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

| 新華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1

金秋送爽,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傍晚,夕陽收起了它最后一絲光芒,消失在人間,而月亮卻開始緩緩升起。

我們全家人來到我家,一同度過這個難忘的中秋夜。我約我的兩個哥哥上三樓露臺一同賞明月,這時,明月已經高掛夜空,又圓又亮,像一個玉盤。望著這輪明月,我不禁思念起我遠在沈陽讀書的哥哥。伴著這涼涼的風,我建議我們哥三舉行一場“斗地主”比賽,輸了就要做5個俯臥撐,如果有炸彈就要加一個。比賽開始了,第一把牌,我不僅拿了三個炸彈,而且還拿了“地主牌”。于是,我便叫了三分,這把牌我干脆利落的獲得了勝利,哥哥們不得不做了八個俯臥撐。接下來,我的手氣越來越旺,次次都獲得了勝利??粗绺鐐冏龈┡P撐的樣子,我不禁樂開了花。

開始吃月餅了,我們來到客廳,只見月餅的品種可多了,有豆沙餡、水蜜桃陷、葡萄陷……我拿了幾個鳳梨陷的月餅,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哥哥們要走了,我和爸爸媽媽將他們送出小區。這時,爸爸提議在小區里散步,我和媽媽聽了,都舉雙手贊成。在路過主景觀帶時,看見主景觀帶的路燈與草坪燈紛紛開起,顯得格外有節日氣氛。我們一邊走,一邊談著過去的往事,不知不覺,就到了家門口,我輕輕推開家門。這時,已是晚上11點了。于是,我便帶著微笑進入了夢鄉。

啊!今年的中秋節我過得可真快樂、真開心呀!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2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中秋之夜,仰望星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也有層層清云,如煙如霧,彌漫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云的紅娘,牽于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了萬般嬌態……這就是我心中的中秋佳節。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說。云生月隱,神秘、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的眼睛,卻獨具情調。我愿隨月在云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愿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將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愿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節,而我卻更喜歡在這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喜歡吃媽媽做的月餅,媽媽每年都要親手給我們做月餅吃,媽媽做的月餅外觀像大餅,很厚實,新鮮的面,新鮮的餡。不管是蒸出來的還是烙出來的,上面都有用農家大碗所刻畫出來的月的圖案,其中又有桂花雕印出的花瓣。餡,也很特別,主料是紅糖,里面放上芝麻、果仁、葡萄干什么的。新做出的月餅,蒸的,柔軟可口,適合老年人;烙的,外焦里嫩,年輕人情有獨鐘。吃著母親做的月餅,站在高處欣賞圓月,實為人間美事啊!

我曾讀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光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抖朊忌皆赂琛肥惆l的是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獨抒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公平無私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光華給人慰藉,縱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溫柔、思念、恬靜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中秋圓月仿佛是平靜的大海,可以容納每個人的思緒,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緒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云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朦朧的意境之美。

愿這意境滌蕩我的心靈,沖刷世間一節的不平。或者你對圓月還有其他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想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于我們心中的中秋!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3

今天是中秋節,聽說中秋節的這天晚上月亮是最圓的、最亮的,我很想看看白如紙的月亮,我等著、盼著……

晚上,我迫不及待地說:“媽媽,我要下樓去看月亮”,媽媽說:“好”,我和媽媽一同走向后院。

那圓圓的月亮如同一個白玉盤,閃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黑暗的天空都被月亮那明亮的光照亮了。那圓圓的月亮又好像我們吃的月餅,靜靜地等著我們大家來分享。

我看著看著月亮,不禁想起了李白寫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我完全沉浸在這首詩所表達的意境中,連媽媽叫我的聲音都沒聽到。

那美麗的月亮啊,喚起了我對以前美好事物的回憶,也引起我思緒萬千……

我,喜歡中秋節的月亮!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4

聽老師說,中秋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在我們的家鄉,每年都有中秋打月餅的習俗。又是一年中秋到,爺爺奶奶照例忙起了打月餅。

月餅的制作工藝是很講究的。把事先準備好的調料做成餡,再把面粉調成黏糊狀,用搟面杖反復滾動,把餡包在里面,最后還要放在鐵模里壓花烘烤。跟往年不同,今年我特意請爺爺給我定做了一個。這個月餅大約碗口大小,由五個扇形組成,連起來就是“中秋節快樂”。我的字寫的歪歪斜斜,但爺爺奶奶還是打心眼里高興。經過細火慢烤,這個特制的月餅終于做好了。

照著爺爺奶奶的吩咐,我把月餅上刻有“快樂”字樣的部分,寄給了遠在海南打工的爸爸媽媽。中秋節晚上,我在電腦上和爸爸媽媽視頻通話:“爸、媽,你們好!兒子祝你們中秋節快樂!”這時我看得出來,爸爸媽媽的眼眶里都有些濕潤了。聽奶奶說,前一段時間,爸爸媽媽因為一些誤會,還生出了離婚的念頭。此時,一輪明月掛在半空,雖然遠隔千里,但一家人其樂融融。在我的提議下,一家人唱起了奶奶教的一首歌:“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為我打月餅……”

我在心里暗暗祈禱,愿天下所有的家庭和我們一樣,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快快樂樂!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5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 ‘中秋節’,在八月十五這一天里,大家都會去賞月,因為月亮在此刻會很圓很亮。

學校為了讓我們更加了解‘中秋節’,專門抽出一節課的時間讓我們進行了以‘中秋節’為主題的班會。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準備了豐富多彩的節目,徐悅瑄小組講‘中秋節’的故事、來歷,張湉可小組背了一首小詩,我們小組合唱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我最喜歡徐悅瑄小組的表演,因為他們講的《嫦娥奔月》和《月餅起義》很有趣。

經過這個‘中秋節’的學習,我知道了圓圓的月餅代表著一家人的團圓,嫦娥是后羿的妻子。中秋之夜大家會在院子里擺上好吃的月餅和許多水果,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寄托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我好期待中秋之夜趕快到來,天氣晴朗,月亮又大又圓,月亮里面的嫦娥和玉兔才會出現!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6

今天是中秋節,我們全家舉行了一場“中秋大本營”活動。

“中秋大本營”分為這么幾個活動:吃月餅、博餅以及畫月亮。

我們開始了第一項活動——吃月餅。比賽規則是:每個人的桌面上擺放著3個自己精心挑選的月餅,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吃完,誰就是冠軍。聽完爸爸的介紹,我心里暗暗竊喜:切,不就是幾個月餅嗎,我肯定是冠軍。比賽正式拉開帷幕,只聽見媽媽一聲令下,我抓起一個月餅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我一邊吃著月餅,還不時往自己的兩邊瞧。“啪!”,爸爸吃完了。我趕緊把嘴里的月餅咽下去,也拍了一下桌子。最后的成績是:冠軍是爸爸,亞軍是我,季軍是媽媽。

第二個游戲叫“博餅”,是我最喜歡的呢!規則是:在一個碗里放六個骰子,每個人搖一次,的獎項是“狀元摘金花”,分別是4個四點紅和2個一點。博餅開始了,爸爸先搖,搖出了四點紅和兩個六點,“狀元!,哈哈,我是狀元!”爸爸眉飛色舞,得到了一包瓜子和一包香煙。接下來輪到我搖了,我把抓起骰子,捧在手心里上下搖晃了幾下,接著灑在碗里,只見它們乒乒乓乓地在碗里來了個360度大旋轉,結果出來了:兩個一點,四點紅!我掩飾不住內心的狂喜,大聲叫了起來:“狀元摘金花!,我贏了,”

最后一項活動——畫月亮。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這一次,我們不用任何模具畫一個月亮,看誰畫得圓,誰就勝出。我一手拿鉛筆,一手拿筆擦,不緊不慢地畫起月亮,看似簡單的任務,在這一刻竟然變得如此繁瑣。而媽媽很細心,她每畫一點,停筆觀察一下,再修改。然后又在月亮旁邊畫上幾朵云彩,一輪害羞的圓月若隱若現地展現在我們的眼前,我們頓時眼前一亮,這回的冠軍非媽媽莫屬。

這一次的“中秋大本營”活動很難忘,它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我期待著明年的中秋節還有更精彩的活動。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7

月朗星稀。在中秋接那幽靜的月夜里,我們全家一起來到陽臺上,欣賞那十五的月亮。表弟還反剪著雙手搖頭晃腦地吟著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

人們常說:“月到中秋分外明”。這句話很有道理。看,月兒帶著一圈淡淡的光環,露出了圓圓的笑臉,徐徐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白云,向上升扎、升著。漸漸地把整個夜空點綴得更加迷人!月兒高傲地升起來了,它掛在夜空中,圓得那么可愛,那么有趣,就像一個銀色的玉盤,放射著一道道白光。

啊,皎潔的月亮,代表著無私的情懷,象征著圣潔的情操,流傳著一個又一個美妙的傳說,見證著一次又一次的悲歡離合,勾起了多少人的豐富想象……

嫦娥,因偷吃仙藥,關在廣寒宮,但她總是悄悄地溜出來,在夜空中舒展她那長長的衣袖;吳剛,被罰砍桂花樹,可桂花樹永遠也砍不斷,桂花的清香總是彌漫在夜空中;小玉兔呢,在廣寒宮里不停地為嫦娥搗藥……

月兒啊,你是那么遙遠!在這歡樂的日子里,我想借大雁的翅膀,飛到你的懷抱,我想借長虹架起一座彩橋,去探探望你這神話中的美女。

我凝望著月兒,嚼著香甜的月餅,聽著爸爸講述著關于月亮的傳說,一直到很晚很晚……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8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仰望夜空中那輪皎潔的圓月,心中油然生出了一種莫名的悵然和淡淡的溫暖。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記憶中,應該是三歲之后吧,我才認識這輪中秋月。那時,無非只是看看月亮,吃吃月餅,短暫而快樂。聽長輩在月下講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幼稚的心中也多了那么一點點情愫。看煙花在夜空中綻放,隨而幻化成煙霧消散;看長輩們因一家團圓而激動歡樂的情景,幼小的心也被感動了,也跟著傻笑。

稍大,我懂得了中秋節,那是一年一度的團聚,一年一次的思念。我吃月餅,過中秋的心情也已截然不同。接過大人手中的月餅,吃下后,心里不僅是好奇與稚嫩,還帶有淡淡的憂傷。因為,中秋節后,我的爸爸媽媽又要離開我,到遠方去上班了。一家人又要分散開來,各奔東西,漂泊天下。

我今年才十二歲,在我的眼里,那輪中秋月,不過才五六歲而已。因為以前我是懵懵懂懂,過中秋,只懂得拖著鼻涕接過長輩遞來的月餅,囫圇吞棗,一口吃下,還品不出那月餅的香甜,那團圓的幸福。其實,頭上那輪明月,經朝歷代,風風雨雨,卻已經是好幾千歲了。

古詩詞里,有無數描述中秋月、離別情、思念苦、相聚歡的詩句。前些年,只懂得把它背下來,還嚼不出它的味道。現在,我漸漸品味出來了: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道出了漂泊天下,名利雙收的背后,更多的是受命運操縱的無奈與濃濃的鄉情。那輪明月,時時勾起天下游子思想思親的心懷。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道出了游子思鄉,望月長嘆的傷感情懷。我仿佛看見,李白當年面對窗前清冷的月光,漫漫的長夜,他難以入眠,久久地思念著遠方的熱土親人。

秋風秋雨生涼意,兒行千里母擔憂。這就是老父老母中秋望兒歸來的心情。每年中秋,他們聽到了期望中的門鈴聲,連忙扔下拐棍,步履不穩地來到門前,打開一瞧,不禁張開牙齒不全的嘴大笑:“我的心頭肉回來啦!”接過兒孫的行李,忙這忙那,抱抱這個,摸摸那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那月餅含在口中,變成蜜汁,淌進心里。百般情結,萬般思念,均在這一刻融化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們萬分珍惜這中秋的月。千家萬戶,溫馨地聚在堂中博餅。骰子在瓷碗中發出“得兒啷,得兒啷”的清脆聲響,讓千萬顆勞累的心有了片刻的放松、片刻的忘情。年年此夜,月光下飄著絲絲的回想、濃濃的親情……

我想,隨著我年歲的增加,頭上這輪中秋月將會帶給我不同的光、不同的暖、不同的回憶、不同的念想……我愿這輪明月伴我成長!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9

中秋節來了,它給人們帶來快樂;帶來興奮;帶來各種各樣歡歌笑語,我愛中秋節。

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剎那間,已經是20年了,在這每一年中,春節,端午節,中秋節……它們代表著不同意義,給人們帶來無限喜悅,給時間增添一絲微笑,就讓我們盡情地歡樂吧!

中秋節——我的最愛。今年,我特別高興,因為有姐姐的陪伴,讓我感到溫暖,月亮圓圓的,隨著皎潔的月光,我更加歡樂,在這歡樂的.節日里,我懂得了親情的含義,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擁有了親情的幸福,我甜絲絲的笑了。

15那天,媽媽去上街,我和小妹、大姐在家,等待著落日的消失,這樣就可以吃團圓的月餅了,落日終于消失了,媽媽到家了,這時我的嘴好讒呀,逼著媽媽要吃月餅,媽媽無可奈何地答應了,我見媽媽拿出一個又大又圓的月餅來,切成五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塊,笑瞇瞇的走了,那時我的心里無比的高興,因為那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節日,親人團圓了,中秋啊中秋,你到底蘊涵著什么?

當年,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實際上,中秋節只是一個節日,它主要是讓每一家的親人團圓,月餅是圓的,人也應該像月餅一樣圓罷了,今年的中秋節,我真的感到好高興,好幸福,我擁有了人生第一次幸福的節日,我高興得歡蹦亂跳,歡樂的—中秋節。

讓我們張開雙臂去迎接下一年的中秋節吧!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10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自古以來,天空中那輪皎潔的圓月一直帶有神秘的色彩,也一直被人們吟誦。人們對月亮總是充滿了敬畏與想象,都認為圓月就是團圓的象征。中秋之夜,總是在賞月、談天中度過,溫馨和諧,其樂融融。

中秋佳節,是全家團圓的日子,一般情況下,都要回家與家人團聚。全家一起吃月餅,就代表了全家一定會平平安安,團團圓圓。在一年之中,除了春節以外,大概也只有中秋能將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頓團圓飯了。有些奔波在外的人,心里已經裝滿了名利、金錢和欲望,連對家人的愛都裝不下了。還有些在外的游子,出于很多原因中秋節不能回家,這該是多大的遺憾啊!我知道,很多人在離家之前都在父母面前許下了宏愿,只等有朝一日衣錦還鄉,讓父母過上富足的日子,不需要再為自己操心。但是,他們忘了,時間在不停地流逝,歲月不饒人,我們的父母漸漸地老了,他們需要的不是金錢,而是陪伴。其實,父母不需要我們的人生有多大的成就,也沒想過要從我們身上得到什么,也許我們的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個關切的眼神,就足以讓他們寬心。生命如此短暫,盡孝還要等到什么時候呢?中秋節就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如果這點陪伴這點孝心都不能盡到,該是多大的遺憾啊!

我們那里有個習俗,中秋吃飯的時候,沒能回家的人,必須要為他留出一個位子,擺上他的衣服,以對他表示思念。李白有詩云:“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泵慨斶^中秋的時候,爸爸總是喜歡望著明月吟誦這首詩。不能與家人團聚,不能邀人共同賞月,身在異鄉的自己,只能給遙遠的家鄉打上一個遙遠的電話,聽聽家人熟悉的聲音,這種刻骨銘心的酸楚,爸爸體會得更深。現在,我們一般都會抽空回奶奶家。每次我們中秋一回去,奶奶的臉上就會洋溢著幸福的淚水,這讓我更加體會到團聚的重要性,體會到愛的重要性。

明月,寄托著我們的思念;中秋,預示著我們的團聚。在這特殊的日子,在這幸福的時刻,我真希望時間多一點,再多一點。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11

天漸漸昏暗下來,啊,月亮要升起來啦!

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對,是——中秋節。

幫媽媽擺好水果、月餅等食物后,我向那茫茫的天空望去,胖乎乎的月亮姐姐穿著金色的禮服,從朦朧的薄霧中探出了腦袋,將一束束光輝投向人間。它像一個小姑娘,剛剛從東天邊升起,又羞答答地躲入云彩媽媽的懷抱,又好似是與我們玩捉迷藏。人們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但今年不是,十五的月亮就是十五圓。我仿佛看見了月亮上,美麗的嫦娥正向我微笑呢!

中秋節又叫“團圓節”,不錯,遠在張家口的妹妹也千里迢迢趕回來了。我欣喜萬分,當時的心情無法用語言形容。妹妹沒有變,還是原來那么的活潑,那么的友好。我們倆姐妹在一起,談天說地,她向我談談生活情況,我向她敘敘學校見聞,我們一起做游戲,一起寫作業,形影不離。盡管我們在兩個不同的地方,但我們心中對彼此的思念沒有變,那條無形的絲帶永遠將我們連在一起,姐妹情深,是用什么都改變不了的。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大詩人“蘇軾”在《水調歌頭》中這樣寫道。

中秋節,我期待你來年的到來!

關于中秋節的什么作文篇12

傍晚,我跑過去一看,原來是在往盤子里放水果,有桃子、橘子、蘋果、柿子、梨、葡萄、菠蘿,還有像刺猬一樣的,我也說不上名兒,這部分水里看了真被人垂涎欲滴呀!放完水果,再放香爐,并插上香。我小心翼翼地放到大門口前的水泥地上,用火把這東西點燃,過了一會兒,等爺爺干完后,我問爺爺:“爺爺,這是什么東西?”爺爺點起一支煙說:“這叫九層香,是為了外出不遭受風雨!”我聽了點了點頭。

終于到了晚上,一輪明月正冉冉升起,那銀色的月光映著幾絲羽毛般的輕云,美妙極了。吃團圓飯了,啊!這么多好菜!全是為了遠到而來的舅爺爺籌備的。吃完團飯,大家看了中秋晚會,看完中秋晚會,我忽然想起了早上放的那些水果,我問奶奶:“奶奶,今天早上的那些水果不吃嗎?放到那兒等壞呀!”奶奶笑著說:“小傻瓜,這部分水果是為了敬月亮爺爺的,不是用來自己吃的,大家要讓月亮爺爺吃飽,外出才能保平安!”我似懂非懂地址著頭。

到賞月的時間了,大家大伙各自搬了張椅子,來到大院子里坐下。大大家在談論著,我看著圓圓的月亮想:“啊,皎潔的月亮,你引起了多少人豐富的想象。嫦娥偷吃仙藥,從此寂寞地住在廣寒宮內,吳剛被罰永遠砍持續的桂花樹,小玉兔兒在廣寒里為嫦娥搗藥……

啊!我多想去和嫦娥做伴,多想去慰問受苦的吳剛,多想去逗豆那討人喜歡的小白兔兒呀!但都不可能成為現實……”這個時候,母親吟起了蘇軾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我吃著香甜的月餅,聽父親講關于月亮的故事……

夜深了,溫順的月光灑滿大地,所有都像披上了層銀紗。房子、樹木都睡了,它們像睡在無比寬大的“搖籃”里。我也睡覺了,銀色的月光把我的房間照亮了,圓圓的月亮伴著我進入了圓圓的夢。

98100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