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2021清明祭英烈心得體會作文
正是他們的生命給今天的中國帶來了繁榮,他們的鮮血染紅了遍地的桃花。我們怎么能忘記這部史詩?我們怎么能忘記那些曾經新鮮的面孔?讓我們靜靜地、深深地緬懷他們,把我們最深切的思念和最高的敬意放在鮮花里,讓他們陪伴烈士。 小編在這給大家帶來清明祭祀英烈作文,歡迎大家借鑒參考!
清明祭祀英烈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年又是個雨紛紛的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是難忘的。在這個細雨蒙蒙的清明節,我們小組爬青龍山,賞春光,祭英烈,大家玩的不亦樂乎……
周四上午八點,我們如約在學林集合,開始了難忘的清明之旅。八點二十分,我們到了青龍山山腳。
雨后的青龍山可真美啊!層疊起伏的山脈,覆上了露珠,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開始爬山,我們順著階梯。一步步向上爬。路上,小鳥為我們帶路,小花向我們微笑,很快到了山頂,那里矗立著一塊碑,這就是英雄人民紀念碑。
這是一塊巨大的紀念碑,直沖云霄。這是一塊宏偉的紀念碑,紀念著各種英雄事跡。
望著這紀念碑,我陷入了沉思……1848年7月6日,英軍攻占定海。三總兵統帥四千余將士鎮海莊宣誓,乘船渡海,到達定海,與敵人浴血奮戰,保衛家園……
紀念碑,展示著一個半世紀前西方轟擊舟山的情景。歷史可以忘記,但強國之志不能忘記。這些民族英雄的精神矗立在我們的心頭。
在清明節,我與伙伴們在青龍山祭先烈,度過了難忘的一天。
清明祭祀英烈作文2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按照老師的要求,我在網上搜集了許多關于清明節的資料,對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認識。原來清明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不僅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更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這天下起了小雨,我央求媽媽帶我去烈士陵園掃墓。媽媽告訴我現在有一種更文明更環保的掃墓儀式,問我想不想嘗試一下。我當然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卻見媽媽打開了電腦,難道媽媽要上一會兒網嗎?我著急地催促著媽媽,只見媽媽很快打開了一個網頁,“網上祭英烈”這五個大字醒目的標在網頁上。這時媽媽對我說:“你看現在有許多網上祭英烈的網絡平臺,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實現我們的愿望,而且這種方式更符合當今環保、低碳、文明、健康的社會新風尚。”聽了媽媽的話,我大吃一驚,竟然在網上也可以祭拜英雄烈士,真是太酷了。
我迫不及待地要試一試了,媽媽讓我先不要急,讓我們一起看看儀式的內容吧。其實祭奠儀式的內容很簡單,就是鞠躬、獻花和留言,網上的主頁被裝飾的莊嚴肅穆,背景是藍天白云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革命英雄群雕。上面有一段話:清明節到了。我們今天過上了好日子,這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清明節里,讓我們一起緬懷他們,為他們掃墓吧!我和媽媽懷著崇敬的心情為英雄們鞠了躬,獻了花,最后該留言了,我想了很久終于想了一段話:“革命英雄永垂不朽,你們用鮮血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用雙手創造美好的明天?!?/p>
清明祭祀英烈作文3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經歷過無數浩劫,但是中國人民憑借著自身的堅強與勇敢,挺過了一場又一場的劫難。日本入侵后,殘忍地殺害了我們無數的同胞,許多勇敢的革命先烈在受到日寇的拷打和折磨后壯烈犧牲。
13歲的湯小園為保護新四軍戰士,在生死攸關的時刻,寧死不屈,獻身革命,深得人民群眾尤其是廣大青少年的欽佩,被大家譽為“虎膽英雄”。
1941年5月,湯小園出生在東臺市東臺鎮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親給湯小園講的《岳飛精忠報國》、《楊家將血染金沙灘》的故事,他深受熏陶。
湯小園對日寇恨之入骨。他經常在做工的時候用錐子戳破日本鬼子的自行車輪胎,有一次他還悄悄地把敵人的電話線剪斷。湯小園暗暗發誓,要把達馬司令部炸掉。
一次,湯小園在達馬司令部里的牢房中救走了六名新四軍戰士,日寇得知后,抓住了湯小園,立即進行審訊,要他說出新四軍的去向。湯小園斬釘截鐵地說:“不知道!”山本太郎兇惡地責問:“小小年紀,難道你不怕死嗎?”湯小園義正辭嚴地說:“怕死就是孬種!”毫無人性的敵人,把湯小園塞進牢房的墻洞,頭露在外面,喚來狼狗狂咬,可憐的湯小園頭被咬得血肉淋漓,慘不忍睹。之后,窮兇惡極的日本鬼子,更加殘暴地拷打湯小園,他的牙被打掉了,腿也被打斷了,鮮血從他的身上往外流淌著。但湯小園始終沒有泄露一點真情。最后慘無人道的日寇將湯小園活埋在南門口的河岸上,當時他才13歲。
湯小園的事跡令人感動。在抗日戰爭中,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無不讓人讀后不由得聲俱淚下。想想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啊!它是多少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啊!我們難道不該想想自己平時都做過哪些對于這個社會、這個國家有利的事嗎?其實一個國家的富強與興旺,靠的是我們每個人的努力,讓我們都攜起手來,從小事做起,好好學習,為祖國的明天努力!
清明祭祀英烈作文4
隨著軍歌的鏗鏘唱響,一個又一個整齊的方陣,一車又一車先進的武器越過了天安門。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周年,舉世矚目的大閱兵儀式于二〇一五年九月三日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讓無數中華兒女心潮澎湃。
讓我們一起欣賞這曲華夏的樂章,共同回顧那段崢嶸歲月。
“七十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長達十四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完全勝利?!彪m然和平的陽光已普照中國大地,但我們仍需記住“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如果我們忘記了民族曾經的屈辱,就是忘記了那些曾經為我們爭取幸福生活的抗戰先烈。如果沒有他們,我們就沒有家園,沒有自由,甚至沒有生命!歷史不容忘記,創造歷史的英雄更不容忘記!
“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認識和平的珍貴。”百年滄桑讓所有中國人都明白了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所有中華兒女都應該行動起來:用崇高的愛國精神烙印自己;用高尚的道德素質壯大自己;用寶貴的知識財富充實自己。祖國的強大離不開人民的強大,而只有每個人都積極向上,敬業樂業奉獻自我價值,祖國才能更加繁榮昌盛,我們必須共同努力。無論是狼牙山五壯士的英勇無畏,還是十萬紅軍的長征精神,都是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應當學習和弘揚的。我們應該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踏著和平的步伐大步邁向未來。
把勝利的戰歌唱響——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把和平的鴿子放飛——堅守正義,珍愛和平;把抗戰的精神發揚——向著明天,開創未來!
清明祭祀英烈作文5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我們富陽的抗日烈士在印尼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年僅48歲,懷著崇敬的心情我和爸爸一起探訪了郁達夫先生的故居。
先生的故居坐落在美麗的富春江畔,現已被政府命名為郁達夫公園。故居前郁達夫先生的雕像顯得儒雅而剛毅,展現出這位江南文人的才氣和豪情。故居現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激勵著一批批莘莘學子刻苦學習、報效祖國。
我穿梭在達夫先生故居的庭院、居室,凝視著堂上的詩句、畫匾,傾聽著風中垂柳凄婉的述說。
達夫先生好學,從富陽到杭州,嘉興到國外,都孜孜不倦,在亂世中講實學,求真知。
達夫先生行孝,幼時便能堅守傳統道德風尚,更自名隱僧,在遠離故土的他鄉為祖母寄畫作詩,以解心中思念。
達夫先生愛國,他不僅是個詩人、作家,更是個充滿愛國情懷的斗士。在動蕩的戰爭年代,他手中的筆早已化作了柄柄利劍,刺向敵人的心窩。
“失節事大,餓死事小”達夫先生用行動詮釋了氣節的涵義。
參觀完郁達夫先生故居,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烈士才華橫溢的文人風范,而他忠貞愛國、寧死不屈的精神更會時刻激勵我們在這個偉大的時代中不斷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