踏出了第一步:寄情山水,與自然融為一體,憾天地之悠悠,卻有我五柳暢然。如果他沒有踏出辭官的關鍵一步,他又如何能在中國文學歷熠熠生輝呢?第一步是一個人實現志向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但是最終的勝利只會屬于有勇氣踏出這一步的人。
選擇自己的第一步。一個人生來就面臨太多太多的選擇,有些選擇也許會影響人的一生,所以如何正確地選擇自己邁向成功的第一步,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阿里巴巴的總裁馬云就正確地選擇了自己的第一步:讀本科。高考對馬云并不是輕而易舉,眾所周知,馬云先生有過兩次復讀史,盡管面臨著數學只打19分的事實,他還是地選擇了復讀,最后他終于考上了本科。其實他的教學生涯對他的商業思考具有很大的意義。一個人并不是生來就是天才,所謂的天才是不斷地經過奮斗和打磨,從而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但是如果你生確選擇了一天陽關大道,那么以后不管做什么都將事半功倍。選擇好自己的第一步,是自己在人生道上發光發亮的基礎。
自己的第一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滴水也能穿石。荀子寫到:吲無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鰲,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又云: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李白曾經遇見過一個用鐵杵磨針的老婆婆,從她身上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的道理。李白雖然縷縷受挫,但永遠磨滅不了他的一顆為民的忠心。如果生沒有了999次做燈泡的實驗,他又如何能在第1000次的實驗中成功發明了燈泡?如果咱們的好干部焦裕祿先生在治理蘭考的道上有過一絲退步,蘭考縣民又如何有如今的幸福?銘記自己的第一步,不斷,永不放棄,不忘初心地一直走下去,一定能走出一跳屬于自己的道,做一個大寫的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夢就要去追,想做什么就去做,趁我們還年輕。勇敢地,機智地踏出第一步,成功就在你的前方,夢想和成功就在彼岸!我和書的那些事。
初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文精選篇5
7月6日,我們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的第二天,我們來到了上饒市秦峰鎮。上午,秦峰鎮政府開展新農村建設情況的座談會,我們去那里學習交流秦峰鎮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在座談會上,各位領導向我們講述秦峰鎮新農村發展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文化發展、環境改善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績,讓我認識到其實一個鄉村的工作也是很復雜的,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財力。也增長了我對新農村建設各方面的了解,而這些都是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
下午,我們來到秦峰鎮五石村進行調研。那兒有一條正氣長廊。
我走在這條長廊上,看著四周的環境。一棟棟整齊劃一的農民建房、一條條整潔干凈的鄉村小道、它們相互映襯,宛如一幅具有現代氣息的秀美鄉村圖,仿佛我們也成為了這畫中的一部分了呢。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這就是新農村建設帶來的改變啊,我們那兒的農村和這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差地別啊!再往深處走,一些健身器材、公共廁所等基礎設施基本完善,人們的生活水平想必得到很大的提升了。在團委書記的帶領下,我們進入一個劉家祠堂,據說那兒是為了弘揚家風家訓而建造的,里面有很多弘揚孝道的的圖片,讓我感受到這里千百年來家的氣息。
參觀完劉家祠堂,該到我們去實地走訪調研的時候了。以前在電視上看國家領導人去基層實地考察,不知道是什么樣兒的體驗。這時候的天氣很熱,我們拿著一疊問卷表挨家挨戶的走訪,一開始我們遇到的是不識字的老奶奶,我便一個字一個字地讀給她聽,當這份問卷表填完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20分鐘,不過我心底還是很開心的。
接著我們又走訪了幾戶人家,他們似乎不太愿意填寫我們的問卷表,我們有些失望,不過還是有禮貌地說了聲謝謝。一個多小時下來,東奔西走,汗水早已浸濕了衣服,中途其實遇到很多拒絕我們的村民。最后我們握著這一疊問卷表,心里特別不是滋味,有辛酸也有欣慰。
在乘車回賓館的路上,我想了很久,如果自己沒有親自來這里調研,我大概不知道新農村建設是什么,也不知道挨家挨戶走訪調查是這么不容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們不能單憑別人說一件事情是怎么樣就是怎么樣,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體會到。很慶幸自己來參加三下鄉的活動,這特殊的實踐經歷我會永遠記在心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