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果的作文800字5篇

| 鞏詩2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全國各地都過,大部分地區的習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子……其熱鬧程度實際上遠勝過春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今天在這里小編分享了,希望能幫到你。

元宵果的作文1

在我的記憶里,元宵節是明亮的、鮮艷的,也是能讓人感到快樂溫馨的一個節日。

我的家鄉,元宵節又被稱作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的大燈小燈彩燈白熾燈都會亮起來,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炸開,整個小鎮五彩斑斕亮如白晝,整條街上燈火通明美不勝收。有的老爺爺還會在路口販賣提前制作好了的孔明燈,通常這個時候,我們幾個小伙伴就會把過年攢的壓歲錢湊在一起買一只,然后傻兮兮的拽著孔明燈的底部,仰著腦袋數著一二三,可數完后卻沒人舍得先松手,直到頭仰累了,眼睛都看酸了才戀戀不舍的放手,盯著搖搖晃晃的燈慢慢升空,變成天幕中的一個小小的光點,就像我們自己親手放飛了一顆承載了溢滿希望的小星星。

聽說孔明燈飄的越遠越高,許下的心愿就越容易實現,于是我們一幫小屁孩就跟在放飛了的孔明燈后面追,還要俗氣的雙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詞,一面希望它能飛的越遠越高,好實現自己的愿望,另一面又希望它慢點飛,讓我們能再多看看……

除了看燈看煙花,元宵節更讓人期待的莫過于吃元宵了。小小的元宵里面包著豆沙、黑白芝麻、白砂糖之類的,這幾年隨著食物品種的增加,元宵里的餡種類也豐富了起來,有香芋味的、水果味的、鮮花味的,饞的人直流口水。每次元宵節的時候,我總要纏著奶奶稱上兩斤元宵,一斤煮著吃,一斤炸著吃,樂呵呵的吃的滿嘴都是,奶奶總笑我這副模樣像只饞魚干的小貓咪,享受又貪心。

但其實,元宵節之所以讓人感覺快樂,是因為它本身就是一個快樂的節日,它預示著新一年份工作和學習生活即將開始了。元宵節后的大人們紛紛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小孩子們也開始瘋狂加班加點的補年前遺留下來的寒假作業,一邊迫不及待的'期待著快點開學去見班上可愛的同學們,想跟他們炫耀新年的新衣服和兜里的紅包,一邊又祈禱著時間過的慢一點,至少等把作業做完了再開學……

元宵節是快樂的、浪漫的,也是美好的、充滿了新希望的。我喜歡元宵節,喜歡它的燈火闌珊,喜歡它的甜蜜溫馨,更喜歡它承載著的期待憧憬!

元宵果的作文2

吃元宵、看花燈、猜燈謎。你們知道這些事情是什么節日做的嗎?嘿嘿!其實是元宵節!今年的元宵節跟往年過的元宵節與眾不同,今年我的元宵節是在學校過的。

早自習后,老師讓我在黑板上寫了“歡度元宵節”我認真地完成老師交給我的任務,一筆一劃地寫著美體字,美體字寫好了,老師又吩咐我、易汀也、蔣涵辰還有王茁婷去貼燈謎。我們分工合作,有條不紊,不一會兒就做好了元宵節的準備工作。

鈴聲響了,元宵節的燈謎會開始了!我飛快地跑下樓去,四周圍人山人海,到處歡聲笑語。又大又紅的燈籠被高高地懸掛在我們能夠拿到的地方,我一邊走一邊不停地挑選著我會的謎語。啊!終于讓我找到一個了“有洞不見蟲,有巢不見蜂,有絲不見蠶,撐傘不見人?!蹦遣痪褪巧徟簡?我欣喜若狂,高興地跑到六(七)班一看,里面居然沒有人!哎,就這樣到手的獎品又丟了。

哎,看來以后要多看看關于謎語的書了!這真是一個熱鬧、喜慶的節日啊!

元宵果的作文3

經歷一百多年來歐風美雨的沖刷,中國傳統節日受到很大侵蝕,元宵節也不例外。在當代的一些大都市,元宵節民俗似乎只剩下吃湯圓了。這是忙碌的都市人的悲哀,因為在相對悠閑的小城市和鄉村,元宵節仍然是一年之中最熱鬧的節日。

其實,元宵節不是一個孤立的節日,它是春節的一部分。要理解元宵節的意義,不能不把它放在春節之中來考察。

春節從除夕關門守歲開始,到元宵節,是一個人們不斷擴大活動范圍、人際關系不斷得到擴大的過程。初一給家長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以后逐步擴大拜年范圍到一般親戚朋友。在這個時段,人們的活動范圍局限在熟人之間。初五是破五,農活可以開始干,商店可以開門了。這個時段,社會開始正常運作。到了正月十五,全體社會成員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節日活動中。所以,元宵節具有確認全體社會成員(包括彼此不認識的)相互關系的意義。

元宵節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社會的“狂歡節”,連平時被限制在家的古代婦女也可以自由出門游玩了。當然,個別禮法之士反對這個習俗,比如宋代的司馬光。元宵夜,他夫人打扮了準備出門賞燈。司馬光問:“家中點燈,何必出看?”夫人回答:“兼欲看游人。”司馬光說:“某(我)是鬼耶?!”這就太不講理了,總不能只讓夫人終年只看他一個人一張臉吧?好在社會不買這些禮法之士的賬,大多數婦女照樣游樂。元宵節允許民眾自由娛樂,這是古代社會針對過分嚴格的禮法制度而設計的一個發泄渠道。一些年輕人乘機會見意中人。正如辛棄疾所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元宵節主要活動是大眾娛樂,但是其社會文化意義卻不僅僅是娛樂。

正月十五有很多信仰活動,祈求神靈保佑。古代人祭祀泰一(太一)神,因為他是最高神,掌管人類命運。祭祀他,可以獲得豐收和平安。古人祭祀地神,是要保佑蠶事豐收。

元宵也是一個求子的節日。元宵張燈最初是出于客觀需要,晚上活動必須照明。后來張燈又是為了游玩欣賞??墒?,它還具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祈求生育。宋代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二《偷燈盞》解釋當時人在元宵節偷燈的原因時說:“一云,偷燈者,生男子之兆?!边@里“燈”諧音“丁”,就是男丁。這樣一來,偷燈就象征著生育兒子。根據同樣的道理,觀燈也具有求子的涵義。于是,古代婦女出門觀燈有了這個理由,就名正言順了。一直到民國時代,各地多有送燈給那些無子家庭的習俗,祝愿他們添子孫。清代有摸城門門釘的活動。釘,也諧音“丁”。人們希望通過摸門釘而祈求生育兒子。有些地區的人們還賦予湯圓以象征意義。清代成都有元宵夜偷取供在神龕上的湯圓以求得子的習俗。清代湖北安陸一帶百姓互相贈送元宵,其中有大如鵝蛋的元宵,婦女觀察煮這種元宵的火候來占卜生育。

當然,在人口壓力巨大的今天,元宵求子活動已經很少看到。現代人又賦予湯圓以新的解釋,那就是甜甜蜜蜜,團團圓圓,象征一家團圓,幸福美滿。這種解釋多少有點凡庸,但是它很符合人們的內心希望。元宵節因此獲得了新的文化意義。

元宵節在古人的不斷創造中發展而來,也必將在現代人的再創造中發展下去。

元宵果的作文4

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又到了。聽外婆說,元宵最早起源于漢朝,到了唐代才開始重視起來。這一天,不同的地方,慶元宵的習俗也不盡相同。有的流行吃湯圓,有的推崇賞花燈,有的地方時興舞獅。而在我的家鄉浦江,元宵節這一天,很多人家都要備元宵果。

大人們用元宵果來祭祀祖先,而我們這些小孩子則最喜歡吃這種地道美食。

元宵前夕,鄉下的老人們就開始張羅起來:去山上割野菜,買豆腐,揉果子,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先把從山里割來的野菜和買來的豆腐洗凈煮熟,之后用刀切碎,放在一旁備用。再把糯米粉和成柔軟的面團。和好后,扭一小塊下來,揉勻,壓平,往里面放入野草碎和豆腐碎,最后再捏揉成一個團子。這樣,一個白白圓圓的元宵果就做好了。

在 我家,做元宵果的任務一般是由媽媽和外婆來完成的。

當外婆把蒸熟的元宵果端出來的時候,一股撲面而來的香氣就彌漫開來了。大家爭先恐后地擁到桌子前,各自拿了一個元宵果,狼吞虎咽地吃起來。我也拿了一個,獨自躲到外面,欣賞著手里的元宵果,白白的,扁扁的,表皮散發出晶亮柔和的光澤,特別誘人。我把它送到嘴邊,輕輕咬了一口,啊,那富有彈性的外皮一下子散開了,里面的餡兒都調皮地蹦了出來。微甜的外皮加上咸咸的餡兒,簡直是人間美味!

“我的元宵果好大啊!”“不,我的更大!”“我的最好吃!”“我的才好吃呢!”……屋子里,傳出弟弟妹妹爭鬧的聲音,偶爾,還有大人們的說笑聲。這么和諧!這么歡樂!

這不正是元宵真正的味道嗎?

元宵果的作文5

農歷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節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元宵節起源于漢朝,據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惠帝劉盈死后,呂后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后死后,平除呂后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此后每年正月十五日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在"太初歷"中就把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

我國民間有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民間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個正月十五日,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有漂浮物,為一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元宵咊春節的年糕,端午節的粽子一樣,都是節日食品。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別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樂,故上元節要燃燈。元宵節燃燈放火,自漢朝時已有此風俗,唐時,對元宵節倍加重視;在元宵節燃燈更成為一種習俗。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元宵節燃燈的習俗,經過歷朝歷代的傳承,節日的燈式越來越多,燈的名目內容也越來越多,有鏡燈、鳳燈、琉璃燈等等。元宵節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除了慶祝活動外,還有信仰性的活動。那就是"走百病"又稱"烤百病""散百病"參與者多為婦女,他們結伴而行或走墻邊,或過橋過走郊外,目的是驅病除災。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動。


元宵果的作文800字5篇相關文章:

關于元宵節的作文800字5篇

元宵節包元宵習俗作文800字

2021年春節元宵節的作文800字最新

有意思的元宵節作文800字

元宵節習俗來歷作文800字

有關元宵節習俗作文800字

參加元宵節活動作文800字

元宵節活動場景作文800字

元宵掠影作文800字

描寫元宵節作文

6043
国内精品91久久久久